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的个人”概念刍议

2022-06-02马丽军

学理论·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批判

马丽军

摘 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反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以及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扬弃,构建了“现实的个人”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内在规定。它是马克思人本学的基础,是构筑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的目标。厘清“现实的个人”概念的内在意蕴,在新时代具有彰显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意义和构建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批判;内在规定性;理论意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2-0052-03

“现实的个人”概念在批判性超越过程中形成,它不仅打破了抽象人学的理论困境,还使得马克思的思想在这一概念的确立中获得了革命性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动因探索,确立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自己唯物史观理论构架的逻辑起点。基于“现实的个人”概念,马克思开辟了一条不同以往的人的解放道路。为此,本文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之中,试图在廓清“现实的个人”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探索人类解放道路的逻辑路径,这对于阐明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旨趣具有重要意义。

一、批判与扬弃:“现实的个人”概念的产生

遵循着前人的理论逻辑框架,在思想的批判与扬弃的过程中,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概念逐渐建构起来。通过对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进行反思、对费尔巴哈与自然同质的“抽象的人”的批判以及对施蒂纳以“自己”为中心的“唯一者”的扬弃,马克思划清了与以往抽象人学范畴的界限。

其一,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反思。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大都将“人”的概念做一般意义上抽象的界定,其中黑格尔便是这一窠臼的集大成者。他把“个人”理解为具有自由意志的权力主体。“奴隶通过自己再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才意识到自己固有的意向。”[1]“个人”是自我意识的实现,是绝对精神即其哲学最高原则展开的某一环节。当作为“个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到道德伦理阶段时,国家是成为其伦理理念的最高实现。“个人”获得国家成员的规定性,才有可能成为自在的存在。一切事物都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精神正是通过外化与外化的扬弃来认识自身、实现自身。因此,黑格尔所构筑的“个人”概念,仅仅是抽象的、思辨的东西。从自我意识这一主观性概念出发,鲍威尔试图对黑格尔哲学中的实体进行消解,他把人理解为想象的、臆想的、抽象的人。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他们只是……把这种规定性变为想象的规定性,变为范畴,并把这个范畴充作产物、关系或运动的观点。”[2]鲍威尔用自我意识“冒名顶替”现实的个人,是从“人间”上升到了“天国”,这是非常危险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应当是现实的个人。人具有现实的需要,并具有立足于实践以满足现实的需要的能力,而在满足需要的物质实践过程中,人还结成一定现实的、社会的、歷史的关系。因此,鲍威尔所说的那种独立存在的、脱离社会历史的、无规定性的、抽象的人,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

其二,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类”,他在颠覆黑格尔的神性与理性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受益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马克思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理性旋涡之中“惊醒过来”。但是,费尔巴哈所论述的人的概念,实际上也是“抽象的人”。“费尔巴哈从感性确定性出发,指出自然界和人才是哲学的出发点。”[3]自然是人本质的一部分,有人类涉足的自然才是真切的自然。人所存在的自然界是先于人但不依赖人的存在。人根本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就在于人拥有意识,这种意识即类意识,也就是说,人不但能觉察到自己是个体的存在,而且可以觉察到自己是“类”的存在,动物却不具备这一能力。费尔巴哈强调人的自然关系,并穿透自我意识的迷雾深入到世俗的现实生活中去研究人,无疑有助于打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思想“垄断”。但是,由于他对人的规定性研究仅仅停留在自然的直观领域,因而忽视了其感性——对象性在实践活动领域的巨大作用。费尔巴哈不理解人的社会属性,仅仅把人看作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4],是一种具有抽象规定性的、共同的“类”。他甚至把人与人之间相互结成的关系,归结为一种“爱的宗教”。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意识到了物质实践之于人的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并且在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的过程中,建构出了关于人的感性活动的概念,从而对于人的认识得以上升到新的高度。

