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2022-06-07梁爱强李倩

学理论·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梁爱强 李倩

摘 要: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大量引经据典,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生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观点。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推动中华文化创新的发展观以及指导开展工作的矛盾观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我们从中不仅能够汲取治国理政的传统智慧,学习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而且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用典》;哲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3-0053-04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文化工作,而且在讲话中多运用诗词名句反映紧要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实践理念。从《习近平用典》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古典名句的内容和用处,分为敬民、修身、为政、立德等13个篇章,主要涉及如何修身、从政、治国、平天下等内容。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对解决我国现实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两个结合”重大理论观点,落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价值诉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传统诗词精粹展现了敬民爱民的立场情怀、勤政为民的政德理念和福祉惠民的天下理念。

(一)敬民爱民的立场情怀

古时具有代表性的民本思想,像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它强调了人民为国家政治之根本、社稷安宁之保障,这就要求执政者要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政治利益中心的基本政治理念。“人民”和“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热词中出现量和频率最高的两个词语。他多次引据国学经典来充分体现他的敬民爱民的正确政治立场情怀,如他以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多想民之所想,多解民之所忧,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以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以《道德经四十九章》中“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等来强调以民为本指导思想的内在重要性,指出我们要关切人民利益,同样地,从关切人民利益的角度和立场想出大办法、解决大难题,将百姓的事看作是关切自己利益的事情去研究;他先后多次引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敬民、爱民的古诗句教导党员干部要爱护人民,关心人民疾苦、知晓人民忧乐,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民惟邦本”的思想。

(二)勤政为民的政德理念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阶段、各领域活动建设的主体,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体恤民情、了解民意和执政为民是党员干部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的必要条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民惟邦本”思想,党员干部应该做到“勤政为民”。早在2007年,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主仆关系不容颠倒》的相关短论,引用了晏子“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的经典名句,解释了正己爱民,为民做主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只有为人民着想才会受到推崇,损害人民利益就会受到世人的抨击。他通过引用这些经典语句告诉我们党只有扎根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为政者的最高政治标准也就是要做到执政爱民、为民。引用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用以解释政权的成败在于人心的公正顺逆,政令所以能夠有效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逆不顺民心。意为我们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的是一种鱼和水、血和肉的亲密关系。仔细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光辉奋斗征程,时刻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关心与支持。

(三)福祉惠民的天下理念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句出自《管子》,释为治理国家的原则,首先是必须保证人民富裕[1]。“民”指我国全体人民群众,“先”也就是首先,“富”的基本概念是指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裕和人民精神层面的富足。在历史上,国家出现流寇、暴动的事件,起因往往是土地兼并等导致农民群众丧失劳动创造财富的生活保障,迫不得已发动“扰乱”,国泰民安的前提便是“富”,有富才有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变化可以看出,人民逐渐形成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取代传统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成为我国人民最迫切需求,侧面也反映我国人民迫切追求的“富”已经不单单只是指物质文化层面的富裕,更多指新时代人民的多层次的社会需求。随着人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更加迫切注重文化对外的创新传播和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然需要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自觉和精神文化自信。在《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中,专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典故的故事,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觉,而且彰显了他身体力行为我们展示如何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像一场精神思想文化盛宴,我们不仅能够从中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一场古今结合的时代强音;在这里,平“语”还详述了“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典故的深刻含义[2]。

二、发展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必须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以民为本、道法自然、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等,还须掌握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对内融入国民教育,对外走向世界。

(一)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主要体现在,引用以民为本、道法自然、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等传统思想,为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提供启迪。

1.以民为本

古时第一次民本思想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西周时期曾提出“敬德保民”的学说;进入春秋动荡的年代,孔子提出了影响颇深的“仁政”观念,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学说,荀子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为民观;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构建后,民本思想进入主流意识;直到晚清时期龚自珍提出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在中国古代历史阶段,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政治文明,不仅培育了“贤臣”和“明君”,而且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在《习近平用典》中,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理论实践对古代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深入阐释与创新发展,展现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他非常善于提炼引用古代儒家思想去谈敬民,像他常规地提到《孟子》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句话,表达出了执政者为民,应当以时时顺应当下社会群众的快乐为快乐,执政者为民之乐而乐,并且执政者体恤人民忧苦,人民也会体恤执政者的忧苦的思想。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中,“乐民之乐”主要行动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忧民之忧”主要行动体现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深刻体现了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

