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描写有“表情”行为背后有深意

2022-06-09黄琬雅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表情薄言车前草

黄琬雅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詩经·周南·芣苢》

这首《芣苢》非常简单,采用了《诗经》惯用的重章叠唱。全诗事实上只有两句,第一句不变,第二句只是换了六个动词。然而就是这六个动词,让这首诗大放异彩。

“采”:摘取。春天来了,看到芣苢(就是车前草)长出来了,嫩嫩绿绿一大片,相约姐妹们:“走,摘车前草去!”采是泛写初摘时的情状,还未进入高强度的劳动状态。

“有”:择取。比“采”进了一步,从泛泛地采到有选择地摘取,挑嫩叶、好叶来摘,采摘更认真、更仔细、更有经验了。

“掇”:拾取,伸长了手臂去采。车前草长得好,成片成片绵延开去,摘完了眼前的,伸长了手臂摘较远处的。

“捋”:用手握物而脱取。采摘得熟练了,不必一片一片地摘,而是成把成把地捋下来。

关于“掇”和“捋”,胡承珙在《毛诗后笺》中解释道:“掇是拾其子之既落,捋是捋其子之未落者。”看来,采车前草不仅采嫩叶,还采它的果实。

“袺”:用手提着衣襟兜起来。采摘得多了,手拿不住,要用衣襟兜。

“”:把衣角系好,腾出手来继续摘。

六个动词描写采摘的动作步步深入,一气呵成,还写出了采集所得由少渐多的进展,形成了劳动过程的连贯与统一,写出了采摘人娴熟灵巧的姿态和辛勤忙碌的景象,可谓把采摘的动词运用到极致的范例。

全诗未写一“乐”字,却用重章叠唱明快的节奏营造出热烈欢腾的气氛。不信,你试试和着节奏打着拍子,会越读越明快,越读越欢腾,劳动号子营造出的欢腾活泼的劳动场景如在眼前,让人忍不住心情愉悦、全情投入。方玉润曾写道:“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原来劳动也可以这样快乐,不必问缘由。这是朗读此诗带给我们的启发。

另外,关于芣苢,即车前草这种植物,《名医别录》里说它“强阴益子,令人有子”,《神农本草经》亦说它“久服身轻耐老”,可入药。古人有这样大型的车前草采摘现场就不难理解了,在多子多福的社会文化里,一句“令人有子”便可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深意,这首文字简单的《芣苢》蕴藏的内涵却不简单,它蕴藏着人类繁衍的密码,也彰显了农耕社会对力量的渴求。

同样是表现农耕社会生活,在《豳风·七月》里,详写了农民一年的辛苦劳作。诗歌最后一节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农民辛苦一年后的活动,动词丰富多变,无一重复: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诗歌几乎每句都有动词。“凿”:用拟声词“冲冲”来赋予忙碌而愉快的情绪;“纳”:小心地把冰块收藏好;“蚤”:同“早”,尽早、尽快,可以看出人们的期待;“献”“祭”:表现出态度恭敬;“涤”:清扫,表现勤劳;“飨”:同“享”,农闲的人们已经聚集一起,准备庆祝了。之后“杀”羔羊,大家一起“跻”在公堂之上,“称(意思是‘举’)”起酒杯,祝福统治者“万寿无疆”。

诗歌中的每个动作几乎都带着情绪,一步一步地将忙碌了一年后人们的轻松、富足、快乐、满足推向高潮,像极了我们庆贺新年的模样。事实上,我们过新年的习俗就是从《诗经》那个年代开始的,到现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观念依然深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不管你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忙碌一年后,都想和家人团聚,欢庆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要想动作写得好,巧用动词是首要。但动作描写不能只为生动漂亮,作品的人物个性和思想情感才是作品的灵魂。只有写出人物的灵魂,甚至是这行为背后的文化背景的作品,才是有内涵的作品。

猜你喜欢

表情薄言车前草
指甲花,车前草
车前草巧治痛风
《周南·芣苢》
王力《古代汉语》中“薄言”注释的商榷
土路上的车前草
土路上的车前草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态势语的运用
找“表情”
让音乐课“活”起来
2015 元首“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