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实践纵论

2022-06-11郭凤凤高家骥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历史进程经验启示统一战线

郭凤凤 高家骥

摘要:从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制胜的重要法宝、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的重要载体、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方面等三个方面论证建党百年来统一战线的历史定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阶段梳理出统一战线的发展轨迹,最后得出建党百年来统一战线发展的经验启示,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释放动能、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凝聚共识。

关键词:统一战线;定位;历史进程;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1672-4496(2022)03-025-05

基金项目:2021年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课题野百年回望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冶渊202180冤曰2021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曳课程的价值意蕴及路径研究冶渊J2021583冤曰2021年度院级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冶渊SZZX202105冤遥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里,党领导人民之所以能够不断走向胜利,和党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是密切相关的。今天,建党一百年之际,深刻认识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回顾其百年历史,以史为鉴,总结其经验启示,有助于做好新时代的统战工作。

一、建党百年来统一战线的历史定位

(一)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制胜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依靠国民革命联合战线,迎来了北伐胜利。党建立和依靠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符合中国特点的革命新道路。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依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党建立和依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依靠统一战线,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进一步巩固了国家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根据新任务新目标,党加紧对民族资产阶级等的统战工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从那时起,党为了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统一战线进行一系列部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大大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依靠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团结一切积极力量,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使各个方面发展呈现新局面。主要表现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长期繁荣发展、两岸关系大大改善、56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等。

(二)统一战线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的重要载体

统一战线强调团结联合。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强调56个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和聚合力。简言之,统一战线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的主要载体。

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全国上下一心,形成大团结局面,实现党的各个目标任务。为此,必须将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凝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怎么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凝聚?必须依靠统一战线。在百年历史中,党始终围绕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夙愿,根据实际情况对统一战线进行调整,保证其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尽可能地去争取人心、汇集力量,从而为增強中华民族凝聚力奠定雄厚的基础。比如,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成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将全国所有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各民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等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如今新时代,要争取更多的人心、汇集更多更强的力量,增加前进道路上的动力、减少阻力,就必须依靠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充分发挥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载体作用。

(三)统一战线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方面

一百年来,依靠统一战线,党的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新形势下,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对于中国从容应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挑战,积极解决突出的问题难题,最大限度凝聚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智慧具有重大的意义。可见,统一战线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统一战线是中国经济工作的“加速器”。党依靠统一战线始终围绕经济工作,立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民营企业、新兴产业等呈现多样化的情形,对统一战线内的广大成员进行思想引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既为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的环境,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力量支撑。第二,统一战线是中国政治工作的“稳定器”。党依靠统一战线,不断完善和发展各项民主政治制度,更广泛地将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各团体紧紧凝聚在一起,进一步达成政治共识,自觉将党的主张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深厚的社会基础。第三,统一战线是党和国家文化工作的“助推器”。党发挥统一战线在新闻、体育、影视等文化领域中大量优秀人才的作用,使他们加强同国内外、海内外、港澳台各界人士的交流合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投智,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力量支持。第四,统一战线是党和国家社会工作的“协调器”。党依靠统一战线,不断优化各种社会关系,使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等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了社会氛围的良好和谐、安定有序。第五,统一战线是党和国家生态工作的“风向标”。党依靠统一战线,将党委、政府、企业、社团和人民广泛联系起来,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从而带动全民开展绿色行动,加快向美丽中国目标迈进的步伐,还人民一个山清水秀的家园。

二、建党百年来统一战线的发展轨迹

党的百年历史,实质上也是一部统一战线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以下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统一战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根据所处的历史阶段和中心任务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以下四个不同内容的统一战线。

1.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921—1927年)。党的二大通过了要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1923年2月,北洋军阀吴佩孚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使得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以失败而告终。这次经历使党深刻认识到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党的三大正式提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标志着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正式建立。合作实现后,各地的革命群众运动不断兴起,席卷中国大地。1926年夏,国共两党联合北伐并取得了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华丽篇章。但是,随着革命运动不断深入,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内部矛盾和斗争一步步尖锐化,国民党右派的反共逆流慢慢滋生蔓延,不断制造分裂和屠杀活动,最终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在此背景下,共产党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初步总结了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强调党不仅要领导武装力量,还要重点发动工农运动。1928年,党的六大制定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策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党提出了全民族抗日的主张。1934年4月,党陆续提出了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都应该联合起来抗日、抗日救国六大纲领等主张。翌年8月,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上,党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至此,政治局势发生转变,国共关系改善,为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形成筑牢了根基。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年)。全面抗战时期,国共再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全面危急。这时候,迫切需要全中国人民一致对外,开展全民族抗日。同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翌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些都表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为了不断巩固和扩大该统一战线,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为抗日战争最终能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代表性的有:1939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了概括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1]6161940年3月,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而要到此目的,必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2]745这个时期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壮大,使得抗日战争最终取得完全胜利,为后来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开始策划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内和平民主,采取了一系列行动。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10月,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双方约定将维护和平团结,避免内战,为建立新中国努力。但是,后来蒋介石违背诺言,于1946年6月发动了内战。全面内战爆发,最终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人民的谴责,在各个地方开展反内战运动,并且形成了第二条战线。1947年12月和次年1月,党提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1948年4月30日,党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3]146。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以及《共同纲领》的颁布,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奠定了政治基础。

