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动态融合下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操作策略研究

2022-06-04王冬阳刘欢

求知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融合机制创新

王冬阳 刘欢

摘 要:进入新时代,深入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进行操作策略研究是有必要的。在动态融合的视角下,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意蕴溯源、策略培养与现状思考进行探索,有助于将生活德育理念更深入地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生活关联;课程融合;机制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道德与法治课程使学生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形成看问题和分析問题的综合视野,获得自身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综合发展。然而,现实里学生的生活是充满变化的,是不会遵循成人预期的发展轨迹的,学生的认知会根据生活中的经历不断重组建立形成。对于启蒙期的学生来说,缺乏的是基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判断,所以正确的价值引领意义重大,对课程进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动态融合至关重要。

一、动态融合视角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意蕴溯源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历史背景

世界各国历来非常重视关于道德的培养,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道德可教”的理论引发众多教育学家,甚至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投身于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例如灌输、强化、依托文学作品、价值澄清、道德推理和价值分析等方法都为我们培养人的道德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在我国,“家国情怀”和“君子”文化让道德培养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经典论述着中国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培养。

学校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育人场所,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明确成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虽说各种课程都要立德,但道德与法治课程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学科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由于教师人文观念淡薄,“重教书,轻育人”的思想还时常出现;由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理解,教师对于重点、难点以及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没有完全清晰的把握和掌控;由于教师学科知识储备不足,课堂满足不了学生的认知需求;由于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深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机械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针对性不强;由于课上课下出现断层,学生意识、思维、实践和品质不健全,不统一。除此之外,学生的自身差异导致其发展不均衡,学科间本位思想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家庭中的诸多要素也有可能导致教育方向不明晰等。

针对课堂教学所呈现的问题,改良课堂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索动态融合下的课堂新模式,就是对道德与法治课堂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探索。这种探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法制意识,通过教学为学生扣好人生发展的第一粒扣子。

(二)道德与法治学科内涵

鉴于现阶段形成的认识,学界对基于动态融合下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核心概念是这样界定的:让道德与法治内容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浓缩品,在经历汲取课堂精华的过程中,满足不同儿童的成长所需,在正确的价值引领下明确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享受遵循道德的快乐。该课堂将以儿童为核心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注重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学生享受有道德的生活。该课堂用教育培养道德,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运用规则的力量,解决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让道德评价更加有据可依。其目标定位在两大方面,其一是利用动态融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法治观念;其二是通过调控课堂,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形成。根据研究目标,其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将学生现实生活和课程内容有效融合;实现跨学科、多领域内容的有效融合;学生认知背景的形成与个体化教育实施;课堂操作实施的动态化现实依据。

基于动态融合下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内容,将学生现实生活植入课堂,让现实性更为凸显,依据课程标准,搭建联系教材和生活的桥梁,对教材内容进行再次架构与重组;动态灵活地选择、创编和实施教学内容,让课堂更加具有人文性,让课堂效率明显提高;追求个别化的教育,注重课堂与课前课后的联系性,通过个案追踪,矫正不良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因此,对基于动态融合下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即“生活德育”的实践与探索很有必要。

二、动态融合视角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策略培养

(一)全面落实思政课程“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家长和区域部门紧密配合的人员上人人参与、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育人格局[2]。此格局下,有助于形成人人都是道法教师,适时渗透道法教育,处处凸显道法课堂的大学科观,建构起学校大思政教育的格局,有利于产生“生活德育”要做“真德育”,学校大思政要有“真实效”,学生要展现“真变化”的育人主张。

学校应组织各学科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对全册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关键点和重难点进行梳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研讨,让大家对各学科的德育渗透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首育制”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

学校德育应回归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首育制”第一时间“原生态”地直面真实的问题和冲突,直面德育的困境,直面学生的真实生活,采取角色扮演、问题讨论、亲身体验、微习惯打卡、礼仪训练等方式,运用“罗伯特议事规则”[3],通过灌输、价值澄清、道德推理、价值分析以及依托文学作品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在活动中、在情境中、在辩论中、在表演中、在体验中、在展示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道德规范的提升和法治意识的增强。

(三)行走的思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迈进社会

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真正把道德与法治课堂变成行走中的课堂,让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法治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养成。思政课实践教学既不是简单的参观考察,也不等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研学旅行,而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理念下的新样态思政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情境或问题导向,灵活选择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验证式等教学实践方式,注重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实现五育融合的新模式。

