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在《WEB技术与应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15周苏娟蒋世忠涂泳秋赵洁覃姜维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超星线下知识点

周苏娟,蒋世忠,涂泳秋,赵洁,覃姜维

(广东药科大学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一 引言

2020年初,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1]有关部署要求,许多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广东药科大学也在2019~2020第二学期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推进教学与方式改革创新。老师们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在引用资源教学、自建资源教学及直播形式教学[2]三种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老师们通过学校引进的超星平台完成了线上平台培训,逐步了解并熟悉线上教学的流程,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

2020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各地学校有序恢复开学。广东药科大学也在2020~2021年第一学期全面恢复线下教学。老师和学生们回到了久违的校园开展面对面的教学与学习活动。线下教学授课互动性强,老师能对学生的听课状态有直观了解,也能对学生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甚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4]。线上教学灵活性强,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满足了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另外,线上随时能回看课程,学生线下课堂上听不懂的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反复回看,这是线下教学无法比拟的。

本文中所指的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教学是面向目前高校教学中占主流的线下教学,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将线上网络学习形式有效应用到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学”与“教”的有机结合[5-8]。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线上及线下教学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必将有力提高教学质量[9]。

二 《WEB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WEB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大三学生开设。该课程涵盖了WEB开发的基本知识点,包括HTML、CSS、JSP、Servlet技术、JavaBean组件技术、Ajax及MVC设计模式等。通过该课程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应用JSP技术开发项目、应用MVC模式构建多层系统架构的能力。

《WEB技术与应用》这门课具有技术基础课与技术实践课双重特性,是一门综合性强、涵盖知识点多,又综合了众多WEB技术的具有相当复合程度的课程。该课程在2020年之前主要是以线下教学为主,虽然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WEB开发能力为目标,坚持以案例式教学为主,但学时的限制导致单纯课堂上的讲授部分学生难以及时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容易削弱学习的动力。

《WEB技术与应用》作为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自2018年开始在“学者网”①上线以来,作为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实现了发布教学公告、教学资源以及在线提交批改作业等功能。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教学全面转为线上教学,该课程2020年2月底在超星平台上线,截至目前点击量百万以上,章节学习次数达3万次以上。课程配套练习丰富,每一章节都有课前预习、课前测试、知识点介绍、课堂学习任务及课后巩固等配套任务与项目练习,见图1。

图1 课程网站章节内容

2020年下半年我校恢复线下教学。在线下教学见面学时依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已经建设的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同时结合线下教学的优势实施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教学模式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为此,通过向教务处申请将《WEB技术与应用》理论课调到计算机机房上课,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可上网的电脑。

三 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教学模式实践

为了更好地辅助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先行。接下来,在线下教学中如何有效贯穿和利用这些线上资源成为关键。

(一) 在线平台选择

本课程在线学习资源建立在“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10]上。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平台的资源包括29个教学视频资料(300分钟左右),200道题左右的在线题库、82个文档(含课件、知识点等),如图2所示。所有这些资源学生端都可以用手机“学习通App”访问。

图2 线上课程资源分布

(二) 教学模式的实施

作为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线上平台贯穿在线下教学“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巩固”的整个环节中。

(1)课前准备

教师和学生均已事先申请注册“超星”平台账号,在开学之初,在课程网站中导入学生账号。并通过平台“通知”功能,通知学生登录平台了解“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课前须知”等内容,并进行第一周课程的预习及课前测试。同时,借助超星平台的“问卷调查”功能,发布“课前调查”问卷,如图3所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后面的课堂教学。

图3 课前调查问卷

另外,结合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讨论话题(图4)中发动学生在招聘网站查找最新的JavaWeb相关的工作岗位,定位自己三年后的薪酬,从招聘网站捕捉该薪酬所要求的条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需要学习哪些技术,给自己定个目标和计划。

图4 职业规划讨论

(2)课中教学

按每节课40分钟计算,先利用1~2分钟左右时间进行课堂签到作为平时考勤成绩参考。然后利用2~3分钟时间展示同学们做课前测的情况,包括完成百分比、未提交作业人员以及具体答题情况,尤其提醒没有满分的同学带着课前测的问题进行后面的听讲和解惑。然后进入多媒体+PPT课堂讲授,大概3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讲授过程中,穿插现场提问、互动及平台的选人、抢答功能,并给予积极参与的同学现场加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最后,利用3~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并布置学生完成在线平台的课后巩固。

(3)课后巩固及反馈

及时在学习平台发布上机实验内容,让学生通过平台提交实验报告,并参与实验互评,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教师及时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点情况,反馈学生作业情况,并利用“成绩统计”中的“教学预警”功能(如图5所示),针对某一类学生(例如综合成绩较低的学生)及时发布私信提醒。另外,提醒学生如果线下课堂没有消化的内容可以回看课程网站上的学习视频。以下为部分学生观看第6章“JDBC访问数据库”之“学生信息增删改”的案例视频情况,不少学生的观看视频反刍比达到300%以上。

图5 课程互动与教学预警

(三) 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线上考核包括作业、签到、课堂互动、章节任务点、主题讨论、单元测验等,该部分成绩统计来自于学习平台的统计,如图6所示。由于本课程是以线下课程为主,所以线下考核的比例更大。线下主要包括线下课堂的考勤与现场回答问题、实验课的现场验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最终形成总体考核评价体系。

图6 学生观看视频情况及课程考核评价

四 结语

在《WEB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实施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式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及提交作业。同时,线下课堂节奏更加紧凑,学生听课更加专注。从最后的课程考核评价来看,大部分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对课程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在后续的毕业设计中80%以上的同学选择WEB相关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学生的WEB网站开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基本具备了参与开发网站设计的能力。该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得到学生、同行和社会的认可。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实验相关的知识点讲解微课资源,在实验教学上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理论实验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注释

① https://www.scholat.com/

猜你喜欢

超星线下知识点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