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写景抒情诗句翻译中浪漫主义色彩的分析

2022-06-19吕琦瓅

雨露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许渊冲浪漫主义李白

摘要: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其诗歌达到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更是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雄奇壮伟,天马行空,在其诗歌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展现其浪漫主义色彩是翻译的一大难点,笔者以许渊冲的李白诗集英译本为例,从词、短语和句子三个角度分析李白写景抒情诗译文中对浪漫主义的展现,以期译者了解在翻译李白诗歌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展现其浪漫主义色彩,向读者描绘几千年前雄奇辽阔的想象。

关键词:李白;写景抒情诗;浪漫主义;许渊冲

一、李白写景抒情诗概述

所谓借景抒情,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1]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李白活跃于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开元天宝年间,这个阶段的唐王朝,无论是经济实力抑或是政治实力,都处于王朝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也有着一股乐观、积极的心态,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身上还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狂傲不羁,李白便是如此。[2]在李白的众多写景诗歌中,许多都展现了他天马行空、绮丽壮阔的想象,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都展现了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李白狂傲不羁的展示,他将自己的理想化作想象,融于所见所感的美景之中。

二、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美学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它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往往从主观出发,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诗人屈原就开起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李白承屈原之遗风,他的诗洒脱不羁,成为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盛唐之音。[3]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有着自由精神、个性解放,正因为如此,它与现实的矛盾又给诗歌增添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意。李白豪迈不羁、胸怀坦荡,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现实无法实现他的远大抱负,所以他将这种激情藏于诗里。翻译出这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尤为重要,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处理上,应尽量使用对应于原文的感情色彩丰富的词汇,努力在句法和情感上平行于文本,在通过浪漫主义美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后,希望能尽力达到与诗人所处的同一境界,并呈现原诗表达的感情色彩。[4]许渊冲的翻译思想深深植根于传统哲学智慧,并受到古今中外哲人巨子学术思想的启发,因此笔者以许渊冲的李白诗歌英译本为例,试图从他的视角来探究李白写景抒情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从浪漫主义角度进行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

文本选取了许渊冲李白诗集英译本,从词汇、短语、句子三个角度对李白的诗进行分析,分析许渊冲诗歌英译中对其浪漫主义色彩的体现。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翻译代表作包括《唐诗三百首》《诗经》《楚辞》等,诗歌翻译经验丰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许渊冲所主张的诗歌“三美原则”,其诗歌翻译在“音美”“形美”和“意美”苦下功夫的同时,也给译者在诗歌翻译上以启发。[5]笔者以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例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li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分析:这首诗是李白26岁时第一次游览庐山所作。“三千尺”这个词,许渊冲将其翻译为three thousand feet,原文“三千尺”换算成国际单位是1 000米,而three thousand feet 换算为国际单位是9 114米,从数字上来讲,这两者并不对应。在中国古人看来,三千尺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里是泛指,目的是想形容瀑布很长,很壮观。许渊冲将其翻译为three thousand feet,既保留了原文的格式和韵律,又巧妙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让人们感受到了所见瀑布的壮阔,在修辞上还体现了原文的特色。从句子的角度分析,原文“疑是银河落九天”,将其翻译为as if the Sli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原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瀑布比喻为银河,许渊冲保留了比喻手法,即与Sliver River对应,而原文将瀑布激起的水花比喻成九天,许渊冲的翻译则将这种奇妙的想象、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得十分到位,同样也保留了原文的特色。

例2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译文:Southeast of Mountain Lu, Five peaks of Greybread stand. As golden lotus carved by Heaven's azure hand.

分析:这首诗是李白在观赏庐山五老峰时所看到的景象。从修辞角度来说,这句话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五老峰比喻为金芙蓉,将青天当作人来写,形象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五老峰的模样。从词汇角度分析,许渊沖对“削”的翻译,使用了carved一词,carved是人的动作,只有人才能雕刻,同样,原文中的“削”也是人的动作,所以carved一词在这里也相应地采用拟人的手法,与原文的修辞手法保持一致。从短语角度分析,“青天”一词翻译为Heaven's azure hand,原文其实没有明确表示出hand一词,但许渊冲的翻译不仅让hand与carved一词相对应,而且也使读者能明白诗人想表达的场景,与原文对应。从句子角度来说,原文“青天削出金芙蓉”是主动句,而译文将这一句翻译为被动句,译者考虑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文较少使用到被动句,而和汉语相比,英文比较喜欢用被动句,该句的被动强调了动作的执行者,在考虑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强调了拟人的手法。D0F2CFCD-12C9-4767-A65B-71A2660A8B37

例3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译文:And cataracts and torrent dash on boulders under, roaring like thousands of echoes of thunder.

