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2022-06-20刘晓雨朱飞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

刘晓雨 朱飞

【关键词】生长因子;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

面部老化(aging face)的主要因素是面部组织出现萎缩,表现为面部皮肤纹路加深、松弛下垂等,临床特征为两侧面部不对称、鼻唇沟加深以及颧骨高突引发的面、颞处凹陷等[1]。临床对于面部凹陷进行改善时曾使用填充材料,但是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较大,部分甚至发生排异反应。相关研究表明[2,3],自体脂肪移植术相比较于其他材料而言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术后达到的效果也更美观自然。但由于行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受区脂肪没有相关物质提供营养,因此效果维持时间较短,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进行巩固[ 4 ]。加强生长因子通过与特异、亲和性高的细胞膜受体进行结合,进而达到调节细胞生长,完善细胞功能的作用。生长因子在临床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常见用于伤口愈合、骨缺损修复、皮片与皮瓣移植、脱发与发移植以及面部年轻化,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5 ]。就面部年轻化来说,生长因子可以为自体脂肪移植术后移植到受区的脂肪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提高脂肪的存活时长。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面部年轻化中的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6.36±5.73)岁;BMI 22.4~25.9 kg/m2,平均BMI(23.79±1.13)kg/m 2;对照组患者年龄28~46岁,平均年龄(37.15±5.57)岁;BMI22.7~26.1 kg/m2,平均BMI(23.67±1.21)kg/m2。两组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所进行治疗不影响本次试验结果;②进行治疗前6个月未进行相关抗衰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慢性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者;②处于经期者;③依从性差、不配合此次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行常规化验,了解其面部既往病史,询问患者需求并拍摄术前面部状态进行记录;对患者面部治疗所需的填充量进行预测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抽取脂肪,对选取部位和治疗部位进行标记。

1.3.1对照组 采取自体脂肪移植治疗:①制备脂肪颗粒:将提前标记好的脂肪供区行消毒与局部麻醉处理,并注射皮下肿胀液。使用注射器以及钝头吸脂针抽吸脂肪,将提取出来的脂肪进行纯化处理,制作过程需无菌环境[6]。②自体脂肪移植:对面部标记处行局部浸润麻醉处理,使用移植注射器以“3M”法进行多点、多通道以及多平面注射。术后需按摩受区软组织,使植入的脂肪均匀分布。③术后处理:加压包扎供区,敷料覆盖受区,减少活动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涂抹针孔处,口服抗生素。

1.3.2研究组 采取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自体脂肪制备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自体脂肪颗粒与生长因子混合使用。注射前对患者行局部麻醉措施。提取患者9 ml外周静脉血制备生长因子,将静脉血置入离心机中进行操作,最终得到分层清晰的溶液进行联合治疗。生长因子制备:取患者9 ml外周静脉血置于无菌采血管中,且未添加抗凝劑,将其置入离心机中并设定程序。首先将离心机于30 s内提速至2700 r/min运行2 min,其次将其速度调整至2400 r/min运行4 min,然后将其速度调整至2700 r/min运行4 min,最后将其速度调整至3000 r/min运行3 min,并于36 s内停止离心操作。采血管内血液经离心后上层为贫血小板血浆,中间层为纤维蛋白凝胶层,下层为红细胞层,而生长因子位于中间层。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行面部年轻化治疗后皱纹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二次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对自身改善情况进行评定[6],采用自制治疗满意度调查表,90分以上为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为100分。

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皱纹改善情况根据面部皱纹量表进行评分,评分区间0~4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改善状况越好[7]。治疗效果[8]:显效为治疗后面部塌陷消失,轮廓对称、自然,年轻化;有效为治疗后塌陷处改善,轮廓趋于对称、自然,年轻化;无效为治疗后面部状况无明显改变,年轻化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 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皱纹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面部皱纹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二次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二次手术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1,P<0.05)。

2.5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面部衰老的常见表现为面部出现皱纹纹路以及凹陷程度加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形象的重视度也在逐渐提高,面部凹陷修复以及皱纹改善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6-9]。自体脂肪移植术是目前临床应用常见的注射方式,具有操作便捷、效果自然以及不产生排异反应等优势[10]。但自体脂肪移植术后效果维持时间较短,大部分患者需行二次手术进行巩固加强。生长因子是由患者外周静脉血经过离心提取制得,生长因子含量丰富,是新一代血浆制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面部皱纹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 6 . 0 0 % , 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二次手术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马丽等[13]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面部皱纹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及二次手术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研究指出[14-17],面部出现凹陷及皱纹与皮下脂肪萎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彭延丽等[18]研究也指出,面部衰老主要是由于面部皮下脂肪组织层严重萎缩而导致面部组织坍陷的表观现象。由于脂肪移植到受区时,尚未进行血供,脂肪细胞在缺血状态下仅能存活24 h,而生长因子可以为自体脂肪移植术后移植到受区的脂肪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提高脂肪的存活时长[19-23]。此外,生长因子中富含抗炎细胞,抗炎以及抗感染能力较强[24,25],因此应用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生长因子可以激活细胞,促进相关组织重建,降低炎性细胞的数量,并对受损细胞和组织进行修复,因此生长因子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注射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进行及时修复,并降低皮下出血症状的发生几率。

此外,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表明生长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可提升面部年轻化治疗效果,是一种可行、安全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生長因子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可有效改善需要实施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的皱纹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二次手术率,患者认可度与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依托教材,开掘写作能力发展的生长因子
羊膜移植在眼科临床治疗中应用
高大环柄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促进中厚皮片移植供皮区修复的研究进展
联合应用生长因子和银离子敷料在细菌生物膜伤口中的应用及研究
水飞蓟素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以蓝藻为载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