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摔”进清华:蹒跚母爱,我的拐杖我的城池堡垒

2022-05-30涂筠

知音·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李琦清华哥哥

2022年夏,重庆市开州区,未满18岁的少年李琦以659分考上清华大学,而且是本硕博连读。他在初中时被诊断患有基因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肢体无力,走路经常摔倒。他的母亲和哥哥罹患同样的罕见病,哥哥目前在重庆医科大学就读。

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竟然考出两位名校大学生。更令人惊叹的是,兄弟俩的父母文化都不高,都是淳朴的农民出身。他们是如何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孩子的?李琦又是怎样摇摇晃晃一路“摔”进清华的?

母子三人罹患肌无力,最低处窥见亮光

2004年9月,李琦在广东出生。父亲李仁均和母亲王修美都是重庆市开州区人。李琦读小学二年级之前,他和大他2岁的哥哥跟随父母在广东生活。父母的身高都只有1.5米多,为了生存,父亲干过各种苦力,搬砖、扛水泥、送煤气罐、换桶装水等;母亲在鞋厂做工,收入微薄,可他们从未向兄弟俩提及当年的辛酸。

李琦很小就看到母亲双腿行走不便,能从事的劳动有限,但她一直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她经常告诉李琦,别人一分钟能做的事,咱们哪怕花一小时才做完也绝不推辞,尽量不给别人拖后腿。

想着就读老家的公立学校既便宜,教学质量也不错,李琦读完小学一年级,父母便带着兄弟俩搬回老家。他们在开州区临江中学附近开了一家小卖店,夫妻俩轮流守店。刚回开州那几年,和所有自由活泼的农村孩子一样,李琦喜欢满地跑闹,也很淘气。他特别爱看书,遇到感兴趣的课外书,就会废寝忘食地阅读。那是李琦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病魔降临到这个家庭,其实从李琦出生后就有了征兆。产后不久,母亲王修美发现自己的双手无力上举,不仅抱不起李琦,甚至连5厘米高的台阶都无法跨过去,当时家人以为她是产后恢复不佳所致。

2014年前后,两个儿子相继进入初中,出现了和王修美一样的症状,肢体无力,常摔倒。一家人慌了。父亲李仁均带着他们来到大医院看了专家号,经基因检测,母子三人被诊断为进行性肌无力症。这是一种罕见病,既没有特效药,也无法医治,很多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失去自理能力。一家人的天空仿佛坍塌!

王修美这才确定自己和孩子们都“中招”了——她的父亲和哥哥也是这个症状,父亲已去世,哥哥病情严重,这显然是一种家族遗传病。

“为什么偏偏是我们?”王修美哭着问丈夫。李琦走到父母面前,问道:“爸,妈,我们的病能治好吗?我还能跑步吗?我们是不是就这样残废了?”一连串的追问,让王修美冷静下来,她急忙擦干眼泪,说:“不管能不能治好,我们都不怕,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大脑,就一定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作为一个乐天派,李琦发现自己渐渐与其他孩子不同,他的内心是惶恐的。上初中后,他最初还能与同学们并肩奔跑,但慢慢地,他发现同学们经常轻易超过他一整圈。他想努力赶上,腿却怎么也使不上劲;有时稍微走快点,一块小石头就让他摔得鼻青脸肿。身体失控的感觉像一头嗜血的小兽,啮咬着李琦小小的心灵,也吞噬着他的自尊。

王修美察觉到了儿子的异样,她的心里何尝不是充满了愧疚?如果早一点知道有家族遗传病,她也许就不会让下一代延续这种痛苦。

这天,李琦神情沮丧地回到家,趴在书桌上不愿搭理家人。王修美好一阵追问,才得知李琦被人奚落了,他觉得随着病情的加重,自己可能什么事也做不了。王修美愣在那里,手足无措。

