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2-06-14林诗鹏陈芙蓉郑赛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全血气滞包块

林诗鹏 陈芙蓉 郑赛媚

海丰县妇幼保健院,汕尾 516400

通信作者:林诗鹏,Email:2662857528@qq.com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好发于20~40 岁女性,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等特征,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不孕[1-2]。抗生素是现阶段西医治疗CPID 常用药物,其中头孢他啶为第3 代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可抑制多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引发CPID 的病菌也具有较高敏感性,但单一应用难以取得满意效果[3]。中医应用于妇科疾病中已有千年历史,积累大量治疗CPID 的经验,中医疗法逐渐受到临床关注。CPID 在中医学中证型众多,其中气滞血瘀型较为常见,少腹逐瘀颗粒具有温经止痛、祛瘀活血的功效,能减轻CPID 患者淤堵之症[4]。但临床对于少腹逐瘀颗粒、头孢他啶联用效果缺乏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二药联用对其血液流变学、盆腔包块、复发率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海丰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112 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参照组,各56 例。参照组年龄22~53(36.89±7.34)岁;病程1.0~9.0(4.67±1.72)年;疾病分类:26 例输卵管炎,18 例盆腔腹膜炎,12 例子宫内膜炎;严重程度:17 例重度、28 例中度、11 例轻度;身体质量指数18.43~28.32(23.12±2.10)kg∕m2。联合组年龄20~55(38.58±8.03)岁;病程1.5~8.5(5.05±1.66)年;疾病分类:29 例输卵管炎,19 例盆腔腹膜炎,8 例子宫内膜炎;严重程度:16 例重度、31 例中度、9 例轻度;身体质量指数18.22~28.79(23.11±2.35)kg∕m2。(1)纳入标准: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西医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2019 修订版)》[5]中CPID 诊断标准,经腹腔镜、B 超等检查证实;中医符合《实用中医诊疗手册:中医诊疗手册》[6]中气滞血瘀型辨证标准;年龄18~55 岁;病历资料完善。(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及其他急慢性感染;伴有肝肾损伤、恶性肿瘤、免疫缺陷、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伴有精神异常,无法独立完成本研究;近期接受过有关治疗;近期有重大创伤史或手术史;处于孕期、备孕期、哺乳期;依从性差,不能严格遵照医嘱用药;过敏体质;中途退出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疾病分类、病程、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海丰县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2、方法

参照组予以头孢他啶(生产企业:JW 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批准文号:H20120403,规格:1 g)治疗,静脉滴注,头孢他啶2 g 与生理盐水250 ml 混匀,2 次∕d,治疗2 周。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用少腹逐瘀颗粒(生产企业:北京北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93597,规格:1.6 g)治疗,口服,1袋∕次,3次∕d,治疗2周。用药过程中禁止进食油腻、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品。

3、观察指标

(1)疗效。共4 个等级:中医证候积分改善≥95%,腹部胀痛、腰骶酸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停药1 个月间无复发为痊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70%~94%,腹部胀痛、腰骶酸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缓解为显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30%~69%,腹部胀痛、腰骶酸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为有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29%,腹部胀痛、腰骶酸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缓解或加重为无效[7]。前3 者之和即为总有效。(2)治疗前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企业: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DT-578)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 周后盆腔积液深度、盆腔包块长径,以最大径计。(3)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于治疗前和治疗2 周后分别采集1 次空腹静脉血(5 ml),以血流分析仪(生产企业:深圳市德力凯电子有限公司,型号EMS-9WA)测定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4)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头晕。(5)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3 个月、6 个月复发情况。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17),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比较[例(%)]

2、两组治疗前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 周后,两组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均下降(均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比较(cm,± s)

表2 两组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比较(cm,± s)

注:联合组在对参照组基础上联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参照组予以头孢他啶治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联合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5 6 5 6盆腔包块长径治疗前5.7 8±0.9 9 5.4 8±0.7 6 1.7 9 9 0.0 7 5治疗2周后1.0 6±0.3 8 a 2.8 8±0.5 7 a 1 9.8 8 1<0.0 0 1盆腔积液深度治疗前3.6 0±0.6 7 3.4 1±0.6 1 1.5 6 9 0.1 1 9治疗2周后1.4 2±0.4 8 a 1.9 6±0.5 5 a 5.5 3 6<0.0 0 1

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两组治疗前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 周后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降低,且联合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均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s)

表3 两组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s)

