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一阕小令里轻嗅梅花

2022-06-01胡笑兰

青春 2022年6期
关键词:妙玉红楼梦

少时,常听说书,说书人走了,但父亲会接着给我们说书。

父亲为我们盖的是青砖大瓦房,“齐檐封火”的青砖瓦屋,是父亲从徽州得来的灵感。房前有泡桐树,不远处辣蓼草长得茂盛,还有那株站了几百年的老槐。葡萄藤从屋檐上垂下来,藤下有躺椅,有滚沸的香茶,弄堂的风习习地吹……父亲在家的日子,我和妹妹会把他的竹躺椅拿出来,再泡上一杯酽酽的茶。然后,我们各自搬把小椅子,围在父亲身旁,仰着小脸,听父亲说书。他说的是《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

超凡的记忆力,再加上他自己灵动的语言,父亲说得绘声绘色。他的内容有的来自他听书后的记忆,再有就是他读过的古书,经由他再次演说,更灵动了。他说的古战场上的打斗场面,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先是排兵布阵,阵前叫阵,将与将决,兵与兵斗,刀枪剑戟,一招一式被他说得活灵活现,紧要处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吊起了我的胃口,我听得入迷。我后来就常常想,父亲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记忆力,而我是没有父亲那样的记忆力的,更不用说语言表达能力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敏感,喜欢动笔,我的笔头永远要好于嘴巴的。

每一个故事,都向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隐秘之处的窗,它们让我不停地做梦。父亲也许并不是刻意要引领我走什么样的路,但我文学的启蒙的确是来自于父亲,来自他最初的古书说谈。这样的浸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一个年少的人,有了读书的兴趣,那兴趣是悄然而至的。我还得感谢我的哥哥,他也喜欢读文学书籍。他一开始拥有一个书箱,后来书箱放不下他那些书了,父亲还给他打了只书架,就用门前的泡桐树木做的。我最早的阅读就是从哥哥的书箱开始。里面有四大名著,有鲁迅全集,有“三红”,三红就是《红岩》《红日》《红旗谱》,甚至还有一些手抄本。鲁迅的书最多,是我的“三味书屋”……

每当我捧起一本书,我那只上了几天识字班的母亲看不出来我是在读“闲书”,但凡我在读书,她那好看的嘴角就会浮上欣慰的笑,还会端上一碗羹汤,来到我身边。我那读了些书的父亲是知道的,他粲然一笑说无非是些闲书。但他从不拦阻我,就像他平常一贯对孩子的做派。都说严父慈母,但在我们家却是颠倒了。

我读到了很多的中国古典文学,而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红楼梦》了。

那年,又一个暑假,五年级的我病了,高烧寒战,父亲在医院照顾了我半个多月,烧退了,我的小脸上有了血色。

父亲说我们出门逛逛吧。医院的门前是一排古旧的老屋,间杂着一条小巷。小巷子里,一个须发尽白的老爷爷守着一张竹凉席,一条小黄狗躺在老爷爷脚边,摇着尾巴。隔不了幾步,一字摆开很多小摊位,面前走来一个卖糖葫芦的,一支麦秸耙子,上面插满了糖葫芦,像把一串串红灯笼扛在肩上……我却径直奔向老爷爷摊位。我看见那凉席上摆满了半旧的书,小人书,大人书。我打量这些书,犹如打量一个新奇的世界,我的手落在了一本《红楼梦》上,我打开了它。我看着,渐渐地入神,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父亲递了支烟和老爷闲聊起来,我没有听清楚他们在聊什么。

我看完一个章节,抬起埋在书上的头。爷爷和父亲说:“这女子这么爱看书,好!你估摸着,给个块把两块的就成。”父亲眯着笑眼问我:“我们买糖葫芦吧!”我朝那诱人的串串红看了眼,吞了下口水,把书握得更紧了。两个素不相识的大人眼光交织,嘿嘿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得到了那本书,我和哥哥一样也拥有了一本《红楼梦》。那本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一版《红楼梦》。以程乙本为底本,参校了其他七种版本,由周汝昌、周绍良、李易校订标点,启功作注。胡适先生对启功先生的注释非常推崇,他曾举例说:《红楼梦》中姽嫿将军的“姽嫿”二字,启功先生的注释是最佳的,可谓要言不烦。姽嫿是古语,女子安娴幽静称为姽,兼能勇武奔驰称为嫿。这仅是一例,翻阅其他注释,也同样有简明扼要的风格。

