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舞编创在舞剧中的功能性分析

2022-05-30池鹏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群舞叙事人物形象

摘要:群舞呈现的不仅是一种形式美感,还要实现对舞蹈动作整齐、华丽、优美等特性的全面融合,舞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对作品进行诠释,或强劲有力,或飘逸灵动,或将舞台空间无限放大,或在空间中实现自我压缩……群舞编创于舞剧创作而言,无异于人之血脉骨髓。对此,文章首先介绍群舞及其创作特点,然后探讨群舞编创在舞剧中的功能性,以期为促进群舞编创与舞剧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群舞;编创;叙事;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3

0 引言

对舞剧而言,群舞不仅是其思想共性、剧情发展力量的重要体现,还是其整体结构合理与否、编导编创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依托群舞对比,可进一步突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的思想价值、实质意义。群舞展现出的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美感,还实现了对舞蹈动作整齐、华丽、优美等特性的全面融合,舞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诠释作品,或强劲有力,或飘逸灵动,或将舞台空间无限放大,或在空间中实现自我压缩……在提升对群舞内涵、创作特点的认知水平的基礎上,增强对群舞肢体语言的感知力,让其更好地服务于舞剧,进而有效延伸舞剧的精神内涵,赋予舞剧表演更强的生命力[1]。因此,本文对群舞编创在舞剧中的功能性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群舞及其创作特点

演员人数超过4人的舞蹈作品,可称作群舞。为了传递丰富的思想感情,表现多样的信息内容,渲染特定的艺术氛围,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群舞这种舞蹈表现方式应运而生。舞蹈编导依托对队形、画面的变换更替,让舞蹈演员的姿态造型、肢体动作伴随时空、节奏、力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创造出鲜明的群体舞蹈语言,营造出富有冲击力的情感氛围。

在远古时代,舞蹈是一项集体活动。多人参与的舞蹈表演伴随舞台时间、空间的转变,可依托多种不同的方法,达到传递形式美并彰显深刻内涵的目的。这种美既可以是和谐对称的美,也可以是无序凌乱的美[2]。当代舞群舞是基于舞蹈独特的艺术特色,通过整合多个不同要素,形成的一种兼具不同画面、不同线条的艺术形态。其中,群舞的“形”,也就是形象,既是一个动态化的运动过程,也是一个富于变化的运动结果。群舞的“态”,也就是内容,属于舞蹈编创的创作追求、动机。首先不论是哪部舞蹈作品的创作内容,都追求真、善、美的全面统一。对于其内容美,有赖于舞蹈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呈现出来,由此决定了舞蹈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接着讲究基于真实生活以升华美的体验,并依据编导不同的审美观念进行创作构思;最后立足于时代实际,赋予舞蹈作品深刻的内涵。群舞基于对主题内容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合理规划空间运动范畴,塑造富于变化的舞蹈形象,进一步实现对多样化语境内容的有效表现。

群舞的创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典型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稀松平常的事件或者人物一般很难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很难表现出编导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因此编导需要寻找典型、衬托典型、塑造典型。而群舞凭借其结构叙事、意境营造功能,可让群舞作品中的人物反复出现或者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塑造典型形象,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3]。

二是思想感情表达具有感染力。舞台上,群舞可摆脱舞台空间束缚,展现出宏大的气场,进而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同时,群舞是人类集体凝聚、团结的一种力的象征。作为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群体活动并非简单的聚集,而是一种相互关系的建立,可有效体现各种社会因素。基于此,群舞可体现人的集体意识,进而达到集体造势、氛围渲染、激情感染的效果。

三是技术技巧应用具有突破性。在群舞作品创作中,对群舞提出了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要求。群舞通过合理开发应用技术技巧,不仅可赢得观众的认同与青睐,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依托不断创新创作,推进技术技艺与情感的有机融合,还可赋予作品更深厚的内涵。

2 群舞编创在舞剧中的功能性

2.1 渲染舞台氛围

群舞编创在舞剧中作为一项基本的构成要素,强调在想象的基础上还原当下情境。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借助音乐、肢体动作,以渲染舞蹈氛围、表达思想感情,还需要全面整合时空、力量、节奏等要素,以强化群舞的内涵及表演效果[4]。