注:联合组在对参照组基础上联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参照组予以头孢他啶治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2周后组别联合组参照组t值P值联合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5 6 5 6 5 6 5 6高切全血比黏度(m P a·s)6.6 1±0.7 3 6.4 0±0.6 7 1.5 8 6 0.1 1 6 2.8 6±0.4 9 a 3.9 5±0.5 3 a 1 1.3 0 1<0.0 0 1血浆比黏度(m P a·s)2.7 9±0.4 3 2.6 4±0.4 0 1.9 1 1 0.0 5 9 1.2 8±0.3 5 a 1.7 7±0.3 8 a 7.0 9 8<0.0 0 1低切全血比黏度(m P a·s)1 6.1 2±2.8 4 1 5.3 8±2.4 0 1.4 8 9 0.1 3 9 6.4 1±1.5 6 a 9.7 9±1.9 7 a 1 0.0 6 6<0.0 0 1红细胞比容(%)5 0.4 4±5.2 7 4 8.6 8±4.6 9 1.8 6 7 0.0 6 5 4 2.3 8±3.4 5 a 4 5.0 7±4.0 2 a 3.8 0 0<0.0 0 1

4、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两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停药后消失,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2,P=0.589),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3 个月进行随访,两组各脱落1 例,联合组复发1例(1.82%),参照组复发8例(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治疗后6 个月进行随访,两组各脱落2 例,联合组复发4 例(7.41%),参照组复发14 例(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0)。

讨 论

CPID 主要由多种致病菌感染所致,年龄、流产、性生活、妇科手术、分娩等会增加患病风险[8-9]。头孢他啶是治疗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常用药物,发挥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如下:(1)通过结合β-内酰胺结合蛋白,可对细胞膜通透性造成影响,起到溶菌效果;(2)可对转肽酶形成干扰,阻碍细胞壁合成,促进细菌凋亡[10-12]。但由于CPID易反复发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使患者出现耐药性,且会产生一定毒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故通常搭配其他药物使用[13-14]。

CPID 在中医学中属“带下”“癥瘕”“痛经”等范畴,CPID(气滞血瘀型)主要病机在于妇女产后或经期门户大开,外邪入侵,与气血搏结滞于脏腑、阻于经络,气机运行受阻,湿热蕴积于胞宫,以致气滞血瘀,引发该症,治疗应基于中医辨证理论,选择活血化瘀类中药组方[15-17]。本研究所用少腹逐瘀颗粒是由少腹逐瘀汤组方加工而成,主要成分包括川芎、五灵脂、小茴香、当归、没药、蒲黄、延胡索、肉桂、赤芍、炮姜,其中川芎性温,味辛,可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五灵脂性温,味苦、辛,可活血止痛、化瘀消肿;小茴香性温,味辛,可祛寒止痛、理气和胃;当归性温,味甘、辛,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没药性平,味苦、辛,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蒲黄性平,味甘,可化瘀通淋;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可活血散瘀、理气止痛;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可温通经脉、散寒止痛;赤芍性微寒,味苦,可散瘀止痛、清热凉血;炮姜性温,味苦、辛,可温经止血、温中散寒;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止痛、祛瘀活血之功[18-20]。现代药理表明,少腹逐瘀颗粒具有分解粘连、镇痛、抗凝、解痉、抗炎等作用[21-23]。郭艳等[24]指出,在左氧氟沙星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CPID,总有效率由73.58%提升至88.89%,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本研究分别给予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少腹逐瘀颗粒、头孢他啶联合治疗、头孢他啶单一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盆腔包块长径、盆腔积液深度及复发率均较参照组低(均P<0.05),提示联合用药方案可提升疗效,促进盆腔包块与积液消除,降低复发率。究其原因,联合用药方案中头孢他啶能抑制或杀死致病菌,而少腹逐瘀颗粒能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标本兼顾,二者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提升整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众多文献报道,CPID、血液流变学二者具有密切关系,炎性浸润反应可破坏纤溶系统平衡,使得血液呈高粘滞状态,推动肿块形成[25-28]。中医理论认为,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血液流动受阻,导致血氧含量减少,从而推动红细胞大量集聚,表现为全血黏度上升[29-31]。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比容是临床常见几种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本研究中联合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均P<0.05),表明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能降低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可能在于少腹逐瘀颗粒成分中川芎、当归、没药、延胡索等发挥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障碍。此外,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现,参照组虽较联合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少腹逐瘀颗粒、头孢他啶联用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使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CPID(气滞血瘀型)患者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消退,增强疗效,减少复发,且可获得良好安全性。但本研究受研究时间限制,未对少腹逐瘀颗粒联合头孢他啶的长远效果进行追踪,后续需对此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全血气滞包块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颈部包块须警惕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献血的间隔期需要多久
宝宝感冒发烧为何要做全血CRP
香油消肿化瘀
超声对女性盆腔结核性包块与卵巢疾病的鉴别诊断
探讨如何合理调控成分血液资源,避免血液浪费
大量输血实施方案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