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主导的居家饮食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膳食营养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6-14孙晓燕王静王露露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直肠癌居家

孙晓燕,王静,王露露

[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普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直肠癌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为世界高发消化道恶性肿瘤[1]。有研究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全身恶性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为第5位[2]。直肠癌占全部结直肠癌患者的60%左右,多为距肛门7 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临床中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常见术式为Miles术。直肠癌患者往往营养状况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生活质量下降,主要原因为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受损,而家属缺乏专业的饮食营养学知识,导致患者出院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而进一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我国护患比例失衡问题严重,居家护理干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QQ及微信等App的普及促进了居家护理的发展。有大量研究显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鉴于此,本文特研究护士主导的居家饮食护理对改善直肠癌患者膳食结构及生存指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4]中的相关诊疗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原发性直肠癌;④Dukes分期B、C期;⑤经系统治疗后出院居家观察;⑥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书面文件。(2)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3个月;②合并远端转移;③既往腹部手术史;④合并泌尿系统疾病;⑤合并肠梗阻;⑥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或精神障碍;⑦不愿配合或中途退出及死亡。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41例。试验组男女比例25∶16;年龄45~77岁,平均(56.68±7.82)岁;肿瘤距肛门距离3.8~5.2 cm,平均(4.53±0.26)c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4 kg·m-2,平均(21.67±1.35)kg·m-2;Dukes分期B期19例,C期22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6例,低分化腺癌19例。参照组男女比例24∶17;年龄46~78岁,平均(56.75±7.79)岁;肿瘤距肛门距离3.7~5.3 cm,平均(4.55±0.27)cm;BMI为19~25 kg·m-2,平均(21.76±1.42)kg·m-2;Dukes分期B期18例,C期23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距肛门距离、BMI、Dukes分期、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干预方法

1.2.1 参照组 对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指导患者保持积极心态的方式,包括听音乐、侍弄花草、深呼吸等。(2)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直肠癌的注意事项,减少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加重病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3)饮食指导:向患者明确科学的饮食护理对于直肠癌的重要性,并建议患者多食用纤维,减少钠盐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临近腐烂的食物,减少烟酒,控制蛋白、脂肪的摄入。(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控制好运动强度,建议进行快走、慢跑及打太极等运动。(5)随访护理:每个月通过电话随访1~2次,了解患者的近况,并根据患者的近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共干预3个月。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增加护士主导的居家饮食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营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及护师4名。组内培训直肠癌的相关知识,直肠癌的饮食干预内容,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微信平台的应用方法等。(2)微信平台的应用。于患者出院前夕邀请其进入群聊并关注公众号,指导患者微信平台的相关操作方式,确保患者可以正确接收、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消息,掌握参与微信群聊及群视频的正确流程等。(3)居家饮食护理。①公众号推送:应用微信公众号向患者推送相关的居家饮食护理知识,包括“直肠癌患者居家饮食小贴士”“直肠癌术后吃这5种食物最好”“直肠癌坚决不能吃的几类食物”等文章,加强患者对于直肠癌饮食的相关了解。②微信群聊:通过微信群聊让患者每天对自身的饮食状况进行群内打卡及沟通,并由责任护士对不良饮食内容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让患者饮食习惯更为科学。③微信群视频:通过微信群视频由责任护士进行一对多饮食教育宣教,让患者明确不良饮食对机体的危害,并掌握科学饮食的方法。④饮食一对一宣教:通过微信进行一对一宣教,让患者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让患者调整科学膳食结构,建议患者每日摄入能量为30 kcal·kg-1,蛋白质1.2 g·kg-1,并让患者尽量食用流质食物、半流食及软食,便于消化吸收。⑤营养食谱:营养师定时在微信群众发布食谱,例如“早餐,豆浆300 g、鸡蛋糕100 g;午餐,小米粥、鲫鱼汤、主食;晚餐,营养粥(大米、小白菜、胡萝卜丁)”,让患者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随机调整,并由营养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建议患者额外补充营养剂,包括维生素E及胡萝卜素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各类食物成分进行计算,确保患者每餐科学、营养,利于机体恢复。共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膳食结构 对比两组每日所摄入的蛋白总量、能量总量、膳食纤维总量及脂肪总量。正常值:蛋白总量为1.2 g·kg-1,能量总量为2 100~2 700 kcal,膳食纤维总量为20~35 g,脂肪总量为50~60 g。

1.3.2 营养状况 对比两组BMI、前清蛋白(prealbumin,PAB)、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total protein,TP)。正常值:BMI为20~25 kg·m-2,PAB为280~360 mg·L-1,Hb为110~165 g·L-1,TP为62~76 g·L-1。

1.3.3 生存质量 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QLQ-C30)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选取其中5个功能分量表及3个症状分量表。功能分量表包括: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及社会。症状分量表包括:疼痛、食欲下降、疲劳。每个分量表经粗分转化后满分为100分,功能分量表分数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症状分量表分数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Cronbach’sα=0.913[5]。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 26.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行独立t检验,组内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膳食结构组间对比,两组干预前各项膳食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膳食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组内对比,两组干预后各项膳食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膳食营养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膳食营养指标对比(±s)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a P<0.05。

