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防控阶段在校大学生知信行及应对方式调查

2022-06-02张晨阳张莹高晶晶裴秀丛陶庆才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本科生态度问卷

张晨阳,张莹,高晶晶,裴秀丛,陶庆才

(1. 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 沈阳医学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近期最广泛、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1]。高校作为人群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具有人口密集、空间相对封闭、供需来源复杂及师生交集频繁难以追踪等特点,成为疫情防控较大的重点及难点[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突发事件和疫情防控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广泛,在普通公众中已有大量对疫情认知态度行为的相关调查[3-4]。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面对突发疫情,如何正确认知和应对,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2022年3月中旬沈阳市再次突发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市内高校紧急启动实施封闭管理模式。本研究以沈阳市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在疫情应急防控阶段对当前疫情和防控管理的认知、态度以及学生的健康行为情况及应对方式,为今后疫情常态化情况下防控措施的完善及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沈阳市某医学院校封闭在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3月28日至4月15日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3 233 名学生,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100%。本次调查已获得学校及被调查学生的知情同意。

1.2 调查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5-8],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9],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自编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是否参加志愿活动等;(2)对本轮疫情的情绪和感受:主要包括对本轮疫情防控的信心、封闭管理以来的情绪、健康情况、学习态度、有无情绪困扰等;(3)本轮疫情期间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知信行情况:防控认知主要包括流行毒株、病毒感染强度、无症状感染者的特征等,态度主要包括本轮疫情期间对校园防控管理的态度,行为方面主要包括本轮疫情以来健康行为的变化;(4)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进行测评,该量表由解亚宁等[10]根据我国人群特征改编而成,反映人们日常可能采取的措施和态度,共20 个条目,其中1~12 为积极应对条目,13~20 为消极应对条目,采用四级评分(不符合0分,有时符合1分,常常符合2分,总是符合3分),全量表信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积极应对条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条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

1.3 判断标准 知信行程度判断方法及标准:知信行部分根据答题情况进行赋分,认知部分共8题,每题5分,满分40分,其中单选题选对得分,选错不得分;多选题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3分,多选及错选不得分;问卷中对态度和行为进行赋分,采用4级评分,不符合、有时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计0~3分,共20 个条目,其中态度和行为各10 条,每题满分3分,共计60分。认知部分得分>20分为认知较好,≤20分为认知较差;态度总分满分30分,>15分认定为积极态度,≤15分认定为消极态度;行为总分满分30分,>15分认定为积极行为,≤15分认定为消极行为。

根据应对倾向得分情况判断应对方式。应对倾向得分=积极应对条目均分-消极应对条目均分,得分>0为积极应对倾向,得分≤0为消极应对倾向。

1.4 质量控制 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在被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前,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将填写问卷的预计时间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同一IP地址只能提交一次。

1.5 统计学方法 问卷星导出数据,使用Excel完成数据整理,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参与调查的3 233 名本科生中,男生1 094名,女生2 139名;大一年级893名,大二年级906名,大三年级868名,大四年级和大五年级(主要为预防医学等专业在校实习学生)分别为449、117 名;临床医学专业980 名,预防医学专业527 名,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包括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904名,其他专业822名。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3 233名本科生的一般情况

2.2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认知 89.82%学生总体认知较好,87.35%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主要流行毒株;对于病毒传染强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后几天内传染性较强)认知较差,回答正确率仅为14.26%;对于有效灭活病毒措施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判定认知较差,且认识不够全面;对于传播途径和密切接触者判定的认知较好,但也仍然存在认识不全面的问题;之前和现阶段对于传染病相关法律的了解均较好,且现阶段较之前有所提升。见表2。

表2 3 233名本科生对本轮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认知的回答情况

2.3 对本轮疫情的态度 3 233 名本科生中,84.94%学生对本轮疫情持积极态度,对于疫情对生活的影响(44.36%)及疫情期间情绪(56.33%)方面持积极态度的同学占比较低,在其他方面持积极态度的占比均在70%以上,见表3。

