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协同逻辑与进路探索

2022-05-30肖芬蓉吴倩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

肖芬蓉 吴倩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思政金课建设探索了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可能性,也为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参考。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发现:协同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逻辑;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的路径包括多元化主体参与、组织结构调适、配套的运行机制;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不仅是组织结构调适和机制构建,也是思政课走向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过程。思政金课的协同创新能有效诠释思政课改革实践,也为其他高校事务改革提供积极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协同创新 逻辑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 6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2) 0 2-0 1 0 7-0 6

2 0 1 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强调高校思政课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在2 0 1 9年3月1 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根本遵循。实践上,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层出不穷。如上海大学率先开展“中国系列”课程的探索,通过“大国方略”“创新中国”“时代音画”“经国济民”等课程呼应新时代,对接国家战略,致力于培养智慧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推出《深度中国》、湖北经济学院打造《当代中国》等等。这些课程在倍受追捧的同时,也带来了理论探讨的空间。为何思政金课相较于常规思政课程更能获得认同?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运作逻辑和演化过程,并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经验参考。本文以长江大学的思政金课《生命长江》为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协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路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协同创新的可能性

(一)组织学领域的协同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协同创新近年来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协同创新的内涵、动因等一般理论建构。如山鸣峰和马君( 2 0 1 3)认为协同创新指资源突破主体间壁垒,释放“人才、信息、技术、智慧、资本”等要素的活力,共享资源和成果,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从而提高效率。[ 1]李忠云和邓秀新( 2 0 1 1)认为“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有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的快速推进”[ 2]。二是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表明,科研能力、创新文化、协同战略、协作资源、协作关系、物理距离等因素会影响高校协同创新模式。[ 3]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组织间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合作网络层次和组织个体层次。其中,合作网络层次包括发展愿景及合作目标、政府支持、联盟形式、信任等,组织个体层次包括组织战略、知识存量、研发活动、组织结构等。[ 4]三是协同创新实现机制和路径的研究。李芸( 2 0 1 7)认为协同创新的关键之一是在组织系统内部形成知识(包括思想、专业技能、技術等)分享机制,不同参与主体致力于共同目标,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构建交流和协作平台。[ 5]从组织平台的搭建来讲,李芸( 2 0 1 7)提出行动者之间应打破组织和部门间的壁垒,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和网络化。这种网络组织不同于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事实上,美国组织学的学者把这种组织结构称之为“松散联接”( l o o s ec o u p l i n g) ,而一定的“松散结构”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发展长期适应的能力。[ 6]王志远则认为矩阵制是一种理想的协同创新团队组织结构,能提高创新团队绩效。[ 7]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现实需求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是高校的重要部署。[ 8]高校思政课改革中的协同创新具有持续性的现实需求,其推进也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而参与者行为又受到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进一步影响创新成效。关于如何实现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已有研究更多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如有学者重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出加强课堂、校园和社会三种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 9]谌林( 2 0 1 3)探讨了课堂教学叙事与话语体系创新,认为要提高思政教学效果,必须既能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又能维护课程学术品质,科学地解释历史与现实。[ 1 0]肖安宝等( 2 0 1 7)强调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1 1]由此可见,已有研究强调传统路径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一个组织学分析框架:制度—结构—绩效

“制度—结构—绩效”分析框架认为,一个组织的制度环境和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本文尝试将协同创新、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置于组织研究的理论脉络中,使用“制度-结构-绩效”框架加以分析。

具体而言,制度环境搭建了游戏规则的框架,包括由法律法规呈现出来的正式制度和由文化、道德、习俗、行为规范为表征的非正式制度。[ 1 2]本文重点讨论思政课创新如何受到制度环境的激励和约束。结构在组织学视阈中指组织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事实上,思政课程改革与探索以一个“项目”启动时,学校组织内部的上下级、院系、行政部门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思政课的主要承担者,即马克思主义学院会依据具体的情境进行权变,对项目的贯彻和落实作出回应和进行调适。绩效关注组织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和价值,讨论思政课程改革的绩效根据大学的功能评判主要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方面。

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具有协同创新的现实需求,已有协同创新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中的协同创新研究具有可行性。

