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纪录片中摄像师对现场故事的取舍艺术

2022-05-30龚文彬

摄影与摄像 2022年3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摄像师艺术特点

龚文彬

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与其他影片不同,纪录片不但要强化真实性特点,还要根据拍摄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拍摄手法和技巧,所以,其中纪录片拍摄技巧对拍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拍摄现场能否恰到好处的进行取舍是衡量一部纪录片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标准。纪录片反映的是真实的情境,因此,需要在保证记录真实的基础上对拍摄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而现场故事的取含则是十分考验拍摄者的拍摄能力。因此,为了能够保障纪录片的拍摄质量需要摄影师能够掌握必要的拍摄技巧,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对现场故事做出必要的取舍,来充分凸显出纪录片的特点和内涵,使其成为记录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形式。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摄像师;拍摄技巧;现场取舍;艺术特点

一、纪录片的拍摄技巧

(一)对细节的捕捉

纪录片在拍摄的过程中细节是彰显纪录片精髓内容的一个重要关键,也是保证纪录片拍摄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拍摄者在对主人公开展拍摄的的时候需要密切关注各个发生的细节,通过细节拍摄来将纪录片的主要内容展示给群众,提升纪录片的拍摄质量

细节是纪录片拍摄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纪录片拍摄中,很多摄像师常常感到细节很难拍到,也很难拍好,细节拍摄确实很难,但只要认真去拍,就一定会拍到更多、更生动的细节。对于纪录片而言,生动的细节是提高纪录片观赏性和整体质量的关键要素。

为此,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需要摄影师能够对纪录片出现的细节因素进行认真的处理。在对细节取舍的时候不仅需要保证细节对整部纪录片的渲染,而且还需要注重通过细节来突出影片的拍摄核心内容。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只有做好细节取舍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为或许拍摄奠定良好的基础支持。

在拍摄现场会遇到比较多的突发情况,有一些情况是拍摄者无法把控的,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摄像者密切关注不在拍摄范围内的细节,抓住主人公的细节,对一些有意义的细节要及时记录,并做出适当的取舍。不能够将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拍摄,而是需要有选择地开展拍摄工作。而精准的拍摄需要拍摄者本身具备较强的敏捷反应能力,自觉形成一种对重点情节的把控意识。

(二)特写镜头的使用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特写镜头的有效运用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特征以及故事事件发生的细节内容。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摄影师能够很好的使用特写镜头,那么就会使得拍摄对象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保证拍摄出来的作品能引起群众情感上的共鸣。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借助特写镜头来精准的拍摄一些情节,将观众带入到纪录片中,拉近作品情感表现和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在当前的纪录片拍摄中,很多拍摄者都出现了一个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即认为只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特写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拍摄,就能够保障纪录片的拍摄效果。而在实际的纪录片拍摄中,摄影者具备具备良好的拍摄技巧和熟练的镜头语言仅仅是一种拍摄技能的体现,特写镜头的拍摄还需要注重特写价值的体现,由此对摄影师现场内容取舍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场拍摄的时候,每一个镜头的重要程度都是不同的,需要拍摄者能够自己做出判断。在对拍摄内容进行取舍的时候要求拍摄者能够了解所选择的内容是否可以清晰地体现出纪录片的主题思想、是否会引起群众的共鸣。

(三)画面质量

对于电影、电视剧和视频来讲,这些内容的体现都需要故事情节用来连接,人物形象特点是在特定安排下开展的表演和拍摄,拍摄内容丰富多样。纪录片是围绕真实事件来展开的拍摄,纪录片是对人物和事件的一种真实写照。因此,在内容展现和形式安排上,纪录片和影视作品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和影视作品一样,生动的画面也是纪录片效果展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纪录片在表现的时候会使用丰富的画面和多样的色彩,同时,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拍摄人员不仅需要考虑拍摄画面的质量,而且还需要采取措施实现对画面的精细化处理。一部完整的纪录片离不开美观画面的支持,如果画面不美观,那么就会使得纪录片失去本来的真实性,也会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长此以往,会让观众对纪录片失去兴趣。为此,就要求摄影师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着重选择和把关美观情节,确保所选择的内容满足观众的需求,充分反映出纪录片的真实性。

二、摄像师对现场故事的取舍艺术

(一)取舍的分析

真实性是纪录片展现的基本前提,但是在实际的拍摄工作中,摄像机的干预会对现实拍摄内容产生一定的影Ⅱ向,由此使得拍摄人员无法表现出正常的拍摄状态。由此可见,在总体表现上,纪录片不能够完全的反映現实,纪录片是对拍摄者自身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的体现,通过对实际拍摄后内容的取舍来给观众带来一种荧屏的感受,在保证真实的基础上,摄影师会使用一系列技术和技巧来对画面进行处理。

纪录片的取舍会牵扯到比较多的内容,具体如下:纪录片编辑创作中编导对纪录片原本题材、视觉表现上的取舍;纪录片内容的取舍以及写稿时对解说的取舍。取舍是一部纪录片顺利完成的基础,在其中体现了拍摄人员对生活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摄像机对现场的取舍深刻决定了纪录片的拍摄质量和拍摄效果。

在现场拍摄的时候,摄像师通过摄像机来充分表现出导演的创作过程,摄像机能够真实的记录和体现纪录片的内在意义。为此要求拍摄者在拍摄的时候需要着重关注对现场内容的取舍,不能够每一个情节都完整的记录,同时也不能够忽略其中有意义的情节,要有选择、有重点的开展纪录片的拍摄。

(二)实际拍摄的取舍

拍摄者在盲目关注拍摄真实性的期间误解了对其中的概念认识和理解,在拍摄的期间基本上采取了跟随镜头的拍摄方式,在摄像的过程中会不间断的拍摄主人的生活,没有在内容中做出适当的取舍,这样的拍摄方式虽然能够体现出纪录片的真实性特点,但是期间的一些情节和纪录片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展现没有产生联系,最终导致拍摄出来的纪录片让人感到乏味。

