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bCas12a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活性检测

2022-05-31李小龙张晓倩田小欢赵书红曹建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靶标质粒引物

刘 茹,李小龙,张晓倩,田小欢,余 梅,3,赵书红,3,曹建华,3

(1.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3.华中农业大学,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70)

Cas12a(原名Cpf1)蛋白是CRISPR效应蛋白,该家族已被鉴定出46个种属,在基因编辑领域应用较广泛的有3种,分别是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LbCas12a、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sp.)AsCas12a和新凶手弗朗西丝氏菌属(Francisellanovicida)FnCas12a[1],这3种蛋白显示出类似的结构域特征,其氨基酸数目从1 228到1 307个不等[2-3]。Cas12a识别富含T的原型间隔子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 PAM),由CRISPR RNA(crRNA)引导切割靶标双链DNA(dsDNA)[4]。与Cas9蛋白相比,Cas12a具有相似的基因编辑效率,但脱靶效应更低,更具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5-7]。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 是一种单链线性DNA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它是引起繁殖障碍最常见的感染源之一[8]。PPV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需要一种有效检测PPV感染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检测PPV的技术是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这些技术在养猪场大规模推广使用存在困难[9]。理想诊断方式的特点是廉价、准确,可以快速提供结果,并且能够对多种样本类型同时检测[10],因此亟需经济高效的核酸检测工具。LbCas12a被证实当其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切割双链DNA(dsDNA)时,会引起非特异性单DNA(ssDNA)的反式切割[11],这为检测ssDNA病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于LbCas12a具有DNase和RNase活性,所以LbCas12a只需要1个单独的crRNA(CRISPR-derived RNA)即可完成激活,pre-crRNA形成假结,可被LbCas12a识别和剪切[1,12]。反式切割活性需要LbCas12a/crRNA/靶DNA三元配合物的形成,通过Ruv C核酸酶结构域切割任意靠近的ssDNA[13]。Li等[13]对包含LbCas12a在内的9个种属的Cas12a蛋白进行测试,发现所有蛋白均在质粒dsDNA上表现出了内切酶活性,并且在ssDNA上均具有顺式和反式切割活性,这表明顺式和反式切割ssDNA的活性可能普遍存在于Cas12a蛋白中。CRISPR-LbCas12a系统在分子检测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是目前LbCas12a蛋白的应用热点之一[14]。利用该蛋白的反式切割特性,配合标记荧光的单链核酸探针,从而实现病原核酸的高灵敏检测。此类研究结果在新冠病毒、非洲猪瘟等病原检测中已取得成功[9,11,15]。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利用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并利用Ni-NTA树脂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高浓度LbCas12a蛋白,并进行了功能活性检测,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LbCas12a蛋白进行病原检测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可行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质粒与菌株 pMBP-LbCas12a质粒购自北京中源合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ET-28a(+)质粒和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均购自翌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PUC57质粒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购自上海唯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Gloria Nova HS DNA聚合酶、ABclonal MultiF Seamless Assembly Mix均购自ABclonal公司;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去内毒素质粒提取试剂盒购自Omega公司;NheⅠ、SalⅠ、NEBuffer2.1均购自NEB公司;IPTG购自Biofroxx公司;Ni-NTA Beads 6FF购自SMART公司;超滤管购自Millipore公司;Agencourt AMPure XP Beads购自Beckman Coulter公司;T7 High Yield RNA Transcription kit购自Vazyme公司;Qubit 4.0购自Invitrogen公司;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购自Sonics公司。