其三,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扬弃。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提出了不满,他从人自身出发,以此为基础重新构筑了“唯一者”的思想。施蒂纳以个人为中心,力图解构人的抽象的规定性,重新恢复人的“血肉之躯”。他积极地探索真实的个体,想要穿透费尔巴哈“神圣观念”的迷雾,将人拉回现实生活。施蒂纳把思维当作现实的前提,认为“每个人均是利己主义者”[5],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没有具体化、实在化,其仅仅通过虚构历史来为自己提供理论依据。施蒂纳仅仅把历史运动看作是观念的发展,人在他那里也只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脱离了现实世界的人,与他物无关,仅诉诸自我。马克思从物质生产角度批判了施蒂纳“唯一者”的思想。在他看来,施蒂纳的“唯一者”不过是用怪影在思想观念里兜圈子,他和费尔巴哈一样,都没有把人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都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考察人,而是把人和现实硬生生地分离开去研究。“抽象的人”是他们难以挣脱的窠臼,我们想要把抽象的“唯一者”改造成“现实的个人”,必须要深入现实生活中而非观念中去考察这一概念。从个体生命的存在出发,马克思探寻到了社会历史运动背后的物质基础,并提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人,而非思维领域内的抽象概念。

二、构建与超越:“现实的个人”的内在规定

在对关于“个人”概念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对以往哲学革命性的超越,并在《形态》中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丰富的理论阐述。

其一,“现实的个人”具有自然规定性。“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人之所以具有“现实性”,首先就在于人是从事现实社会生产的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同构性,在经由自然界长期进化之后,人成了直接具有生命形式的自然存在物。因而,人具有了自然万物都具有的本能特性,即对自我生命保存的特性。凭借着维持自身生存的物质活动的展开,人逐渐从纯粹的自然物中超脱出来,从而获得了与动物根本特性不同的规定性,即“现实性”。“现实的个人”在自然界获得规定性展开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展现,尤其是人所特有的精神力量得以迸发。物质生产活动使这一力量获得独特性的表述形式。依托自然的先在性,人先经由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之后便与语言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劳动和语言的双重架构中,人的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逐渐地显现出来。人因而得以更好地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本质性力量,逐渐将自然打造成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理想型空间。“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6]换句话来说,“现实的个人”不是脱离自然界的抽象存在。恰恰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以及在承认自然先在性的基础上,人才能得以凭借着劳动超脱了自身的自然规定性,即超脱于动物单一的生理需求。人不再仅仅满足于生理的需求,而要依仗自身的超越性力量获得创造性的体验。正是在不断扩展既定领域和界限的同时,人获得了社会性的规定。

其二,“现实的个人”具有社会规定性。人的社会规定性根源于人的需要,它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产生出来,展现为人与人之间现实关系的结成。“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现实的个人”来源于自然界并具有自然属性,但是,人的本质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纯粹的自然肉体,而是内在地包含着社会规定性。人受自然存在本能的影响,通过物质实践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在基本生命得到保存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谋求世世代代生命的延续。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需要进一步扩大,分工协作开始显现,扩大的“共同活动”不仅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而且使人结成了更大范围内的生产关系。人受生产方式的驯服,又反过来规训和改变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这是人实现社会自我本质力量的表达。现实的人在自然领域,凭借劳动手段创造属人的社会,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并在劳动对象中不断地去确证自身。由此,人在劳动中生产出了非物质的力量,并在对象性活动进行的基础上,意识到了自身的非物质性的存在即意识能动性的存在。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不断深入,人对自身所获得的非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越多。人要求不断地变革现存世界,以获得理想状态的存在。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意识的能动性作用)的双重驱动下,人必定要由独立的个体走向社会共同体,在社会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再经由自然和社会的规定性获得自身本质力量的双重确证。借此,立足于实践这个基点,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从虚幻的空间完全拽回到实际活动当中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历史唯物主义这座理论大厦。

