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酸盐不对称还原法制备(S)-α-乙基苯甲醇

2022-06-14郭庆君

广州化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乙基甲酸转化率

郭庆君

(济宁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山东 曲阜 273155)

具有手性的(S)-α-乙基苯甲醇是一种香料,也是一种利胆药[1],手性仲醇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2]、药物分子[3]以及一些液晶材料中[4],通常用生物酶催化法、化学合成法[5],化学法根据底物的不同,将潜手性羰基做不对称还原或加成,依据催化剂中配位中心离子的不同有各种金属试剂[6-14],若以配体分类,有含氮、氧、磷和硫原子基团的立体配位方式的试剂[15-16],在丰富繁多的研究中,以易得苯丙酮为潜性手性底物,使用相转移剂,在水溶性的铱配合物催化下,被水溶性的甲酸盐还原为手性仲醇的反应里,其条件相对温和、对映选择性高,作为一个基础手性合成反应,值得再探索。

1 实 验

1.1 试剂、仪器

主要器材:恒压滴液漏斗(100 mL);三口圆底烧瓶(125 mL);磁力加热搅拌器;RE-52A型旋转蒸发仪;核磁共振仪(Bruker公司,Bruker Advance 400 MHz,CDCl3为氘代溶剂,TMS作为内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岛津,FT-IRTracer);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岛津,检测器为SPD-10AvpPlus, UV-visDetector);手性毛细管柱(Daicel Chiralpak OD-H column 250 mm×4.6 mm),JascoP1020型数字旋光仪。

主要试剂:1-苯丙酮;6 mol·L-1甲酸钠;(Ph3P)2NCl[二(三苯基磷酰亚胺)氯化铵]、自制铱催化剂(R,R)-IrCl(1,5-C8H12){C6H10[NHCH2Ph(PPh2)]2(SO3Na)4}[按文献[17-18]制备];乙醚。

1.2 合成方法

将水溶性催化剂(R,R)-IrCl(1,5-C8H12){C6H10[NHCH2Ph(PPh2)]2(SO3Na)4}0.74g(0.5 m mol)和相转移剂(Ph3P)2NCl[二(三苯基磷酰亚胺)氯化铵]1.15 g(2 mmol)加入125 mL三口烧瓶中,搅拌后,加入67 mL 6.0 mol·L-1HCOONa(0.4 mol),持续搅拌并通N2置换去除溶解空气,约3 min后,加入底物13.4 g 1-苯基丙酮(0.1 mol),加热到60 ℃搅拌至所需反应时间,用薄层色谱法(TLC)跟踪催化反应的进程。待实验结束后,用乙醚 10×3 萃取有机物,合并萃取液,旋干浓缩,得到目标产物(S)-α-乙基苯甲醇。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测定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对映选择性e.e.值。

图1 (S)-α-乙基苯甲醇不对称催化合成原理

2 结果讨论

实验从催化剂,相转移表面活性试剂,温度,时间方面,优选反应条件。

2.1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在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中,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反应的路径及进程,当然影响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e.e.(产物的对映体|R%-S%|)与转化率conversion,固定其它反应条件,只变换催化剂的用量[19],得图2。当催化剂的用量超过0.004 eq时,产物的e.e.值的增长趋势变小,0.005 equiva时转化率和e.e.综合性能最好。因此,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005 eq[20-21]。

图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2 相转移剂对反应的影响

水溶性手性金属络合物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而芳香酮的水溶解性则很小,各在一相,反应难以进行,因此有必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反应物能够接触,然后发生反应。

图3 相转移剂对反应的影响

本组实验只考虑相转移添加剂,即在60 ℃下,固定n苯丙酮:n甲酸钠:n催化剂=1:4:0.005,考察反应相转移添加剂PPNCl{[二(三苯基磷酰亚胺)氯化铵](Ph3P)2NCl}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图3,相转移表面活性试剂的添加量w值(PPNCl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4时,催化体系的活性较好,分别为转化率 96%和用时为21 h。随着w(相转移剂:催化剂之比)值的增加,转化率有缓慢降低,反应时间基本不变[13],综合考虑转化率及反应时间用量PPNCl为1.15 g 0.002 摩尔(以底物为0.1 mol计),W值为4 时时最佳。

