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辨析,提升高中思政课堂实效

2022-05-30陈力

文理导航 2022年28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思想政治

陈力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巧用辨析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清晰、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明确自身及国家的发展方向,培养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思维辨析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是非分辨,全面分析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实现有针对性、开放性和思辨性的教学,推动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课程教学的转变。本文就从思辨课堂建设入手,分析如何通过课程辨析,让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得到保障。

【关键词】高中思政;思想政治;价值取向;思维辨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辨析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教师要从辨析主题入手,明确辨析主题的开展策略,在课堂中引领学生围绕辨析主题开展辨析时,要选取适当的辨析活动,并合理引导学生的辨析过程,以保证辨析过程的有效性,以及辨析成果的展示与价值升华。在高中这个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能够在思政课堂中引导好学生的价值观念,树立好学习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表意见,有理有据地证实推导过程,不仅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理念,还便于学生将理念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和培养,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因此,要想让学生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能够在思政课堂中全面看待问题,教师要利用好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一切机会,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辩证因素,并以此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思辨水平,让学生养成以思辨性为基本特征的思考和分析习惯。首先,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教师既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要在沟通时向学生讲明白自己的逻辑,让学生在思维比较中找到学习方向。其次,在设置问题时,要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学生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也能够以辩证性的目光看待同学或教师的看法。只有教师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形成在课堂中思考、辨析的习惯,政治课堂中的思辨主题才能得到全面解析,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例如,在教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时,涉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通过渗透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这是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前提,是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分析学生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否是理性的,为学生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奠定基础。教师:“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它在当时是怎么产生的?并且一直到今天对社会建设都有指导意义呢?”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提供《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空想,也是提出社会主义的雏形阶段。根据时代背景,学生能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说出自己想到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特点与具体的三个时期相联系,让学生看到空想社会主义特点内在的逻辑。教师:“既然提出了理念,必然会付诸实践,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成功了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主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思索的过程,学生将自己对于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看法说出来,通过课堂中的互动与辨析,学生能够看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都将成为学生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建立的前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并不是教师询问、学生回答是或否的简单提问,而是让学生在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辨析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二、创设问题情境,探讨思辨性问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引入辨析主题,激发学生的辨析思维,正是要从思维的碰撞中发展学生的辩证能力。因此,可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理解辨析主题,并围绕辨析主题展开一系列思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理解问题、辨析问题提供一个假定的前提,可以为学生理解政治概念、促进学生运用政治概念分析政治案例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核心思辨中拓展视野,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中掌握核心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辨析水平。

例如,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有所了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问题辨析中以史实和现代实践推导出课本中的观点。首先,教师根据教材20~21页,设置了问题情境,明确了学生辨析的主题。教师:“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黑暗的?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陷的?要想拯救近代中国,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为了救当时的中国,仁人志士都做出了哪些探索?”问题和教材内容相辅相成,学生既要做到认真阅读课本,又要将自己初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在课堂中,把封建势力、民族资产阶级等问题搞清楚,也可以举例当时仁人志士所做的壮举,让整堂课的问题辨析回到当时,而不是用现有的理论和经验去反驳当时人们所做的努力,让学生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人民政权建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三、结合时事热点,提高学生辨析动力

结合时事热点开展辨析,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的知识面从课本拓展到社会,对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有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更加广泛,学生能够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学到很多。笔者在教学时并没有主动提供热点新闻,而是鼓励学生搜集热点新闻,从互联网、电视台等平台看到的新闻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深度挖掘的辨析素材。在此基础上,采取分类比较法,如横向比较相同类别的新闻,分析其核心内容,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并通过辨析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例如,在学习“我国的社会保障”时,不少学生对于社会保障的认知比较狭隘,不知道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都在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教师就在课前鼓励学生,让学生搜集与我国社会保障相关的新闻事件,根据事件中主人公的经历,让学生看到社会保障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之多,从而加强学生的安全感,同时还能够通过新闻事件让学生了解社保的作用。有学生在课上展示了低保和养老保险金额的上调新闻;有学生展示了因残疾而享受到社会福利的新闻;有学生展示了对流浪汉开展社会救助的新闻;等等。学生在课上分享的社會保障事件包含方方面面,教师先将社会保障分类,再与学生一同辨析有价值的新闻。以对流浪汉开展社会救助的新闻为例,新闻中刘某先是被送到县救助站,又联系精神病院进行诊断治疗,这时,教师询问学生应该如何根据刘某的情况作出判断。学生在课上积极思考并回应,说出刘某能够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分析刘某的后续生活问题。有学生说先联系户口所在地,要找到他的家人;有学生说要先确保他的精神和情绪稳定,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救助方案也有所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梳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列出表格,让学生直接看到刘某能够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并且展开更有依据的辨析。通过辨析,学生对探究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不仅认可我国日益完善的保障,还增强了学生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同感。

四、鼓励学生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渗透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课程教育理念,就要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机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更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已有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围绕思辨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还会感受到他人的思想光芒,燃起思辨的火花,实现发乎于内的思辨能力培养。

例如,在教学“坚持新发展理念”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探究一种发展理念,在小组内,学生需要根据具体发展理念搜集材料,了解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将材料作为拓展现有认识的有力工具,并且根据小组内围绕具体发展理念的讨论,做到点多面广的组内成果总结。将课程中的五个重点进行分割,学生在课上分享小组内的辨析情况以及最终的辨析结果,其余学生可根据课本或者自己搜集的材料提出疑问,又展开新一轮的辨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辨析涵盖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会在提出问题、认真讨论、分析观点之后,对于课程内容产生全面认识。

五、展示辨析成果,实现思辨结果升华

政治教师要体现自身的教学素质与专业能力,不在于自己把课本中的知识点都展示出来,而在于总结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将学习经验作为他们理解问题的切入点,作为他们分析问题的抓手,在学生完成辨析之后,往往要引导学生完成成果的总结。第一,在学生根据问题提出看法后,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第二,通过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第三,通过对辨析过程的分析和辨析结果的总结,促进学生从问题中看到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教师对辨析成果的分析,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总结的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在升华后的课堂中对问题的辨析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课堂上,学生围绕有关社会保障的新闻展开了辨析,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保障中的获得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学生的观念作一简单的整理,让学生看到社会保障是如何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进一步保障社会公平正義、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教师:“有同学说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需要严格监管,也有同学说要加强公民的意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我们在享受的社会保障权益,还有同学说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也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这些都是我们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同学们在辨析过程中应用得也很熟练,但是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社会保障体系都得到落实了吗?你能通过这些知识发现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优化的部分吗?我们能够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做些什么?”从知识点的总结,到新的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生活与社会保障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拉近,促进学生在辨析成果的分析中找到新的学习方向。

总之,在高中思政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建辨析的条件,能够催生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为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索全过程奠定基础。教师要想让课堂中的辨析发挥作用,体现出思辨课堂的建设意义,必然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学生辨析前、辨析中、辨析后,都提供恰到好处的引导,吸引学生投入辨析活动中,又能够让学生在辨析中成长,认识到辨析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完成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向小琴,张登奎.高中思政活动型课堂“辨析式学习路径”实施例谈[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21(5):4.

[2]王峰.思想政治课辨析式学习路径的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5):3.

[3]樊卫宾,窦菀.高中思政课学生自主辨析能力培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5):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度课题“基于政治认同的高中新教材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JYKT-21078)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思想政治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