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概念理念教学下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

2022-06-09袁锐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2期
关键词:历史素养大概念有效教学

袁锐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的推行使用,历史大概念教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词汇,如何解决当前高中一线教学当中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大概念的解读,浅谈如何将大概念教学与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相结合,从而有效开展新教材教学进行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大概念;历史素养;有效教学

一、大概念教学理念的来源

美国课程专家马克威森曾经指出:“学科知识领域的中心是大概念,它具有普适的,持久的解释力,是学科中各种概念、原理、规律内在联系的根源,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会随着认知能力和经验增加而加深。”

大概念不仅代表着一种知识,更代表着一种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以后的日子当中或许会逐渐淡忘某些具体的知识,但这并不妨碍其去继续探索追求新的知识。

与此相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当中也明确提到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全面理解历史核心素养,以“大概念”为核心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学会梳理专题内容,明确专题涉及的范围及重要史事,概括和确定专题的关键问题,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联系。因此,大概念理念下的教学必须要以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为落脚点。

二、历史大概念的具体内涵

王喜斌教授在《学科大概念的内涵、意义及获取途径》(教学与管理,2018年第8期)中提到:“学科大概念是指学科内容中的要点和关键问题,是对相应学科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整合,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化、系统化。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综合和运用,从而真正达到核心素养的提升。”

王教授着重强调的是知识整合和系统化,历史大概念可以将复杂的历史知识化繁为简,从而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英国教育学家温哈伦指出:“学科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一个向大概念趋近的过程,最终可以帮助学生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历史大概念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說的概念教学,它强调的是历史本质和思想,让历史真正具备解释力、可信度,这样就需要历史老师学会系统整合教材知识,确定主题,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单元,甚至也可以是某一节课的内容,让所有的知识内容可以围绕这一个主题展开。

三、大概念历史教学实施路径下的素养提升

(一)大概念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分为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和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本),必修部分以通史的形式呈现,选择性必修以专题性质展现。

统编版教材内容新颖丰富、知识覆盖面相当广泛,对学生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面对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内容多而课时少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取舍,对于一些艰涩难懂的概念与结论,也必须要找到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由此大概念教学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大概念历史教学的可行性与案例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分别讲述中国史与世界史,从教材内容结构上来说,既有横向的历史联系(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也有纵向的历史联系(不同时期在同一问题上的相互关联),因此对纲要内容既可以进行横向的知识整合提出历史大概念,也可以进行纵向的知识整合提出历史大概念,这在新课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非常有效地对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进行相应的整合,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五单元标题为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单元分两课内容分别阐述了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本阶段正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期,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本单元可以以围绕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为主题立意,将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放在同一主题立意下阐述,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抓住核心概念,也可以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有效帮助学生强化时空观念,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选择性必修教材相比《中外历史纲要》其专题性更强,内容更为深奥难懂,因此,历史大概念教学在三本选择性必修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本单元分为三课内容以时间为线索,分别阐述古代、近代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生产发展与科技进步,本单元的特点是主题明确、概念清晰、纵向线索完整清晰,难点是知识相对比较零碎,理解与记忆的难度较大,因此,历史大概念主题教学在本单元的运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

本单元同样可以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为视角,以手工——机器——智能为主题立意,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为方法,形成本单元的历史大概念,将单元的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相应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判断史料,有效提升史料实证能力,在历史大概念下运用唯物史观科学解释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最终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的家国情怀。

四、大概念下历史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要点

(一)历史情境的创设

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历史是在解释过去的事情,学生想要了解、感受、体会过去的史实就必须借助史料,由于知识水平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单纯借助史料是无法让学生对过去的历史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的。

因此,在历史教学设计过程中,历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抓住核心问题形成大概念的能力,更需要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其展现给学生,历史情境的创设就变得非常重要。

例如:同样在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个单元,对于这一时期工人的现实生活,学生是无法深刻体会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尽可能去查找原始史料,比如资本家生活的奢靡与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历史,由此展开教学。

(二)问题的引领

历史并不仅仅只是讲故事,它需要我们在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形成对问题的有效思考,从而促进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例如:对于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单元,在展现史料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如下问题: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工人阶级生活为何如此悲惨?社会财富都流向了哪里?工人阶级的斗争为什么屡屡失败?

通过问题的引领,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历史终究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大概念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历史的能力,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大概念教学的优势,实现我们的历史教育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陈志刚,王继平.大概念的理解与教师备课[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9)

[2]方美玲.历史学科大概念的确立及其教育价值[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6)

猜你喜欢

历史素养大概念有效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注重引导,有效培养初中生历史“问题意识”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鼓励创新思维, 关注学科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当前初中生历史素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