1.2 引物设计与目的基因扩增

参照pMBP-LbCas12a质粒(Addgene,113431)中LbCas12a基因的序列,利用SnapGene 3.2.1软件设计扩增LbCas12a基因的引物,并引入同源臂序列(表1);参照pET-28a(+)质粒序列,设计反向PCR扩增线性化载体的引物;参照GenBank公布的PPV序列(登录号:NC_001718.1),利用SnapGene软件设计引物PPV-1和T7-PPV。 引物信息见表1。引物均由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合成。 用Gloria Nova HS DNA聚合酶进行目的基因扩增。 PCR扩增体系为25 μL:Gloria Nova HS 2×HF Master Mix 12.5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0.5 μL,质粒模板1 μL,ddH2O补至25 μL。PCR反应条件:98 ℃预变性45 s;98 ℃变性1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共30个循环;72 ℃延伸5 min。PCR产物经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目的条带。

表1 引物信息

1.3 重组质粒pET28a-LbCas12a的构建

利用SnapGene 3.2.1软件构建pET28a-LbCas12a重组质粒图谱。 将线性化载体pET-28a(+)与目的基因LbCas12a按摩尔比1∶3进行无缝克隆,反应体系20 μL:2×MultiF Seamless Assembly Mix 10 μL,DNA 6 μL,ddH2O补至20 μL。反应条件:50 ℃ 15 min。取5 μL组装产物转化至50 μL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涂布至含有卡纳抗性(K+)的LB平板,挑取单菌落于LB(K+)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7 ℃培养6 h后送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测序。测序正确的菌液进行重组质粒pET28a-LbCas12a的提取,并利用NheⅠ和SalⅠ进行双酶切,并采用NheⅠ和SalⅠ分别进行单酶切作为阴性对照,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4 IPTG诱导条件优化

1.4.1 诱导浓度 将重组质粒pET28a-LbCas12a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涂布含有卡纳抗性的LB平板中,37 ℃过夜培养,次日挑取单菌落于LB(K+)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按1∶100的比例转接至5份10 mL新鲜LB培养基中,37 ℃、220 r/min培养至菌液D600 nm值在0.6~0.8之间,依次加入终浓度为0.5、0.6、0.8、1.0 mmol/L的IPTG,37 ℃、220 r/min诱导4 h,将蛋白样进行12%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1.4.2 诱导温度 采用与1.4.1相同的方式进行菌体培养,选取37和30 ℃ 2个温度分别进行诱导,4 h后收集蛋白进行12%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1.5 重组蛋白表达形式鉴定

在最佳浓度和最佳温度条件下,各取10 mL诱导后的菌液,8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PBS清洗2次,用1 mL裂解液重悬,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的蛋白酶抑制剂PMSF,于冰上进行超声裂解,超声功率为35%,超声裂解4 s,静置6 s,多次循环至溶液基本澄清。4 ℃、14 000 r/min离心10 min,用1 mL PBS重悬沉淀,各取50 μL蛋白样进行12%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1.6 重组蛋白纯化与浓缩

收集诱导后的蛋白上清液,用Ni-NTA树脂进行纯化,4 ℃结合4 h后用含不同浓度咪唑(50、150、250、500 mmol/L)的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纯化后的蛋白于-20 ℃保存。 采用截流量为50 ku的超滤管进行浓缩,将浓缩前后的样品进行12%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试验重复3次,采用ImageJ 1.8.0软件对电泳条带进行灰度值分析。浓缩后的样品加入等体积的50%甘油,利用BCA法对蛋白进行定量。

