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性涂料的涂装工艺及其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2022-06-10邱岩岩

现代盐化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

邱岩岩

关键词:水性涂料;涂装工艺;质量提升

水性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涂料,使用时黏度小、速干且无色、无味、无毒,因此广受青睐[1]。由于水性涂料在水的基础性质上以光油作为主体,被应用于各种喷涂装饰上,使用时应注意工艺技术的操作,达到减少气泡、提高光泽度和硬度的目的,同时要配备强冷设备、烘干室,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为水性涂料的涂装工艺质量提供保障,达到绿色环保和有效应用的目的[2]。

1水性涂料的涂装工艺要点分析

水性涂料最常用的操作工艺是喷涂法,一般使用在物体表面,具有不受外形限制,即使用在形状各异、凹凸不平或面积较大的物体上,都可发挥快速装饰、涂膜均匀轻薄且不易脱落等优势[3]。要想保持这种优势,需要注意以下涂装工艺要点。

1.1黏稠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由于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以油光为主体,在喷涂前要将涂料与洁净水进行调配,确保黏稠度在规定范围内,杜绝因黏稠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不良喷涂现象[4]。测量黏稠度的方式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利用黏度计,最佳黏度在20~30s;另一种是目测[5]。先用搅拌棍均匀搅拌涂料配比液,然后挑高至20cm左右,目测挑起涂料时的断流情况。如果涂料能形成一条直线并向下滴落,证明黏度合适;如果断流过快,则黏度偏低;如果断流过慢,则黏度过高,需要加水进行适当稀释。

1.2喷枪操作

水性涂料涂装需要用喷枪完成,因此,喷枪操作十分重要。(1)喷枪操作速度必须保持均匀(11~12m/min)。(2)喷枪把持动作必须保持稳定平衡,喷嘴和涂装物体表面保持相对平衡,杜绝出现倾斜现象。(3)喷嘴与需喷涂物体表面的距离应保持在0.3~0.4m,因为距离太大会产生喷涂不均匀、麻点等问题,造成水性涂料浪费;距离太小又会出现流挂、流淌问题。(4)注意物体两端的涂装操作,在此阶段要快速扣动喷枪,减少喷雾,避免流挂现象的出现。

1.3烘干工艺

与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独特的流变性和不易挥发性,更容易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因此,固体分散速度较为迟缓,快速风干的优势大打折扣。在涂装过程中,特别是车用涂装,要重视喷涂外界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相关设备来调整内部温湿度,必要时需要使用烘干设备来加快涂料的蒸发分散速度。

1.4其他工艺操作要点

(1)空气压力的控制。空气压力太大会造成水性涂料浪费,空气压力太小会导致涂料表面出现雾化麻点。因此,压力控制在0.3~0.4MPa最合适。(2)避免补喷问题。在喷涂水性涂料的过程中,涂料快干时要快速完成喷涂,再次喷涂需要盖住之前已喷物体表面的1/3左右[6]。

2水性涂料涂装工艺的应用

2.1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

在清洁塑料底材表面时,主要有表面活化和清洁处理两种方式,用以保证底材和涂膜能充分附着。其中,表面活化主要有电晕、铬酸、离子以及氧化处理等方法。清洁处理需要根据塑料的具体性质以及类型使用铜系容积、芳香烃以及低级醇类溶剂等。通常涂装PC、ABS塑料制品的具体步骤如下:(1)若塑料表面存在缺陷或者毛刺,需要进行修正与打磨;若表面光滑,可省略该步骤;(2)采取活化、清洁或退火等方式进行预处理;(3)消除表面静电;(4)喷涂底漆;(5)晾干、烘干以及静电除尘;(6)喷涂面漆;(7)晾干、流平、烘干、冷却;(8)质量检验。在实际喷涂过程中,每层涂抹厚度需要控制在10~15μm,确保厚度适宜。

2.2在建筑涂装中的应用

首先,需要彻底清理外墙,仔细清理平台、水泥灰渣等部位,若存在缺陷部位,需要采取填补、封闭以及打磨整平等方式进行处理。其次,刮涂腻子并用砂纸打磨。再次,在墙面面漆涂刷过程中,需要保持动作迅速、力道均匀,防止出现重复涂刷的现象导致整体效果下降。最后,遵循由上至下的原则进行涂装,由屋顶、檐柱、顶横梁和椽子到墙壁门窗和底板,并且要保证涂刷的连续性,禁止出现停顿,若必须停顿,要选择在窗框与墙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连接部位停顿,防止接缝影响建筑整体的美观性。需要注意的是,配备好面漆后,尽可能在2h内用完,并且使用“十字”辊涂法,做到均匀一致,无漏涂、流挂现象。

2.3在家具涂装中的应用

在木材家具涂装中应用水性底漆能提升木材的清润性,增强其附着力。通常采取喷涂或刷涂的方式涂刷面漆,且使用200目滤网过滤土料,黏度控制在18~22s。在具体涂装过程中,需要保证涂膜较薄,避免出现流挂的问题,并且要严格根据生产厂家的规定控制干燥时间。

3水性涂料涂装工艺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3.1储存物体材料的选择

由于水性涂料的稳定性不高,特别是车用水性涂料,通常选用塑料和不锈钢这两种耐腐蚀性、密封性较强的材料,保证可以在常温环境中储存半年左右,确保水性涂料在喷涂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准性,提高喷涂效率。

