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优质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2022-06-10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5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切口

曹 美

(华润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阑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是外科系统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较高,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并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主要分成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1-2]。与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患者术后易出现肩背酸痛、皮下气肿等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痛苦[3]。还有许多患者对疾病、手术认知偏差,其负性情绪影响了手术效果[4]。虽然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但是手术依然是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对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服务有重要临床意义。本院对患者实施细节优质护理,争取考虑到患者的各个方面需求,将护理落实到细节处,提高护理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2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我院普外科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诊治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②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腹腔感染、腹膜炎的患者。②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③合并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等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④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⑤治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者。将最终纳入研究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5)与观察组(n=105),对照组中男43例,女62例,年龄22~75岁,平均(47.49±13.77)岁;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分别为23、64、16例。观察组中男46例,女59例,年龄23~76岁,平均(47.46±14.07)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分别为24、61、2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后发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护理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优质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确诊后多伴有一定负性情绪,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急性患者,患者伴有剧烈的腹痛等症状,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在床旁耐心安抚患者,详细解说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手术流程、手术的重要性,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请家属多安慰患者,聊生活中的趣事,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手术室的巡回护士到病房亲切、热情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躁等负性情绪给予针对性的疏导,用温和的语气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流程,让患者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多讲解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手术自信心。②术前的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术前1 d饮食全部流食,并且做好肠道准备,术前禁食6 h,禁水2 h,术前2 h给患者饮用200~300 mL的糖盐水。③优质的术前准备。术前遵医嘱叮嘱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必要时可陪同患者、家属一起做相关检查,耐心安抚患者。同时护理人员在床旁给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的意义,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对于术后恢复的积极意义等。术前准备完毕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并且填写接送核查记录单。同时在床旁告知患者护士会在手术全程陪同其左右,介绍手术室先进的器械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师,保证患者安全,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④术中的保暖护理。手术室温度调节到22~24 ℃,湿度为50%~60%,给患者盖被子,仅显露手术区域。术中对患者使用到的输注液体、消毒液、冲洗液等加温到37~38 ℃后使用。手术室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⑤术中细节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液体输注速度,避免不良反应。术中全程陪同患者,可通过眼神、肢体语言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手术结束仔细帮患者擦拭身体,盖好棉被,送患者回病房。在转运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二次创伤。⑥术后病情监测。将患者送入病房后,与床旁责任护士仔细交接。床旁责任护士给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等,并定时到床旁观察,叮嘱陪护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有异常情况及时按铃通知护理人员。昏迷期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⑦术后心理护理。患者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舒适的情况,并从交谈中洞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治疗等进行简单讲解,增强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自信心。请家属日常多与患者聊天,给予亲情关怀,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若患者对术后康复不自信,出现焦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善于运用人际交往沟通技巧,通过音乐疗法、情感支持、病友现身说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节情绪。⑧术后疼痛护理。患者清醒后,定时在床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多模式的镇痛措施,其中轻度疼痛患者通过音乐、肢体按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其疼痛;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同时辅助使用中医穴位按摩、推拿等特色技术缓解疼痛感。⑨术后控制补液量。患者手术当天的补液量控制在2 000 mL以内,术后则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合理调节,严格控制补液量。⑩术后优质的饮食干预。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4 h,若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给患者饮用200 mL 10%葡萄糖溶液,清醒后6 h给予无渣流食,24 h后给予半流食,待患者肛门排气后方可过渡到普食。同时给患者按摩足三里、合谷穴、三阴交等穴位,刺激胃肠蠕动;避开手术切口,按摩腹部,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⑪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患者清醒后,每2 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并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的活动,教会患者减轻肩背疼痛的放松锻炼方法,并进行缓慢深呼吸训练。术后6 h可在家属或护士的帮助下下床活动。⑫切口护理。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温度控制在20~22 ℃,湿度在50%~60%,定时开窗通风;术后每隔1天给患者换药一次,观察切口敷料、腹痛等情况,发现切口渗液、红肿等反应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预防切口感染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评分:于入院时、术前2 h、术后24 h分别采用SAS、SDS量表评测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其中SAS量表的临界值是50分,SDS量表的临界值是53分,得分≥临界值表明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且得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重。②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腹胀、肠粘连、腹腔脓肿等。④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6、24、48、72 h这5个时间点通过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得分为0~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剧烈。⑤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术前、术后分别抽取患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水平。⑥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进行匿名评估,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是非常满意度与一般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的数据对比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入院时组间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2 h、术后24 h的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注:a为与本组入院时比较P<0.001。

2.2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01。见表2。

表2 两组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表2 两组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05例患者中术后有2例切口感染,1例腹胀,1例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3.81%;对照组105例患者中术后有4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2例腹腔积液,3例腹胀,1例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11.43%;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χ2=4.330,P=0.037<0.05。

2.4 两组的VA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 h、24 h、48 h、72 h时的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术后,两组的血清NE和Cor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01;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的血清NE和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4。

表4 两组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4 两组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注:a为与本组术前比较P<0.001。

2.6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一 般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47、55、3例,满意度是97.14%;对照组分别为40、53、12例,满意度是88.57%;两组经对比:χ2=5.815,P=0.016<0.05。

3 讨论

阑尾位于回肠与盲肠之间,阑尾炎是因诸多因素(如长期便秘、不合理饮食、肠道梗阻、阑尾腔细菌感染等)的影响而形成炎性改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急性阑尾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阑尾穿孔、坏疽等,并继发感染,诱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5-6]。虽然该术式是一种微创术式,但依然是一种有创操作,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应激源,会导致其心理、生理功能的紊乱,影响术后康复。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7]。而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视细节护理问题。优质护理是一种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的现代化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主动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满足患者合理的诉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8-9]。细节优质护理从细节做起,将护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的细节之处,尽最大可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提示细节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避免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本院开展的细节优质护理中,重视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床旁责任护士以及手术室护士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善于运用心理纾解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宣泄情绪,使患者能保持平和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治疗[10-11]。同时本院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指导下,做好术前准备,缩短术前禁食水时间,一方面避免患者肠胃不适,引发低血压、呕吐等反应,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患者术中体温护理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2]。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并尽早在床上进行四肢的活动,增加肺活量,减轻肩背痛,预防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3-14]。术后早期进食促进肠胃蠕动,也为肠道提供营养,利于切口愈合,利于术后尽早康复。除此之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提示细节优质护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实施,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加速肠蠕动,一方面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另一方面也利于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在术后饮食方面保持科学饮食,缩短术前的禁食水时间,术后鼓励患者尽早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排便通畅,改善术后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观察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72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的血清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细节优质护理以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服务减轻围手术期的生理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

综上,细节优质护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实施利于患者时刻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切口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复杂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
阑尾真的无用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阑尾炎能自愈吗?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