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胎家庭结构下互动式儿童床设计

2022-05-30苏竞琳陈净莲

设计 2022年17期
关键词:隐私保护互动性

苏竞琳 陈净莲

关键词:多胎家庭 儿童床设计 隐私保护 互动性 多用性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9-0022-04

引言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改善人口年龄活动、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我国逐步调整生育政策,这也促使家庭结构及相关市场的转型。非独生子女家庭规模扩增,家庭重心向儿童偏移,儿童在家庭消费中话语权提高[1],且拥有了专属儿童房。但部分非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住宅空间及经济收入有限、同胞常常共享卧室[2]及家具市场迭代较慢等因素,尤其后疫情时代下居家时间增长[3],孩子的隐私性、空间感、游戏心理往往难以得到满足与呵护。而承载睡眠这一主要功能的儿童床作为儿童房中的刚需产品,其设计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一、多胎家庭特点

自2013年我国开放二孩政策,五年间二孩数目上升近两成,2017年我国二孩新生数量首次超过一孩,2019年新生人口中59.5%为非头胎。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开放,我国家庭结构进一步从以独生子女为主向二胎及多胎家庭转变[2,4]。如今儿童家具市场主流消费用户85后、90后的消费观念有所转变,对于儿童床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需求,而是逐渐向促进多项发展及儿童情感需求的层面偏移,不断驱动消费升级。

但相比独生子女家庭,多胎家庭通常经济及住房压力更大,多数家庭中儿童有时会共享卧室。因而对于多胎儿童家庭的儿童床设计,不应仅是床体“1+1”的数量变化,更多的是考虑到多个儿童的相处模式及儿童天性、性格习惯等。

(一)多龄段组合

除双胞胎外,非独生家庭结构下儿童往往存在年龄差,且其年龄组合具有不确定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徳曼将3-12岁的儿童划分成学前期(3-6岁)和学龄期(6-12岁)。3岁前的儿童不具备独立生活自理能力,不适宜单独与其他儿童起居玩耍等;而12岁后孩子逐渐邁向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开始发育成熟,独立性及隐私性需求较高,不宜与兄弟姐妹共享卧室。因而本文研究的群体主要集中于3-12岁儿童,其特征如表1所示。

(二)同胞间游戏及互动性较高

在多种人生关系中,同胞关系是最具发展性及影响力的关系之一。游戏作为同胞间最常见的互动途径,也是儿童的重要认知手段之一,对儿童视野扩展、性格及社会性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塞尔曼(Selman,1980)曾提出,3-7岁为儿童间友谊发展第一阶段,友谊的概念还未形成,儿童关系以不稳定的短暂游戏同伴形式存在;学龄期开始由与父母亲亲近转变为更乐意与同龄伙伴亲近,对于友谊及的认知也从以单方面顺从转为双向帮助且理解更加成熟[4],此时培养良好的同胞关系是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议题,较高的家庭成员亲密度及和谐度不仅有利于儿童性格发展,也更利于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度。

(三)儿童的隐私心理及独处空间易被忽视

当多儿童共处一室时,正向互动有助与增强情感联结,但儿童的隐私界限及个人空间也容易被忽视[6]。过度于乏独处空间可能会造成儿童角色认知的失调,甚至影响其性格以及社会性发展。

二胎家庭中,同胞间共处及互动具有长久性,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同胞关系宏观上呈现出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变性[7],最显著的即为同胞间社交距离的转变[8]。通常头胎在二胎年龄较小时承担起部分照顾任务,具有引领性。当同胞关系逐步向成熟过渡,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作用强度减弱并与家庭外成员联结增强,同胞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比较甚至对峙心理。随着继续成长及同胞关系成熟化,二者关系也变得更为平等,逐渐产生个人空间归属感并形成一定的社交距离[7]。此过程中儿童隐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儿童心理学中,注重并认可儿童的隐私权,有助于其自我认同及自我价值感的提升,适当的独立空间及秘密对儿童独立个性以及角色认知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胞在相处时,如若个人空间无法得到保障与满足,其与家人的冲突与不满会更加频繁[10]。虽然部分冲突对个体发展有着促进性作用,但当冲突过于激烈与频繁时,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隐私空间的营造为家庭成员提供冲突缓和的余地,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说,“秘密具有教育意义,因为它们能够创造出自我的多个层次和内、外空间,这有助于个人性格的形成 。”[11]

二、儿童床品现状

我国儿童家具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稳定期,至90年代逐渐形成一定规模。虽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迅速发展,并逐步实现市场细分,然仍未成熟。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家居体量迅速扩大,从2016至2020年增长了近五成,早已成为千亿级市场。2018年,我国儿童床规模占比超整个儿童家居市场的三分之一,且如今超七成城市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且规模仍在扩大[12]。 随着一系列生育政策的调整,儿童家具市场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释放更大的潜力。

