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医务人员产后抑郁认知调查及启示

2022-06-20杨怀洁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总分

姚 瑶 杨怀洁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湖北宜昌 443000

产褥期女性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其家庭功能、社会关系及产妇的亲子行为,可导致婴儿认知能力和情感障碍[1-5]。近年来国内外研究[6-8]显示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在12.4%~38.8%,且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母婴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9]。多项研究[10-11]显示,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孕产妇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生物学和产科等多种因素相关,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是产后抑郁防治的关键[12-15]。近年来,孕产妇心理健康得到更多关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明确提出须及时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以预防抑郁症发生[16]。2020 年9 月11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17],其中对孕产期抑郁尤为关注,要求将对孕期妇女的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并在产后访视中进行专项检查追踪,医务人员要通过培训掌握筛查及诊治的方法。产科医务人员是孕产妇的专业照护者,对产后抑郁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疾病转归[18]。有研究显示,国内非精神专科医生对产后抑郁识别和治疗普遍不足[19]。本研究通过调查在产科从事孕产妇保健诊疗的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相关知识掌握现状情况,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促进产科开展孕期和产后抑郁的早期识别、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宜昌地区7 所综合性医院,3 所妇幼保健医院,2019 年1 月1 日至2 月28 日在岗的产科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所有人员均在职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为在女性围产期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李密密等[20]编制的产后抑郁认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1 部分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内容。第2 部分问卷包含100 个条目,分4 个维度。维度1:对产后抑郁概念的知晓概况(12 个条目);维度2:对产后抑郁病因的认知(45 个条目);维度3:对产后抑郁症状及危害程度的认知(20 个条目);维度4:对产后抑郁诊疗的认知(23 个条目)。问卷采用是否式答题方式,正向题目选择“是”赋值1 分,选择“否”赋值0 分;反向题目则相反,总分为100 分。在本研究中问卷调查每个维度所得分数除以维度分值乘以100,转化百分比后进行比较。

1.2.2 问卷法 采用问卷星在线调查方式,问卷在本地区10 所医疗机构产科435 名医务人员发放,以匿名方式填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0 所医疗机构产科共调查435 名产科医务人员,回收427 份有效答卷,有效回收率为98.16%。其中,女406 名(95.08%),男21 名(4.92%);年龄22~54 岁,平均(28.54±5.21)岁;工作年限2~35 年,平均(10.05±8.28)年;产科医生108 名,护士291 名,产科管理人员28 名。

2.2 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得分情况

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总得分为(79.35±12.01)分,总分<60 分33 名,占总人数的7.73%;60~79 分239 名,占55.97%;≥80 分155 名,占36.3%,整体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在4 个维度中对产后抑郁症状及危害程度的认知分数最高,对产后抑郁诊疗认知的分数最低。见表1。

2.3 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岗位、工作单位产科医务人员产后抑郁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年龄、科室、职称、民族、婚姻状况产科医务人员产后抑郁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分,±s)

表2 不同特征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分,±s)

2.4 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将产后抑郁认知总分作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岗位是影响产后抑郁认知的重要因素(P <0.05)。见表3。

表3 产科医务人员产后抑郁认知得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 不同文化程度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

不同文化程度产科医务人员产后抑郁认知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不同文化程度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分,±s)

表4 不同文化程度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分,±s)

2.6 不同岗位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

不同岗位产科医务人员产后抑郁概念的知晓概况、产后抑郁诊疗的认知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不同岗位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分,±s)

表5 不同岗位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分,±s)

3 讨论

3.1 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需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处于中等水平,与李密密等[21]研究基本一致。数据显示,产科医护人员对产后抑郁诊断的各种量表及干预方法知晓率不足30%,>70%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学习,工作中自觉知识不足,不能给予孕产妇相关内容帮助,迫切希望获得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与马莉等[22]、王红英等[23]对医护人员产后抑郁、产后心理问题知识技能的调查研究相似。本地区医护人员对孕产妇心理行为问题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对于识别后处理能力尚显不足,未达到国家精神卫生规划要求。调查问卷显示,78.98%人员认为产后抑郁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相关,但关注我国现状的只有52.54%,对产后抑郁的主动关注意愿不高,但调查者中有超过95%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并愿意参加学习者。提示亟须对产科医务人员提供有关围生期心理保健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识别处理能力。

3.2 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岗位是影响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的关键因素。硕士学历者对产后抑郁认知得分最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学历越高者接受理论教育时间更长,知识接触面广,接受新知识快,自动学习意识强,对产后抑郁知识了解较全面。同时本调查数据提示中专学历者得分高于大专及本科,进一步分析发现,中专学历医护人员,临床工作年限较长,提示工作时间越长,对产后抑郁的认知越好,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或能促进对产后抑郁的认知,尤其是在基本概念维度。

产科医生对产后抑郁的认知得分高,产科管理人员次之,护士得分最低。因不同工作岗位,职责不同,知识储备及业务能力不同。护士在产后抑郁诊断防治上得分明显低于医生,各种量表护士知晓率低,基础概念知晓不全面,与赵梦媛等[24]研究的产科护士对产后抑郁认知现状一致,但护士是孕产妇在围生期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提示管理者应加强培训提高护士对该病的识别与干预能力。

从不同岗位对产后抑郁不同维度的认知得分发现,产科管理人员与医生对产后抑郁的认知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产科管理人员对产后抑郁概念的知晓、产后抑郁病因的认知还高于医生,提示产科管理者对产后抑郁重视程度较高,这更有利于促进对产科医务人员产后抑郁相关知识的培训计划实施与开展。

在文化程度这一影响因素中,中专学历者对产后抑郁概念的了解及学习概况明显优于大专、本科及硕士学历的产科医务人员,提示产后抑郁基本知识掌握可以通过临床经验积累完成,但产后抑郁病因、症状、危害以及产后抑郁诊治的认知,硕士学历者分数高于其他学历,提示接受教育程度对产后抑郁识别干预存在相关性,为制订分层培训计划提供一定依据。

3.3 本研究的临床启示

综合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岗位及学历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存在差异,不同级别的医院可以根据岗位及学历的不同实行差别化产后抑郁教育,共同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维护母婴安全。针对本地区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的调查结果,结合2020 年9 月11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落实产后抑郁防治工作,建议:①提高医疗机构对产后抑郁的重视程度;②对医务人员开展系统化心理保健知识培训,针对产后抑郁诊断进行学习,对于预防方法,疾病筛查进行培训,项目培训内容需细化评估,持续改进[25-26];③相关培训内容应个体化,根据岗位、工作年限、年龄实施分层培训,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继续教育开展多形式的学习。

4 研究局限性

医务人员对产后抑郁的认知可能存在地域差异性和一定的文化特征,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抽样选取宜昌地区10 所医院产科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可以进一步进行跨地区、多家医院的大样本量分析探讨。此外,为进一步掌握产科医护人员的对产后抑郁的认知情况,可引入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为临床实施产后抑郁早期识别、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提供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产科孕产妇总分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