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什么使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2022-06-07张瑜程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辨性误会态度

张瑜程

期末前夕,我在班级中听到最多的词是“虚伪”。

而我,并不是这句话的传播者。我是被“谴责”为“虚伪”的那个人。

原因是,我是他们口中的“学霸”,是一个就算不复习也不用担心期末考的人。可是,不担心?那是不存在的!

我也想要向外界发泄我的焦虑。不同的是,迎接我的不是他人同病相怜的无奈,而是带着调侃的两个字:“虚伪”。

起初,我只当这是玩笑。但听的次数越多,我就越委屈:为什么同样是担心,我的就叫作虚伪?为什么他们无法理解我?

点评  首先,本文论题不是判断句或陈述句,而是一个疑问句。也就是说,本文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某个由命题者既定的观点,也不是命题者给一段材料,由写作者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进而证明观点,而是让写作者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其次,本文抛出了的问题是作者生活里遭遇到的困惑,亲切真实而又有议论的必要性。“为什么同样是担心,我的就叫作虚伪?为什么他们无法理解我?”这个问题是思辨性思维的重要表现,有质疑,才会有思考。

由自私自傲的基因决定,我先开始在他们身上找原因。他们觉得我不用担心挂科。也许的确如此。但他们没有想到我担心低于90分,我担心被甩出班级前十啊。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事情。他们以自己的标准,以自己的惯用思维,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评价别人。很不巧,在这里,我的标准、我的思维、我的情况,都与他们不同。这么多的不同,导致我们对相同事物的主观判断,截然不同。

如此一想,我也就释然了。其实,我也是这样。每当他们说要低于70分、低于60分时,我都以为他们太过悲观,云淡风轻地回:“怎么可能?”现在想来,这样的发问也是颇有一番不知人间疾苦的味道,想来也给了他们不少伤害吧!

归根结底,是我们都有些狭隘了,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处境。这种狭隘是双向的,换言之,是我们彼此间不同的视角,使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点评  在这一部分文字中,作者从不同的身份出发,站在他人和自身的角度来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终发现,因身份(视角)不同、经历不同、要求不同,所以,思维自然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思维去看待同一件事,看法自然不同,于是,“虚伪”的论调便成了一种真实而合理的存在。这样的换视角看问题,以及深刻的自我反思,便是思辨性思维的体现。

互相不理解的原因当然不止于视角,在交流过程中,语言也在不停地给我们制造误解。《小王子》里的狐狸说:“语言是误会之源。”对此,我深以为然。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扮演着讲话者和聆听者的双重身份,当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语言成为诸多因素结合的有机体。讲话者的神态、动作、语调、措辞组成了这十分复杂的言语;而聆听者,可能一个不小心,便错过了某个表情或者听差了某个发音。于此,误解便发生了。或者,“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每个人都在按着自己的思维和处境理解别人的话语。甚至,我们会忍不住通过有限的话语去揣测每一个触碰到我们敏感神经的点。于是,一次一次“暗藏玄机”的对话,让我们一次次地不能理解彼此。

由此看来,我们既无法时时刻刻站在别人的视角看问题,又躲不过日常语言中的误解。于是,“不能彼此理解”自然在所难免。

点评  作者對“是什么使我们不能彼此理解”这一问题的理解没有浅尝辄止,而是继续探究。她通过“互相不理解的原因当然不止于视角,在交流过程中,语言也在不停地给我们制造误解”这句承前启后的话,让思考继续深入。《小王子》中狐狸说的“语言是误会之源”显然成了很好的论据。并且,联系生活,从讲话者和聆听者这两个不同视角,对这句话进行了分析理解。最后得出第二个导致彼此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语言。这样的议论,和生活联结,能引发我们的联想与反思,进而试着去解决这一问题。

但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彼此理解的初级形态,甚至只是误解的契机。真正使我们之间产生隔阂的,是我们对待这一次次误解的态度。

当误解产生,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有所感觉的。作为误会者,我们经常无凭无据就强加自己的主观臆断于客观事实之上,一次又一次地猜测,使揣摩最终走向编撰,或直接跳脱为虚构;而作为被误会者,我们往往也能察觉自己表述不当,但似乎也不愿重新明确一遍自己的真实意图。更悲哀的是,在面对他人明确的不理解时,我们仍不愿澄清。于是,很多时候,我们在误解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最后形同陌路。

所以,是对待误解的放任不管的态度,使我们越来越不能理解彼此。

点评  作者的思考竟然还没有停止。她进一步指出,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理解的第三个原因是“对待误解的放任不管的态度”,并再次从误解者和被误解者的不同身份进行分析。至此,导致不能彼此理解的原因由浅入深,逐次浮出水面:视角不同、语言误会、态度放任。这种不断深入、多角度、多身份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正是思辨性思维的表现。

怎么办?

我们应当尝试去改变。

变得理性一点,变得善解人意一点。表达时清晰些,再耐心一点;聆听时随和些,“迟钝”一点。不理解别人时多问一句,少自以为是一些;被误解时尽早澄清,直率勇敢一些。也许不想去理解你的人还是不理解你。但是想和你互相理解的人,那些可以称为“彼此”的人,就会多一些。

我们,能够彼此理解!

点评  按理说,本文的写作在分析出三点原因之后便可以停止了。但是,作者的思维还在继续,她由“是什么”(不理解的表现)转入“为什么”,至此又通过一句“怎么办”转入“怎么做”的思考。本文的重点是“为什么”,“怎么做”显然不是本文要解决的重点,但如果能简单谈谈做法,这便让文章更有意义。而且,做法和原因能相互呼应。比如,“变得理性一点,变得善解人意一点”,解决的是因主观性单视角思考所带来的误解;“表达时清晰些,再耐心一点;聆听时随和些,‘迟钝’一点”,解决的是因语言所带来的误解;“不理解别人时多问一句,少自以为是一些;被误解时尽早澄清,直率勇敢一些”,解决的是因放任不管的态度所带来的误解。最后得出“我们,能够彼此理解”的结论。

至此,本文通过“摆出现象—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了议论文的写作。语言流畅,思维缜密,思考深刻。最难能可贵的是“真实”,现象是真实的,思考分析过程是真实的,语言表达也是真实的。

猜你喜欢

思辨性误会态度
误会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寻找失踪的少女
态度决定一切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