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2022-06-18韩滨隆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新高考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韩滨隆

摘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从课程体系的层次上加强了课程的核心能力建设,强调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的训练。而核心素养作为一种隐含的教育目的,其在很大程度上也对高中数学作出了新的改革指示。基于此,本文从核心素养各项关键能力培养的角度对高中数学的核心能力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高考;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前言

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的基本性质和思维方式,它与教育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综合性、发展性的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考和自我探索,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从而使他们的数学认识更加完整。因此,高中数学教育必须顺应新的教育需求,不断地更新教育方法,挖掘其中蕴涵的核心素养,使之能够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从而达到内化、吸收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教学现存问题

现行的数学课程大纲中,由于高中阶段数学内容太过繁杂,许多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数学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公式、概念之类的东西,如果让他们去进行死记硬背的话,难免会产生一些模糊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降低。同时,还有许多需要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的课程,这就给了他们更大的压力。

而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依然采取了常规的方法进行教学,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灌输式”、“题海式”教学模式,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人们很难认识到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以讲授为主,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事实上,许多同学在讲授的时候,并没有能够跟得上教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负面作用,也会使高中数学课堂的育人效果难以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新高考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渗透数学思想,发展逻辑思维

数学思维和方法是数学的基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由于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性的学科,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必须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發掘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之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吸收新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数学观念转化为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能力。

例如:函数的基本性质相关内容中,教师可让同学从函数的图象中,找到函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增强自己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师可先展示一些不同的函数图像,让他们去观察“相应函数的变化规律”,由平面直观的图象视觉冲击让其认识到y随x增大的变化情况、函数的最大(小)值,从而理解函数的函数单调性的意义。这种形式把数字与图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即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数学与图形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联系,既可以使他们学习到如何利用图形来了解和学习功能,又可以使他们的逻辑和抽象思考得到发展。

2注重系统训练,提升运算能力

运算是学生学习其它数学技能的基本技能和先决条件。但是由于部分高中生的运算水平较低,导致其在许多关键问题中往往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高中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运算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对某些计算问题进行推理,还要让他们的计算思维更加敏捷,更好地运用计算技能。另外,在进行系统性培训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在计算上的缺陷,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水平的目的。

以“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为例子,教师以“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平面向量数量积求两向量的夹角、数量积求向量的模”等题目,让同学们更深入向量数量积运算律的认识,进而了解向量数量积的主要变化式,从而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并能够利用运算法则来求解问题。另外,经过系统的培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试题的提炼,让他们在对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转化为更深层的问题,从而逐渐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3以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通常来说较为冗长枯燥,这导致部分学生缺失足够的动力去学习。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兴趣情景和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探究数学知识,为他们提供动力。学生是课堂上的知识接受者,而学生处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则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不愿自主思考。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数学教师为主导,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经历,通过自己的思维来认识自己的数学知识。所谓的“数学”,就是让学生们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首先要观察,其次是动手,然后是实践,最后是总结和归纳,而学生的思维则是将自己所学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创造,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4引入生活实例,强化建模意识

数学模型是把数学知识和真实世界连接起来的一种手段。新高考对学生的建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建模意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指数函数”中,为使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概念及背景,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介绍一个例子:一个细胞分裂,从一个分裂成两个,再从两个变成四个,再从四个到八个,照此规律分裂下去,那么细胞分裂个数y与分裂次数x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有一条1米长的绳索,在第一次剪掉绳长的二分之一后,第二次剪掉剩余绳长的二分之一,共剪x次,剩余绳长y是几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环境中,找出指数函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学生从各种问题中发现共同之处,体验由特别到泛化的过程,从而对指数函数进行抽象释义。另外,当学生了解了指标函数的概念意义之后,教师就可把“增长率”这个特殊的生活问题,应用到数学问题中去,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高考改革大环境下,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日益加深,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素养教育。因此,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充分发掘各个学科的核心能力,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使之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其在贯彻基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以此切实内化数学这门学科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春林.面向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高考新评价体系的视角之下[J].数学教学通讯,2020(21):33-34.

[2]魏金兰.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高考数学命题的新趋势分析[J].考试周刊,2020(40):88-89.

猜你喜欢

新高考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