APP下载

中老年人是感染性疾病预防保护的重点人群

2022-06-20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带状疱疹感染性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 笔 潘 锋

4 月25 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4 月24 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联合发起的《中国中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行动倡议暨认知调研结果》以线上形式在北京发布,特别强调中老年主动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呼吁中老年人应尽早接种疫苗来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降低感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通过预防感染减缓中老年人慢性病进程,降低死亡风险。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说:“‘健康中国2030’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感染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并引发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需尽快提升人们对中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的认知度、紧迫感和行动力。”

三大感染性疾病危害中老年人健康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冯子健教授说,长期以来通过疫苗接种我们有效预防了多种儿童传染性病,我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许多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非常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也开始逐渐下降,抵抗力普遍较低,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中老年人正在逐渐成为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高发、高危群体。中老年人常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种或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且中老年人一旦罹患感染性疾病往往病情都会比较严重,死亡风险增加,因此中老年人是另一个特别值得需要关注的群体,中老年人群同样应该成为预防保护的重点人群。

俞华副会长致辞

冯子健教授介绍,流感、链球菌肺炎、带状疱疹是常见的对中老年人健康危害较大的三大感染性疾病。流感多呈季节性流行,北方地区冬春季是主要高发季节。中老年人在罹患流感后如果救治不及时将会引发严重的肺炎和其他的疾病,加剧了临床治疗难度并可能出现死亡。来自国外的监测和调查数据显示,肺炎特别是链球菌感染的肺炎,65 岁以上老人的罹患率可以高达24/10 万~85/10 万,老年人感染链球菌肺炎后病死率可高达20%~40%,因此肺炎也是一个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另外一个就是中老年常见的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发病诱因是人体抵抗力降低或长期患有各种慢性病,带状疱疹病程较长,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精神伤害。此外,正在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同样也是对中老年人健康危害较大的感染性疾病,并且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更高。有研究显示,新冠肺炎60 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死亡风险较一般青壮年要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不久前,我国香港发表的一项最新新冠肺炎研究数据表明,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可使死亡风险降低近20 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冯子健教授强调,当前我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还不够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老年人全程新冠疫苗接种,通过接种新冠疫苗为他们提供预防,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教授介绍了中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危害。杜雪平教授说,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统称,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中年到老年,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逐渐开始减弱和衰退,一旦发生感染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并有可能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临床救治和康复难度较大,导致出现临床不良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增加了医疗资源消耗。杜雪平教授以带状疱疹举例介绍说,带状疱疹是水疱样皮疹,呈带状分布,患者常有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疼痛表现多样,患者常常难以忍受,长期慢性反复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正常生活,进而影响到情绪,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症状,PHN 对中老年人精神、情绪和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多样的。

俞华说,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通过各种预防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以前我们对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慢性病关注比较多,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防治关注得相对较少。很多老年人多是局限在通过均衡营养、加强锻炼等措施来提高自身抵御疾病能力,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意识不足。此次调研数据为进一步提高中老年人三大感染性疾病预防水平,提供了方向和路线图。

疾病预防意识有待提升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中国中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行动倡议暨认知调研结果》共有4379 人参与调研。结果显示,我国50 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低估了自己患常见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球菌肺炎、带状疱疹等的风险和危害,疾病预防意识有待提升。超八成受访者选择良好生活方式作为疾病预防首选,接种疫苗次之。但在罹患过以上疾病的人群中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0%以上的中老年人希望提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接种措施。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老年人担心由于罹患感染性疾病而引发并发症或加重原有慢性病,其中担心并发症的占81%,担心加重原有慢性病的占75%,担心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占70%。调研还发现,中老年人普遍低估了罹患常见感染性疾病可能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如以“疼痛”为显著特点的PHN,仅有不到六成的50 岁及以上人群认为罹患带状疱疹后会出现特别疼,包括急性期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刺般,或更甚于分娩的阵痛、慢性癌痛等。杜雪平教授说,“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可贯穿疾病始终,给患者带来躯体和身心损害”。

研究人员就中老年人对中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及危害的认知、相关预防方式的认知、疫苗接种行动等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中老年人对接种疫苗的认知率、意愿率和行动率层层递减。超七成中老年人认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肺炎疫苗可以预防相关感染性疾病,六成多表示会去接种疫苗,但真正接种过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肺炎疫苗人数占比仅为37%。此外,调研发现中老年预防疾病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医疗专业人士的科普宣传。

