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译思并举的翻译教学模式探讨

2022-06-16彭岑

民族文汇 2022年30期
关键词:信息化

摘 要:大学外语考试中翻译都占了很重的比例,从最早的短句翻译到现在的段落翻译,课程改革之后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单词的掌握能力,还考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这也对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外语翻译在大学外语体系中的地位,使其不再是边缘化的存在。外语翻译不仅是社会化需求,也是毕业时的硬性考核,即使社会如此重视,大学外语翻译教学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外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外语翻译;信息化;教學模式

引言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将“互联网+”概念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而且促进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外语翻译教学也不例外。目前,大学外语翻译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互联网+”为大学外语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师生们不仅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有更先进和便利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从而能够促进翻译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外语翻译能力和水平。

一、提升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翻译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是新的挑战,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同一个字用不同的软件翻译出来意思也是五花八门,使得学生一下子接收到太多的信息,自身能力有限,又无法辨别出哪一个版本才具有权威性。因此,教师就必须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做出引导,提升学生的判断认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外语知识水平。如果有条件的教师也可以去国外交流学习,及时补充营养,来适应这快速变化的外语时代。在外语翻译中,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导致很多学生在外语翻译上错误百出,翻译不准确,很难达到无障碍交流,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设置英美文化的选修课程,促使学生翻译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改革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与翻译实践相结合

从当前情况分析,全国使用的大学外语教材内容中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但对翻译的训练较少,欠缺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方面的教学内容。因此,高校应将翻译内容适当的加入到外语教学内容中。大学外语教学的课时有限,学生翻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学校应对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在精读、视听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翻译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翻译大赛、翻译讲座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翻译技巧、西方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翻译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在学习翻译时,掌握翻译理论知识是重要基础,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熟练度,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以及外语应用能力。在学生翻译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将翻译理论知识作为重要指导,只有对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再加上不断的翻译练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提高外语应用水平。大学外语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往往会给学生进行一些翻译技巧和理论知识的讲解,意思翻译法、长句拆译法、省略法以及直接翻译法等都是较为常用的外语翻译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英译汉时,要注重名词性从句、被动语态等特殊译法的使用,通过这些翻译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翻译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了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教师可以在翻译教学中引入一些实际的案例,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完成翻译教学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翻译训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革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教师和学生固定在课堂之上,深受课时和师资的限制。互联网时代使网络学习成为可能并广泛普及开来。通过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北大慕课、智慧树等平台,学生们使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来自国内各大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学科和种类涉及到各个专业。学习不再有门槛的限制,这对于广大普通院校的师生来说非常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教学资源,在没有条件开设外语翻译课程的学期,选择一门适合的外语翻译慕课让学生必修,并将成绩折合成一定比例算入期末总分当中。通常这种慕课也是按照学期来的,每周一次课,视频大约十到二十分钟不等。课后会布置作业,也会有期末考试和见面课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程,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反复观看视频,并完成作业。教师也可在后台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度,查看考试成绩。除了利用现有的网络慕课资源,教师还可以制作微课来进行外语翻译教学。微课也是互联网时代非常流行的授课模式,其以短小的视频长度(约十分钟)、精炼清晰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反复观看的便利,深受学生们喜爱。近年来,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微课大赛,鼓励教师创新,制作微课,应用于教学当中。大学外语翻译课程非常适合制作微课,教师可以结合翻译方法和技巧,翻译流派和名家,中西方文化差异等重要内容制作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

四、重构教学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以评促学是学习评价重要的衡量标准和原则,而在新文科背景之下,学生的教学目标也随之有了改变,我们培养的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集科技素养、数据素养以及人文素养为一体的具备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新文科背景下大学外语翻译教学的评价系统,应该是以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为原则,以云平台为媒介,以教师评价、学生评教、教学服务体系相互支持、调节和制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督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

结束语

外语翻译能力和水平在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大学外语翻译教学质量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全新的、更高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外语翻译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孟洁.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外语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3):41-42.

[2]高英,顾臻臻.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外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113-114.

[3]赵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外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J].智库时代,2019(20):172-173.

作者简介: 彭岑(198709)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湖北武汉),单位全称: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现有职称: 讲师,学历: 硕士  研究方向: 法语教学,汉法翻译。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聚焦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2016信息化视听行业“Best of the Year”年度榜单
2015年信息化视听行业年度榜(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