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初探

2022-05-30张惠娜

文理导航 2022年27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深度学习美育

张惠娜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学科已经跨越单向、过于强调技能的知识传授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深度学习理论,试图呈现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融为一体的师生双向奔赴的教学。本文主要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如何变革,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目标,就深度學习理论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美术课程目标;美育

美术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走进新教育时代,社会对具有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需求增多。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入深度学习理论,探索符合基础教育规律的小学美术教育新方法,通过多元方式综合利用新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核心素养指向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从机器学习理论中引发出来的一种新的领域,最开始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方面,即模拟人脑机制进行分析学习来解决复杂的难题。随着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深度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方式被动接纳、知识技能、填鸭灌输的“浅显学习”相区别,指向通过跨学科内驱力引发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2013年受教育部委托,林崇德教授担当重任,组织一大批专家学者,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为课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历时三年,集中攻克研究,于2016年将研究结果公布。报告中提出,核心素养是一种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终身成长的一种重要的品格和能力。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即“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六大素养: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人文底蕴;十八个要点: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颖、勇于探究,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我国的教育方针更明确,进而引领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过于强调技能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阶段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在从重视双基到三位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过渡中,深度教学成为一种“良药”,为教育新时代注入了活力。

伴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运而生的美术学科素养引发了美术学科教育的变革,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有创新能力、美术表现、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态度五个方面。美术学科有其独特的人文性、实践性、自主性,在进行美术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深度学习理论将教学设计更丰富,更符合不同教学阶段的教育规律。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教学是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学浅表化、知识内容碎片化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美术教学,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学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式或探究式学习。美术新课标指出通过综合性和探索性美术学习活动,加强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表达,增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责任感。如何让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地发生,是当下小学美术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基于深度教学的“深可测”“深可行”“深可探”的教学方式探索,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

(一)“深可测”的小学美术教学

深度学习的一个关键词是“深”,与之相对的就是“浅”。我们通常会把深度学习中的“深”理解成程度方面的“深浅”,实际上此时理解的一个关键字在于“质”。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研究得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深度教学”中“质”的把握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标准。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儿童“搭建脚手架”指导、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他在研究中提出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一种是自己独立可以达到的;另一种是通过成年人的指导,通过模仿学习,达到相应的水平。小学美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小学阶段教育规律“搭建脚手架”,突破“浅层次”的学习,达到指导、激励、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比如小学美术《中国龙》一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五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较之前有所减退,学生的想象力也不如低年级段的开阔,更喜欢现实的、当下流行的“新鲜事物”——动漫、二次元之类。在课堂中带领学生赏析所在城市的中国龙雕塑、出土的中华第一龙贝壳图等龙文化事物,由生活中能见到的熟悉的龙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英勇无畏、造福人类、团结协作的龙的精神,在龙的精神的氛围下,引发学生的内驱力与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进行龙的设计制作。

美术学科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小学美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应考虑其独特的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等因素。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基础审美教学时,将抽象的主观性的能力培养渗透到艺术作品的审美表达中。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对折剪纸》一课的教学设计时,适当引入中国传统剪纸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故事等方面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从而达到文化理解,形成自我的审美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对剪纸步骤的理解和掌握过度重视,容易忽略对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比如教师以一个主题为抓手,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剪纸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到的设计方法和剪纸技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主动性,以及自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深可行”的小学美术教学

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加强美术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建立“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之间的“通道”,实现知识结构的内化。小学美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建立一定深度但可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联想”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的外在知识与内在建立联系,构成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深度学习。比如教师在讲授《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时,由每天上下学交通工具入手,引领学生观察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回望历史“驻足”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发展史,欣赏当今的创意自行车、概念自行车,体会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以自行车设计大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这一堂课的关键点是以学生身边常见的交通工具即自行车入手,在重新审视自行车结构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对学习主题的感悟,达到个人思想认识的升华或者是认同,逐步发展成为学生自己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表达。

深度学习理论指向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尝试从学生生活所见入手,设计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在持续开展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目的。比如《变幻无穷的形象》一课,这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用品,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物品的形状、色彩、用途,邀请小小设计师阐述自己的设计创意,再带领学生欣赏达利、玛格利特等大师的作品,产生思想的碰撞。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通过深度活动在头脑中加工学习内容,从而打开学生思维创意的“魔盒”,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深可探”小学美术教学

一堂完整的小学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而且要有评价。尽管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日趋完善,但仍然有忽略教学评价环节的现象出现。基于深度学习角度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首先表现在“动态”方面,即对学生在发现知识点、学习理论知识、知识内化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存在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而不是固定在美术作品展示环节或其他某一时间点。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一般会把艺术作品评价环节设置在课程的最后,这样通常会由于前面课程内容过多时造成评价环节的压缩或舍弃,影响评价环节的教学效果。“深度教学”的小学美术课堂提倡将作品评价环节“动态化”。比如小学低年级学段的美术教师在讲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时,可以抓住低年级段学生设计创意天马行空,敢于大胆表述的年龄特点,将评价贯穿课堂教学过程,做到及时、适时给予评价,激发学生大胆设计的积极性。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就美术学科而言是逐渐熟练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创意与思想。比如“欣赏评述”类型的课,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做足相关资料搜集工作,课堂教学中适当放手,开展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活动,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以“小老师”的角色向同学们欣赏评述艺术家的作品、同龄人的作品,教师及时把控课堂适时评价,锻炼学生用艺术的语言来传达思想的能力。另外,评价的形式可以是聆听与讲评,也可以是比赛与颁奖,还可以是小组之间的“对战”等。引导学生进行一定深度的评价,避免出现单纯就评价而评价的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动静结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另外,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与语言,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学情,以评促学,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迁移内化知识。

三、把学生培育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出台,文件中强调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务必将美育纳入教育全过程,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小学美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当今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浅表化、知识内容碎片化等问题不容小觑,教师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而基于深度教学的小学美术教育,倡导美术学科内、跨学科、联系社会实践的深度教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加强生活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开发创造性思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用艺术的方式来传达思想,达到学以致用、美化生活的目的。从“深度学习”到“深度教学”,抓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關键在一个“深”字,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强调既抓住学生的主动性又做好“引路人”,围绕教学目标挖掘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在课堂上真实发生,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深度教学中适当引入深度教学理论,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对培养新教育时代下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1.

[2]朱进.小学美术有效提问的三个“度”[J].广西教育,2011(12):16.

[3]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N].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4日第9版.

[4]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深度学习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