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面情绪常来扰 应对得法好排解

2022-05-30郑金美

家庭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杜琳琳来访者

郑金美

小陈是一个马上就读研一的学生。开学前,他就到了硕士导师的暑期实验室,开始学着做一些打下手的工作。在实验室里,他认识了一群师兄师姐。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虽然他多数时间都腼腆不语,但也能感受到群体的和谐、有趣。他性格内向,在大学时就沉默寡言,除了同宿舍的室友,很少和别人来往。他以前以为是自己有些自卑,不敢和别人多来往;以为考上了研究生,前途光明,自己就可以变得开朗一些。可是有一天,当实验室里只剩下他和另一位师兄时,人际关系中的焦虑、紧张感又马上扑面而来,他觉得很尴尬,有种想要快点逃出实验室的冲动。

琳琳是一位公司白领,平时总是帮助同事们做很多事情,比如幫忙订个盒饭,帮忙补录打卡,帮忙寄个快递……同事们貌似都很喜欢她。她刚开始也很享受大家的喜欢,但慢慢地,她发现自己讨厌去上班、讨厌办公室、讨厌办公室里的同事,总想一个人孤独的独处家中。于是她开始想办法请假不上班;每当必须去上班时.她感觉就像是“上刑场”一样。为此她到医院心理科求诊,结果诊断是抑郁症。

娟子最近遇见了一个让她心动不已的男孩,对方对她也有好感。但本来可以水到渠成的感情,在娟子面前却变成了巨大的困难。她每次都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对方,一条编辑好的短信改来改去好多遍,但患得患失的心理让她不敢发给对方。好不容易硬着头皮编了一条短信过去,她紧张得呼吸加速,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知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而忐忑不安。

在以上三个场景里,你看见了什么?也许是三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也许是以他人为镜后的自己,也许是三种不同的体验和情绪,焦虑、抑郁、恐惧……

相信很多人都被这样的情绪困扰过,或者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经历这样的情绪困扰。每每陷入这样的情境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在他们眼里,负面情绪可能面目狰狞,威胁和危害巨大,所以要赶紧远远地逃离。小陈是用避免与同学交往的方式逃离他的焦虑;琳琳是用独居的方式逃离她的抑郁;娟子则是用拒绝和对方沟通的方式来逃离自己的恐惧……

逃开了,就万事大吉了吗?不。事实恰恰相反,负面情绪仿佛洪水猛兽,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淹没。在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失败之后,很多人才开始领悟:哦,面对负面情绪,逃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啊,你那么急着想逃,从来都没看清楚负面情绪是什么,又怎么可能解决问题呢?孙子兵法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负面情绪到底是什么?下面一个来访者的故事,也许可以给这个问题找一个答案。小杜是一位来访者,和大多数其他来访者一样,她有一个非常糟糕的童年:父亲从来不表扬她,母亲脾气总是很暴躁。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父母权威的统治下,兄弟姐妹都小心翼翼,彼此之间也没什么情感交流。小杜说起自己儿时的家,用了“惨不忍睹”四个字。她说那里习惯了用否定和暴力解决所有的问题。时光如水,30年后,已经身为人母的小杜因为觉得自己有太多问题,并害怕累及自己的子女而找我进行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她除了回忆起不愉快的童年,还想起了一段让自己觉得很恐怖的经历:小杜说自己上小学的时候,经常欺负同班级的女同学,一不开心就对她们破口大骂。不止于此,她看见蛤蟆、毛毛虫等小动物,一定要亲手把它们抓住,并且用非常残忍的方式将它们弄死。在小杜的回忆里,你可能会看见很多负面情绪:愤怒、暴戾、残忍……

那么,这些负面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心理学上有一种防御机制,叫作“置换”,就是把对A的情绪发泄到B上。小杜就使用了这样的防御机制。想想看便知道,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每天见到的都是父母的暴力,自己也经常体验这种暴力,她的内心能不愤怒吗?内心能不恐惧吗?有愤怒、有恐惧、也有委屈,但是这些情绪不允许出现,她只能把它们压抑下来。可在压抑的同时,她也会感到自己的崩溃,因为她感觉自己太弱小了,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这也意味着她可能随时会“死掉”。为了抵抗这种死亡的恐惧,被她压抑的情绪就通过“置换”的方式呈现出来了。她对同学表达愤怒,对昆虫的残害,都是在说:你看,我很强大,我有能力保护我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负面情绪是对自我进行保护的一种机制。每一种负面情绪的发生,都是一个求救信号,它在用独特的方式呼喊:救救我吧。

创伤,是症状的动力。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负面情绪,恰恰是因为你需要它。就好像那个在导师实验室里感到焦虑的小陈,他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变得焦虑呢?是因为他体验到了危险。从小就不断被父母批评、被父母棍棒教育的小陈,从未体验过自己被接纳的感觉。在小陈的潜意识里:人际距离太近就等于危险。一旦和周围人的距离太近,危险的信号就会亮灯,小陈也会直接体验到焦虑的情绪。他在用焦虑的情绪保护自己,保护自己避免被人批评、被人责骂、不被接纳。所以,小陈需要用焦虑来保证自己感觉安全。同样,琳琳、娟子以及每一个常常遭遇负面情绪的人,其实他们都是在用负面情绪保护自己。

然而,症状会加剧创伤体验。这句话是说,虽然你需要负面情绪保护你,但这种保护方式会加剧你的创伤体验。也就是说,当小陈用焦虑的方式隔离自己,不愿和别人走得太近,他就永远不会真正地走近一个人,也就不会体验到自己被另外一个人接纳的感觉;那么,内心那个不被接纳的创伤,也将永远不会得到疗愈。

负面情绪既是保护我们的,又是伤害我们的,那我们到底该拿它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你不用感谢它,也不用恐惧它,你只需要临危不乱,和它做朋友就好了。当它产生的时候,你不用急着赶走它,而是要知道,它在提醒你,危险来到了;接下来你和它在一起待一会儿,体验一下。也许你会感到,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

当负面情绪来提醒你危险来临的时候,你都问问自己:我看见了什么?你可能看见父母糟糕地对待自己,这些事情,发生在过去;你可能看见朋友、恋人不肯接纳自己,这些事情,可能发生在未来。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是虚幻。唯有当下,才是真实。当下是什么呢?当下是什么都没发生,你只是和负面情绪在一起玩了个游戏而已。面对它,接纳它,认识它,你才有可能化解和穿越它,经由它了解真实的自己,而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小杜琳琳来访者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牙印之谜
只是点点头
只是点点头
小杜先生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