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初中英语听力活动设计

2022-06-16黎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

黎佳

[摘   要]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学情,立足文本,在听前、听中、听后等不同的教学阶段为学生搭建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跨越最近发展区,最终实现听力教学目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策略;初中英语;听力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7-0024-03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听是理解性的技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获取其他技能的一种基本方式。因此,听力教学活动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广西南宁市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为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中的部分素材已经过时,甚至与现实脱节。此外,从八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中对话内容增多,语境更加复杂。因此,教师应注重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探索,以更好地实现听力教学目标。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概述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支架式教学策略是由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而来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学生接受教学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能够通过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

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听力活动设计

在听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通过独立探究、协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下面以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为例,探究如何基于支架式教學策略设计听前、听中、听后环节的教学活动。

(一)听前活动

活动设计原则:基于学情分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符合学生当前听力水平、适应学生听力练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基于以上原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听前活动:

1.利用信息技术,传授背景知识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向学生传授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听力活动中灵活地利用背景知识来分析、提取听力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这对消除学生因欠缺背景知识而产生的语言障碍和焦虑的情绪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九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It’s more than 2000 years old.”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2要求学生看图回答问题:Which two are natural/man-made wonders? Which is an ancient wonder/a modern wonder?学生如果没有事先了解世界奇迹相关知识,最多可以通过看图推测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奇迹,却不能说出这些奇迹的英文名称,而说不出英文名称自然就听不出,所以在“Listen and check”的环节中,“check”就显得毫无意义了。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世界奇迹相关的英语视频,介绍世界奇迹的地理位置、历史、特征、是否现存等,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这种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视频能够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这些奇迹的神奇和伟大。通过相关英语视频,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哪些属于natural wonders、哪些属于man-made wonders等,还可以学习这些世界奇迹的英文名称,扫除听力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障碍,为听力活动做好铺垫。

2. 搭建词汇支架,扫清听力障碍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学生理解对话和语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听前环节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知识方面的困难、扫除生词障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头脑风暴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有效激活头脑中与主题相关的词汇,为听力环节搭好词汇支架,做好话题准备。例如,在七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We’ve got lots of apples.”的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不透明的购物袋,并告知学生里面有一些食物和饮料,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什么食物和饮料。由于看不见袋子里有什么,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搜索大脑中所有与食物和饮料相关的词汇进行猜测。收集学生给出的相关词汇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词汇进行正确的分类——水果、蔬菜、肉类、糖类、饮料等,并教会学生学习和记忆的策略,为课本中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1—3的顺利完成打下词汇基础。

3. 创设主题语境,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学习行为,使之指向一定学习目标,并维持这一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基于教材,借助图片、视频、实物等手段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语境,搭建情境支架,以使听力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Module 9 Unit 1 “Could I ask if you’ve mentioned this to her?”的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Who is your best friend at school? What is he or she like? How do you get along with him or her?”等问题,搭建问题支架,引出主题情境“Friendship”。接着,教师展示图片,分享自己与好友之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美好友情的回忆或向往,然后指出“Sometimes, we have problems with our friends.”,为学生创设情境——关系亲密的朋友间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打电话求助,从而引入听力对话中的情境:玲玲正在打电话向the Friendship Helpline寻求帮助。

总之,创设主题语境时要以生为本,以教材为依托,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才会有意义。

(二)听中活动

活动设计原则:听中活动要有梯度、层层递进,要能提升学生概括、分析、批判、推理等思维能力。

以设计七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We’ve got lots of apples.”的听中活动为例,课本中原来的任务是“Listen and read. Complete the table. ”,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听材料填表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既要能听出相关单词,又要在大脑中迅速判断这些词是属于食物还是饮料,同时还得辨别哪些是托尼一家原本有的,哪些是原本没有的。这样学生练习的难度较高,部分能力弱的学生听两遍都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做了一些调整。教师先通过图片(略)和语言引导“Now Tony and his father will go shopping. Let’s help them make a shopping list.”为学生创设对话的情境,然后依次布置三个任务:

Task 1: Listen to Tony and his father’s dialogue and write down the food and drink you hear.

