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专题作业课程经验及启示

2022-06-13王宇欣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加坡技能作业

文∣王宇欣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教育热点,各国纷纷出台了关于培养具有核心素养人才的政策和相关举措。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显著。20世纪末,新加坡将专题作业(Project Work,PW)课程引入学校教育,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为之后提出的21世纪技能提供了培育生长的土壤,同时也为我国在实践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一、专题作业课程的历史与背景

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恢复时期就进行了第一次基础教育改革,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想见。第一次基础教育改革目的在于普及教育,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国民素质。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够、水平不高是当时新加坡面临的重要问题,由此在1978年新加坡进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改革,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到了1991年,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对初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目时打好基础,第三次基础教育改革标志着新加坡基础教育进入成熟阶段。

第四次教育改革发生在90年代末。1997年,新加坡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教育界认为是教育帮助新加坡渡过了难关,教育部还是看到了基础教育在金融危机中所暴露的缺点,那就是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理想的教育成果》教育纲领,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发展潜能,训练技能,使其能应对充满变数、快速发展的未来。第四次基础教育改革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削减中小学10%~30%的课程内容,被削减的主要是强调机械背诵、重复、难度较大的以及与实际不符的内容。而这些不必要的课程内容的删减,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实操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技能提供了时空条件,师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展专题作业课程等协作式学习的活动,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自主、合作研究。

1999年,新加坡教育部的课程规划发展司和研究测试司开发了一个初级专题作业课程资源包。2000年,教育部在《教育技术总体规划1》(MasterplanforITinEducation1)中提议将专题作业课程引入学校教学。伴随着资源包的开发,新加坡的学校从2000年开始分阶段实施了专题作业课程,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提高沟通技能(口头和书面),培养协作学习技能,发展自我探究和终身学习技能。[1]

二、专题作业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一)专题作业课程的开设情况

在专题作业课程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增加知识,获得协作、沟通等技能,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做准备。

专题作业课程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考试科目,但在新加坡基础教育和中学后教育中都有实施。新加坡的小学课程着重于学生在学术科目、知识技能和品格发展三个方面的培养,其中知识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多个科目的学习,并以完成专题作业课程相关作业的方式掌握知识技能。在中学阶段,无论学生进入快捷课程(Express Course)班、普通学术课程[N(A)]班,还是普通技术[N(A)]班,都需要进行专题作业课程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专题作业课程是所有A级(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新加坡剑桥A水准考试)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大学录取的标准。

(二)专题作业课程的实施

由于教学框架不同、可用教学资源存在差异等原因,不同学校开展专题作业课程的方式不同,但大多数学校更偏向用跨学科的方法来开展专题作业课程。[2]大部分学校专题作业课程的开展都有相似的程序,即规划、实施、评估。

1.课程目标

作为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专题作业课程与新加坡核心素养的旨归相辅相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协同学习,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而利用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容面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专题作业期望学生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学习成果:(1)知识应用。学生将通过专题作业课程获得连接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并产生、发展自己的想法,评估获取的信息,从而将这些技能应用到专题作业课程中;(2)沟通能力。学生将获得有效沟通的技能,并将想法以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清晰地、连贯地表达给特定受众;(3)合作。学生将通过团队协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的方式获得协作技能;(4)独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进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来改善学习过程。

2.课程设计

在专题作业课程设计上,各所学校都不尽相同,有的与国家教育政策有关,有的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有的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

有的学校将专题作业课程与国家教育计划和政策联系在一起。例如,斯坦福德小学将专题作业课程与应用学习计划(Applied Learning Programme,ALP)结合,借鉴各个学科和课程辅助活动(Co-Curricular Activities,CCA)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专题作业课程等活动的学习,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而利用知识改善生活,提高21世纪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未来社区服务。莱佛士女子小学是1984年新加坡试行“天才教育计划”(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的两所小学之一,学校在遵循天才教育计划愿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天才教育课程,其中“个性化学习选项”(Individualised Study Options,ISO)就为天才教育计划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专题作业课程选项,每种选项强调的技能不同,包括研究、信息技术、创造性思维到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发现和专题作业课程成果分享到“个性化研究”(Individualised Research Study,IRS)所提供的平台上,优秀的作品还会在一年一度的个性化研究展览中展示。

有的学校在各学科教学和相关活动中实施专题作业课程。裕廊小学的科学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平台,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加强科学概念,专题作业课程就为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兴趣、参与和探索上提供了有效途径。以裕廊小学四年级实施的一次关于无土壤农业的跨学科专题作业课程为例,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学习如何使用无土壤农业方法和基本的经济知识,同时还能应用数学制图技能监测蔬菜的生长,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南华小学的信息通信技术俱乐部面向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激励学生创新创造可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有效、负责任地运用技术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表达创造力和展示领导精神的机会。

另外,还有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和学校愿景设置了独具特色的专题作业课程或以专题作业课程为路径的教学计划。坦平斯小学认识到了创新与企业(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I & E)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的重要性,由此学校制定了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的方案(TPPS PW)协议。坦平斯小学的专题作业课程希望以这种协议为创新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以价值观为指导的平台,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逐步应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成为自我指导的学习者、有效沟通者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康埔华中学引入了美国的“北极星教育计划”,目标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方面建立优势。康埔华中学的北极星教育计划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课程,以发展学生21世纪技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面对世界和未来做准备。教学体系包括探究性学习、思维可视化、支持信息通信技术的主动学习、自我导向和协作学习。其中,“明星计划”就是康埔华中学北极星教育计划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学生将通过跨学科的专题作业课程以及户外野营等方式培养进取精神,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程内容

