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2022-06-10李昆龙李瑞敏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目标

李昆龙,李瑞敏

(1.长治学院体育系,山西 长治 046011;2.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北京 100084;3.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其中,“五位一体”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点与目标就是建立绿色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生态体育的健康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生态体育的发展虽然离不开社会、自然等众多因素,但是其发展途径仍然以生态体育教育为基石。学校体育拥有体育与教育的双重身份,理应承担更多生态教育和生态体育相关的责任。

从学科关系的角度,生态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各类学科的教学都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生态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价值。结合近些年体育课程改革的硕果,学校体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尤其是“体育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继承和发扬了“坚持以人文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生态教育应该融入体育学科教学,将生态教育的目标融合到核心素养中,让学校体育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从生态学、教育学、体育学的交叉研究中脱颖而出,并迅速成为体育教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很多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二维角度论证了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积极功能。生态教育和生态体育教学虽都包含“生态”二字,但是二者核心目标却有很大差异。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应用生态学原理,旨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生态教育则是关注学生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本文从“生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关系出发,辩证地讨论体育教学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探究生态教育目标下的生态体育教学新模式。因此,基于生态教育目标导向下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生态教育、生态体育、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生态教育(Ecological Education)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该定义比较明确,然而生态体育的概念却模糊不清,包含生态体育、绿色体育、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生态教育等,既有体育发展工作的政策表达,也有科学研究的学理界定。但是,生态体育必然要回归到体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要点。

“体育”与“生态”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衔接:一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观点,分析体育相关现象和问题,辨析体育系统的相关矛盾,揭示体育系统的深层规律,进而优化体育系统运行机制,保证体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从体育学角度出发,探索生态环境与体育的相互关系,探讨生态与体育的互动机制,强调在体育活动中实现生态效应。李凌以生态人类学和体育人类学理论为基础,将生态体育定义为:在力求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损耗最小化的前提下,贴近自然的身体运动形式。

学校体育和教育生态同样存在这样的双边关系,一方面学校体育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与理论。分析学校体育的现象,辨析学校体育中的问题,解释学校体育发展规律,促进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体育核心素养等目标,生态教育目标也涵盖其中。因此,学校体育的培养任务包括使学生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培养学生生态意识,促进生态行为的形成。邓罗平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将“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通过人与自然的充分接触,实现对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炼,通过汲取大自然的精神和力量,激发热爱人生的信心与勇气,培养较强的适应力与生存力。然而该定义主要取决于第一方面的单向关系,本文按照生态和体育的相互关系,对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定义进行内涵上的延伸:通过人与自然的充分接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同时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培养生态意识,促进形成生态体育行为。

2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价值剖析

2.1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全新载体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深刻认识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核心。一方面,让人们到自然中进行实践活动,去感受自然的魅力,感受自然带给人们真、善、美的极致体验,让人们感受快乐。另一方面,这种快乐的体验会促使人们形成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行为,以免这种快乐的体验遭到毁灭性的消失。因此,人与自然之间便构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整体,促使着人与自然的共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生态意识的培养要从青少年抓起,学校就成为培养学生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生态观的主阵地。体育本身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合理生态观的重任。党和政府相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方针。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落实到各级教育体制之中,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突破口,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由学校思政课程承担,但是由于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使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入,将生态教育融入体育课程,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实践性作为体育学科的根本特性,决定了学生与自然之间的身心亲密接触密度远大于其他学科。因此学校体育也成为生态教育的一个抓手。而生态体育教学模式便是落实生态教育的全新突破口。

2.2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是实现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杜威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活”的本体论、“学校即社会”的价值论、“从做中学”的认识论这3大基本原则。让学生回归自然、让学习回归生活和实践,也是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价值体现,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吕金来指出,体育教育应为学生的可持续、终身发展服务。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实现的,将绿色理念融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利于学校体育更好地融入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战略、大教育、大格局。学生的发展与绿色理念一样应具有可持续性。其中的“绿色体育”便是生态体育的一部分,同样需要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得以实现。

张腾和舒盛芳认为,建设学校生态体育有强身健体价值、社会适应价值、生态意识引导价值。刘竹青认为,生态体育具有增进身体健康的健身功能、教育引导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强化生态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功能。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是实现学校生态体育的途径,因此也同样具备这3种价值。强身健体、社会适应和生态意识,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相得益彰。因此,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是实现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3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框架

3.1 生态体育模式教学目标和内容

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3个维度进行设定,可以将体育核心素养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部分要求融入目标内容,尤其将生态行为融入健康行为,将生态意识列入体育品德体系。(表1)

表1 生态体育模式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根据健身性、娱乐性、安全性和交往性的基本原则,考量教学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改造、加工和组织,要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或外部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天然优势。例如,利用优势时间,就近组织登山、远足、定向运动等户外运动项目;在不破坏天然植被的前提下,在松软的草地上进行体操技巧教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爬树、爬杆、爬绳等野外练习;在安全的湖泊附近,用石子“打水漂”,完善投掷技术;在空旷的野外进行各类奔跑追逐游戏等。同样,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可安排“人与自然”“绿色奥运”等专题学习。

3.2 生态体育模式教学过程和课堂组织

教学过程以系统优化观的教学过程阶段范型理论为基础,在全面考虑体育教学规律和原则、现代体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体育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进行组织控制。显然这是符合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最佳教学过程。体育教师要把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系统地串联,制订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教学方案。其中,尤其要处理好学生要素和教学环境要素的关系,教师可以以一种引导式的、开放式的模式,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将学生交付给自然环境,发挥自然环境自带的隐性教学功能。

体育课堂组织内容包括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教学反馈。新型生态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组织上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更加积极、宽松、和谐的生态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表2)

表2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内容与要求

3.3 生态体育模式教学评价

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评价的指标要指向教学目标,而生态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在体育核心素养的指标评价体系中适当加入生态教育相关指标。鉴于此,本文初步建立生态体育教学模式评价两级指标体系(表3)。“生态体育”模式的教学评价方式应摆脱传统评价方式的束缚, 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并加强过程性评价和进步度评价的权重。

表3 生态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4 结 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实现“美丽中国”蓝图的必经之路。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指通过人与自然的充分接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同时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培养生态意识,促进形成生态体育行为。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全新载体,也是实现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本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要素上 对生态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构建,构建模型的效果如何,尚需进一步实证,并调整到最优状态。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目标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