1.7 LbCas12a蛋白活性验证

1.7.1 靶标DNA与crRNA的设计 在NCBI上下载PPV的DNA序列,选取待检测的靶标位点克隆到PUC57质粒上,用PPV-1特异性引物对重组质粒进行扩增。根据PPV DNA的特征,设计长度为50 bp的crRNA,利用T7-PPV引物扩增质粒,合成带T7聚合酶启动子序列的DNA片段,再利用T7转录酶进行体外转录,反应体系为20 μL:10×Reaction Buffer 2 μL,ATP Solution 2 μL,GTP Solution 2 μL,UTP Solution 2 μL,CTP Solution 2 μL,DNA Template 1 μg,T7 RNA Polymerase Mix 2 μL,RNase-free H2O补至20 μL。反应条件为:37 ℃ 2 h。经Ampure XP Beads纯化后,通过Qubit 4.0精确定量。将crRNA产物在70 ℃水浴2 min,立即放入冰上进行骤冷,产物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7.2 ssDNA报告探针设计 ssDNA报告探针FQ结构为:5′-端修饰有6-FAM基团,3′-端修饰有BHQ-1淬灭基团,序列为:5′-TTATT-3′,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7.3 LbCas12a蛋白体外活性检测 为了验证浓缩后的LbCas12a蛋白是否具有反式切割ssDNA的活性,将PPV作为靶标位点进行检测。试验设置1个无LbCas12a蛋白的对照组、4个不同蛋白浓度梯度(125、250、500、1 000 nmol/L)的试验组,每组各3个重复。 在上述不同浓度的蛋白样品(15.5 μL)中加入2.5 μL 0.5 μmol/L crRNA,2 μL NEBuffer 2.1,37 ℃孵育1 h后形成蛋白RNA复合物(RNP)。加入5 μL ssDNA报告探针FQ和0.5 ng PPV DNA,37 ℃孵育0.5 h。将反应后的样品转移至酶标板,在激发光波长495 nm、发射波波长520 nm条件下检测探针荧光强度。

1.8 数据统计及分析

GraphPad Prism 8.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 果

2.1 LbCas12a基因和pET-28a(+)线性化载体扩增结果

以pMBP-LbCas12a质粒为模板扩增LbCas12a基因,扩增得到1条大约为3 733 bp的单一片段,以pET-28a(+)质粒为模板扩增线性化载体,扩增得到1条大约为5 323 bp的单一片段(图1),与预期大小一致。

2.2 pET28a-LbCas12a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重组质粒图谱如图2A所示,同源重组后pET28a-LbCas12a质粒全长9 007 bp。重组质粒在NheⅠ或SalⅠ单酶切条件下均为单带,且大小约为9 007 bp,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重组质粒在NheⅠ和SalⅠ双酶切后,可得到1条约5 323 bp的pET-28a(+)载体条带和约3 733 bpLbCas12a基因条带(图2B),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基本一致,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2.3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优化及表达形式鉴定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如图3所示。未诱导菌样本总蛋白未见与目标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的条带,加入IPTG诱导后,均在143 ku左右处出现清晰条带(图3A),与预期蛋白大小相符,因此,选取最低浓度0.5 mmol/L作为最佳浓度,以期降低IPTG对细胞的损伤。诱导温度在37 ℃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30 ℃(图3B),由此可知最佳诱导温度为37 ℃。在重组菌的上清和沉淀中均观察到143 ku左右的蛋白条带,但是上清中的蛋白表达量高于沉淀中的(图3C),表明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主要为可溶性表达。

1,pET-28a(+)扩增产物;2、3,LbCas12a扩增产物;M,DL10000 DNA Marker1,Amplified product of pET-28a(+);2 and 3,Amplified product of LbCas12a;M,DL10000 DNA Marker图1 LbCas12a基因和pET-28a(+)线性化载体的PCR扩增Fig.1 PCR amplification of LbCas12a gene and pET-28a(+) linearized carrier

①A,重组质粒示意图;B,重组质粒鉴定。②M,DL10000 DNA Marker;1,NheⅠ、SalⅠ双酶切重组质粒;2,NheⅠ单酶切重组质粒;3,SalⅠ单酶切重组质粒①A,Schematic diagram of recombinant plasmid;B,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lasmid.②M,DL10000 DNA Marker;1,Recombination plasmid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2,Recombination plasmid by NheⅠ digestion;3,Recombination plasmid by SalⅠ digestion图2 pET28a-LbCas12a重组质粒图谱和双酶切鉴定Fig.2 Recombinant plasmid pET28a-LbCas12a map and identification by double digestion