三、动态融合视角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现状思考

为了将生活德育理念更深入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切实运用好生活资源,确保学生在教育中,实现内在生命的成长,建构美好的生活世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学校应在以下方面做出改善与调整。

(一)“五化”课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待加强

许多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整合化、整合课程体验化、体验课程主题化、主题课程体系化的“五化”开发出了特色课程群,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特色课程群缺乏一定的内在学理性,校本课程开发的年级系列连贯性不定,且存在重复性和割裂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将品德养成的规律了解清楚,没有将品德发展的阶段及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厘清。

鉴于此,相关学校应该加强生活德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发展理论等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学习皮亚杰、科尔伯格等教育专家的认知发展理论,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近及遠、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规律。学校应按照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等发展规律,依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阅历循序渐进地将生活德育课程向更科学、更专业、更深入、更衔接、更连贯的方向推进。

(二)多元评价方式亟待探索

科学的评价机制既能为生活德育目标的制定、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提供正确的依据,又能成为生活德育深度发展的内驱力。但是许多学校品德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不够完善,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其原因在于学校缺乏对多元评价方式的探讨,缺乏对品德核心素养的深度研究与内化,缺乏对《总体方案》的深度理解。

围绕品德核心素养,建立能够体现《总体方案》导向的育人评价方式是摆在眼前的重要任务。泰戈尔提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这透露出教育的本质即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再者,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总体方案》,领悟政策精神,理解政策导向。在此基础上,探索品德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做到评价理念人本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领域立体化、评价方法科学化;并采取德尔菲专家论证法,提升评价方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家庭教育卷入的水平需要提高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域,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平台。调研发现,每个年级都有存在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偏离了正常轨道,不仅会影响其自身成长,而且会引发教师、同学的焦虑。追溯原因,大部分是原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因此,家庭教育应提到空前重要的位置。目前,家长参与的能力还很有限,有些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2018 年 9 月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也印证了家庭教育卷入存在障碍的问题。95.6%的四年级班主任反映,与家长沟通存在困难,这使得家校协同育人出现壁垒。造成这种局面既有教师“安排”家长参与、家长被动参与,形成“伪合作”的因素,也有家长自身协同教育意识缺失的因素。

打破家校合作瓶颈,提升家庭教育卷入水平迫在眉睫。针对家校“伪合作”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协商民主理论,通过确立培养孩子这一共同目标、制定“共同协商” 机制,达到“偏好转移”。针对家长自身协同教育意识缺失的问题,学校应采取在微信公众号发推文、在家长表彰大会上进行宣讲等方式促进家长形成相应的意识。同时,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卷入问题进行持续性深入研究,找出现存问题、剖析根源,探索提升家庭教育卷入水平的可行性路径。

(四)国际研学视野仍需开阔

许多学校的研学实践教育仍处在保守阶段,没有形成国际化视野下的常规性开展态势。这既与学校的条件和资源有关,也与学校过多考虑学生安全问题有关。

打开国际视野,走进异国他乡进行研学实践应成为下一步的计划。一是争取社会资源,搭建资助、支援平台。利用学校公众号和社会媒体,公开研学的计划及流程,公开资助支援渠道,解决条件和资源造成的研学困境。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做好“上”“下”沟通协调工作。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树立安全教育意识,增加安全教育内容,使学校中的每个人都具有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此外,我们还要做好上级领导和家长的研学沟通工作,争取各方的理解与支持。打通内因和外因双渠道,尽最大努力,让学生走出日常学习模式、走出国门,让学生在国内、国外研学实践中成长。

学校是个小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折射的是每个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他们内心深处最为直白的表达,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对生活高度浓缩与融合的指导和引领。因此深入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进行操作策略研究是必要的。在动态融合的视角下,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意蕴溯源、策略培养与现状思考进行探索,有助于将生活德育理念更深入地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亨利·M.罗伯特三世,丹尼尔·H.霍尼曼,托马斯·J.鲍尔奇,丹尼尔·E.西博尔德,希姆尔·戈伯.罗伯特议事规则简明版(第三版)[J].理财周刊,2021(07):63.

猜你喜欢

课程融合机制创新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日语视听说类与文化概况类课程融合初步探讨
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机制研究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课程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渐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课证融合”的《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