3.2乳胶漆缩孔的质量控制

乳胶漆缩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涂料表面存在较多活性物质,水性涂料喷涂形成湿膜时表面张力大于整体平衡状态,在涂膜表面出现部分边角、真空以及凹陷的缩边现象,凹陷通常呈六边形或圆形等形状。为了杜绝乳胶漆缩孔的出現,要提高乳胶漆的抗缩孔性,主要通过降低成膜聚合物的张力来实现。

(1)选用表面张力较小的溶剂。作为乳胶漆的主要溶剂,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比水性涂料底材整体湿润张力都要大,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适用水和有机共溶剂的主要溶剂,将乳胶漆的表面张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选用能减小有关成膜聚合物整体表面张力的混合溶剂,如在高极性的聚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碳酸氢链段,改变聚酯分子结构,减小成膜聚合物的整体表面张力。

(3)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添加表面活性炭、高消泡剂等表面活性剂,同时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用活性剂的乳胶漆,由于表面动态张力和静态张力之间出现较大差值,表面张力出现滞后性,引发各类漆膜弊端。因此,需要采取内外融合的方法来控制缩孔。

3.3流挂和流淌问题的控制

喷涂表面面积过大、凹凸不平或者水性涂料调配不当导致涂料密度过大或过小,涂料过稠或过稀以及喷枪孔径过大或过小、喷枪与喷涂物体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不当等喷枪使用不当问题,都容易导致喷涂不均匀,出现流挂或流淌的问题,造成涂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浪费。(1)喷涂前要对喷涂物体表面进行平整情况核查或处理,确保喷涂物体表面光滑平整。(2)要对水性涂料的颜料、填料等调配材料进行调试,确保涂料密度符合喷涂标准。(3)要严格遵循喷枪使用操作规范,根据喷涂工艺要点,控制好喷枪使用速度、距离和喷涂方式,对涂层厚度加以控制。

3.4刷痕问题的控制

在对墙体等物体进行涂装时,如果涂料黏稠度过高、基础材料干燥度过高、喷涂环境温度过高等,都容易产生刷痕。在实际涂刷过程中,如果只靠涂料自身的表面张力,难以消除焊接留下的痕迹,工作人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处理:(1)调配涂料黏稠度,可以通过使用有机增稠流变剂或适当提高基础材料比例等方式改变涂料的流变性。(2)选择黏度较低的涂料对底料进行封底。(3)根据不同底料特点选择合适的涂刷工具。若已经产生刷痕,可以用水砂纸打磨,并用湿布擦干净,随后开展涂刷作业,有效提高整体工作质量。

3.5开裂和脱落问题的控制

涂料开裂、脱落的主要原因有涂膜厚度不均匀、涂装表面清洁不到位、底料湿润度不够导致涂料附着效果不好等,因此必须加强控制。(1)控制涂料选用标准,选用柔韧性高的涂料,确保其硬度够大;(2)在具体喷涂过程中,要确保涂膜厚度均匀,不可偏厚,也不可过薄,防止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蚀。(3)严格控制和筛选基料,同时合理使用成膜助剂,确保成膜效果良好。

涂膜脱落主要指在涂膜开裂的情况下,附着力下降,情况严重时会出现整层涂膜揭皮脱落的问题,有以下原因:(1)工作人员没有彻底处理好基层问题,表面存在污垢、锈蚀物或有关化学试剂影响其粘合程度。(2)环境湿度过大,在涂装水泥、石以及砖等基层的过程中,涂料无法充分粘结整体基层内部,涂抹表面光滑而底层涂料偏硬,导致两者难以有效结合。(3)基材太过光滑,在实际涂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涂膜脱落的现象。所以工作人员应对物体表面做好清洁等处理工作,保证喷涂物体表面平整、光滑、适宜喷涂。此外,还要对基层进行适当处理,控制好底料的湿润度,控制好涂料涂层的厚度,确保厚度均匀,尽量选用附着力强、湿润性好的底层涂料来实施涂刷。

3.6皱纹的控制

皱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涂膜的表层和里层在干燥过程中因干燥速度存在差异导致表层张力向上收拢拉扯。(1)要避免暴晒、在高温或者寒冷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涂装施工;(2)要合理使用异性缓蚀剂,确保水性涂料黏度达到标准;(3)在涂刷环节确保涂料涂展面纵横展开、厚薄度符合标准。

3.7起泡的控制

由于水性涂料在湿度过大、温度过高的环境下进行喷涂时,涂膜容易在干燥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的气泡状凸起物,影响涂装效果。首先,要确保基层彻底干燥,然后进行涂装施工;其次,涂装材料要确保整体黏度合适,使涂膜形成效果良好;最后,要确保涂抹速度均勻、膜层厚薄度适宜,杜绝膜层偏厚的现象出现。

4结语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水性涂料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水性涂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虽然水性涂料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涂装工艺技术和相关质量问题的控制,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操作,提高水性涂料的涂装效率,确保涂装工艺质量合格。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
基于推动质量提升的学术期刊评价形式探讨
农村教研新体系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何提升初中英语交流互动的质量
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采油厂适应新形势跨越极寒期实现提质增效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单位工作效率质量提升中机关管理程序的重要性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 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