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国际经验与实现路径

2022-06-16罗航海袁映奇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碳气候金融

罗航海 袁映奇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加剧,环境问题特别是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等问题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实现低碳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虽然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情有所不同,但是发达国家在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国际“双碳”目标的实践和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约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有些国家甚至已经进入负排放时代,如苏里南和不丹。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中,政策宣示是这些国家选择的主要方式,部分国家也以立法形式宣告碳中和目标,如法国、美国等。

(一)推动低碳、可持续金融立法

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政府充分发挥立法导向作用,通过出台金融支持低碳产业的各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以立法形式保障低碳政策目标如期实现。美国多次制订降耗减排有关的政策制度,低碳金融政策体系得到完善,相继出台了《能源政策法》《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碳减排目标,并将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欧盟先后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等政策法规,发布了《气候中立法》,意在将2050年气候中立目标以立法形式确立,为欧盟气候政策提供长期发展方向,积极实现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净减少55%的目标。

(二)加强顶层设计

国际上很多国家金融部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设计了路线图。英国在加强低碳政策立法保障的同时,注重国际合作,如与中国共建中英绿色金融中心,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合作;欧洲中央银行(ECB)设立气候变化中心,为金融决策提供支持,将气候变化纳入货币政策,强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宏观经济建模、统计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分析能力,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此外,部分国外的央行和监管机构在实践中引导金融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纳入风险管理和战略,并在战略和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方面提出了向可持续金融方向发展的期望。

(三)大力发展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碳减排方式之一,建立碳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各国促进低碳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成立于20世纪初,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市场内金融参与主体众多,在扩大碳市场资金规模、提升交易市场活力的同时,促进了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创新;2015年东亚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韩国正式运行,目前已成为韩国金融支持负排放产业的主要渠道,其在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配额分配计划,提高了企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四)金融部门的自身实践

在支持全社会实现碳中和方面,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中介功能,采取多项措施如扩大绿色投资、逐步退出煤电融资、探索创新金融产品等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在实现自身碳中和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确定碳中和覆盖范围、测算碳足迹、中和碳足迹、进行第三方独立审验等降低碳排放。法国巴黎银行开展了“员工一绿色公司(GC4E)计划”,旨在鼓励员工通过个人行为来减少碳排放;汇丰银行采用记录碳排放足迹、在全球通过智能照明和太阳能功能系统打造“零碳排放”办公室、通过购买绿色能源和碳抵消的形式来移除多余释放的二氧化碳;英格兰银行将气候变化纳入银行治理和风险管理框架,使用最新数据和建模技术分析了持有金融资产的气候风险,努力实现从2016年到2030年减排63%、最迟到2050年实现物理运营净零排放的新承诺;日本瑞穗银行基于第三方评估机构日本信用评级机构的“绿色贷款原则”和《绿色贷款和可持续发展链接贷款指南》,与相关企业签订“绿色贷款”合同,从财务角度支持企业环保工作,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现状

在中国人民银行主导推动下,《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颁布实施,提出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金融,从意义、措施、方向等方面做出了政策规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正式发布,标准更加科学准确,内容更加明确细化,为我国绿色债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行业标准。当前,在碳交易市场全面启动、区域绿色金融改革持续推进的同时,有三个方面尚需完善。

(一)防范气候变化关联金融风险能力不足

一是气候风险分析能力不足。中小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缺乏认知,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声誉风险等气候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未建立评估体系和模型,分析能力不足。二是防范高碳排放导致的物理风险能力不足。如实体企业遭受损失被迫承担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信贷风险上升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我国金融机构尚未开展大规模的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审慎管理能力不足。四是金融机构缺乏碳采集、计算能力,不能充分评估碳足迹信息,环境信息披露不能充分反映碳中和的要求。

(二)金融创新不足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存量不断攀升。截至2020年,我国的绿色债券余额超过8000亿元,高达8132亿元,位居世界前列,但绿色债券占全部债券发行量的比重偏小,不足5%。与发达市场相比,绿色金融产品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有限。目前我国对碳金融产品交易、监管等缺乏统一要求和激励约束机制,导致金融创新不足,对碳金融市场的支撑不够,碳市场的对外开放度还很低。相较于中国超过百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我国碳市场总量明显体量偏小、活跃度偏低。

(三)碳市场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虽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正式启动,但碳市场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一是碳市场、碳金融产品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限。与欧洲等碳市场运行时间较长的地区比较,我国碳价格偏低,碳交易偏少,削弱了交易双方的减排动力。二是碳税利率较低,不利于发挥碳交易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三是碳排放权监测、碳排放权证的颁发、认证、评价、评估等环节缺乏系统规划,碳汇的计算规则、方式不明确,影响了碳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四是碳排放权转移环节较多,提高了运行成本,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

三、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框架

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在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先进经济体注重健全制度体系,尤其重视以立法形式来推进金融在支持双碳目标中的作用。我国也可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相关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框架,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法律保障;强调政策的有序衔接和统一,重视各项金融工具之间的均衡发展;参考TCFD框架对环境气候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压力测试,规避经济损失并防范市场中高排放主体退出引发的金融风险。

(二)重视市场作用,提升活跃程度

各国实践表明,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市场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需要重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市场相关各方参与碳中和的热情。一是健全沟通交流,促进信息共享。使信息在政府、金融业、实体经济等不同主体和领域流通,促进市场内资源共享和公开透明;二是明确权责关系,强化宣传指导,提升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参与碳减排工作的意识,增强碳市场的活跃程度;三是完善绿色相关的考核机制及信息披露制度,着力提升市场透明度,推动ESG绿色投资和碳市场的交易;四是着力健全以市场经济规律为调节主体的体制机制;五是强化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高效运转;六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加强数据质量保证和对碳排放数据的核查,完善价格稳定机制,规范碳市场运行,促进市场流动。

(三)结合发展实际,实现金融创新

各国国情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存在较大差异,需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模式创新。总结梳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索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区域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借鉴欧美国家在碳市场、碳金融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注重消化吸收和推陈出新,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产品。

四、政策建议

(一)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一是制定以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金融标准。以碳中和为目标修订行业标准,实现绿色资金、绿色金融工具与碳中和目标的精准对接;二是以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如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持资源循环利用等为宗旨,搭建多领域、市场化、信赖度高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三是借鉴国际市场绿色债券标准,建立健全绿色债券及其评级体系,便利其发行、认购等,促进绿色债券发展。

(二)推动融资工具创新发展

一是优化服务,完善体系,为绿色科技成果提供激励、有保障的运行机制;二是加强通用标准研究,为碳中和目标和绿色发展提供统一标准;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对绿色产业和项目的资金支持,提高企业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管理

一是开展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通过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有序引导金融机构重视并主动开展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二是完善信息披露,健全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常态化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三是将绿色金融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推进绿色金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四是强化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审慎管理。

(四)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细化完善监管指标,健全激励体制机制,提高商业银行参与碳中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创新保障体系,努力推动融资便利化;三是加强机制保障和制度建设,提升碳市场运行能效;四是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开发碳基金等新型融资产品,拓宽金融产品覆盖面,推动碳金融创新。

猜你喜欢

双碳气候金融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瞧,气候大不同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