2.道法自然

春秋战国是我国治理国家重要理念出现的黄金时代,各家学说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老子将“无为”看作执政者治理天下的手段,主要是顺其自然不做过多的干预,以寻常制度治理社会,简称“无为而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道家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隐喻其治国理政思维,“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3],解释为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这里的“小鲜”无论解释为“小鱼”还是“菜肴”,都是以烹饪比喻治理国家,强调烹饪不能随意翻动,火候和油盐酱醋要适当,不能操之过急,否则菜肴会烧焦。“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这里象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治国手段,大动作可能会给国家带来动乱,合理有序开展工作才是最佳方法。主要体现在: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能急求政绩,也不能撒手不管;二要严谨施政;三要有宏观战略思维;四要以人民为中心。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地方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要认真严谨,稳中求进,坚持稳定与改革共进、整体性和协调性统一。

3.为政以德

古有名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习近平用典》中讲修德80则、206次,“德治”包含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道德观。从儒家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到如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治理准则,注重道德建设永不过时。另一方面,为政以德也是古往今来一直提倡的价值理念。“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习近平用典》为政篇[4]。古义释为:为政者行为端正,不用下命令,百姓也会按照他的旨意去做;如果为政者行为不端,那么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这对执政者能力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想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首先要注重修身立德,其次要清正廉洁,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追随。他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及“吾日三省吾身”提醒领导干部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君子义以为质”劝导领导干部要以善良心和正义品德作为自己的精神品质。

4.革故鼎新

《易经》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解释为:革除旧的东西,建立新的东西,象征着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历史上,商汤曾经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几个字刻在自己的洗澡用具上,用来时刻不断提醒自己弃旧图新,不断自我反省和不断探索革新;商鞅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进行变法,使秦国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发展。如今,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内生动力。在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创新被摆在极其重要位置。在科技发展层面,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核心舱,中国人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太空之家”,这是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最新進步。我国向来鼓励科技人员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提醒科技人员在短道速滑般的科技竞争场中,既要有比较速度的勇气,又要有坚持创新的耐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社会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以书籍和影视作品为例,平“语”逐渐走进千万家,对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教学资源,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1.对内:融入国民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影响着中华儿女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追求。古典名句,是写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体现我们历经风雨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结晶。在引经据典的代表作品《习近平用典》以及有关影视节目中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帮助中华儿女进行价值选择的重要科教资源。近期,《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中,从第一季《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到第二季的引用著名历史典故《敢教日月换新天》和《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初心”为开篇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精神,以“梦想”作为结尾,感召当代青年以奋斗放飞梦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若是追根溯源,必能从厚重典籍中找寻源头,意在引导我们加强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中国的古典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色彩,也正是因为它蕴含的古典风韵所彰显的“文化自信”。

2.对外:经典走向世界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海外,受到不同国家的认同,但是传播载体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留学生以及商品贸易过程中,加上翻译现状不尽如人意,很难将富有古韵的传统经典进行有效传播以及合理解释。如何提升中外文化对话中的中国声音成为一个新兴话题。在外交话语中“用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与传统语言文化相比,彰显了外交话语中的中国特色。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寓意解释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在共同努力下,相信总会有一天能够造福两岸人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及他经常引用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以提倡国家之间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共创美好未来等。

三、矛盾观:解决生态和科技问题以构建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用矛盾分析法处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难题,对于大国竞争加剧的问题,中国也要力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在矛盾相互转化中把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韩非子·喻老》里有“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习近平总书记曾借用这句告诉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是为了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但是对问题熟视无睹,回避矛盾,会导致问题因得不到解决而恶化,最后造成严重损失。首先,矛盾本身是必然存在的,要正确承认一个事物存在发展的全过程及其中的矛盾。其次,矛盾也有各种主次之分,在不同实际条件下矛盾可以相互影响转化,产生的作用也不同。最后,不能完全忽视一些次要矛盾的作用,小矛盾也会引起大事件,小矛盾也会发展成为大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是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斗争又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二首》诗中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旨在明确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5]。我们可以仔细纵观一下千年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社会生态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需求较低,所以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的现象较多,当时的人们较少考虑自身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后果,因此在获得“金山银山”的同时,难免会失去了“绿水青山”。如今随着时代进步,乱砍滥伐这种现象逐渐减少,人们生活各方面需求也得到提升,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是生存发展的命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逐渐走向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双赢”道路。