(一)多用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升级及儿童床市场的不断壮大,用户对儿童床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一物多用”理念被引入儿童床设计中,利用产品功能及形态转化、复合、叠加等形式,拓展并丰富儿童床的功能及可用性,现有儿童床的多用化主要体现在尺寸扩展、储物收纳、模块化组装三方面,如表2所示。

(二)衍生配件繁多,向儿童隐私保护性倾斜

现有儿童床不再局限于床体本身,通常配有丰富多变的床体配件,收纳类、游戏类配件体系日趋成熟完备。尤其近年来对儿童隐私及独立性关注度提升,隐私相关配件也逐渐丰富起来,且具有一定场景性。从儿童帐篷、游戏屋到床帷帐、床帘等床体配件,隐私空间的塑造方式向多样化、简易化演变,所建立的隐私空间及其调节方式也更为灵活,并逐渐向床体集成,更加节约空间,且轻巧简约、易于拆卸(如表3)。

(三)同质化较高,二胎家庭适用性较弱

首先,适用于多胎家庭的儿童床及相关系统性研究较少。我国儿童家具品牌起步较晚,加之二胎政策开放不久,适用于二胎家庭的多用儿童床系统性研究较为缺失。现有市场中近半数为中小型企业,巨头企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且竞争激烈;国外品牌所占份额较大。在价格方面,儿童床价格已与成人床品价格持平[14],但情感化及审美性等往往差强人意,且多数儿童家具的设计以成人角度展开,因而契合儿童使用习惯且有品牌特色的儿童床较少,更多的是对外来品牌的生硬模仿以及对成人床的缩小版设计,并未对儿童的使用习惯及身心性格发展切实考量,不能满足儿童潜在真实需求。

其次,现有儿童床功能形式单一,千篇一律。同类型产品同质化严重,多数产品设计仍是“换汤不换药”,在设计表达、材料工艺等方面缺乏创新。

总体来看,儿童床逐渐正在努力“转型”中,但仍然对于二胎家庭适用性较弱,形式单一、同质化高、情感关怀缺失等问题也更加显著。

三、非独生家庭儿童床设计需求及策略

由上述研究可得出,多胎家庭特征通常呈现出儿童多龄段组合、同胞间游戏及互动性高、隐私空间易被忽视等特点。本文先通过对儿童生理心理及行为与认知特征的剖析,结合同胞关系及儿童友谊的发展阶段,探究家具及个人空间对其社会性及性格成长的影响,以此作为需求转化切入点。其次,对现有市场中儿童床及其配件进行横纵向类比分析,结合用户分析提炼家庭及儿童需求要点。最后,提出多维度设计策略并提炼为具象形象融入、互动性与游戏性、独立空间划分与隐私保护、高空间利用率及收纳性四个设计策略(如图1),为后续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具象形象融入

儿童存在明显的具象性认知的特点。尤其在幼儿期(3-6岁),一个具体的形象是他们认知外界事物的主要支撑;大约9-11岁是儿童的认知思维较为明显的发展转折点,逐步过渡为逻辑思维。因而在儿童床设计中,适当地融入卡通形象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习惯,也有助于提升产品的亲和感与人情味儿。

(二)互动性与游戏性

游戏可作为幼龄儿童重要认知手段,孩童可通过“玩”激发创造力,习得社交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辅助思维模式构建。当儿童床作为儿童游戏的承载体,便不只是用于休息的工具,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儿童互动交流的媒介。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下居家时间增长,在有限的室内空间提升家具的趣味及娱乐性,既可以有效地满足儿童游戏玩乐需求,又能避免其过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可与现实世界构建真实联系,获取相应的情感联结与满足。

(三)独立空间划分与隐私保护

家具本身可构成环境,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家具改变环境的“氛围”,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割及重构功能,并产生心理影响,进而形成孩童的私密性空间或自我游戏场所。儿童床作为儿童房内最主要家具之一,应具有一定的空间划分感及环境适应性,儿童床与房间内家具协调作用,可引导儿童行为,丰富多样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心智成长。

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同胞间长期共处一室易造成儿童个人空间的缺失,从而产生抵触、不愿沟通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6]。然现有儿童床对于儿童私密空间的保护性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多通过储物空间的划分实现,应用方式并不灵活且不够富有“童趣”。

(四)高空间利用率及收纳性

二胎及多胎家庭不仅是家庭成员人数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儿童用具以及必备生活用品,因而需要更大的储物空间。尤其玩具、书籍等易散落在房间四周,最好的收纳方式便是将收纳功能集成于现有的家居,而不是另设单独的收纳专用家具[5]。从市场及现有产品来看,收纳及空间变换利用已成为儿童床一大趋势。

