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难点与对策

2022-06-08邬艳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邬艳华

广州市花都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 广州 5108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为当地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当地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的出现了许多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整体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

1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点

1.1 复杂性

相比于其他基础性施工建设,水利工程具有更加复杂性的特点,导致整个监督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更加的复杂。通常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的地区区域比较广,甚至有的水利工程还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发展,因此要想建设好完善的水利工程,需要具备庞大的施工单位数量以及施工人员,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整体进度来看,由于水利工程所涉及到区域面积较广,因此有着较长的建设周期,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性会处于地势较为恶劣的地区,不仅严重阻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耽误了施工周期。同时也会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另外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小型水利工程,整体呈分散的特点,很难进行管理。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整体呈复杂性特点。

1.2 专业性

专业性指的是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在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监督管理。首先是建设单位进行申请,申请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格,填写好质量安全监督申请单,并且提交好相关的资料,然后签订好相关的质量安全监督书,同意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其次在选择完建设单位后,需要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制定好相应的质量安全监督计划,并且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派出相关的监督人员参加第一次工地例会并说明相关情况,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的相关要求。最后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需要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评定,并撰写好工程质量安全评定报告,交付到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将工程质量安全评定报告进行保存,方便后续施工完成的使用。

图1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流程图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整个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具有标准的业务步骤,使整个监督工作更加具有专业性。在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中,具体包括农田水利、水库建设以及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因此要想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达标,对当地经济有着促进作用,就必须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增强监督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不断帮助工作人员积累工作经验,使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能够达标,同时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最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选择一些具有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业务能力,并且基本上是由农民工所组成的,导致整体的理论知识程度不高,影响了后续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水平。由于综合能力上的缺陷,在查看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对里面具体的符号或者数据不够了解,没有了解到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偏差,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水利工程设计的档次,安全程度受到很大威胁。另外在开始建设水利工程之前,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提起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仔细勘察,针对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导致在施工工程中,经常会因为某些问题而造成重新施工的现象,这样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支出,同时也耽误了整体的施工进度。

2.2 缺乏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当出现安全事故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程度的威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不够重视,使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部分施工人员在分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的问题,进而无法保证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2.3 施工过程不够规范

施工过程不规范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上的缺陷所导致的,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达标,会导致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施工行为不够规范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过程的不够规范,也很容易在思想上影响整个水利工程建设。在长时间的影响下,会使施工单位管理者越来越不够重视整个施工的过程,由于思想上的缺陷,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一部分的施工成本,会忽视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不够达标。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提高了施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加剧了水利工程安全质量的威胁程度[1]。

2.4 工程监理上的缺失

由于水利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导致监督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有难度。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便于对施工过程的监管,通常会让一名监理人员对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进行监督,这种监督行为无疑会增加监理人员的心理负担,本身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单靠一名监理人员是无法对整个施工过程实现全面的监督。在这种监管模式的影响下,会导致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无法认真履行好监督管理的职责,使施工过程中很多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被及时查出,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另外部门监管人员缺乏对施工技术和规范过程以及相关法律的了解,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隐患,由于技术和规范以及法律上的缺陷,会使监管人员无法迅速提出相关的整改意见,使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会越来越突出,最终严重影响了整体施工建设的质量[2]。

3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3.1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首先是要保证水利工程整体的设计足够合理性,在开始进行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反复的查看与审核,及时查找出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另外在审核设计图纸的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与房屋建设进行细致的区分。很多设计图纸会将房屋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混为一谈,进而影响了后续的施工,使水利工程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好水利工程与房屋建设方面的知识程度,并进行有效的区分。明确各个地区不同水流流域以及不同地质结构的施工要求,保证后续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的具有效率性。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思想培训,思想上帮助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以及工作态度,要让施工人员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在理论知识上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技术人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丰富施工人员的知识理论,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或者可以创办相关的研讨会议,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互动性,分享彼此之间的工作经验以及理论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施工单位建立一支高效的施工团队,不仅保证了现场的施工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为后续的监督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对资金进行合理的投资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较大,需要的施工原料以及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因此前期资金投资力度要相对丰富,保证后续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资金投资建设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种问题现象,一种是资金投资上的不足,很多建设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方面的支出,会有意缩减前期资金的投资,这种现象会导致后续施工建设出现很大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同时降低了施工的质量。第二种是资金投资数量过多,这种投资现象虽然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但是却很容易出现相关的资金贪污现象,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行为,使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大大缩减,因此需要对资金投资的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要保证投资的资金数量能够满足施工建设,同时也维持好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性。另外当地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视,对水利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款项及时进行拨款。同时为施工现场配置好相关的防护用品,加强对高空作业等高危作业人员的保护[3]。

3.3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要想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要将每个施工人员都重视起来,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了解与阅读,能够不断规范平时施工过程的行为,减少失误性,最大程度降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本身建设难度较大,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加上现场的施工环境较差,很容易引起突发性事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3.4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的管理中,需要施工人员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规范施工人员的平时操作行为,尽量减少不合理的施工步骤,提高安全性。第二是要求监管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员工存在的不合理操作行为,监管人员需要及时的进行制止,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合理性。第三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施工单位的建设质量安全定期进行评价,如果施工单位评价结果较低,那么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施工单位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使施工单位能够更加重视施工建设质量和安全[4]。

3.5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首要步骤就是增强监督工作的权威性,让施工人员重视整个监督工作,从而加强监督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效果。另外,需要监管人员对现有的监督办法进行改进,同时仔细分析存在的不足现象,使监督管理措施更加具有权威性以及科学性,建立完善的集体监督机制。其次在水利工程过程中,针对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施工单位明确好具体的主监理人员以及责任监督人员,并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进行仔细划分。在水利工程项目中,最少要保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监管人员,使监督管理工作能够覆盖住整个水利工程。要求监管人员需要持有相关的岗位证件才能上任,保证整个监督过程的合理性。其次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结合水利工程现场的施工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各个负责人员需要签发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以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具有法律效益。最后为了保证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为每一个监管人员配置专业的检查仪器,比如钢筋扫描仪、激光测距仪等等,这些仪器的使用能够帮助监管人员判断出施工材料是否达标、施工标准是否符合要求,不仅保证了检查手段的科学性,同时提升了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公正性以及科学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对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上的培训,加强对资金投资力度的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以及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