这部《红楼梦》,此后我很多次拿起来读。每一次阅读,每一个年龄段阅读都有不一样的理解与感悟。

第一次在小巷,我当时太小了,除了被故事吸引外,还读不懂她真正蕴涵的思想,吸引我更多的是宁荣二府雍容华贵的描写。我会尝试背记里面的诗词,那会儿还特别痴迷石头,好像每一个精美的石头都是神仙变的。看到焦大骂街,刘姥姥带板儿进大观园,想到焦大有如我们家的邻居,那骂是熟悉逗趣的。刘姥姥和板儿更是写得活,一个村妇把泥土气息带进了大观园,其态可掬,其情可见,给这个富贵之家带来了新奇与热闹,而其实姥姥是很有智慧的。延胡索用于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跌打损伤等,我们那里的山上并不鲜见,但此后一看见它,我自然就联想到曹雪芹写在《红楼梦》中那个著名的药方。

年少时读《红楼梦》,读到宝玉“梦游太虚境”,我会悄然脸红,我为“宝黛”凄美的爱情而感伤。“葬花吟”“枉凝眉”,那些优美的句子我能熟记于心。黛玉的诗情、感情、爱都表现在《葬花吟》中。只因她太聪明、太敏感,又用情之深,造就了黛玉的多愁善感与孤傲,我见犹怜。黛玉还是自然与浪漫的,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在我看来都是美的。就算是忧伤也是唯美的呀,唯有打动人心的东西才能称之为艺术。

皇亲国戚轮番上场,荣宁府雍容华贵,那种排场气势与做派,那些呈现必得之于生活的濡养,必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才情。大观园就是一帮年轻才俊的乐园,有豪门公子,有富家千金,有很多小的人物,柳湘莲,蒋玉菡,妙玉。在宝玉的眼里,女儿是水做的,清丽可人;男人是泥做的,充满浊气。而蒋玉菡与柳湘莲是两朵莲花,是佛的化身,只有他们是干净的。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好恶与审美,也是对混沌世界的挑战。那些男人在各种名利场浸染,难免散发世俗之气,只有女儿家涉世未深,才保持有水样的清纯。

大观园里,金陵十二钗们,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才情万丈。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秋爽斋,蓼风轩,紫菱洲,栊翠庵等。单看这些名字就具有诗意,它们还是一个个隐喻,暗合了各自主人的性格与命运。诗社创作竞诗时皆是原创,皆是即兴而为,诗谜酒令联句之类的游戏之作,皆语出有典。由表及里,似乎能照见安史之乱,也有唐宋诗词,苏东坡、李商隐、李白等诗句的影子。90F6AA26-219C-4467-A8F8-715C6B3DFC79

再说诗词酒令,见景即是诗,足见才情。宝玉到妙玉的栊翠庵乞梅,吟句“为乞嫦娥槛外梅”。把妙玉比作月宫嫦娥,妙玉徒有一树梅花。他写下的诗如一树梅花,也摇曳着妙玉的影子。

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她心性高洁,纯真无伪,傲岸得便是那一枝“槛外梅”。那枝梅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意,好似一枝无瑕白梅陷淖泥。我叹惋,我怜爱,也许因她身上独有的气质吸引了我,还因为她凄凉的结局。以至多年后,在我的文字里,我把杨家山的释僧果寄予了妙玉的那份孤清:“应该有点妙玉的影子,漂亮得让人心疼,瘦瘦的也让人心疼。”好在,释僧果身逢盛世,她可以自由地驾驭自己的生活,缱绻于自己的心灵领地。

红楼女儿,人生都以悲剧落幕。人性美和悲剧美在120章回无限蔓延,这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于是,我也会用“些许”“打望”“周全”这样的词,会写出“如水照缁衣般的人情练达”“心湖宛若跌入一颗小石子,漾起些微波澜”“母亲讲究,吝是啥时,都将自己收拾得洁净光鲜”“以清新整洁的面目示人” 等等这样的句子。