分析:这是诗人李白在经过蜀道之时,因为蜀道道路难走有感而发,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崎岖惊险和磅礴的气势。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山路崎岖,在古代艰苦的条件下,行走更加艰难险阻。从词汇角度分析,第一句中的“争”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瀑布和急流增添了感情色彩,这里诗人所想表现的场景,是瀑布掉落下去的时候撞击底下巨石的磅礴气势。在许渊冲的翻译中,将“争”译为dash,虽没有采用原文中拟人的手法,但是dash一词却描绘出了瀑布和激流撞击巨石的场景,和原文所想表达的场景是一致的,只是采用了一种更为具象的手法,读者也能准确理解诗人所想表达的场景。从句子角度分析,对“砯崖转石万壑雷”的翻译,许渊冲保留了原文中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瀑布激荡发出的水声比喻成了雷声,雷声气势宏大,保留了原文的写作特色,也使译文读者能想象诗人所见到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4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译文:I wish to ride cold wind and floating cloud.

分析:这首诗是李白在登太白峰时的所感所想。原文的“乘”与译文的ride是相互对应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说乘车,ride a bike,但是,不会说乘泠风,但诗人却通过奇特的想象,想象自己乘坐着泠风,如同腾云驾雾,自在潇洒。许渊冲将“乘冷风”翻译为ride cold wind,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这种奇特的想象,在翻译上做到了与原文对应。从句子格式角度考虑,这句话原文有两个小句,但许先生在翻译中将这两个小句翻译为一句,在句子格式上与原文本是不对应的。

四、结语

本文将许渊冲的译作作为参考,主要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比来分析李白诗歌中写景抒情句子的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分析了许渊冲先生的英译版中如何体现这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以下几个要点。

从词汇和词组的角度来说,许渊冲对词汇的翻译基本上遵照了原文,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如“削”翻译为carve,“乘”翻译为ride,基本上都按照原文的含义进行翻译,保留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当然,也有一部分词汇,译者进行了一定的改写,如“争”翻译为dash,这是从译文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中所表达的场景,将原文晦涩难懂的词译得更加可以理解。总结来说,译者在词汇的选择上,不仅要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要使读者明白诗人想描述的景致。译者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直译的手法,直接表现原文中的场景,保留浪漫主义色彩,但在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时,从译文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可以对词汇或词组进行一定改写,但原文的思想感情和基调应保持不变。

从句子角度考虑,许渊冲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和风格,无论是夸张的想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是语言风格上的大胆,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浪漫主义色彩,保留了瑰丽的想象和气势。如“疑是银河落九天”“砯崖转石万壑雷”,保留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译文采用as if、like等词来展示比喻的修辞。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采用的修辞应当是易于目的语国家读者理解的。

许渊冲对李白诗歌的翻译,从格式角度来说,虽然没有严格译出原文的七言格式等,但是在句子的翻译上基本上都是对应的,都是一句一翻,很少存在对句子位置进行换位调整的情况。

作者简介:吕琦瓅(1997—),女,汉族,浙江永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

参考文献:

〔1〕张帆.浪漫主义美学视角下分析《将近酒》的英译[J].青春歲月,2018(20):138.

〔2〕蔡仕明.浅谈李白的写景抒情诗教学赏析[J].读与写(上旬),2016,13(5):77.

〔3〕董思佳.论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与历史影响[J].文理导航,2018(2):6.

〔4〕陈存战,崔康柱,焦欣.试论李白的写景诗[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6(6):28-32.

〔5〕许渊冲.李白诗选——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D0F2CFCD-12C9-4767-A65B-71A2660A8B37

猜你喜欢

许渊冲浪漫主义李白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诗仙李白的归宿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