表3 3 233名本科生对本轮疫情的态度相关问题回答情况

2.4 本轮疫情期间的健康行为转变 3 233名本科生中,选择积极行为的同学占比均在80%以上,其中最低是生活用品消毒积极行为占比为81.41%,总体呈现积极行为转变倾向,见表4。

表4 3 233名本科生本轮疫情期间健康行为相关问题回答情况

2.5 不同特征应对方式调查情况

2.5.1 单因素分析 3 233 名本科生中积极应对倾向2 317人,占71.67%;消极应对倾向916人,占28.33%。对一般情况各特征下的应对倾向做单因素分析,除每月生活费和对本轮疫情的感受外,其余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 233名本科生疫情期间积极应对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2.5.2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表6),以应对倾向为因变量(积极应对倾向=0,消极应对倾向=1),一般情况各特征为自变量,并将年级和专业设为哑变量(赋值1为参照),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比女生、低年级(大一二年级)比中间年级(大三年级)的学生应对方式更积极;临床医学专业比预防医学和临床相关专业(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的其他学生应对方式更积极;此外,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差、本轮疫情持消极态度和行为转变较差,均为消极应对倾向的危险因素。见表7。

表6 自变量赋值表

表7 应对方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公众对疫情防控的认知越来越普遍和深入。医学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医务人员的重要社会责任,不仅需要培养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应该要加强提升医学生面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积极的态度、培养正确的行为,为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准备。2022年3月中旬沈阳市出现本土病例的疫情爆发,为加强防控,政府及时调整高校管理政策,实施校园封闭管理。本次调查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校开展了禁止外卖、快递进入校园的“铁桶式防疫”措施,并开展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在此背景下,开展了本次在校大学生在疫情应急防控阶段的相关调查。

本研究表明,89.82%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较好,较疫情初期有所提升[11],说明随着抗疫战线的延长及政府和学校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认知水平也随着关注度明显提高。但对于病毒感染强度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可能学生所关注的信息有所侧重,较多关注疫情地区和严重程度而关注疾病感染程度较少。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有效灭活病毒的措施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判定方面认识不够全面,可能与日常生活使用的消毒用品比较单一、新型冠状病毒医学专业性知识不足有关。学校总体的教育比较到位,但还应针对学生认知的薄弱点,继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减轻学生对于类似校园封闭管理等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压力。

调查表明,84.94%的学生对本轮疫情持积极态度,对学校为疫情所做的努力表示认可,对严格校园管控的配合度较高,明显高于曹小华等[12]的研究结果,与王硕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仍然有部分学生认为疫情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也反映出本科生可能由于人生阅历浅、抗压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应激的心理反应。

为防止疫情扩散,有效的防控措施极为重要[14]。在健康行为转变方面,积极行为的同学占比均在80%以上,总体积极行为人数达到92.85%,与赵娜等[15]在疫情初期对高校学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明显高于公众[16],说明学生自我防护意识较好,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健康行为基本形成。但在锻炼、生活用品消毒以及规律作息等方面,积极行为同学占比相对较低,与刘明畅等[17]的调查结果一致。因此学校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行为差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防护意识,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研究表明,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复制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缓解突发疫情带来的各种影响[1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本科生总体应对倾向较为积极,且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原因可能是女生心理较男生敏感细腻,消极情绪更突出[19]。中间年级(大三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大一二年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可能与其课业压力较大有关。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抗疫一线的储备人才,比其他专业学生应对倾向更积极。此外,良好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应对倾向均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本科生在此次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的知信行总体状况和应对方式良好,对疫情已形成较为正确的态度和一定的防护行为,说明学校本次疫情应急状态中采取的各项措施积极有效,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均有成效,但在个别碎片化认知方面有待加强。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知信行水平的提升和应对方式的改善离不开学校的规范教育和社会的正确引导。学校应与相关部门联合,针对不同人群,对学生开展教育并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健康素养,降低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本科生态度问卷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