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05-30白金明

职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高校

白金明

摘 要: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又承担着科学技术研究、服务社会等重任,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现状,分析高校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相关思路与建议,以期为高校众创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众创空间    高校    高质量发展

课   题:本文系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22-ZDJH-00159)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众创空间建设已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挑战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需要创新创业激发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因此,我国众创空间已经到了改革提升的拐点,应当克服自身的困境和不足,向高质量升级发展。

一、高校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第一,充分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优势,有效利用高校科研力量、专家师资队伍、软硬件设施、校外合作等资源与众创空间紧密结合,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的联系,形成合力和合理完善的运作模式,共同为创客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第二,面向服务对象提供精准化服务。从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特色化、多样化的集成服务,不断吸收更多要素投入,并形成良性循环,为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众创空间的功能发挥不应局限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更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据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明晰其在空间格局和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第四,拥有高效率的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特别是科技创新型的创新创业项目,以结果为导向,帮助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项目成功孵化,并走向稳健运营的道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

自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河南省高等学校众创空间建设以来,河南省内各高校纷纷响应,积极加入众创空间的建设中来,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因众创空间建设时间短、经验不足,许多工作仍需不断总结和改进。

(一)当前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的基本现状

1.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数量稳步增长

河南省高校积极建设众创空间,在数量上已初具规模。从河南省教育厅近几年公布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名单看,2016年为23个,2018年审批新建项目为8个,2020年审批新建项目为7个,数量稳步增长。

2.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验收考核基本达标,甚至达到优秀

河南省教育厅已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进行了2次验收考核。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对33所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的验收考核中,有29项通过了验收,通过率达87.88%;有14项考核评为优秀,优秀率达42.42%。而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2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验收考核中,有10项通过了验收,通过率达83.33%;有4项考核评为优秀,优秀率达33.33%。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验收考核基本达标,部分项目达到优秀水平,为河南省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经验借鉴。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的众创空间备案名单,截止到2020年,河南省在国家备案的高校众创空间累计有29家;在2019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对1 949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资格条件复核中,有60家众创空间被取消国家备案资格。河南省没有一家众创空间被取消资格。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眾创空间建设并非走的是粗犷型发展路线,而是走的集约型发展路线。

3.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的申报有明确要求

当前,河南省对高校申报众创空间建设项目,已有明确的硬性要求。例如,申请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项目必须作为校级众创空间开放运行满1年以上,同时要满足拥有明晰的运营主体、固定的办公场所、良好的配套设施、专业的辅导团队、健全的运管制度、完备的服务体系、稳定的服务对象、成功的投孵案例等条件。明确的申报条件对高校建设众创空间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4.已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和评价制度

为了推动河南省众创空间建设,提高众创空间服务水平、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河南省近两年相继出台有关众创空间的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其中,2020年7月,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研究制定了《河南省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对众创空间的内涵、管理部门职责、申请与备案、运行与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说明。这为规范河南省众创空间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2021年9月,河南省科技厅研究制定了《河南省众创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目标导向、科学设置、客观公正和动态调整的评价原则,并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指标说明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众创空间的功能差异采取分类评价,从综合服务能力、孵化绩效、可持续发展状况等三个方面设置指标和权重,进行客观评价。河南省众创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促进众创空间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目标导向、为加强动态管理和政策支持提供依据,有助于高校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

5.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主动性明显增强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各高校也积极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课程性质设置为公共必修课,也就意味着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接触到创新创业教育。再加上“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活动的广泛开展,大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河南省省内个别高校的学生参与度达到百分之百。

(二)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总量规模不够大

尽管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数量正稳步增长,但仍未达到预期目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众创空间建设的通知》强调,要实现“到2020年全省所有高校都能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建设1个以上的众创空间”的目标任务。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51所,而从当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数量尚不及此。因此,河南省各高校仍需充分挖掘整合自身资源,加大对众创空间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满足师生的创新创业需求。

2.高校自身优势发挥不充分

当前,河南省众创空间建设项目中,高校主导建设的项目比例还比较低。从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近两年公示的河南省众创空间备案名单了解到,2021年备案的24家河南省众创空间中,仅有5家是依托高校建设的,占比约为21%;而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备案的31家河南省众创空间中,依托高校建设的占比为16.1%。虽然高校在众创空间建设项目中的数量占比略有提升,但高校相较其他社会主导型众创空间来说,其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仍有待进一步开发挖掘。

