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迁移能力发展的高中化学情境创设路径探讨

2022-05-30韩叙

新课程·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氧气高中生主体

韩叙

科学育人观开启了化学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教师自觉以科学育人观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人性化教学过程与探究化教学方式的科学创设,切实培养高中生的主体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感悟到培养高中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性,开始探究以迁移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引导高中生形成良好化学认知习惯的教科研活动。

迁移能力是高中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与发展能力等主体能力方面水平高低的重要标签,自然也是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黄金指标,对将高中生培养成为会观察、会思考、会推理、会迁移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意义重大。

一、借助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迁移能力发展

教学情境能够对高中生的认知情绪、主体心理与生命状态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与催发效果,因而问题情境能够给予高中生一个“认知支点”,科学启迪高中生的认知思维与探究方向,自然能够促进高中生迁移能力的萌发与成长。问题情境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主观处理,以问题形式为指导推动高中生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主体探究活动,借助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迁移能力的科学培养。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离子反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高中生提供一系列问题,让高中生按照问题的方向导引在问题情境中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如,(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2)什么是电离现象?(3)什么是强电解质?(4)什么是离子反应?(5)离子反应的两大类型是什么?(6)离子反应的三大生成条件是什么?这样,高中生就在问题的导引下展开积极思考,完成预定任务,也能够从例子当中“Ba2+”的反应规律潜移到“Ca2+”“Ag+”“Mg2+”“ Zn2+”等离子群体中,从而有效培养了高中生的迁移能力与思维能力,实现了对化学知识的触类旁通。

二、借助电化情境促进学生迁移能力发展

迁移能力培养离不开高中生在认知状态、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等方面的主体支持,因而高中生的主体因素越活跃,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就会越强大,自然就会促进高中生迁移能力的科学发展。因此,教师要实施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的电化情境给予高中生丰富的感官刺激与认知体验,以此推动高中生进入大脑兴奋、心情快乐、活力十足之中,推动迁移能力的科学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金属具有非常活泼的化学性质,能够与氧气、酸与盐发生化学反应,也表现出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最为美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具体展现,为高中生展示美丽的化学反应。以“铁”为例,高中生能够在多媒体设备中看到细铁丝被火柴点燃后放进集气瓶中,能够与氧气发生非常剧烈的化学反应,亮白色的火星喷薄而出,像烟花一样美丽。因此,高中生就会由“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迁移到烟花爆炸后的美丽效果,进而迁移到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能够在焰色反应中出现不同颜色。

三、借助实物情境促进学生迁移能力发展

化學实验是高中生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高端认知过程,因准备烦琐、过程复杂与监管困难而成为稀有教学资源,却是培养高中生迁移能力的沃土。在实验教学中,高中生会在应有尽有的实物情境、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知识推理、结果判断中获得最丰富的感官刺激与最兴奋的主体状态,教师自然能够借助高中生的生命发展潜能实现迁移能力的科学培养,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走进化学工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工业上制取氨气的常用方法以后,往往引导高中生进行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教学活动。高中生在装配仪器时需要检查其气密性,防止氨气逸出,自然就会迁移到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都必须检查仪器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如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高中生在使用酒精灯给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时,就会迁移到加热实验要先均匀加热,再去集中加热,防止仪器受热不均而炸裂,如氧气制取、氯气制取等。因此,高中生在实物情境的感知与使用中进行积极有益的迁移能力训练与创新思维活动,非常有助于高中生在化学实验中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迁移能力是以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基础的主体能力,是高中生不可多得的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因此,教师以迁移能力培养为教学目的,在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中借助问题情境、电化情境与实验情境自觉培养高中生的迁移能力,将高中生培养成会思考、会学习、会发展的优秀学生,切实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务实发展,加速高中生的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王丽芳.高中化学情境设计与教学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48.

猜你喜欢

氧气高中生主体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