以舞剧《赵氏孤儿》开篇的群舞大舞段为例,这一段舞蹈不仅拥有鲜明的舞剧特色,还侧重于通过慷慨热情的音乐及激情豪迈的群舞表演,为广大观众带来强有力的感官冲击。夜黑风高,赵氏一族命悬一线,屠岸贾带人欲将赵氏一族满门屠杀,双方人员厮杀在一起,明暗对峙的灯光设置,反映了双方实力的不对等,赵氏族人被屠杀殆尽。在此期间,骤暗的灯光瞬间将观众的思绪引入其中,在群舞、灯光、音乐的共同作用下,舞蹈氛围得到充分渲染,剧情发展十分紧凑的同时,屠岸贾这一心狠手辣的形象得到生动刻画。这一整体布局也为后续庄姬登场的悲情演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渲染了舞蹈氛围。这种创作手法,可迅速引发观众对舞剧的共鸣,并带领观众领略故事中千钧一发的危机感和赵氏族人遭到满门屠杀的压迫感。

这种颇具创新性的艺术结构及舞蹈语言,不仅可以显著增强舞蹈作品的叙事能力,还可以充分呈现演员颇具戏剧张力的表演功底,赋予舞蹈语言时代特色。与此同时,依托舞蹈演员的肢体形象、舞蹈动作的联合演绎,可充分展现群舞演绎的思想感情的聚合,为观众带来强有力的感官冲击。另外,因为群舞具备极强的感染力,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到舞剧的艺术美,还可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不同的体验。

通过欣赏大量舞剧作品不难发现,编导十分注重利用人群聚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舞剧《赵氏孤儿》同样如此。开篇群舞博大宏伟的场景布局,瞬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伴随故事剧情及人物数量的发展变化,赵氏的“孤”与屠岸贾的“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情感氛围,同时有效调动起广大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迫切想要了解故事剧情的发展走向。因此,在舞剧中,独舞或双人舞的表现形式通常无法达到渲染舞台氛围的效果,而群舞编创则能够更好地刻画出惊心动魄的场景,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为故事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丰富叙事方式

长期以来,作品的叙事方式都是叙事性舞剧中重要的一环。简而言之,叙事方式就是叙事的着眼点和方法。舞剧中的群舞,可极大地丰富舞剧的叙事方式,且主要体现在快捷叙事、情境叙事、切换叙事等多个方面[5]。现以舞剧《浮生》中的群舞为例,探析群舞编创在舞剧中发挥的丰富叙事方式等作用。

2.2.1 基于群舞编创的快捷叙事

叙事方式侧重于将叙事内容作为着手点,舞剧中因群舞的叙事方式不同,其叙事着眼点也各不相同。在舞剧《浮生》中,群舞《浮生忆》即选取了十分典型的着眼点,其依托“闪回”的方式将母亲的回忆与群舞编创相结合,通过不断变化形象以演绎各个时期的母亲。群舞《浮生忆》表现的是母亲的回忆,呈现于群舞《浮生乱》之后,相较于前面舞段渲染的惊慌骇人的氛围,这一舞段可让观众获得一丝慰藉。群舞《浮生乱》不停地切换一幅幅画面,不仅是对母亲一生经历的叙事,还是对母亲过往的回忆,同时也是“快捷叙事”的重要体现。依托快捷叙事呈现母亲的人生轨迹,将母亲的“闪忆”作为着眼点,不仅是出于对舞段时长的考虑,还能够实现对相关内容的充分表现,并为观众带来别样的感官体验。总体而言,《浮生忆》部分的群舞叙事对《浮生》的劇情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 基于群舞编创的情境叙事

情境叙事就如同在影视剧中故事剧情对应发生的地点、空间。在群舞《浮生乱》中,其基于对舞剧中的主要人物和学生、妓女等形象的刻画,以揭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基于对不同阶层的刻画,实现了对舞剧背景环境的渲染。比如,对上述阶层的描绘旨在表现在逃亡途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战争给黎民百姓带来了共同的伤害。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的目的是营造叙事情境,如此一来,情境叙事的着眼点即背景环境,搭建背景环境可让观众迅速认同故事剧情,并调动起观众对故事剧情的兴趣。舞剧最终要通过舞台媒介呈现,并以观众为呈现对象,而观众中既有具备良好审美鉴赏能力的观众,又有审美鉴赏能力一般的普通观众,群舞的情境叙事致力于让每个观众均可迅速进入故事情境中,进而在提升观众的体验感的同时有效传递舞剧的思想感情。