蛋白总量/g 能量总量/kcal 膳食纤维总量/mg 脂肪总量/g分组 例数干预前 干预后参照组 41 58.69±3.52 62.67±2.83a 2 049.71±47.66 2 087.88±42.78a 16.57±1.55 19.85±2.69a 46.42±2.21 49.86±2.63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a试验组 41 58.74±3.41 64.35±2.78a 2 044.82±45.82 2 112.69±40.88a 16.63±1.46 21.57±2.78a 46.36±2.17 51.69±2.58a t 0.065 2.712 0.474 2.685 0.18 2.847 0.124 3.181 P 0.948 0.008 0.637 0.009 0.858 0.006 0.902 0.00 2

2.2 营养状况组间对比,两组干预前各项营养状况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组内对比,两组干预后各项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状况对比(±s)

表2 两组营养状况对比(±s)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a P<0.05;BMI为体质量指数;PAB为前清蛋白;Hb为血红蛋白;TP为血清白蛋白。

分组 例数 BMI/(kg·m-2)PAB/(mg·L-1)Hb/(g·L-1)TP/(g·L-1)干预前 干预后参照组 41 17.39±1.41 19.16±2.63a 261.82±18.42 273.82±16.35a 99.31±11.21 107.41±7.53a 54.56±2.76 60.19±3.47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a试验组 41 17.42±1.36 21.19±2.57a 263.54±17.63 282.39±15.54a 98.62±10.69 113.68±8.52a 54.63±2.82 62.76±3.54a t 0.098 3.535 0.432 2.433 0.285 3.531 0.114 3.32 0 P 0.922 0.001 0.667 0.017 0.776 0.001 0.910 0.00 1

2.3 生存质量组间对比,两组干预前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组内对比,两组干预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s,分)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a P<0.05;与参照组干预后比较,b P<0.05。

分组 例数 躯体 角色 情绪 认知 社会 疼痛 食欲下降 疲劳参照组41干预前 79.58±3.49 79.55±3.51 80.69±3.57 79.71±3.63 81.69±3.59 67.56±3.58 66.67±3.37 67.82±3.58干预后 81.62±2.69a 81.65±2.75a 82.71±2.74a 81.67±2.83a 83.74±2.73a 65.46±2.77a 64.51±2.85a 65.57±2.84a试验组 41干预前 79.63±3.54 79.59±3.45 80.74±3.62 79.65±3.56 81.75±3.65 67.49±3.63 66.61±3.42 67.74±3.54干预后 83.26±2.74ab 83.28±2.82ab 84.32±2.69ab 83.29±2.78ab 85.34±2.67ab 63.75±2.82ab 62.76±2.67ab 63.85±2.79 ab

3 讨论

直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均生活水平改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导致直肠癌发病率升高[6-7]。相关研究显示,饮食习惯对于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吸烟、饮酒、常吃肥肉等不良习惯均可促进直肠癌的发生[8-9]。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在饮食方面需要进行科学控制,避免因为不当饮食导致疾病进展或复发。但是,受我国护患比例不足等因素影响,直肠癌患者得到的居家护理干预不足,院外医嘱依从性低[10-11],改善这一现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微信App是当前受众最广的社交软件之一,在加强患者居家护理干预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鉴于此,本文特研究护士主导的居家饮食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膳食营养及生存指标的改善效果。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各项膳食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说明患者经干预后膳食结构更加科学,有利于患者的居家饮食康复。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公众号文章推送、微信群聊、微信群视频发送、一对一饮食宣教及营养食谱制定等,以提高患者膳食的科学性。公众号文章推送及微信群视频可以让患者积累直肠癌居家饮食相关知识,让患者明确饮食的重要性。微信群聊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通过饮食打卡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对不良饮食习惯进行积极改正。一对一饮食宣教能够实现个性化饮食干预,让患者科学控制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营养食谱定制能够实现不同的饮食搭配,有利于为患者提供饮食新思路。上述措施均对改善患者的膳食结构起到积极作用。杨慧玲等[13]的研究显示,患者经干预后,膳食结构得到显著优化,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各项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提示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本研究建议患者多食用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改善患者的肠道菌落状况。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可以吸水膨胀,促进粪便的排出,加强胃肠蠕动,并且有利于肠道内亚硝酸盐等不良物质的排出,可促进机体肠道健康。同时,膳食纤维能够被肠道菌落分解,形成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充分抑制环氧合酶-2的作用,抑制直肠中的癌细胞增殖,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患者经干预后,机体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机体的营养状况改善。王秀玲等[14]的研究显示,患者经干预后营养状况提高,肠胃功能改善,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表明患者经干预后生存质量提高。结合上文可知,患者经干预后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得到优化,利于改善机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于疾病有更好的免疫力。患者机体得到改善后自觉康复效果,利于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的身心状况均得到改善,对促进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刘敏等[15]的研究显示,患者经干预后,生存质量显著改善,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护士主导的居家饮食护理可以改善直肠癌患者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直肠癌居家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