二、《生命长江》课程建设中的协同创新分析

《生命长江》是长江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的一门思政金课,具体而言,《生命长江》具有地域性和创新性等显著特征,在高校思政课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从地域性而言,长江大学地处长江之滨,长江水文化浸润这一方校园净土,长江江畔成为了长江大学师生特有的文化空间。课程建设力图“通过长江认识中国,通过课程获得成长”,致力于培养具有“大情怀”“大格局”的大学生,课程建设中体现出地域性。从创新性而言,《生命长江》作为一门公选课,教师团队打破了院系、学校、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组织间的界限,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报名筛选、聘请外校知名教师、邀请政府有关官员等方式纳入多学科、多部门的讲师团队,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教师与学生对话,具有典型的协同创新特征。总体而言,《生命长江》为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

(一)《生命长江》课程建设的制度环境

1、环境变革与推动。思政课改革与协同创新是对环境变革的客观反应。地方人才争夺战特别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政策环境推动促进了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在人才争夺战中,地处中部非省会城市的高校不占优势,在高考招生政策调整的境况下,专业生存和招生危机重重。另一方面,高校“双一流”建设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既意味着危机,也意味着发展的契机。此外,国家政策的变迁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即让高校回归教育的教学本质,在职称评审等政策导向上不能唯科研。由此可见,外在环境给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造成压力和提供动力。

2、政策扩散和变迁。创新往往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创新。长江大学《生命长江》的推出承袭和借鉴了《深度中国》等课程的理念与方法,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扩散的结果。在长江大学着手开展《生命长江》课程建设之前,已有其他院校开设《深度中国》等类似课程,在高校思政圈中获得较好的评价。某种程度而言,《生命长江》的课程建设以这些课程为模板,并聘请这些课程负责人做过经验介绍和特邀嘉宾。由此可见,《生命长江》课程也是类似于政策扩散和政策变迁的结果,这种扩散和变迁也使得《生命长江》课程突破了长江大学的界限,具备了高校联盟、强强合作的特征。

3、组织之间的资源依赖。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资源具有稀缺性,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其他组织交换资源。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行动者———学校领导、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组织就某些问题求助于其他部门或组织时,其他部门或组织也会基于长期的成本收益考量选择合作。作为思政课的主要承担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基于自身有限的资源也会积极寻求其他部门与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教务处、宣传部等行政部门基于领导重视和学校发展也会采取积极参与改革创新的行为。由此可见,《生命长江》课程建设的行动者通过合作与交流,整合了师资、财力等资源。

4、高校思政课程的“外溢性”。思政课具有跨专业、跨部门的“外溢性”特征。高校思政课如何与其他专业课程更好地融合、渗透,即“思政课程化”和“课程思政化”如何同步发展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的重要导向和出发点。为此,《生命长江》课程结合长江大学自身专业特色确立地质长江、生态长江、人文长江等4 8个专题,打破专业界限,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人文社科知识和理工知识的交流与碰撞,探索了思政课程化和课程思政化同向而行的可能性。

(二)《生命長江》课程建设中的协同创新表现

1、组织形态的变迁:由封闭隔阂到松散联盟。《生命长江》课程开发与建设前,思政课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但呈现出资源匮乏、教学效果尚存较大改进空间的问题。《生命长江》课程启动后,校领导作为课程创新的发起人、支持者推动了组织结构的调适,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整体而言,《生命长江》教学团队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主体多元化的系统。从选题征集的环节来讲,通过动员、号召等方式使得参与者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组织界限,同时将艺术学院纳入课程组,也将外校专家“请进来”,由此打破了院系、学校、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隔阂和藩篱。

第二,从纵向关系而言,通过下发文件、设立领导小组等形式强化了纵向嵌入式协同。一方面,学校和部门领导既是课程领导者,发挥了资源调配、动员外部力量的关键节点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和部门领导同时还是教学参与者,通过课堂授课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这也使得《生命长江》教学团队呈现出纵向嵌入式协同特征,这种特征有助于整合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微信工作群和备课会制度促进了横向合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项目团队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力军。值得一提的是,《生命长江》的重要特色是提倡多师授课。具体而言,某一专题会聘请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教师,从理论结合实践、多学科视角深化认识。如生态长江专题中,一位教师从理论阐述长江文明建设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另一位授课教师是地方生态环境局局长,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展开。由此可见,多师授课中有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也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也能更好地开展辩证思维训练,促进认知深化。

2、组织行为策略。行为策略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手段。《生命长江》课程建设和推进不乏值得关注的组织行为。