2.2.3 基于群舞编创的切换叙事

切换叙事讲究通过中断叙事过程,以恰到好处地缓冲舞剧的故事剧情、思想感情,并让叙事变得更有节奏感。通常而言,舞剧中不仅有“舞”的存在,还有“剧”的呈现,“舞”“剧”在群舞中共同发展的情况十分常见。舞剧《浮生》即依托群舞编创,应用切换叙事,让“舞”和“剧”交织在一起,在相应的框架结构中与结构要素切换,以此不仅推进了对内容的有序叙述,还实现了对舞蹈审美性的有效呈现。

2.3 塑造人物形象

在一部舞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人物形象得体与否关乎舞剧故事剧情的发展推进,人物形象塑造得过于复杂,不仅会使观众产生疲惫感,还会让观众对舞剧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出现偏差,最终对实际编创带来消极影响。比如,在编创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或者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塑造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处理好复杂的人物关系,舞剧编创人员不得不增加故事情节,导致整个舞剧变得烦琐冗长,编导在编创过程中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观众则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梳理人物关系及故事剧情发展走向,压缩观众自主想象的空间。另外,在舞剧人物编创环节,不乏人物偏少的情况,这会导致舞剧主题故事情节表达趋于抽象化,难以保证整个舞剧编创的顺利进行。

不论是对观众而言,还是对编导、演员而言,人物形象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依托群舞编创,则有利于塑造出鲜明的舞剧人物形象,并实现主辅形象的相互映衬。在舞剧《浮生》中,百姓以被鬼子俘虏的形式出场,演员表面上表现得惶恐不安,但实则在偷偷地传递书信,并且哥哥也隐藏其中。该段群舞旨在展现哥哥的形象及信件的传递过程,其中既有主角形象,又有辅助形象,红围脖恋人、汉奸、将信件藏在嘴中的少女等辅助人物形象的塑造,极大地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时通过人物的对比、牺牲,进一步凸显了主角形象。这一舞段还应用了隐喻、反复等编创手法,为主角形象的塑造服务[6]。总体而言,舞段中的主角形象与辅助形象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共同助力舞段主题思想的表达与升华。

群舞编创的这一功能性在《浮生劫》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一个小型群舞舞段,《浮生劫》包含8个演员,包括哥弟一行人深夜潜入日军军营,其中还涉及在《浮生口》中设置的汉奸伏笔,这也是两个舞段串联在一起编创的原因。在《浮生口》中快传递完成的信件落入一个小姑娘手中,在她准备将信件继续传递出去时,她身边同是俘虏的汉奸将她推向了深渊,信件传递再次被中止。小姑娘为了避免信件落入日军手中,选择将信件藏入口中,这一动作不仅颇具感染力,还体现了信件的重要性,并为后续哥哥传信、发电报做好了铺垫[7]。《浮生劫》中汉奸将八人的夜袭行动告知鬼子,八人最终被日军抓获,汉奸的出场很好地凸显了哥弟一行八人的无所畏惧和爱国精神,并很好地阐明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然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这两个群舞舞段塑造的辅助形象很好地凸显了主要人物的精神。

3 结语

舞剧中群舞占据了重要地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一部高水准的舞剧,不论是在舞台氛围渲染方面,还是在故事剧情叙事、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群舞编创都是至关重要的,群舞在舞剧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为此,相关人员应深刻认识到群舞在舞剧中的重要性,在编创中切实开展好群舞设计工作,以此提升舞剧整体的表现力,充分体现群舞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琴.舞剧中群舞编排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11):161-162.

[2] 金浩.齐舞共振当拏云:从2019年的群舞创作态势谈起[J].舞蹈,2019(6):78-83.

[3] 魏欢.中西戏剧悲剧观比较研究:以《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为例[J].戏剧文学,2018,10(5):89-92.

[4] 武小云.从舞剧《浮生》中探析叙事性舞蹈的创作走向[J].当代音乐,2016(15):56-60.

[5] 闫思宇.论编导利用舞蹈语汇塑造人物的功力:以韩真、周莉亚为例[J].戏剧之家,2020(12):95-97.

[6] 罗丹.舞剧群舞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J].艺海,2016(9):99-101.

[7] 邓双双.浅析红色题材群舞编创中的舞蹈调度[J].大众文艺,2021(17):83-84.

作者简介:池鹏(1984—),男,江西萍乡人,本科,研究方向:舞蹈编创、剧场艺术。

猜你喜欢

群舞叙事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群舞冲纪录
卢石磊的群舞教学剪影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谈群舞《东方红》构图中几何图形的变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