(二)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实现科技创新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掌握矛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方法。创新是“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之首,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领域谈及的重要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典”燃科技强国引擎主要体现在:一是引用墨子的经典论述“力,形之所以奋也”,这里的“力”指的是科技动力,“奋”指的是科技事物的生命运动力和发展,也就是将科技创新比作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第一动力;二是引用屈原《离骚》中那句充满豪情壮志的经典哲学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追求卓越,积极探索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三是引用《三国志》中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和魏源在《默觚下·治篇九》“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抒发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心情,表达了对科研人员的尊重和关爱,意在重视人才、求贤若渴,人才才会涌现,提醒党员干部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爱才的诚意,才会共同推进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现阶段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技术自立自强的重要手段,不仅如此,我国想要综合国力持续稳步提升,既要将科技创新发展摆在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位置,解决经济发展创新动力不足问题,也要全面贯彻执行五大发展理念,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推进改革。

四、实践观:务实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它具有时代感召力,在历史的不同阶段能够显示出特有的引领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贯彻落实“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

(一)善于学习,涵养立德之心

“学而优则仕”。我们中华民族向来被认为是善学、爱学、重学的伟大民族,关于学习,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劝学”思想,学会善于从优秀典籍中汲取智慧是我们当代青年学习的重要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导人们乐于学习,勤学好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导人们读书、思考相结合才会避免收效甚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导我们从生活实践中树立求真的认知,书本上的知识要付诸实践;“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传递给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等等。除了坚持开展党的终身学习教育以外,社会上也非常迫切需要有学习和实践的紧迫氛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以身作则热爱学习,而且督促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党史、党章党规党纪、哲学、历史等。《习近平用典》中,以儒家重要人物孔子最多,其余作者为孟子、荀子和司马迁等。其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多是“古圣先贤”,“先贤”的各种治理方法思想中蕴含着许多历史文化精华和睿智哲思,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智慧和品德对领导干部提升选贤任能的能力仍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用典》中的“贤人”基本理念就在教导领导干部选才育人要以尊德敬贤为先,做到尊贤敬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尚贤者,政之本也”,“贤”的两点属性,一是品行高尚、道德高尚,二是具备出众的专业才能,这句话出自《墨子·尚贤》,意为国家崇尚优秀贤能、推崇优秀贤才、任用优秀贤才,这是国家治国理政的根本所在,用以教导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需要做到任贤有方,为国家建设选拔任用优秀人才。《习近平用典》中蕴含的明德理念,为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为政以德提供有益经验,一要坚定理想,行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涵养立德之心,忠诚于党,清廉自守。

(二)实干兴邦,工作落到实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在《习近平用典》一书中多处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学习工作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是浅薄的,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依靠亲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人们要投身实践,磨炼本领,学会在实践中悟真谛、学真知,习近平总书记借此教导广大青年学习必须躬身实践,既要勤勤恳恳学习,又要注重社会经验的积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即宰相和猛将的成功多来自基层实践,基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这句话常用来引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深刻考驗干部的决心毅力,要求干部要在调研和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工作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时,也经常下乡调查,骑自行车路经滹沱河沙滩还要扛着车走,虽然辛苦,但是能够真实地了解民情。《习近平用典》中蕴含的为民思想,时时刻刻提醒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关心人民疾苦,察民情、解民忧。

五、结语

对于传承经典,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关注“用典”是中华儿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途径。他带领我们重温中国历史,承继中国传统,将传统文化与实践相结合,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这不仅带领我们再次去感受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而且是学习“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2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3.

[3]白永军.老子“无为”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4]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2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73.

收稿日期:2021-11-10

作者简介:梁爱强,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倩,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