四、设计实践

(一)设计定位及目标用户

本设计主要适用于非独生家庭,面向6-12岁学龄期儿童及其家长。马斯洛(Abraham H.Maslow)的需要层次论提到,“只有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才能够对人起到激励性的作用并影响其行为”[15]对儿童而言,相较于其他家具,儿童床的陪伴时间更长,是承担功能与情感的多重载体及“港湾”。

本文旨在设计出符合多胎家庭儿童真实需求及情感关怀的互动式儿童床。依据前期用户及市场调研提炼转化出用户需求及设计策略,制订详细设计方案并进行实践。选取双层床为设计基本型,突破传统儿童床生硬刻板的形态及单一功能的束缚,主要从产品造型创新、多用性及游戏性、隐私保护及情感呵护、高空间利用率及收纳性等多角度进行创新设计,注入儿童视野及人文关怀。

(二)造型分析及配色分析

1.造型及配色分析

根据儿童具象性认知的特点,将小熊这一卡通形象巧妙融入床体造型设计中。抛弃传统棱角式床形,多用曲线,前卫且富有童趣。产品立面如同一只张着嘴巴的小熊,赋予其温和柔润极具亲切感的产品形象语义,符合儿童的认知逻辑并增加童趣;可转动护栏为小熊的“双臂”,可以旋转至上层或竖直垂落;“尾巴”可作为衣架,也可供儿童拉伸玩耍,同时也起到一定的保护功能。

床身多用原木色,提高原生态及温度感,增强环境融合性。部分配件使用明亮糖果色,为产品增添活力,融入一定色彩跳跃度,提高对儿童的吸引力。整体配色柔和明媚,温和低调但不失童趣与活力,沉稳但不沉闷,营造安心、舒适,易于情感互通及交流的氛围,最终效果见图2。

2. 產品构成及功能创新分析

本产品主要由床体、隐私空间遮罩、攀爬网、嵌入式小梯子、置物架、保护栏及衣架等构成,如图3。集成多种配件因而衍生出多种使用搭配方法及功能,与设计策略相符。巧妙结合攀爬网、单杠等游戏模块提高趣味性;利用半包围式空间及顶篷为儿童设立隐私空间;同时结合多用化理念设立储物格及易收纳型小梯子,供儿童休息娱乐的同时满足大家庭的储物需求。

1)趣味性配件集成

集成多种趣味配件与多样的使用方式,满足儿童娱乐互动心理并激发想象力。上层空间配备多色选择的可拆卸顶篷,开放式床尾设置小型攀爬网,床头外侧嵌入小梯子。儿童可采用多种形式通往上层空间,打破传统爬梯式的格局,床尾编织攀爬网与上层相连,可“攀岩式”趴向上层,符合儿童喜欢“爬上爬下、钻来钻去”的行为习惯,提高产品的趣味性及探索性;或踩着床头的置物格,由窗格直接钻入上层隐私空间中。

(2)储物收纳

床头外侧顺应床体形态配备储物格,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嵌入一把小梯子,可取下供儿童玩乐,同时也可用于家长的日常家用,床头外板兼具杂物及小梯子收纳功能,节省空间。上层床板左右两侧也配备置物架,儿童在上层独处时可随手将玩具或书本放置在置物架中。

(3)隐私保护性

有别于普通框架结构的开放式双层床设计,本设计营造“包围感”。下层为半封闭设计,上层借鉴“树屋”的概念,配合可拆卸顶篷对床的上层进行空间划分。隐私空间遮罩可伸缩滑动,门帘可打开或关起,为儿童设立灵活的隐私保护型的独立空间,有助于保护其自我意识培养其独立性,同时满足其探索征服心理与玩乐中的奇思妙想,从而提高其成就感。

结语

随着非独生家庭结构成为常态,普通儿童床在此语境下适用性较弱。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下长久的同胞居家相处时,儿童间游戏及互动通常需要借助家具实现[3],但同时儿童个人空间也容易被侵占,隐私及个人空间难以得到保护。通过对多胎家庭特征、同胞相处模式、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探究,挖掘多胎家庭中儿童真实潜在需求,引入独立空间及多种游戏性模块,使儿童床在实现基础睡眠休息功能的同时做到兼具娱乐性、多用性、隐私保护性等,并与儿童房内其他家具配合形成系统。对于儿童性格成长及市场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隐私保护互动性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玩转表演
基于层次和节点功率控制的源位置隐私保护策略研究
关联规则隐藏算法综述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成因分析和保护对策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及措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