冯子健教授分析认为,中老年人接种疫苗意愿低的主要原因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力度不够,这就需要让更多的中老年人多渠道地获得疾病危害信息,把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传递给他们,要采用多种更有针对性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让科普传播更有针对性,提高传播效率,提升传播效果,这也是提高中老年人接种意愿的最主要的一个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各级医生的作用,其中社区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医生,他们的建议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他们可能会对中老年人提升疫苗接种意愿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因患有多种疾病需要频繁到医院就诊,接触医生的机会也比较多,患者每次来看病时医生就可以给出疫苗接种建议,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传播和影响方式。三是来自老年人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意见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接种意愿,很多老年人都是在子女的督促和劝告之下选择接种疫苗或者选择不接种,因此要鼓励子女多给老年人传递预防接种常识,让预防感染性疾病成为保护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家庭行动。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预防接种项目可以与医保相结合,或是以单独的预防接种公益项目为中老年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以此来实现免费或提高补助报销比例。比如流感疫苗实行免费政策,可显著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冯子健教授还指出,目前我国新冠疫苗老年人接种率还不够高,第三针加强接种的覆盖率还较低,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工作。在未来数月内一定要把老年人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提升上去,特别是要更多地完成第三针接种,这样才能极大地减少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发生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我国的疫苗研究和国际的疫苗研究也都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他还说,要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首先要消除老年人和家庭子女对新冠疫苗安全性的担忧,迄今我国新冠疫苗已完成三十多亿剂次的接种,其中老年人的接种数量也非常大,从目前监测的数据来看新冠疫苗有非常可靠的安全性,新冠疫苗安全有效这个关键信息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人们。其次要加强对新冠疫苗接种全过程指导,我国也已制定了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指南和方案,用于指导基层接种点医务人员更放心地给为年人接种疫苗,包括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接种服务。最后要消除基层接种点医务人员对于在接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偶然医学事件的过度担心。

杜雪平教授指出,进一步提升中老年人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意愿,首先是健康教育要有力度,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不论是电视媒体、报纸还是新媒体,都应该积极宣传中老年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次是 “强基层”,社区医生包括了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护士等,这些基层医务工作者有责任深入社区,走进百姓家中普及中老年感染性疾病预防知识,如果长期不懈地反复宣讲,一定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2019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其中建议老年人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杜雪平教授介绍说,由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近40 名专家,编写并发布了《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该倡议建议老年人除了规律作息、营养均衡、科学锻炼外,还应积极进行预防接种,以降低感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通过预防感染减缓老年人慢性病的进展,建议老年人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冯子健教授强调,对于流感、链球菌肺炎、带状疱疹等中老年易患的感染性疾病,接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手段。未来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进一步提升中老年人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效提高中老年群体疫苗接种率,降低感染性疾病给他们带来的健康危害和疾病负担。

杜雪平教授介绍,《中华全科杂志》日前最新发表了《社区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疫苗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带状疱疹是由初次感染后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内神经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发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带状疱疹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50 岁开始发病率明显上升。带状疱疹在我国老年人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共识》推荐,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杜雪平教授做学术讲座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感传染性强,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且病死率高,婴幼儿及中老年是流感高危人群,患病率较高。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者间接传播,在特定场所也可能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共识》推荐,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应接种流感疫苗,尤其在流感的发病季节。

肺炎链球菌又称为肺炎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也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肺炎链球菌可引起菌血症,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肺炎链球菌可通过气溶胶或飞沫吸入,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造成感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占17.2%,病死率为0.49%。《共识》推荐,65 岁以上老年人能够及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积极预防中老年感染性疾病

杜雪平教授说,预防中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老年人更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如戒烟、均衡膳食、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不要前往公共场所等。在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坚持定期开窗通风,不要去人员聚集场所等,这些对于预防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尤为重要。

杜雪平教授强调,老年人比儿童更容易罹患感染性疾病且并发症的风险更大,实践证明,接种疫苗可以通过预防感染来减缓老年人慢性病进展,降低并发症导致的不良结局风险。预防接种可以特异性地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和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从保护老年人长远健康的角度来看,科学接种疫苗既是预防感染性疾病和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杜雪平教授表示,希望今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者,除了加强对老年人新冠肺炎疫苗的普及力度外,还要更广泛地加大对预防流感、链球菌肺炎、带状疱疹三大感染性疾病疫苗接种的健康宣传,助力提升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率,让更多的中老年人得到健康保护。

就积极推进中老年人感染性疾病预防,冯子健教授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通过普及相关科学知识让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以及医务人员更多地了解疾病危害,了解疫苗保护的效果和安全性,从而提高和增进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意愿和要求。二是国家要积极推进针对老年人免疫预防服务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公共财政政策,建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接种策略。三是要不断改进疫苗接种服务,使老年人群体接种服务更加可及,更加便利。冯子健教授表示,相信通过多方努力和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的不断扩展与改进,将有效降低我国中老年人疫苗可预防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与疾病负担。(封面图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冯子健教授)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带状疱疹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