①A,不同浓度IPTG诱导LbCas12a蛋白表达;B,不同温度诱导LbCas12a蛋白表达;C,LbCas12a蛋白表达形式鉴定。②M,Protein Marker;1、6,未诱导菌体;2~5,IPTG诱导浓度分别为0.5、0.6、0.8、1.0 mmol/L;7、8,诱导温度分别为37、30 ℃;9、10,菌液超声破碎后的上清和沉淀①A,LbCas12a protein expression was induc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PTG;B,LbCas12a protein expression was induced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C,LbCas12a protein expression type identification.②M,Protein Marker;1 and 6,Non induced bacteria;2-5,IPTG induced concentrations were 0.5,0.6,0.8,1.0 mmol/L,respectively;7 and 8,Induction temperature is 37 and 30 ℃;9 and 10,Supernatant and precipitation after ultrasonic crushing of E.coli图3 LbCas12a蛋白表达条件及表达形式的SDS-PAGE分析Fig.3 SDS-PAGE analysis of LbCas12a protein expression condition and expression form

2.4 重组蛋白纯化与浓缩结果

由图4可知,250 mmol/L咪唑洗脱的重组蛋白在143 ku处条带最清晰(图4A);灰度值定量分析表明,洗脱液中咪唑浓度为150、250、500 mmol/L时目的蛋白的灰度值均极显著高于50 mmol/L的灰度值(P<0.01),且250 mmol/L的灰度值最高(图4B),因此250 mmol/L为最佳咪唑洗脱液的浓度;浓缩后,蛋白浓度明显提升,且蛋白大小为143 ku(图4A),与预期一致,灰度值定量分析发现,浓缩后的蛋白量极显著高于纯化蛋白(P<0.01)(图4C)。BCA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的浓度为485 ng/μL。

①A,LbCas12a蛋白纯化条件与浓缩LbCas12a蛋白SDS-PAGE检测;B、C,灰度值分析。②M,蛋白质分子质量标准;1,粗蛋白样;2~6,LbCas12a纯化洗脱液中咪唑浓度依次为50、150、250、500、250 mmol/L;7,浓缩后的LbCas12a蛋白。③与50 nmol/L组或纯化蛋白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①A,SDS-PAGE detection of LbCas12a protein purification conditions and concentrated LbCas12a protein; B and C, Gray value analysis;②M,Protein Marker;1,Crude protein;2-6,The concentration of imidazole in LbCas12a purified eluent was 50,150,250,500,250 mmol/L,respectively;7,LbCas12a protein after concentration.③Compared with 50 nmol/L group/purification protein,**,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图4 LbCas12a蛋白纯化与浓缩结果SDS-PAGE和灰度值分析Fig.4 SDS-PAGE and gray scanning analysis of purific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LbCas12a protein

2.5 LbCas12a蛋白活性检测结果

2.5.1 crRNA和靶标DNA的扩增结果 靶标PPV的扩增产物如图5A所示,带有T7聚合酶启动子序列的转录模板的扩增产物如图5B所示,两者均在目标大小197、270 bp处显示单一条带,且无杂带。crRNA大小约为50 bp,经1.0%琼脂糖电泳检测,目的条带大小约50 bp(图5C),说明crRNA转录成功。

A~C,分别为靶标PPV dsDNA、带T7聚合酶启动子序列的转录模板和crRNA鉴定A-C,Identification of target PPV dsDNA,transcription template with T7 polymerase promoter sequence and crRNA图5 靶标PPV dsDNA、转录模板和crRNA的琼脂糖凝胶分析Fig.5 Agarose gel analysis of target PPV dsDNA,transcription template and crRNA

2.5.2 LbCas12a蛋白体外活性检测结果 活性检测示意图如图6A所示,黑色圆圈代表淬灭基团BHQ-1,五角星形状代表荧光基团6-FAM,在LbCas12a/crRNA/dsDNA三元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ssDNA探针FQ可以被切开,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产生荧光差。由图6B可知,125、250、500、1 000 nmol/L LbCas12a蛋白组荧光值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ssDNA探针FQ中荧光基团被成功释放,纯化后的LbCas12a具有活性。

