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玛琅感受印尼“国球”的氛围

2022-05-30周宵

羽毛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国球挑战赛主场

周宵

10月11日到23日,2022年印尼国际挑战赛和印尼大师赛(超级100赛)在印尼东爪洼小城玛琅进行。这两站比赛,我有幸和国家羽毛球队来到比赛现场,与大家“并肩作战”。至截稿时,第一站比赛刚刚结束,中国队获得两金两银。

首次体验印尼主场

羽毛球是印度尼西亚的“国球”,印尼人民对羽毛球运动的热情也是举世闻名的。我非常希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塞纳扬体育馆“魔鬼主场”的氛围,只可惜一直沒有机会。这次跟着队伍来到印尼玛琅,原以为只是参加一个“小”比赛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比赛,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印尼球迷,尽管这次比赛的级别不高,但从比赛的第一天开始,不大的看台就挤满了热情的球迷。

同样,印尼球迷对于本国球员的支持也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成名的高手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队员,球迷们总是能够给予最大的热情,只要有运动员从观众席路过,都能立刻成为大型“追星”现场。

除了球迷,当地媒体对于比赛的关注度也超乎我的想象,每天都有大量的记者在比赛场馆等待采访。

当然,球迷们的欢呼呐喊更是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在领头人的带领下,摇旗的、敲鼓的,全场球迷极具节奏感和卡点效果的“咿呀”呐喊声,能够瞬间把主场氛围拉满。都说塞纳扬体育馆是“魔鬼主场”,我想无论在印尼的哪个场馆进行比赛,热情的印尼球迷都能够把它变成“魔鬼主场”。

小赛不小办

印尼人民对羽毛球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热情上,同样也体现在他们办赛的态度上。我以为的一个“小”比赛,赛事组织方让我十分佩服。

首先是场地布置,从灯光到场地包括地毯,给人一种“大赛”的即视感,相较其它国家举办的一些高级别赛事,一点儿都不落下风。

尽管是一个低级别赛事,比赛的场馆也不大,然而“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运动员休息区、混合采访区、热身场地等等,安排得井然有序,可见组委会的专业和用心。

最后,组委会还特意租用别的场馆作为练习场地,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之余也能够合理地安排训练,以备战接下来的比赛。各种细节都体现了赛事组委会认真的态度,尽管只是一个“小”比赛,但参赛运动员都对本站比赛的筹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低级别比赛的价值

《羽毛球》杂志曾对世界羽联的赛事体系做了介绍或说明,这里再对这个赛事体系做一个简单的复盘。世界羽联在2018年推出了全新的赛事体系,主要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别包括大家熟悉的大赛,像奥运会、世锦赛、汤尤杯和苏迪曼杯等;第二级别赛事称为世界羽联巡回赛体系(BWF World Tour),其中最高级别的是总决赛,只有各单项年终排名前8的运动员才有资格参加,接下来依次是超级1000、超级750、超级500、超级300,正常情况下,每年共26站;第三级别的赛事包含超级100、国际挑战赛(International Challenge)、国际赛(International Series)、未来赛(Future Series)。

下图是不同级别赛事所对应的积分情况:

由于超级750赛和1000的比赛都不设置资格赛,所以这一赛事体系对于运动员而言,最大的影响在于必须有足够多的积分才能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那些需要积分的运动员就不得不从低级别的赛事打起。这次在玛琅,我们因此看到了伤愈复出的中国女单高昉洁、已经成为成池铉丈夫的韩国男单孙完虎,以及重组后的印尼混双梅拉蒂、哈菲兹、维德佳佳等。

当然,低级别赛事对于举办地的运动员和年轻运动员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实力的平台。以刚刚结束的玛琅国际挑战赛为例,据我粗略统计,共有23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印尼运动员约100人,约占参赛总人数的45%;00后的参赛运动员约135人,约占参赛总人数的60%。

类似玛琅国际挑战赛这种低级别的赛事,2022年在印尼举办了约5至6站,对于印尼当地的运动员特别是一些年轻运动员大有帮助,他们不仅可以近距离参与一些国际赛事,还有利于积累比赛经验,获取更多积分,以便今后步入更高的赛事平台。希望以后国内也能多举办一些类似的低级别赛事,让我们的年轻运动员也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赛事,在比赛中进一步提升国内年轻运动员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国球挑战赛主场
国球国车一起炫!风神携手国乒公益直播传授乒乓技艺
中国的“国球”
“国球”是这样炼成的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乒乓球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