首先,高度重视提高执行力。从组织学的角度看,当组织内部决定对某些事务给予较高重视时,会采取会议动员、下发文件等方式表达出来,向下级释放出对事务优先排序的信号,且能实现快速的资源调配。[ 6]在动员和筹备阶段,由学校领导释放高度重视的强烈信号,有效吸引院系及行政部门的关注。课程推进中配备了课程班主任和3名研究生助教,每次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课程班主任及助教在场协助掌控课堂。高注意力赋予了组织粘性,使得相对独立的教务处、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行动者迅速打破组织界限,将《生命长江》课程打造成“思政金课”视作需要优先实现的目标。

其次,强激励促发强动力。在《生命长江》课程建设中,为增强教学效果,课程团队设立较为丰厚的奖励制度,可谓“正激励”。“我积极申报并加入课程组,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学资源比平时的思政课程要多得多,后续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也不错。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我感到厌烦了,希望从这个课程中能产生职业上的成就感和心理上的获得感。”(访谈编号: 2 0 1 9 0 3 2 0 A)

此外,课程组制定了“备课会议制度”,形成“负激励”。每周二上午9点开始试讲、说课活动,每次试讲活动严格按照上课程序和要求开展。之后,就试讲选题、结构、内容、时间等方方面面进行“打磨”。试讲不过关者,需要开展第二次试讲。“这是一个很折腾人的事情。专题的方式要求在有限的一个半小时里把该领域的内容呈现出来,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事实上,在这个团队里,强调合作,但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因为别的老师讲得很好,你讲得有明显的差距,脸面也挂不住。所以,我们这些参与者都会全力以赴。总体而言,这种集体备课制度能给人带来压力,也能形成一定的激励。”(访谈编号: 2 0 1 9 0 4 3 0 A)

3、部门联动与向外联盟。学校领导的加入和支持让思政课《生命长江》在全校课程建设中获得更多关注。在课程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项目组,将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艺术学院等部门纳入到项目组中,由此形成一个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将宣传、财务、教务等工作任务渗透进相关部门,调动积极性提高实效性。这也使得原来思政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单兵作战、思政课程边缘化的问题得以缓解。这种部门联动整合学校既有资源,一定程度上实现整体协同效应。在部门联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关键节点,在学校提升了话语权,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其学科影响力得到扩张。

此外,《生命长江》课程还向其他高校以及教育部门探出触角,形成高校联盟,开拓了交流渠道。长江大学与其他省内高校通过举办论坛、邀请专家等方式,终结了单打独斗、信息闭锁的局面,形成“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局面。

(三)《生命长江》课程建设中的协同创新绩效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公认的大学三大职能。[ 1 3]但是,高校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阵地,文化引领应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指标。总体而言,《生命长江》在四个方面均产生了绩效。

1、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国家政策,助力高校人才培养。《生命长江》课程的开课目的基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 0 1 9年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标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 2 0 1 9版)》和省重点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建设要求。由此,课程聚焦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关切时事热点问题,进而能理解中国、热爱祖国,最终能够“弘扬长江精神,建设美丽家园”。

2、打造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团队,提升院系及学校影响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饱受争议。“相互矛盾说”认为教师专注于科研将会对教学的注意力下降,减少投入教学的精力,不利于大学人才培养职能的履行。“相互促进说”则认为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命长江》课程组在探索教学过程中也酝酿了科研组的想法,力图以教学为主,在专题教学、课程改革、跨学科综合研究中有所斩获。

3、辐射区域,服务社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重要表现。《生命长江》课程结合学校学科和专业特色,围绕水利长江、生态长江、开放长江等3 8个专题开展专题教学和研究,几乎涵盖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方方面面,力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打造长江精神,引领创新文化。长江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有能力、也有意愿为地方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作出贡献。《生命长江》课程的打造弘扬长江精神,将学院与地方乃至长江经济带置于一个相互联动的系统,形成围绕长江发展的一个共同体。

三、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协同进路

学术界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通过打造思政金课对思政课表达了高度重视。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也面临挑战,如思政金课产生的效果和成绩能否持续?高校内部进行的组织调适、与外部力量的交流合作能否常态化、制度化,协同效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些问题无疑是《生命长江》乃至高校思政课创新的难点,回答这些问题也为思政课协同创新提供了进路。