不知过了多久,李琦突然听到父母在室外大声说话,还有电动车的声音。他走到门口,惊讶地看到母亲在父亲的指导下,正在学习驾驶电动三轮车。李琦定定地看着,眼睛慢慢湿润了。当三轮车突然冲向路边时,李琦忍不住惊呼起来。只见王修美手脚并用,猛地踩住刹车,三轮车稳稳地停住了。

李琦走到母亲身边说:“妈,这太危险了,您别再逞强了。”王修美像是在说宣言:“别人说我个子矮,手也没劲,连电动车的龙头都抓不牢,我偏要学会开车!这不,我已经会开了。”李琦对母亲说:“妈,我懂了,我也不会害怕,我虽然病了,也能做很多事情。”王修美笑了:“我学会开电动车,就可以接送你们上学,能节省很多时间。”李琦说:“我现在还能走路,我要自己走着上学。”王修美抚摸着儿子的头,在心里说:“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母子就搀扶着往前走,谁也不许掉队。”

晚上,王修美递给李琦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李琦一脸惊喜地说:“妈,我正想找这本书呢。我要学习保尔·柯察金,战胜病魔!”王修美说:“以后你和哥哥想买什么书,就跟爸妈讲,这笔钱,爸妈怎么也要给你们省出来。”

王修美明白,自己和丈夫能教给孩子的少之又少,书籍能够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滋养。此后,书籍成了李琦最好的朋友。李琦认为,自己能获得心灵上的富足,在学业上小有成功,也得益于母亲这招有远见的“借力”教育。

蹒跚母亲白夜行,守护踉跄儿子的读书夢

距离王修美夫妻的小卖店十多米远,有一家较大的超市,所以小卖店的生意很一般,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很是吃力。好在,李琦兄弟俩很懂事,除了学习必需品,从不乱花钱。王修美更是几年难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

这天,李琦回到家,发现门前的台阶和窗台上摆了几盆花草,刚浇过水,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看到李琦在观赏鲜花,王修美向他介绍花的品种:这是月季,那是绣球,旁边那盆是三角梅……

李琦问母亲:“妈,这些花很贵吧?”王修美笑答:“不贵,这两盆月季是打折时买的,绣球花是从邻居的花盆里分出来的,它们的生命力很顽强,加上用心养护,它们在咱们家也能长势良好。这些花开起来都很美,每天看到它们,心情都会好些。”

冬天的清早,王修美把花搬出来晒太阳,晚上移进屋内。在她的拾掇下,每盆花都存活下来。虽然她的手没多大力气,但每次都是自己搬,丈夫要帮忙,她会拒绝说:“我能做的事,一定自己做。”

李琦听得真切。他在日记中写道:“妈妈养了很多花,表达的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哪怕生活再困难,也要给自己和他人以希望!”

李家小賣店总是最后一个打烊,只为了多做一单生意。每天下了晚自习,李仁均会开着电三轮将李琦从学校接到小卖店,换下王修美后继续守着店,王修美再开着三轮接力送他回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琦的病情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别人走一步的距离他要走两三步,摔倒成了家常便饭,腿上常年青紫。一次,李琦为了赶时间,下楼时不慎狠狠摔了一跤,膝盖和手掌鲜血淋漓。他恼火又委屈,母亲载着他回家的路上,他忍不住冲母亲发脾气。

王修美边开车,边耐心地听他抱怨,等李琦的情绪稍稍平静下来。虽然心疼无比,她却故作若无其事地说:“摔伤的地方等会擦点碘伏,不要紧,下回记得慢点走,小心一点,急不来的。我们的身体已这样了,生气也没用,只能接受,与它和平相处。世上残疾人很多,我们算幸运的,还有个聪明的大脑。凡事要学会动脑筋,把大脑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母亲的话让李琦陷入沉思。此后,他开始琢磨怎样走好路,既要保持一定速度,又不摔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摔倒的次数渐渐少了。

李琦更加废寝忘食地学习。他上课听讲极其认真,并做好笔记。这是母亲在他读小学的第一天就告诉他的:“老师讲的课最重要,每句话、每个字都要认真听,牢牢记到脑子里。”课间休息时,他有时会和同学“摆龙门阵”放松大脑。李琦是个风趣幽默的“话唠”,知识储备量大,往往引来一群同学围着他倾听、讨论。李琦的自信心,在得知患病后的那一刻坍塌,又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点点捡拾回来。

刚进初中时,李琦成绩位居前列。一次期末考试,他的同桌暗自发力赶超了他,李琦不以为然,认为别人的努力不如自己的天赋。但接下来的期中考试,李琦竟被甩出前十,才深感自己的无知。看着妈妈种的月季向阳怒放,他发誓重整旗鼓!

