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科学课堂 培养创新思维

2022-06-13李海廷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8期
关键词:探究实验创造性思维

李海廷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极富综合性、极具实践性、基础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科学课的基本教学任务。本文简单论述了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情境问题;探究实验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世界有好奇心,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探索我们身边事物的秘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仅对学生科学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将影響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就简单论述一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兴趣,触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又可以反作用于智力。”当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时,大脑会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学习新知。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欲望,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愉快中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与应用所学知识。

在执教青教版二年级下册《指南针》一课时。在进行如何让针指南的实验中,我为学生准备好盆、水、磁铁、针等必须物品。在上课前,老师提出问题,怎样才可以让针在有水的盆里指向南呢?在上课时,老师可以问学生谁准备好了,可以来展示一下。让学生用他们所有的猜想来进行制作,最后老师再把完整的制作步骤做一遍,给学生讲解一下原理,做出总结。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无论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由兴趣引导为爱好,就已经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初级阶段,学生有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达到开发智力、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二、情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情境创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在有价值的学习情境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高阶思维,在环境中将收集到的信息,在认知活动中实现“假设、规划、设计、创作”的目标,进行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的个性化生成与建构。学习情境要遵循紧扣学习内容、具有真实性、能有效引发思考的特点,让学生引发共鸣、激活思维。

在教授青教版三年级下册《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一课时,可以把问题情境换成这样:教师出示三个圆底烧瓶。请学生猜测:把三个烧瓶同时放入一个盛满热水的大水槽中,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

猜测结果:一部分学生认为,三个烧瓶连接的玻璃管内红色液面不一样高,红色水越多的烧瓶连接的玻璃管内红色液面更高,红色水越少的烧瓶连接的玻璃管内红色液面越低;一部分学生认为,三个烧瓶连接的玻璃管内红色液面一样高;少数几个学生认为,红色水越少的烧瓶连接的玻璃管内的红色液面越高。面对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出现不同的猜测,是基于他们前面学习水的热胀冷缩的经验刺激,引发猜测:水越多膨胀得越多。瓶内空气的存在根本没有进入学生的思考范围。只有一小部分思维比较活跃、开放的同学,才把空气纳入猜测思考范围。这与其他大多数同学猜测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认知思维产生强烈的冲突,为后续进一步探究实验的设计埋下伏笔。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高阶思维讨论交流,拓展内容也由原来的教师引导变成学生自己探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真实情景问题的引领下得到充分发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三、启发想象,迸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更类似于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反常规、反教条、从多角度展开思考的思维模式,在其中掺杂想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生即使进行标新立异的思考、异想天开的讨论,也要进行鼓励。事实像空气,想象像翅膀,只有带上翅膀,才能在知识的天空翔,所以想象是学生拥有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

教授青教版四年级上册《登上月球》一课时。在实际操作中,我让同学利用表格思考宇航员所穿装备应为什么样,同学们纷纷展开想象。

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还培养了创新性思维。

四、递进任务,把创造性思维引向高阶

思维发展建立在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活动又依赖于学习的载体,即某个科学概念的建构。有些概念建构过程,只需要通过一项任务驱动,就可以把思维引向高阶。

执教青教版三年级上册物体的形态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三个递进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向高阶。

第一级探究任务: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设计实验,探究物体三种形态的特征。

第二级探究任务:根据刚才的研究结果,结合表2的新信息,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物体三种形态的特征。

第三级探究任务:根据刚才的研究结果,结合表3的新信息,设计实验,深层探究物体三种形态的特征。

学生提供信息,让学生通过实验完善表格信息,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我要获取什么信息?我怎么做实验,才能获取我要的信息?如果获取我要的信息,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判断?这一系列“自我提问”。这正是高阶思维所要的过程。而在三个探究活动递进过程中,学生分析综合逻辑得到发展,也促进了高阶思维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认真对待,从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展开实验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和拓展课程资源等多个方面切入,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性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其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探究实验创造性思维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智能力
气泡的速度探究实验的改进研究
加强实验,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科学课堂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