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域下泸州市老旧街区保护规划设计研究

2022-06-01毛美菱杨宁

旅游纵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泸州市文旅融合

毛美菱 杨宁

摘 要:文旅融合发展的推进,对传统街区的保护和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展现文化内涵,打造旅游亮点,带动整体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文旅融合的现实要求下,四川省泸州市小市街区作为历史悠久、地域文化丰厚的老旧街区,需要积极探索发展文旅产业。本文从小市街区文旅发展现状出发,多维度地对小市街区的保护规划设计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小市街区文化旅游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小市街区;泸州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1年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文旅融合视域下泸州老旧街区保护规划设计研究”(LZ21A012);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团队建设成果(2021YJTD13)。

引言

近年来,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就旅游发展的整体构成而言,文旅融合是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前驱,同时是“讲好中国故事”“优化城市形象传播”“打造城市新名片”的实践依托。泸州市在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资源都颇为丰富,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保护传承老街特色风貌,打造文旅商业街区,助推城市新名片,是当前泸州市的一项重要课题。小市作为泸州市的老旧街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旅融合的现实要求下,应改变街区旅游方式,积极向体验参与式文化旅游方向转变,打造小市文化旅游商业街区文旅品牌,以满足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的新需求。

一、文旅融合视域下小市街区发展现状

目前,泸州市城市规划建设较快,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市内各区域间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小市街区一直处于发展落后的状态。2017年泸州市龙马潭区政府公布,要依托小市街区的现有街景和文化建筑,重塑小市街区的发展,将其打造成具有多元活力的“文化+旅游”街区,助力泸州市文化旅游的发展[1]。2019年泸州市规划局发布文件,把小市街区的旧城改造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将其定位为滨江文化休闲区。

现今,小市街区的主体部分保存较好,清末以来的历史建筑格局依旧存在,但在长期居住使用过程中,街区内多数建筑日益老化破损,且不断进行修补,破坏了建筑原有的肌理,影响了街区内整体建筑风貌的呈现。此外,小市街区的风貌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相对不足,如小市街区的传统风貌与街区周边的新建筑在景观上不协调,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区域建筑与规划开发的整体性、统一性。在近年来小市街区改造的过程中,计划根据小市的文化情感,展现历史人文魅力,展示小市街区的市井民俗生活和原本的商帮码头文化。但就当前来看,小市街区的改造与升级只是在宝莲街——蒋兆和故居片区,而其他片区的改造与保护尚未落实,而且在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涉及文物保護的问题,这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具体探讨和分析。

二、文旅融合视域下泸州市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

(一)小市文化旅游资源

泸州市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富集,形成了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名酒文化、长江文化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游资源,但泸州市旅游资源多以生态景区为主,高品质的休闲文化街区较少。

泸州市小市街道的宝莲街作为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备依托区域优势和文化底蕴实现文旅街区跨越发展、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实力。泸州市应准确把握文旅市场发展动向,超前布局,依托宝莲街、余公街、凌子街的精准定位,在新时代商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将小市街区的建筑、景观风貌进行统一规划打造,重现明清时小市码头水运兴旺、商贸繁荣的景象,以多元文化的集中展示助推泸州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二)小市文旅商业街区定位目标

泸州市小市街区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总体指导思想是打造多元文化融合的旅游商业文化街区,将小市街区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旅开发相结合,以宝莲街,余公街,凌子街的古街、古迹、古建,名人,名酒,名吃6个优质文旅资源,全方位构建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特色文化街区品牌,为“老城区”树立“新形象”,打造极具泸州地方文化特色和商业活力的城市新典范,促进泸州市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旅休闲目的地。

(三)小市文旅商业街区保护规划设计要点

在对小市街区进行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以保护与传承小市街区的历史为前提,在保护中改造提升,以重点建筑修复、设施风貌整治、街区景观亮化、智慧老城建设四大工程点线面立体设计,全方位构建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特色文化街区。

1.重点建筑修复

根据保护小市街区传统建筑的基础原则,结合小市街区发展的文化和历史记忆,在传统小市街区特色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的整体体系,按照文旅融合开发要求,从修缮型、整治改造型及传统再演绎型3个方面出发,进行小市街区的保护规划设计。

(1)修缮型。系统梳理小市街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存,保护和修复商贸遗址、特色景观、文化场所、民居建筑这4类建筑。按照小市街区内传统建筑的破损程度和文旅开发的目标,以打造小市街区传统特色建筑群为基础,向游客群体展示小市街区的古街、古迹、古建及商帮码头文化。将小市街区的传统元素和空间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在不损害建筑物的格局分布和外部形态的基础上,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小市街区建筑进行保护,同时在建筑物的内部融合现代化生活科技,从而在确保环境协调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在具体修缮的过程中,对小市街区传统建筑进行整体加固,对建筑外部墙体进行保护,对建筑肌理损坏的部分进行仿真修复,确保还原街区内建筑的古味[2]。

(2)整治改造型。整治改造型主要针对小市街区内的现代建筑,结合小市街区整体开发的原则与目标,综合改造内部的现代建筑,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将其打造成小市街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过渡结合区域。从小市街区的整体情况来看,街区内部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界限相对较为清晰,但是建筑内部的肌理与传统建筑不协调性。因此,应对现代建筑的屋顶进行重整,将其换成与传统建筑协调的青砖瓦,并对墙体的色彩和纹路进行重新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文旅业态的要求和居民居住生活的需求。EA63B0B9-19A3-45CE-B8AF-80F4C51A7F0C