我自己也奇怪自己的遣词造句,何以有这样的特色。仔细想想,原来是因为读到的古典书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如此之大,等到你想写点什么时,它们就像滚沸的岩浆澎湃,很自然地流于笔端。还有那些古朴清雅的关联词,流转有韵的句子,不知不觉就在我的文章里出现。我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老师,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喜欢我的作文,我成为校刊的作者。张老师说,你一直这样写下去,你会写好的,也许会成为一个作家。哇!作家,全班哗然。我却面色如常,其实在我心里,我早就有这个梦想,我甚至悄悄地给自己取了个笔名。若干年后,当我真的写作时,我没有动用这个笔名,我还是用了我的本名,父亲给了我生命与文学的种子,我没有理由不用父亲给我的名字呀。

现在再读《红楼梦》,我更多关注的是她的表现艺术与思想。曹雪芹对人生有着最透骨嶙峋的思考,他站在儒家、道家、佛家人生体验之上,对如何活着有一种深度的思考。作者以自己的家族生活为主要模型来创作,在揭露与谴责的背后还有一定程度的惋惜与痛惜,不愿十分露出模型中的真人真事等等,造就了《红楼梦》中屡次言明的“真事隐去”,纯为“假语村言”的情形。这种虚实相间、扑朔迷离的写法,本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一个家族香消玉殒,宝玉出家似乎是一个宿命,也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只落下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红楼梦》哀婉的是一个家族的衰落,也是一个文明世界的衰落。有些书耐读,适合反反复复地去读,如果你能耐心读它,感受到被绵长的忧伤和无奈、愤怒与失落包裹着的时候,你会感到文学对人生的滋养,是任何其他艺术都达不到的。

《红楼梦》引领着我阅读更多的书,熟读庄子、孟子、蒲松龄、欧阳修……经过大量阅读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同时我也读古今中外经典之作,读西方文学,欣赏它们的艺术表达与思想。

生命的体验总是独一份的,不可复制的,随着年纪的增长而生长出宽厚的外延与内涵。里面不乏智慧与启迪,把它们选擇性地写出来,无疑是有裨益的。就像一坛酒,总是被埋在地下,尘封日久才愈见馥郁醇厚。生命也是一场千山万水的奔赴,迎着光与美好,不停前行。一路上捡拾着情感与经历,体验生而为人的痛苦与幸福,我最想做的事情,是将她们呈现出来。于是,我写,她们不断地见于报纸杂志,我的散文集也出版了。

我一直以来对古建筑感兴趣,大凡去一个地方,只要一见它们,我的眼睛就发亮。这也许和我读过的那些古典文学有关,那些文字对古建筑文化艺术的描写与呈现,让我生出无限的爱意。写它们的建筑特色,它们的文化底蕴,它们背后的故事,让我欲罢不能。从一开始为报纸文化地理专栏撰稿,到现在为很多家刊物的文化古韵撰稿,而大部分是约稿。这个也不好写,要付出很多努力,你得大量考证,你得现场探访。你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馒头,你还得写出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以至有自己的特色与标签。

培根在其《谈读书》中说,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在我看来,前提必须是值得一读的书。爱文字的女子有如从《诗经》里走来,带着一种清雅脱俗的温婉。中国文字美妙无穷,它自带图画、性情、意韵、道理,女子若能安静地浸润于里,久了,自会滋生出一种气质。

《红楼梦》慷慨地滋养了我,“宁荣二府”“大观园”是故事的归属地、人物的舞台。当然,我更感谢文学女神的眷顾,让我有澎湃的激情去描绘她。一个人能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把她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有如在一阕小令里轻嗅梅花。

作者简介

胡笑兰,女,安徽人,现居深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北京文学》《红豆》《厦门文学》《海燕》《牡丹》《散文百家》《散文选刊》《解放日报》《文汇报》《生活周刊》等报刊。为多家刊物专栏撰稿,著有散文集《拾花记》。

责任编辑 苏牧90F6AA26-219C-4467-A8F8-715C6B3DFC79

猜你喜欢

妙玉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妙玉那场茶事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浅析妙玉的人物形象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