“生命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李琦书桌前的墙上,贴着这句话。他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司马迁、霍金等名留青史的人物,让李琦获得了无穷的力量。王修美看着儿子的变化,喜在心里。每当李琦挑灯夜战时,她常常会默默煮一碗鸡蛋面送进书房。李琦和哥哥一路跌跌撞撞,羸弱的身体并没有禁锢哥俩自由的心灵,两人都乐观向上,成绩拔尖。

随着母子三人病情的加重,他们的行动力越来越受限。所以,李仁均承担了所有的重体力活,也撑起了整个家。他无比疼爱妻子,不忍看着她在孩子们面前强撑。他不让妻子做饭,但王修美抢着做,缓慢地洗菜、切菜,用去的时间是常人的一倍,做出来的饭菜味道却永远不会让人失望。她爬楼梯艰难,却总是甩开丈夫的搀扶,坚持自己抓着扶手一点点地挪动上移。

李仁均揪心地看着妻子,无可奈何,他对孩子们说:“劝劝你妈吧,她努力想做你们的榜样,吃了很多苦啊!”李琦和哥哥都劝母亲“悠着点”,王修美却说:“我不是特意做给你们看的,我只是不想变成一个处处靠别人的废人,但凡能坚持一下,我就会坚持到底!”那一刻,兄弟俩觉得母亲是如此高大。

孩子们不知道,许多个深夜,王修美无法入眠,她满怀歉疚,反复暗自唠叨:“两个儿子,要是有一个不得病也好啊……”然后又涌出期盼,“只要这个病不继续恶化就行。”一切都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王修美只能默默流泪。但天一亮,她又变成了丈夫和孩子们眼中最乐观最自信的人,全年无休看守小店,洗衣做饭,忙得像个陀螺,从不喊一声苦累。

“摔”进清华,倒下与站起都是美丽人生

初中毕业,哥哥和李琦先后考入临江中学的“清北班”。2019年9月,李琦上高一了,他越来越感到母亲的“执着”。王修美刷短视频时,经常刷到一些励志视频,诸如残疾人当上董事长、残疾人成为作家、翻译家等等,在她朴素的观念里,这些视频一定能给予孩子们力量,等李琦放学回来,她就执意放给他看。然而,处于青春期的李琦有些排斥:“妈,我都学了一天,累了,我不想学别人,我就是我。”但她并没有“收手”,坚持把视频放给李琦看。

“被迫营业”的李琦看过短视频后,受好奇心驱使查找相关资料,慢慢地,他被视频里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吸引,从一个个艰难的命运中,感受到比他更艰难的人生。他从心底接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渐渐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关心他人,关注时事。他还喜欢看社会新闻,对各个热点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也为高考增加了筹码。

李琦在学校很成熟,回到家后,有时会孩子气十足。晚自习回家时已过十点,他看会儿书刷会儿题就到晚上11点,有时他会来到父母房间,给父母分享学校白天发生的事情,一说就是十几分钟。王修美哭笑不得:“你早点睡,我们也要休息呢!”“还有一件事,让我说完。”这一说又是十几分钟,王修美把灯关了,他还站着不走。王修美嘴上赶他走,其实内心是欣慰的,她知道,正是有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李琦才会有这些举动。