(3)传统再演绎型。传统再演绎型的改造对象主要是小市街区周边的现代建筑和小市街区内部的破旧院落。以满足文旅业态和生活需求为基础,在该类建筑的设计与保护上融入宝莲街、余公街、凌子街的古街、古迹、古建的神韵,充分利用现代材质对小市街区的传统元素进行再演绎。按照地块大小、周边环境和功能用途选择合适的传统院落基本类型融入现代审美要求进行设计,将从老街传统院落中提取出的院墙、院门、院落地面铺装等元素进行简化重组,充分保留小市街区院落肌理,满足现代居住和文旅业态要求。空间设计上灵活延续小市街区古建肌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具有泸州民居建筑文化特色的现代居住环境。

2.设施风貌整治

小市街区设施风貌整治分为基础性设施改造与街区风貌整治两个部分,以全面完善小市街区基础配套设施为目的,打造具有泸州地域特色的街区风貌,将小市街区建设为生活便捷、文化氛围浓厚、宜居宜游的文化休闲街区。

3.街区景观亮化

街区景观的营造能够提高游客的互动性。为此,可以将小市街区内建筑、广场、街道、树木等作为景观亮化工程的重点打造部分,以营造风格统一、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明暗有致、和谐舒适的景观照明设计氛围,利用视觉直观感受提升小市街区人气,形成独特的小市街区夜景,塑造泸州城市名片,以夜游带动消费升级,实现人气和收益共赢的同时促进泸州文旅一体化发展,助力经济“内循环”。

4.智慧老城建设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安防监控、全球定位系统等智能技术运用于小市街区的保护与规划设计中,建设智慧老城,拟解决小市区域内的安全、消防、交通、地质灾害等治理难点,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管理。

三、文旅融合视域下泸州市小市街区保护规划设计实施保障

(一)加大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

随着泸州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的不断推进,泸州市政府应集中经济力量解决小市街区在保护与规划过程中的财政问题。可设置小市街区改造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小市街区的改造项目。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小市街区保护规划投资发展的活力,由文旅局牵头协调小市街区协会和金融结构,成立小市街区的保护与规划发展的专项资金,结合区域小市街区文旅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基金的体量和使用的相关标准[3]。在基金的成立过程中,还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培养专项基金管理人才,确保基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而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体系建设,从而形成小市街区链,为促进泸州市的文旅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二)建立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发展协会

在泸州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发展过程中,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建立民间发展协会,发挥一定的协调作用,进一步为泸州市小市街区的保护与规划发展提供支撑。一方面,以地域为核心,建立地域性的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发展协会,结合小市文旅特色资源与保护规划现状和需求,协调发展主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的实施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发展协会也要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和游客的实际需求,对泸州市与小市街区的文旅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文物“活起来”,促进泸州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创新,助推泸州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与可持续发展[4]。

(三)进一步延伸小市街区链体系

在泸州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小市街区链的延伸与拓展,进一步提升小市街区的盈利能力与竞争能力。就泸州市而言,在开展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从泸州市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提炼与总结,重视融入地域性文化特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体系,提升小市街区保护与规划本身的文化属性。在小市街区链延伸探索的过程中,泸州市要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小市街区主体参与、民间协会融合的作用,加大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探索实施多元主体、多元协作的发展路径。此外,在小市街区链延伸的过程中,要加强小市街区与其他街区、景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大力发挥小市街区对其他景区的带动作用[5]。

(四)不断推出小市街区创新产品

纵观全国,文化旅游商业街区的优秀案例层出不穷,如:成都历史街区改造活化的范例——宽窄巷子,平均年游客量2 000万人次;西安的城市名片、城市夜游典范——大唐不夜城,2019年游客量1.1亿人次。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提升,我国具有特色的街区旅游业产品不断增多,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小市街区的保护与规划压力,如何充分彰显小市街区的特色、打造小市街区品牌,这也是保护与规划设计中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对此,泸州市要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与地理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小市街区的旅游模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市街区品牌和创新产品,如开发设计充满小市街区历史特色的“文化墙”,生产具有小市街区标志的日用品,以此提升小市商业文化旅游街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结语

本文对泸州市的小市街区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小市街区的保护规划设计要依托泸州地域特色与小市街区的文化资源协同发展,同时突出自身发展优势,从重点建筑修复、设施风貌整治、街区景观亮化、智慧老城建设四大方面出发进行设计,将现代生活方式、旅游方式与历史建筑有机融合,使泸州小市焕发出不一样的风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還需要借助政府、高校、民间协会支持,盘活内外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打造小市文旅休闲街区品牌,充分发挥小市街区对泸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青,彭元.文旅融合背景下泸州文旅集团战略规划研究[J].中国商论,2021(23):21-23.

[2] 黄峥,朱烈建,贺广瑜,等.基于原住民视角的古镇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浙东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实例[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传保护)/成都: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2021.

[3] 毛美菱.泸州市发展乡村科普旅游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20(29):40-42.

[4] 梁陶.全域旅游背景下泸州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6):131-132.

[5] 冯钧,桂秋英,周琴,等.泸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59-61.EA63B0B9-19A3-45CE-B8AF-80F4C51A7F0C

猜你喜欢

泸州市文旅融合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江阳区418名退捕渔民“转业”
泸州市:多措并举 扎实做好农民工返岗服务保障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