真实性是纪录片拍摄的重要特点,但是并不意味在拍摄的时候琐碎地记录生活,而是要注重从其中筛选有实际价值的内容来予以展现,对实际生活和主要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而取舍的过程中正是摄像者分析的过程中,摄像是一种纯粹生活的记录,在拍摄和记录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期间有意义的内容和有价值的信息,旨在通过这些细节来还原一个事件或者是一个人物个体的真实情况。

在记录片拍摄的过程中要注重穿插一些真实的事件,将事件作为拍摄的一个蓝本或者重要关键点的内容。时间是熟络与自然的必要条件,除了花大量时间与拍摄对象混熟以外,在拍摄过程中做到跟拍摄对象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和服务于拍摄。纪录片是一个持久战,如果与拍摄对象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就可以记录到更多真实事件的发生。比如以杜海滨导演的纪录片《少年小赵》为例,导演提到拍摄《少年小赵》的时候,他与主人公小赵会定期沟通,并达成共识:小赵如果有任何行程安排、事情变故或拍摄意向,就会主动告知导演。得知姥姥病危,正在外地读大学的小赵准备回乡探望,于是通知了杜海滨团队进行拍摄,小赵对待至亲的画面让人动容,并且意外拍摄到暴力拆迁的画面,老人躺在床上,一面墙便被挖掘机强行拆倒,这一幕非常震撼。

(三)由繁到简的叙事手法

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注重筛选和加工实际生活案例,还需要注重选择恰当的叙事手法。纪录片叙述的形式有很多种,客观冷静,保持相当距离的记录,是一种真实。导演与拍摄对象的多重互动,碰撞出来的错综复杂的情节,因而展现出来的人性,也是真实。

(三)冷静客观的镜头

纪录片在拍摄的时候离不开导演和拍摄对象的互动,上文提到了导演和拍摄对象的互动,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营造客观冷静的镜头。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创作者介入太多,甚至频繁出现在影片里,会不会有失真实。以香港纪录片导演陈安琪的作品《水底行走的人》为例,在表现的时候主人公黄仁奎是一位艺术家,在绘画和音乐上都有极高的天分。片中有一个场景,导演陈安琪与拍摄对象一起把酒言欢,兴致来了还一起即兴创作了歌曲,黄仁奎弹吉他,陈安琪唱歌,成就了影片最为真实和松弛的生活场景。

三、纪录片拍摄的注意事项

(一)现场记录的一次性能力

摄像师会使用镜头的造型表现手段来在录像器中进行判断和趋势,通过画面的筛选和使用来展现出现场事件的因果关系,凸显出矛盾冲突内容,将各个事件内容通过一个精彩的瞬间展现和记录下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纪录片的拍摄,在纪录片展现的过程中对摄像师的个人观察力和判断力会提出较高的要求,即需要根据故事表现的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拍摄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完全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

镜头记录并不是在开机磁带走完之后记录内容,而是要将描述的重点放置在有趣味的事情上,而不是使用一个大全景固定记录。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长度内,镜头中所能展现的信息量是十分有限制,这些信息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观众的观看心理,如果出现了信息使用连接不流畅的画面,观众对纪录片的观看兴趣就会降低,由此就会使得记录片本身所传达的审美内容受到影响。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要规避盲目使用长镜头的行为,因为盲目的使用长镜头会使得整个纪录片的表达走向一种枯萎。

(二)摄像机的现场干扰

真实电影、直接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真实是其重要特点,但是在实际拍摄中,现场的拍摄工作往往会受到比较多的干扰,摄像机和工作人员在面临现实问题的时候会受到一种不可抵抗力量的干扰。被拍摄的人也会因为摄像机的使用来改变自己的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摄像机的干扰是记录片拍摄的一个棘手问题。而在实际上,不管是真实电影还是直接电影,拍摄的过程中都无法保证还原的真实,因为真实的拍摄往往存在于创作者的诚实中。在创作的时候,每个创作者都会根据自己所相信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来进行记录。因此,纪录片的真实仅仅是创作人员理解的真实,不存在绝对的真实。在实际拍摄工作中,不管是什么文化层次的人,在面对镜头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超常性的行为舉动。

(三)偷拍手法应用的局限性

偷拍是摄像师拍摄人物是在对方完全不知情况下进行的,摄像师希望在拍摄的时候不干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偷拍的这个手法在纪录片历史中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直接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强调的不干扰对象而采取的拍摄方式是偷拍的一个前兆。偷拍的存在增加了纪录片的色彩。比如在《龙脊》中就有比较多的段落,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温馨画面、村头村尾民众的日常生活,但是拍摄出来给人带来了陌生化的感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纪录片会通过选取一个题材来完成故事的拍摄,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记录,通过纪录片的拍摄能够真实地表现出人物的特征以及情感状态。纪录片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记录。为了能够保证纪录片的拍摄质量,拍摄者在拍摄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拍摄素材的取舍,在保证纪录片真实的基础上舍弃一些没有

参考文献:

[1]余飞.纪录片摄像过程中表达技巧与现场取舍艺术探究[J].电视指南,2018 (11).

[2]刘立涛.浅谈电视纪实作品摄像艺术的审美选择[J].电视指南,2018 (2).

[3]邹乌兰,李祖光.纪录片中的人物和事件取舍一一以《安代传奇》为例[J].2022 (11).

[4]李飞.浅谈摄像师的编导思维在电视专题中的应用[J].艺术大观,2019.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摄像师艺术特点
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强化策略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电视纪录为载体的中医文化传播新范式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形势下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优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