①A,LbCas12a反式切割活性示意图;B,LbCas12a切割活性检测。②与空白对照组(0 mmol/L LbCas12a)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①A,Schematic diagram of LbCas12a trans cutting activity;B,LbCas12a cutting activity detection.②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0 mmol/L LbCas12a),**,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图6 LbCas12a蛋白的反式切割活性分析Fig.6 Trans-activity analysis of LbCas12a protei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新冠病毒SARS-Cov-2、PPV、非洲猪瘟等病毒的流行,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快速、简便、准确的病原鉴定技术。临床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应运而生,其核心组成成分是Cas12a蛋白家族。本研究将LbCas12a基因克隆至pET-28a(+)载体上,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得到纯度较高、活性较强的LbCas12a蛋白,为后续基于LbCas12a蛋白的POCT应用提供了生物材料。

本研究中重组蛋白LbCas12a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体系,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蛋白表达量高等优点[16]。在原核表达体系中,通常采用pET和pGEX表达载体[17],前者所含标签为多组氨酸(6×His),后者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与GST-tag比较,His-tag约0.64 ku,其很少干扰目标蛋白的功能、活性和结构,且免疫原性较低[18-20]。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缺乏Lon和OmpT蛋白酶,与T7 LacO启动子具有很高的亲和性[16],能够有效避免重组蛋白降解,在本研究中pET载体中的LbCas12a蛋白充分被诱导表达。

将重组质粒pET28a-LbCas1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有研究认为,不同浓度的IPTG可能影响最终蛋白的产量[21],但本研究中不同浓度IPTG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影响不显著,说明IPTG浓度不是影响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的唯一因素,与黄孔威等[22]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对诱导温度进行了优化,发现37 ℃时目的蛋白表达量高于30 ℃,可能原因是在30 ℃条件下,细菌生长速度变慢,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降低所致[23]。最后基于多组氨酸对镍离子(Ni2+)的螯合亲和力,本研究采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柱方法进行纯化,用超滤方式浓缩,浓缩效果较好,为深入研究LbCas12a蛋白的功能提供条件。

多项研究表明,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可以应用在核酸POCT检测中[11,24-27]。如果反应体系中存在靶标DNA如病毒核酸,LbCas12a/crRNA复合物靶向目标DNA形成三元复合物,从而激活Lb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将体系中与ssDNA偶联的荧光分子切下,释放荧光信号[28-29]。利用本研究中的LbCas12a蛋白对PPV进行检测,设计5′-端修饰荧光基团FAM和3′-端修饰淬灭基团BHQ的ssDNA荧光报告探针,当存在PPV核酸时,LbCas12a发挥作用,探针被切割,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检测到了释放的荧光信号,且在低浓度LbCas12a(125 nmol/L)的试验组荧光强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彭小唤[30]的结果相似,表明本研究纯化浓缩得到的LbCas12a蛋白具有生物活性,为畜牧业生产中POCT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工具。

4 结 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pET28a-LbCas12a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原核表达,确定了IPTG最佳诱导浓度为0.5 mmol/L、最佳诱导温度为37 ℃,且主要为可溶性表达。经分离纯化、超滤浓缩后得到分子量为143 ku的LbCas12a蛋白,浓度为485 ng/μL,具有反式切割活性。结果可为后续基于CRISPR/LbCas12a系统的POCT检测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靶标质粒引物
基因工程中载体概述
香合欢EST-SSR标记开发及种间通用性研究
农杆菌转化法中的“Ti质粒转化载体系统”的简介
——一道江苏高考题的奥秘解读和拓展
开发新方法追踪植物病害的全球传播(2020.6.7 iPlants)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
小鼠转录因子STATl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靶标评改,让习作评改有序更有效
“PCR技术原理和应用”考点的复习建议
基于RPA技术检测向日葵茎溃疡病菌的方法、RPA引物及试剂盒
新杀菌剂靶标和先导化合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