2.3 HCOONa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如上实验,固定n苯丙酮:n催化剂:n相转移剂=1:0.005:0.02,只变化还原剂的用量,得图4,随还原剂HCOONa增加,转化率增加,e.e.降低,超过4当量时则化学转化率处在较高状态、e.e.值降低幅度较大,考虑转化率及e.e.值,HCOONa的最佳用量为4 eq[22](计算按1-苯基丙酮为基础,得出转换率及e.e.值)。

图4 HCOONa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同样,固定n苯丙酮:n甲酸钠:n催化剂:n相转移剂=1:4:0.005:0.02,以温度为变量,范围在20~80 ℃,情况如图5,很明显,低温有利于获得单一光学活性物质,对映体过量值e.e.较高,但反应速率缓慢,化学转化率低;高温不利于获得产物的高e.e.值,但所得产率高,因此,选取60 ℃为最适反应温度。

图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5 催化反应途径推测

根据Noyori[23]和Cortez[24]提出的催化的机理,我们提出如图6所示的不对称催化反应途径:还原剂HCOO-根与催化剂作用,使用富电子的氧原子亲核过渡金属原子Ir(Nu)加成,同时离去氯离子Cl-,仍是Ir的18电子状态,形成了催化剂的Ir原子键连甲酸根的氢及甲酸的氧碳四环过渡态,然后甲酸中的双氧协同断裂消去CO2,甲酸的氢协同键合催化剂中的Ir原子,则成双氢结合Ir原子,从而变得具有还原性,遇底物芳香酮中的羰基碳作为亲核中心,结合催化剂中的IrNH键的氢,羰基氧则键合IrH原子键连的H原子,结果是羰基只能一个方向结合催化剂的HNIrH原子形成HIrNHCO六原子形成过渡态,然后IrH的断裂,NHC连键中NH断裂,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的产物,氮元素则有空孤电子对结合水溶液中的氢离子,下一个循环是HCOO-根的富电子的氧原子亲核过渡金属原子Ir(Nu)加成,形成了催化剂的Ir原子键连甲酸根的氢及甲酸的氧碳四环过渡态,然后羧基中的双氧协同断裂消去CO2,甲酸根的氢H结合催化剂中心原子键连IrH,完成一个循环,以催化剂为中心,一个羧基加成解离,一个羰基加成解离,催化剂都是反应的核心关键,量的多寡一定影响反应进程。催化剂空间结构一定会影响酮氢结合顺序及方位,即决定构型。因此催化剂即决定反应速度,也决定 (R,S)构型,当逐渐加大催化剂时,反应速度加快,对映选择性反应比例升高,e.e.值也逐渐变大。

图6 催化反应途径推测

2.6 反应影响因素总结

有以上实验结果可以总结出最佳反应条件为:n1-苯丙酮:n甲酸钠:n催化剂:n相转移剂=1:4:0.005:0.02,反应的温度60 ℃,反应时间约21小时(不固定,用TLC监测),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转化率为98%,选择性(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为87%。

3 产物检测

上述各个实验的目标产物,用IR、1HNMR、13C NMR鉴定,结构构型用旋光仪测定后和文献比较确定,转化率及e.e.值用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及分析如下:

3.1 α-乙基苯甲醇红外光谱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岛津,FT-IR Tracer)测定,样品涂抹KBr压片后测定红外吸收,得右图7,目标物的特征吸收峰IR(KBr)ν:3366 cm-1,3030 cm-1,1019 cm-1,700 cm-1,2965 cm-1,2932 cm-1,2877 cm-1,1453 cm-1,1493 cm-1,1379 cm-1,743 cm-1。

图7 α-乙基苯甲醇的红外光谱

使用Omnic软件解析图谱,分析预测化合物的官能团如下:

3366 cm-1醇氢-OH伸缩振动峰;3030 cm-1苯环Ph-氢伸缩振动峰,1019 cm-1苯环氢面内弯曲振动峰,700 cm-1苯环氢面外弯曲振动峰,推断为Ph-基;2965、2932、2877 cm-1可能是甲基、亚甲基、次亚甲基-C-H伸缩振动峰,1453、1493 cm-1则是-C-H面内弯曲振动峰,1379 cm-1峰则是甲基的特征峰,确定有甲基,由上分析确定有-OH、Ph-、-CH3,-CH2-、-CH<(次亚甲基)不能确定。

人员、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与管理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建设目标的根本前提。当前企业应该从人事制度、用人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层面持续创新和系统完善,建立起适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化运行、结构性管理、功能化操作等相关环节,构建起符合低碳经济的企业人事管理新系统。

3.2 1-苯丙醇NMR谱

3.2.1 产物的1H-NMR结构分析

用科研合作平台外测获得数据,用于确定产物分子的结构及结构中的特殊官能团。他们用瑞士bruker公司Avance400型核磁共振仪,采集产物的1H NMR13C NMR信息得图8、图9。

δ7.32~7.21(m,5H)归属芳环上的氢,δ4.41(t, 1H)为与羟基相连接的次甲基上的氢,δ4.72(br,1H)归属羟基氢,δ1.81(m,2H)归属亚甲基上的两个氢,δ0.89(t,3H)归属甲基氢。五者的积分面积为5:1:1:2:3,结合红外谱可以确定有Ph-、-CH(OH)-、-OH-、-CH2-、-CH3基团,考虑反应的底物是1-苯丙酮,推测产物结构应为PhCH(OH)CH2CH3。

图8 α-乙基苯甲醇的1H NMR谱

3.2.2 产物的13C NMR结构分析

图9 α-乙基苯甲醇的13C NMR谱

对产物的13C NMR分析(图9),δ144.6、128.8、128.1、126.0归属苯环碳;δ76.5归属羟基相连接的次甲基碳;δ31.7归属亚甲基碳;δ10.0为甲基碳。则再次佐证了Ph-、-CH(OH)-、-CH2-、-CH3基团。

以上可以判定α-乙基苯甲醇。

3.3 旋光测定

3.4 产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产物的对应异构体含量通过HPLC测定,使用美国安捷伦公司A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手性柱Chiralpak OD-Hcolumn(250 mm×4.6 mm),测试温度为35 ℃,流动相[(V正己烷:V异丙醇=98:2),流速为1.0 mL·min-1],分析测定苯丙醇的对映异构体R、S型的含量,并计算对映异构体过量率e.e.值[20],e.e.=R%-S%。图10的HPLC图是在最佳条件下(水溶液体系,60 ℃下,n苯丙酮:n甲酸钠:n催化剂:n相转移剂=1:4:0.005:0.02),不对称催化产物的选择性e.e.值达到87%。

图10 产物α-乙基苯甲醇的HPLC谱

4 结 论

在水溶液体系中,60 ℃下,n苯丙酮:n甲酸钠:n催化剂:n相转移剂=1:4:0.005:0.02,底物1-苯丙酮转化率为98%,e.e.值87%;产物结构经IR、1HNMR和13CNMR确证,分子构型通过旋光仪进行旋光度的测试并与文献报道相对比得出为(S)-α-乙基苯甲醇,如可能做一下目标产物的X-ray晶体衍射,以得到权威确信的构型。本实验优点反应条件温和,水溶液环境,易于实现。

猜你喜欢

乙基甲酸转化率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基于甲酸的硝酸亚铈微波脱硝前驱体的制备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甲酸对AOB 及NOB 关键酶活性影响的MOE 模拟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大鼠睾丸和卵巢组织激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化学平衡中转化率的问题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共沸精馏提浓稀甲酸溶液
双[2-(5-硝基-2H-四唑基)-2,2-二硝乙基]硝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