Task 2:Listen again and then choose the food and drink they have got.

Task 3:Complete the table according to Tony’s family’s shopping list.

这样的调整把原来较难的任务分解为三个较简单的任务。任务一是通过听力练习,训练学生听写单词的能力。这是浅层次的听力练习,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不大,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可增强其自信心。任务二是训练学生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学生只需有目的地听并抓住关键信息,在已写出的单词中进行筛选即可。学生很容易就能抓住chocolate、apples这两个词。然后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轻松地根据列出的购物清单和任务二的信息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递进式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务一和任务二实际上是为学生完成任务三搭建“脚手架”,缓解了学生因觉得难以完成任务而产生的畏难情绪,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顺着“脚手架”向上攀登,完成课堂任务。

(三)听后活动

活动设计原则:通过听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读、说、写等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

下面以七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1“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为例,设计“以听促读”“以听促说”“以听促写”的听后教学活动。

1. 以听促读

“听”和“读”都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听读结合、以听促读,把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优美的声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本单元的对话文本主要是运用含有动词“be”的过去式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进行一问一答。在学生朗读对话前,开展听对话录音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奠定朗读的基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语音知识方面的五级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及态度。学生可以较容易地通过玲玲和托尼对各自启蒙老师和朋友的评价,结合他们的語音语调,感知、分辨并理解其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同时,对话录音可以为学生的朗读做好示范引领,为学生搭建示范支架。

2. 以听促说

在英语学习中,“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听”要领先于“说”,“说”是“听”的反馈。听力活动后,学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复述对话、调查访问、小组讨论等活动,提升口头表达和口语交流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听中环节完成了以下两个听力任务:

Task 1: Listen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      )1. Where was Betty born?

A. In a village.      B. In a town.       C. In a city.

(      )2. What was Betty’s first school like?

A. Friendly.           B. Old.                C. Clean.

(      )3. Who was Betty’s first teacher?

A. Ms Smith.          B. Ms Green.     C. Ms Black.

(      )4. Was Betty’s teacher strict?

A. Yes, she was.       B. No, she wasn’t.

C. We don’t know.

Task 2: Listen again and check (√) the true sentences.

(      )1. Betty was born in the US.

(      )2. Betty was born in a small town.

(      )3. Betty’s first school was a big school.

(      )4. There were twenty-two students in Betty’s class.

(      )5. Betty’s first teacher was strict.

教師可基于以上两个任务,设计Task 3 “Can you use the information to talk about Betty’s past life? ”, 让学生利用在前面两个听力任务中获得的信息,口头介绍贝蒂过去的生活。通过口头输出的形式,让学生对在听力环节中获取的零散的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和重组。这样既能让学生回顾听力材料的内容,巩固含有动词“be”的过去式的句型,又能让学生输出与主题有关的新的材料,由“听”的输入转化为“说”的输出,为后面“写”的输出搭好基础框架。

又如,在学生完成对话文本听和读的训练后,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本节课已搭建的句型和词汇支架,选取身边的一位同学进行采访,收集信息,了解其过去的生活,并制作信息卡。该活动将特定的主题语境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并进行创新。生生互动的活动形式能够让每个学生充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巩固课堂所学,建立自信,同时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3. 以听促写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在前面的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写书面报告,介绍被采访者过去的生活。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可先为学生作口头示范,通过语言引导,搭建写作框架,例如:

Hello, everyone. I’d like to talk about XX’s past life. He/She was born in...  His/Her first school was...  His/Her first teacher was...  He/She was...  His/Her first friend was...  He/She was...

学生通过梳理在上个环节的交际活动中获得的零散信息,整合生成自己的语篇,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运用,从而实现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此外,书面报告要介绍被采访者过去的生活,需要把原先采集到的第一人称的信息转换成第三人称来进行表达,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

综上,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听力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实现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发展。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听力活动设计要让学生从中受益,并最终实现从知识水平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全面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3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孟碧君.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基于学习记录袋创新评价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M10U1Whatdidyoudo?教学设计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