学习的繁重与行动的笨拙令李琦难以喘息,上厕所也难。课间十分钟,李琦上下五楼要花十几分钟,从底层角落里的厕所回来往往会迟到。为不错过下节课,有时也为课间小睡会儿,李琦不得不经常憋尿,无法忍受时,他会强迫自己放空大脑。有段时间,李琦由于喝水太少,憋尿太狠,加上为赶时间经常不吃早餐,导致肠胃出了问题,不停地吐酸水,还伴随肾脏不适。王修美很是着急,向老师请假,让丈夫带着李琦去看医生,吃了药才好转。

转眼到了高三,李琦全力备战高考。看到儿子几乎每晚都学到转钟,王修美倍感心疼,觉得儿子太苦了,对他说:“学习尽力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李琦却拿哥哥说事。两年前,哥哥考出600多分的佳绩,被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李琦说:“我对自己有要求,一定要考上985重点,不仅要超过哥哥,还要向清华大学进军!”

那一年,学校领导在“清北班”选了几名学生填报志愿,总是名列年级前三的李琦自然在内。他大胆地选择了清华大学本硕博8年的“自强计划”。王修美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这样的顶级大学,你能行吗?”李琦打断母亲的话说:“妈,我有信心!您知道吗,您每天除了辛苦看店,还要养花、搬花,对于您来说,那就是您的‘清华。您做得到,我也要做到!”

“要用好自己聰明的大脑”,李琦将母亲的叮咛时刻牢记在心,对总复习有着清醒的认知。高三这年,他从全面撒网到查漏补缺,再到拔高提升,不曾松懈分毫。在最重要的高三阶段后期,他并没有在成堆的资料和试卷中迷失,反而渐入佳境,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2022年6月12日,高考刚考完,李琦就和开州区的8名高考生一起前往重庆市区参加清华大学的笔试。随后,李琦又赶赴四川省成都市,接受了来自清华大学考官的严苛面试。当时,李琦不知道的是,清华的笔试和面试,他都轻松通过了,只等他的高考成绩上清华线,就会稳录他进入清华“自强计划”。

6月24日中午,李琦和母亲守在电脑前。当电脑屏幕上出现659分的成绩时,李琦兴奋得大喊:“哇!超出了预期!”王修美高兴得流下了热泪。

7月26日,李琦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类“卓越医师——科学家”本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录取。清华大学老师李瑞瑞、彭凌辗为李琦送来了录取通知书。

暑假期间,李琦抽出时间免费辅导附近的学生,还和哥哥义务帮社区做房屋空间排查、数据录入等工作。其实,连续两个暑假,李琦都在父母的建议与支持下,义务为低年级同学补习。

去北京前,王修美一遍遍整理李琦的行李,心里充满不舍。两个儿子都选择学医,其实出自王修美的爱心:“两个娃都有这个病,不管能不能治好自己的病,能帮别人看病也是好的。”她对李琦说:“在大学,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学习上也可能是‘垫底,但是不要气馁,也不要着急,慢慢来。要把大学的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李琦让父母放心,他自己知道怎么做。

进入清华还不到一个月,李琦就摔倒过,手掌都摔破了,但他没有向父母说起自己身体的伤痛,还是细心的王修美在视频聊天时发现的,顷刻间,她的眼里盈满了泪水。李琦调皮地安慰母亲:“一点小伤而已,别以为在清华就不会摔跤,这里的地和家里是一样的,小石子也不会因为我是大学生,就躲着我。”李琦也密切关注着母亲的病情,他说:“妈,当有那么一天,您真的照顾不了自己时,我一定会把您照顾好的。”王修美含泪笑了,她的孝顺儿子总能四两拨千斤,把苦难化解得如此风轻云淡。

李琦将在清华大学学习8年。他和母亲、哥哥一样,依然每天都处在一个同时摔倒和站起来的状态。摔倒,是莫测的命运;而站起来,却是生命最昂扬的姿态!

编辑/涂筠

猜你喜欢

李琦清华哥哥
哥哥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A secure image protection algorithm by steganography and encryption using the 2D-TSCC*
An active tunable Fano switch in a plasmafilled superlattice array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清华,北大,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