总之,该时期,党依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革命的完全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阐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和相关的方针政策。1950年6月,中共中央在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思想,为党进一步加强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争取更多的同盟者奠定了基础。党依靠统一战线,不断加强三大运动中的统战工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既有成功也有失误,使得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在曲折中发展。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1957年后半年开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不断遭到破坏。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逐步进入新时期、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并不断发展。

自1978年开始,党为了顺利开展改革开放,在统一战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1979年,邓小平提出爱国统一战线的观点。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正式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用“爱国统一战线”来命名。这个行为,大大扩大了统一战线的范围。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为了发展政党关系,党的十二大明确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147。1986年11月,提出了“两个范围联盟”。这个观点,进一步明确了该时期统一战线的新格局。

1992年,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之爱国统一战线也呈现新气势。为了发展生产,国家大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了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1998年2月,在全国统战部长会议上提出了“团结、帮助、引导、教育”方针,使其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进一步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

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阶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领导统一战线不断开拓新局面。2004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统一战线变成“四者”的联盟,指明:“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5]这个变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了新活力。同年7月,胡锦涛提出要正确处理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这五大关系,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再次强调正确处理这五大关系的重要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统一战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协调把握“五大关系”,推进统一战线深入发展。在政党关系方面,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开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在民族关系方面,党中央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会议、对口援疆、对口援藏等形式,推进新疆和西藏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繁荣发展。在宗教关系方面,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在社会阶层关系方面,不断加强高校、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新闻媒体、留学人员等统战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方面,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着手促进“两个健康”。在海内外侨胞关系方面,继续推动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对于台湾问题,习近平先后提出了“两岸一家亲”理念、“四个坚定不移”方针等思想观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而汇集起海内外同胞磅礴力量,共创中国美好未来。

三、建党百年来统一战线发展的经验启示

党和人民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之中,在统一战线方面,从正反两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启示。这些经验启示对于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时代价值和示范作用。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党在统一战线百年历史中积累的最根本的经验。

在党刚刚成立的那段时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统一战线由谁来领导、党如何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等问题缺乏认识,使得党在面对一些重要问题时,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葬送掉了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当时,为了实现国共合作,陈独秀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后来,受错误思想的影响,共产党放弃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最终,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在土地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全面推行,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弱化了革命动力的力量,破坏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最终导致中央苏区的丧失和土地革命的失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在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抵制王明的右倾错误,明确提出共产党既要和国民党合作抗日,还要坚持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后来的中国改革和建设时期,党始终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战胜了一系列重大挑战,解决了许多难题,巩固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大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事实证明,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并且是正确的领导,意义重大。以此为前提,统一战线和国家事业才能发展壮大;党放弃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或者是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教训惨痛。在此影响下,统一战线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重大破坏甚至失败。在当前以及今后,做好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局面,必须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二)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释放动能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释放动能,是党和人民在统一战线百年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

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它的任务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将中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将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等联合起来,从而促使党和人民的事业由胜利走向胜利。如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不能将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不仅统一战线会经历曲折,发挥不出其优越性,党和国家的事业也不能取得胜利。在大革命时期,党就认识到争取同盟者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共产党加强了同国民党的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取得了北伐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日军,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在全民族实行大团结、大联合,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策略和方针,建立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抗击日军的广泛力量,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反之,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时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将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统一战线遭到了破坏。毛泽东曾说:“瑞金时期是最纯洁了,最清一色,但那时是我们特别困难的时期,结果失败了。真理不在于清一色,把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排斥在统战范围之外,我们当时是很纯,但力量也很小,导致失败导致长征。”[6]45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论是在中国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都要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团结、大联合,这不仅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题中应有之义,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当前,新时代,中国依然有着不同的民族、党派、阶层、所有制、群体,就需要依靠统一战线,牢牢抓住这个主题,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将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团结联合起来,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里充分释放动能。

(三)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凝聚共识

统一战线既具一致性,又具多样性。在发展壮大统一战线中,要坚持在二者相统一的基础上凝聚共识。这是党和人民在统一战线百年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基本方针。

一致性,主要是指战线内的成员在思想政治基础上是一致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战线内的成员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统一战线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如果只强调一致性,忽视多样性,统一战线就难以得到各个党派、群体、阶层等的响应,无法凝聚成磅礴力量;另一方面,如果只强调多样性、忽视一致性,多样性就无法组织起来,始终是一盘散沙,统一战线就无从谈起。为此,发展壮大统一战线,要实现二者統筹兼顾。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统一战线,促使中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党理解了统一战线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如今,统一战线工作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新挑战。比如,中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贪污腐败、西方敌对势力的侵蚀等问题,使得统一战线的一些成员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四个自信”不坚定;还比如,新的阶层、组织、群体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利益诉求、行为习惯复杂多样。这些情况和问题,对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准确把握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文化认同等方式增强统一战线各成员的“四个自信”,提高他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凝聚共识、积聚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力量支持。

总之,在重要历史交汇点的中国,明确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回望统一战线的发展轨迹和深刻总结其经验启示,意义非凡。它能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能保证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顺利开展,能为实现中国梦聚合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4]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5]王兆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N].人民日报,2004-03-09(2).

[6]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画出最大的同心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董瑞军

猜你喜欢

历史进程经验启示统一战线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周恩来对推动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