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口柿子,治愈这萧瑟清秋

2022-05-30王蕾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柿霜鞣酸柿饼

王蕾

从帝王专享到救灾食物

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里是这样形容柿子的:“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在众多水果之中,柿子是个娇滴滴的存在。它不像苹果和梨那样结实,摘的时候只要稍不小心,“啪叽”一下落在地上,就变成柿子酱了。

柿子可是不折不扣的中华本土产品。早在公元前八千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采集这些果子了。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驯化野生的柿子树。不过当时栽培技术还比较落后,仅限于帝王赏玩。《礼记·内则》中则记载了柿子作为31国国君日常饮食的规定,足见柿子的重要性。

成熟的柿子以红色居多,但也有其他颜色,比如青柿、黄柿、白柿和乌柿等。《本草纲目》引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说:“柿南北皆有之,其种亦多。红柿所在皆有;黄柿生汴、洛诸州;朱柿出华山,似红柿而圆小,皮薄可爱,味更甘珍;稗柿色青,可生啖。诸柿食之皆美而益人。又有一种小柿,谓之软枣,俗呼为牛奶柿。”

苏颂所说的“软枣”,即“黑枣”“乌枣”“羊枣”,中药名为“君迁子”。君迁子是嫁接柿树的优良砧木,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柿树嫁接方法:“柿……取枝于软枣根上插之,如插梨法。”嫁接技术被掌握后,柿子优良品种的性状得以推广,柿子就变得越来越美味了。

南朝梁代庾仲容的《咏柿诗》可能是最早歌咏柿子的诗歌:发叶临层槛,翻英糅花药。风生树影移,露重新枝弱。苑朱正葱翠,梁乌未销铄。

这首诗所写,当为夏日柿树绿叶葱郁的繁茂景象。诗中的“苑朱”和“梁乌”是当时闻名天下的“网红美食”柿子品种。可是,柿子還没有成熟,庾仲容这样郑重吟咏个什么劲?原来,在古人的眼里,没成熟的柿子也是美的,甚至比成熟的柿子更美。

青涩的柿子可以用来染色。青涩柿子含有丰富的单宁酸与胶质,经柿染的布料非常结实,而且柿染的棕黑色不惧曝晒,不易褪色,日本称之为“太阳之染”。宋代诗人杨万里曾有“新将柿叶染秋衣”的诗句。青涩柿子还可以用来制作柿漆,柿漆常用于漆涂器物,有防腐御湿之效。

曾限于帝王赏玩的柿子,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却是作为救荒食物而存在的。清代赵吉士《寄园寄所寄》记载了朱元璋吃柿子活命的故事。故事说,明太祖微时,过剩柴村,已经二日不食矣,行渐伶仃。至一所,乃人家故园。垣缺树凋,是兵火所戕者。帝悲叹之,缓步周视,东北隅有一树,霜柿正熟。帝取食之,食十枚便饱,又惆怅久之而去。乙未夏,帝拔采石,取太平,道经于此,树犹在。帝指树,以前事语左右,因下马加之赤袍曰:“封尔为凌霜侯。”

一个柿子五味药

柿子以其独特的颜色和口感,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有一些小伙伴对吃柿子有顾虑,其实,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柿子有多好——一个柿子,相当于五味药呢!

第一味:鲜柿子。

鲜柿子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本草纲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碘、钙、磷、铁等,未成熟果实含鞣质。药理研究表明,柿子有降低血压、增强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鲜柿250克,切碎取汁,以开水冲服,可治疗胃热伤阴之烦渴口干。

第二味:柿饼。

这是很多人都吃过的一味小零食,它既没有鲜柿子的涩感,又没有吃出胃柿石的风险,而且口感甘甜。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具有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等功效,用于肺燥咳嗽、脾虚食少、腹泻、便血、痔疮出血等症。

柿饼60克,挖开装入川贝9克,蒸熟后服用,可治干咳;柿饼、红糖各50克,黑木耳6克,水煎服,可治痔疮出血;柿饼两个,陈皮两片,糯米60克,共煮粥服用,可治慢性肠炎。