3.师资数量不足,力量单薄

众创空间的师资辅导队伍应当由专业的管理运营队伍和囊括高素质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的创业导师共同组成,能够为创客大学生和入驻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以及法律援助等服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专职服务人员数量有限,又因受限于创业项目涉及的领域范畴不同,很难保证现有的校内外师资资源能够与之匹配,甚至很难保证专家导师能够给予持续性的指导。另外,当前专职从事创业工作的管理人员大多从其他行政岗位转入,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和完备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创业项目的指导很难深入做到专业、到位。

4.众创空间服務重比赛、轻孵化

部分高校众创空间在运营过程中,其工作人员不仅作为管理者,也作为教师引导创客团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且侧重于在技术领域给予支持。但其对入驻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商业转化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能随着创业团队学生成员的毕业而自然解散。

另外,高校众创空间工作更向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倾斜,对推动基于项目的沟通合作、投融资对接、技术对接、产品推介以及上下游产业联动等服务支持较少,这也是创新创业项目成功孵化率不高的原因之一。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有着科研、师资等诸多优质资源,当前尚未将资源真正最大化地开发利用,离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潜能、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长远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5.短期内较难摆脱资金依赖困境向盈利方向发展

当前,高校主导的众创空间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学校拨付经费、政府补贴经费、企业捐赠等,众创空间建设虽不缺乏运营资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也有人提供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等,但高校众创空间若能够通过盈利实现良性循环发展,通过不断积累成功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的经验和资源,反哺孵化新的创新创业项目,才能真正实现众创空间的长远发展。

三、高校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省内高校众创空间典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河南省教育厅作为高校众创空间的推动者和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对众创空间的建设和运营状况进行考核评价,将成效卓著的众创空间作为先进典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进行大力宣传,为其他高校提供示范学习的参照,激励更多高校投入众创空间的建设。

(二)挖掘整合自身资源,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高校主导的众创空间相较社会主导的众创空间,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应当充分挖掘并整合利用。

首先,高校具有先天独特的科研优势和师资力量,应积极引导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加入众创空间导师团队,整合学校现有实验室、实训实践基地、实验仪器设备等,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

其次,要充分挖掘高校的科研成果,将其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使高校的科研成果不仅限于学术研究,而是真正发挥其实用价值,造福社会。

最后,高校应积极整合已有的强大校企合作资源、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等,并积极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社会众创空间的联系,从专家、企业、资金、技术、产业链等各维度建立资源库,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三)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扩充创业导师队伍

针对当前高校众创空间专职工作人员缺乏管理运营经验、理论知识体系和创业实践经验的短板,应当建立众创空间工作人员培训课程体系,并积极组织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众创空间工作人员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设计职称评定体系,组织技能水平竞赛,使其职业岗位成长有纵深发展空间,明确自身在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为引导高校及社会优秀人才投入扩充到创业导师队伍,并确保能够给予创客大学生足够的持续性指导,应制定一系列积极鼓励政策,如高校可以考虑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指标体系,设置特定加分项。对于企业,可以以积极派出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帮助成功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等为条件,申请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四)遵循创业项目发展规律,优化指导和服务体系

将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需求进行模块化划分,按照创新项目的成长阶段和涉及领域进行归类,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服务。众创空间的服务包括提供场地和配套设施、创业教育和培训、政策解读、科技中介、金融服务、法律援助等,应当根据创客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服务,如创业团队有很好的创业想法,但缺乏技术支持,可为其引介科研支持;如创业团队有成熟的创新技术,却不擅长将其转化为创业计划项目或商业运营模式,可选派创业导师进行指导。

另外,大学生从萌发一个创业想法到组建团队开展创业项目的不同阶段,团队成员和创业项目本身的需求点不同,应当根据其创业阶段的不同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如在创业前期,对其加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创业中期,给予创业实战指导、技术指导等;在创业孵化阶段,给予资金、运营资源等支持。

参考文献:

[1]崔璐,弓慧洁,陈纤纤.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19,19(12).

[2]马红军.河南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1(18).

[3]李胜利.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管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6).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高校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