专题作业课程的主题一般由学校根据课程整体规划自行确定,包括本学期各个年级、各个科目的活动时间和具体项目,有的学校会明确指出每次课程所关注的能力以及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例如,海格女子学校——新加坡仅有的两所政府女子小学之一,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综合专题作业课程(Integrated Project Work,IPW),不仅包含跨学科的内容,还将品格和公民教育纳入其中,以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 海格女子学校列出了小学各年级学会进行的专题作业课程的地点、内容和产生的结果和影响,见表1。

表1 海格女子学校专题作业课程

主题确定后,专题作业课程就从“计划”走向“实践”。专题作业课程持续时间很长,基础教育阶段一般在10周左右,每周约2小时。中学后教育阶段的专题作业课程时间更长,要求学生在28周(每周2.5小时左右)内完成任务。在中小学专题作业课程的10周之内,学生和教师将会经历以下活动,见表2。

表2 专题作业课程时间框架和活动示例[3]

一般来说,学生在专题作业课程中将会经历明确问题焦点、收集信息、分析和评估信息、准备口头陈述、提交书面报告几个步骤和过程。虽然大多数的学校都为专题作业课程分配了课时,但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的情况是很常见的。[4]由于学校的其他课程、特训以及补习等活动占用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因此学生常常要挤出小组成员统一的空余时间来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在组成小组、小组合作和作品展示等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教师在专题作业课程中的角色通常是课程的促进者、推动者,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协调者,为学生提供前期的指导和最终的评价。教师不仅在激励和评价学生在专题作业课程中的学习表现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会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指导,起着监控的作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能及时回应,并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给出指导意见。[5]

4.课程评价

专题作业课程评价将学生视为个体和小组成员两种身份进行评估,既关注学生个人本身的能力、思维等的发展,又注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努力,是否对小组作业做出贡献。专题作业课程主要对学生在书面表达和口头陈述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数所占比例为1:1,包括三个部分:书面报告、见解与反思、口头陈述。

首先,每个小组必须根据完成的任务上交一份信息来源可靠的书面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具体阐述想法、想法的产生、分析与评估、想法的组织。这一部分将会评估学生在知识应用和书面交流方面的表现。书面报告仅对小组整体进行打分,分数所占比例为40%,这是为了鼓励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应用他们学到的技能,并且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具体评价细则见表3。

表3 书面报告评价细则

其次是见解与反思部分,这一部分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上交一份书面的感想,主要内容是对想法的分析和评估。这部分仅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分数占比10%,主要关注学生个体对于团队或个人所产生的想法的分析能力和评估能力,具体评价细则与表3中“分析与评估”部分相同。

最后是口头陈述部分。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团队作品的一部分,每人至少5分钟,并且要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作为小组成员和个体两个身份进行评价,其中小组分数占比11%,个人39%。个人部分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语言是否流利清晰、与听众的互动情况以及对提问的回应,评价关注的重点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单独并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吸引听众。而小组分数则是在整个口头陈述部分中对于小组整体的组织与连贯性进行评价的得分,关注的是整个小组展示的有效性。

三、专题作业课程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虽地域不大,却深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因此从建国之初就重视教育对经济、社会以及整个国家发展的作用。在一次又一次“反思—改革—再反思—再改革”的过程中,新加坡基础教育日益完善。其中值得学习的一点是,他们将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或计划实实在在地落实于学校教育中。在各所学校的网站上,可以方便地找到有关课程辅助活动、天才教育计划和专题作业课程等的教学实施内容。新加坡的专题作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实践活动中的良好范例,但是我们也必须结合国情来看待,吸纳其中的内涵和精华。

(一)落实核心素养——确保实践活动开展

首先,应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真实有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意识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初衷正是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方面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正与新加坡专题作业课程的实践经验不谋而合。在提高学校和教师意识的前提下,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方面有机融合而不是割裂开来,结合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真实发生、有效开展,可将学生的能力发展落实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

其次,学校积极开展各学科实践活动。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辽宁省相继出台了有关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实验方案和指导意见,要求各学科拿出不少于10%的课时来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以某一学科为主,也可以综合多个学科知识,结合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开展活动,也可以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使用。可以说,学科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教师不知如何开展实践活动问题的方法之一。但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完全依靠于学科知识,使学科实践活动成为变相的学科课程,而是要突出探究性、综合性、实践性。

(二)开发校本课程——设计特色活动主题

新加坡有不少中小学都结合学校愿景和使命以及不同的教育理论设计了独特的专题作业课程整体规划,如坦平斯小学、裕廊小学、海格女子学校、先锋小学等。我们可以根据新加坡中小学的经验和范例,结合学校周边资源,设计与生活实践有关的活动主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还应给予教师一定的权力,让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活动主题和主要内容自主设计活动框架、流程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作。

(三)学生“有序”自由——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够,则很容易导致对学生过程性指导不充足、无从下手的情况,进而使实践活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走向失败。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设计活动。缩小师生认知的差距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的重要因素。[6]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给予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的帮助,避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困惑而不知所措,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提高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有正向作用。可以说,教师要给学生活动的自由,但应该是有方向的、“有序的”自由,

(四)沟通有边无界——开发各类社会资源

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还是学科实践活动,最关键是要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发社会资源,拓宽实践活动开展空间,跃出学校的保护罩,冲破社会无形的围墙,让学生与世界的沟通“有边无界”。学校应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高校、社会团体等社会单位资源,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社会上的资源单位积极参与学校教学实施中,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关系。

我们在学习新加坡学校专题作业课程中开发利用校外资源做法的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例如邀请不同职业的学生家长来介绍他们在工作中的经历、见闻和感想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也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早期培训,使学生对未来的生活有更深的思考。

猜你喜欢

新加坡技能作业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劳动技能up up!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作业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画唇技能轻松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