第三味:柿霜。

提到柿饼,就离不开它表面的柿霜。柿霜即柿饼上所结的白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柿霜乃其津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热,治咽喉口舌疮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说柿霜:“入肺……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

柿霜是清热生津、止咳止血的良药。有口腔溃疡的朋友,用小棉签把它沾下来,然后抹在口腔里溃疡的地方,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烧灼感。

柿霜温水化服,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炎;柿霜10克、冰片0.5克、薄荷5克研细末,涂擦患处,可治口疮、口角炎。

第四味:柿蒂。

柿蒂虽然不起眼,但也是一味良药。其性平,味苦、涩,归胃经,有降逆下气、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呃逆的要药,称“止呃要药”。《本草纲目》中曾提到“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

对付顽固性呃逆,用柿子蒂5个、生姜3片、大茴香(八角)2个,用开水泡,代茶喝,不知不觉中打嗝就缓解了。

第五味:柿叶。

柿子叶的功效也不小。取嫩柿叶适量,开水泡,代茶饮,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还可以清热健胃、助消化。用柿子叶调膏还能除黄褐斑,方法如下:青嫩柿子叶晒干,取50克研成细末,加入凡士林50克,调匀成膏,临睡前搽于患处,早上洗去,连搽15~30天。

柿子好吃,亦有禁忌

柿子好吃又有营养,可是真要吃起来,禁忌还是很多的。那么怎么吃才更合适呢,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空腹、饮酒不宜吃。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及时排到肠道,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另外,酒精会加速胃酸与鞣酸的反应,所以空腹或酒后尽量不要吃柿子。

不要吃柿皮。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脾胃虛寒者忌食。柿子性寒,凡脾虚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及外感风寒者,忌食鲜柿子。不过,脾胃虚寒者可以适当食用柿饼。

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柿子的含糖量比较高,而且多为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等,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柿子。

不能贪多。柿子好吃,不能贪多,每天1~2个即可。另外,贫血患者更应少吃,因为鞣酸对于铁的吸收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就不要“贪食”啦!当然,偶尔吃一两个是可以的。

生柿子尽量不吃。很多人为了储存方便,喜欢购买生柿子。生柿子味道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食之过量,易致口涩、舌麻、大便干燥,所以不建议直接食用生柿子。

不管吃柿子有多少禁忌,都挡不住人们对柿子的喜爱。人们喜欢吃柿子,因为那份至真至纯的甜;人们喜欢看它,因为那抹红红黄黄的美色;人们也喜欢说它,“柿柿”如意、喜“柿”连连、心想“柿”成、好“柿”成双、万“柿”大吉……这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也是柿子们的甜蜜美学。

秋冬,是属于柿子的“黄金时代”。软糯香甜的柿肉,在舌尖放肆舞蹈。一丝丝甘甜的香气,从齿间一路滑至心田,一路馨香,一路清爽。那份甜美让人忍不住去相信,无论路途有多曲折,路上的生活一定是甜的。因为,只要心怀期许,人生总会“喜柿连连”。

小贴士: 柿子除涩有妙招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买几个熟一点的苹果或香蕉,把它们连同柿子放在同一个密闭容器里,置于阴凉的地方3~7天,成熟水果会产生大量乙烯催熟柿子,柿子的涩味就会消除。

将涩柿子放在陶瓷盆里,喷上白酒(两次即可),三四天后,涩味也可消除。

先用水把石灰溶化,然后加水稀释成3%~5%的浓度。将柿子浸入石灰水中,水要淹没柿子,经3~4天即可脱涩。

还可以把涩柿子泡在40℃的温水里面,完全隔绝空气,促进单宁降解,大约过24个小时,柿子的涩味儿就消失了。不过这样做也是有风险的,分解单宁的酶可能会被过高的温度破坏,结果柿子就再也脱不掉涩味儿了。

需要注意的是,脱涩之后的柿子应该尽快食用,因为失去了单宁的柿子将非常容易变质。

猜你喜欢

柿霜鞣酸柿饼
柿霜糖
柿饼上的白霜是防腐剂?
吃柿子悠着点
吃柿子悠着点
家乡的柿饼
晒柿饼
柿饼蒂汤止咳
空腹能吃甜柿子
富平柿饼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酸软膏中鞣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