其三,“现实的个人”具有历史规定性。“现实的个人”在对象性活动的确证过程中,获得了历史规定性的展开。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延伸性,后人所创造的历史都是在前人一定累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前提,其自身内在地包含着某些历史属性的因素。“现实的个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而个人的发展也随之成了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人必然是作为历史存在物而存在。人通过实际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历史,所有呈现出的各种历史活动也都是围绕人来展开。“现实的个人”在历史规定性展开的过程中,成为历史主体,实现了自身生命的延续。经由自然层面的材料加工,人获得了生存所需的资料,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将自然纳入人类历史,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统一发展的运演逻辑。一切历史都是人作为“定在”中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无法将“现实的个人”完全剥离。“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2]人以自身的发展为目的,为了自身目的的达成,必须要到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身的确证。其中,實践是这一过程的中介。在实践活动中,人与物结成了相互的关系,人与人确立了彼此承认的联系。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人不断地发展自身,因而构筑了历史的长河。离开了人的历史,无疑成了无水之河,成了纯粹抽象的概念。

三、意义与价值:“现实的个人”的理论意蕴

“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提出,使得马克思把人从抽象的思维王国拉回了现实,冲破了一切对精神、上帝的迷信,打破了历史与自然的隔膜,开启了对人类社会历史认识的科学道路。迄今为止,其仍然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意义和现实理论价值。

其一,“现实的个人”概念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基石。之前的哲学家,尤其是“德国哲学是从意识出发去理解有生命的个人”[7],他们只是把人的能动性抽取出来,片面执着一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从完整的“现实的个人”结构中被剔除,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唯心主义“庖丁解牛”之刀下,变得面目全非。再加上他们没有认知到感性的实践活动的意义,自以为找到了真理的“奥秘”,实际上却使得自然和历史各执一端,互无交集。与此相反,马克思找寻到了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秘密基地,他开始对以往的哲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清算。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对哲学的基底进行了重新构建。他从人的现实性确证过程入手,揭示了人在劳动中从“定在”—“自由”—“定在中的自由”的觉醒理路,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变过程。借此,马克思寻觅到了人的自由解放途径,并为这一途径构建了唯物主义的理论方向。从“依附于物”到“企图控制物”再到“与物的和谐相处”,人类历史上有多次革命,但“过去的一切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马克思不仅为人的自由解放提供了哲学理论,而且找到了这一理论的伟大践行者,即无产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带领人们奔向自由的解放道路,只有无产者全部联结起来才能获得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因而,我们想要推翻那些压迫人、奴役人的关系,想要建立起使得全部人都能够得到解放的社会,想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就必须要在实际的实践革命中实现彻底的共产主义革命。

其二,“现实的个人”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意蕴。新时代人民期许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望日益强烈,它不是在抽象的思维王国中实现的。相反,它需要每个人的实际参与,需要物质的丰富和积累。排除了自然之外的历史的解放,只能成为一个虚假诺言。同样,将人和自然相对立的解放,也只能成为一场“骗局”。人类历史发展中一切的问题和矛盾都是由人所引起的。人具有自然的特性,人需要从自然界谋求使得自身存在的物质,自然同样在运演逻辑中产生了人这一物种来对其进行改造。“一切工作……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8]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既要重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也要强调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尊重、友爱和谐的关系。由此,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更好地引領人类文明新形态。

综上,“现实的个人”是引领人民奔向自由解放道路的现实指引。“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9]马克思不仅把“现实的个人”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还作为其思想的终点。实现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现实的个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过程就是人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是这一思想的引航方向。人是世界历史的主体,在“现实的个人”的合力作用下,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一切都在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做准备,没有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就失去了其内在的价值,所以,必须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目标。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金洲,郑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之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3).

[4]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德]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金海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陆杰荣,吴霞.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点展开的逻辑进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3).

[8]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批判
哲学思维与大学生创新项目
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五礼制度沿革与萧梁文运兴变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批判与承续:在理性选择中提升文化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