(一)以外部推力和内部动力驱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持续发展

1、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的外部动力。从组织变革的角度而言,外部动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如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启动和破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创新,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尤为重要。宣传部、教育部(厅)等政府部门应以政策驱动高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加大对思政专项的资助力度与范围。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倾斜和给予更多注意力形成自上而下的外部动力。

2、激发高校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内部动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构建“大思政”格局。从高校发展而言,构建“大思政”格局,其立足点和基本原则在于激发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在此基础上,高校提升大思政构建能力,实现思政课创新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而言,这就需要坚持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整合和运用尽可能多的资源,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的教学、科研、服务、文化和组织等工作矩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创新,形成高效思政课创新中延伸和拓展的协同能力,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性。

(二)建立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的松散联盟

1、资源互借与整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打通高校间、院系间、学校与政府部门间的组织隔阂,开拓思政课改革中交流和“借力”渠道。基于增强思政金课效果的目标,思政课协同创新需要实现资源的互借、整合和共享。

2、多元角色策略配合。高校思政課协同创新中涌现出几类角色的配合。其一,决策者。在松散结盟的组织中,决策者可谓中枢神经,是网络中资源流动的重要结点,通过领导者、发言人、资源分配者等管理角色的扮演推动思政课程创新。其二,组织者。此类行动者通常具有较强的交流能力,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本”,在网络中扮演着“穿针引线”、连接结点的“导演”作用。如在生态长江的专题讲座中,相关组织者联系地方生态环境局,让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更直观和深刻的认知。其三,参与者。此类行动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程创新中以专题申报、讲授方式形成课程的多样化,“犹如一颗颗珍珠”。上述几种角色相互借力,缺一不可。

(三)完善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制度

1、将协同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首先需要将协同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目标。协同发展的理念有助于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创新。反之,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行动者固步自封,改革创新的动力将不足,资源难以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高校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组织层面应以愿景的形式明确阐明课程思政化和思政课程化协同而行的发展导向,使思政课参与者认同协同导向并内化为协同行为。

2、打造跨学科教学的组织文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关涉多个学科,而各学科都具有独特的话语、逻辑和学习方法。这也导致了实践中两种可能性:一方面,不同学科在交流中容易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学科的差异所产生的碰撞可能产生新思想,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打造开放交互的跨学科、跨部门文化,增强高校内部凝聚力。基于此,高校应将跨学科协同发展纳入学校发展理念,由学校层面自上而下传导跨学科协同发展理念,以协同理念鼓励师生开展思政课程化和课程思政化双向而行。其次是创建协同创新的规章制度,特别是通过提高思政专项项目的资助等正向激励的方式鼓励师生参与思政金课改革创新。再次,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专门的工作场所,设置有助于改革创新的物理空间,激发师生的协同意识与热情。此外,思政课主导者,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应定期组织开设面向全校、全社会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讲座、研讨会等,营造协同发展文化氛围。

3、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制度。在资源吸纳和配置方面,高校利用校友捐赠、政府拨款等渠道设置专项经费,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形式吸纳、激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在授课教师安排方面,由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形成的思政金课团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不仅可以遴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还可以邀请理工科、艺术等领域的教师参与授课,从思政课程化和课程思政化双向发展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 1]山鸣峰,马君.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机制和驱动力研究[ J].复旦教育论坛, 2 0 1 3, ( 0 4).

[ 2]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 J].中国高等教育, 2 0 1 1, ( 1 7).

[ 3]尹洁,施琴芬,李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 2 0 1 6, ( 0 6).

[ 4]王阳.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间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 2 0 1 3.

[ 5]李芸.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中的协同度问题探析———基于“组织—治理”的视角[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 0 1 7, ( 0 7).

[ 6]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3.

[ 7]王志远,丁元林.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 J].高教探索, 2 0 1 2,( 0 6).

[ 8]张东刚,本刊记者.整体推进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 0 1 5,( 0 2).

[ 9]周珊.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J].教育发展研究, 2 0 1 7, ( 0 9).

[ 1 0]谌林.课堂教学叙事与话语体系创新———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例[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 0 1 3, ( 0 2).

[ 1 1]肖安宝,谢俭,龚付强.雨课堂在高校思政课翻转教学中的运用[ J].现代教育技术, 2 0 1 7, ( 0 5).

[ 1 2] N o r t h,D. C.( 1 9 9 0).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c h a n g ea n de c o n o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C a m b r i d g e: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 1 3]馮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 J].中国高等教育, 2 0 0 7, ( 1 0).

责任编辑:袁霄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