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博览

2022-06-06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品课伦理受访者

教育部等七部门:加强人身安全保护

人民网消息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计二十条,从贯彻实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各部门具体职责、协助执行义务等各方面作出了规定。

《意见》更加注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见》积极贯彻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政策法律精神,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明确贯彻实施人身安全保护令,还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就未成年人接受询问、提供证言等情况,针对性地规定为其提供适宜场所环境、可不出庭作证等,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尊重其人格尊严。

同时,《意见》细化明确相关部门强制报告义务内容。《意见》规定民政部门、医疗机构在工作、诊疗过程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学校、幼儿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应当及时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合力,共同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合法权益。

2 400余节“基础教育精品课”即将上线

人民网消息 教育部日前公布“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据介绍,通过教师自主申报、学校推荐、县级初选、市省遴选等程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荐精品课14 799节,覆盖9 158所中小学校。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组织专家从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技术规范等方面对推荐精品课进行评审,并对评审结果予以公示,最终确定了2 422节部级精品课。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所有部级精品课,并持续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引领更多教师投身课程教材内容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汇聚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学生教师使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用,加快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大力推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应用,服务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

新华网消息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严禁无资质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要对相关检测机构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无资质的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学校开展学生视力监测等工作,应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开展。

《通知》要求严格视力监测数据安全管理。监测组织部门、学校和检测机构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应用等全周期安全防护。不得私自对外泄露学生个人和视力等信息,不得与第三方共享用于商业用途,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成受访者期待加强养老人才培养

《中国青年报》消息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青报全媒体平台,进行了一项题为“你最关心哪些两会议题”的青年期待调查。

调查显示,60.3%的受访者期待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54.1%的受访者期待落实护理假、探亲假等假期;52.6%的受访者期待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向小区延伸;50.0%的受访者期待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49.7%的受访者期待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对于养老,受访者普遍重视的方面是:家人陪伴(68.6%)、医疗报销(62.0%)、精神文化生活安排(54.4%)、养老保险(52.6%)等。其他还有:社区养老支持体系(50.5%)、个人居住环境(49.7%)、家政医务和看护人员(46.3%)、个人养老金储备(45.9%)、老年教育(43.1%)、住房与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40.4%)等。

此外,45.4%的受访者期待加快老年教育普惠化布局,44.8%的受访者希望探索开展农村互助养老,42.1%的受访者期待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

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将实施

《中国教育报》消息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2022年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进一步推进就业见习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就业能力。

《通知》指出,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为青年提供充足见习机会。多渠道搭建见习供需对接平台,畅通岗位募集渠道,力争把有意愿的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都组织到见习活动中。完善落实就业见习政策,强化跟踪服务,提高就业见习的规范性、知晓度和吸引力,帮助更多青年通过见习积累经验、及早就业。

《通知》明确三方面支持政策,一是补贴支持。对吸纳见习的单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可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将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二是税费支持。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符合税收法律及其有关规定的支出,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三是激励推动。开展国家级就业见习示范单位评选,优先激励参加本次计划并表现突出的各类单位。

鼓励高校开设科技伦理教育相关课程

《中国教育报》消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伦理治理要求包括伦理先行、依法依规、敏捷治理、立足国情和开放合作。

《意见》明确科技伦理的原则,包括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和保持公开透明。

《意见》明确,要强化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是科技伦理违规行为单位内部调查处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制定完善本单位调查处理相关规定,及时主动调查科技伦理违规行为,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对单位及其负责人涉嫌科技伦理违规行为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調查处理。

《意见》对深入开展科技伦理教育和宣传提出要求。明确提出将科技伦理教育作为相关专业学科本专科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高等学校开设科技伦理教育相关课程,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意识,遵守科技伦理要求。完善科技伦理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伦理人才队伍。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运行

新华网消息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吕玉刚表示,教育部在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的情况下,紧急开发建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主要提供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大类优质资源,至今累计浏览次数突破60亿,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好评。

教育部在总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并将原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据悉,升级后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资源,并新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4类资源,共有6个版块,进一步凸显了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平台现有资源21 334条,其中新上线10 335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另外还外部链接了60个专业网站共享有关资源,资源总量得到大幅增长。下一步,还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丰富扩充资源。

吕玉刚表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思路,持续加强建设,不断增强功能、扩充资源、提高服务水平。7E529C55-1736-46C6-B833-FD90115C963E

猜你喜欢

精品课伦理受访者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今天,你休闲了吗?
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对伦理型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员工崇敬感的中介作用*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认识亚健康
通化市二道江区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打造“百合”课堂,让历史教学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