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05-30李勇

新课程·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磁铁高中物理生活化

李勇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相较于初中有了更深入的知识内容,因此在知识质量与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抽象性的知识学习存在一定难度,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导致其能力与素养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对此,高中物理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有效提高物理学科的趣味性,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价值,促使学生能在问题情境中体会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并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高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懂得运用在生活中。

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抽象定理与原理促使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学习较为艰难,很容易出现积极性被打击的情况。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若不能把当前课堂所讲知识生活化,只是不断地把理论知识灌输给高中生,就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对物理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与吸收,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生活特性,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若能创设有趣的生活化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与学习状态,能极大地提高物理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效率。高中生在对物理问题分析中,创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都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磁场”这部分知识的内容时,就可以先把实验纸板、牙签筒、橡皮筋、铁屑、钢钉、磁针、条状磁铁等实验工具准备好,而后先为学生做好实验演示:把装着磁铁的小玩具车缓慢推向磁铁,装着磁铁的小玩具车就会自主靠近磁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让小玩具车上的磁铁被隐蔽起来。而后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其充分进行思考与探究,小车怎么会动起来?通过这一问题情境把磁场的知识导入课堂中。在课堂中,适时拿出指北针,提出为何指北针能较为准确地指向北方,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这一现象?是否有物体能影响到指北针的准确性?其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后,让学生设计出生活化的实验,如提出电梯与手机信号的问题,为何蓝牙设备或手机在电梯中,电梯门关闭后信号会有所降低?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物理知识的探索中,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中结合当前所掌握的物理知识自主探究、学习,进而理解生活中种种有趣的物理现象。

二、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创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帮手,若教师能让物理课堂更趣味化,能极大地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因此,物理教师创设出趣味化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欲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2]。例如,物理教师讲到“摩擦力”这一部分内容时,便可以用多媒體设备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小鬼当家》影视剪辑片段,高中生在观看完剪辑片段后,物理教师便提出问题:“剧中主角在地上洒油料,导致坏人摔倒,这是为什么?坏人在雪多的地方走得很快且平稳,但为何走到平坦的雪地便摔了跤?”而后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问题为导向的合作探究活动中能积极、有效地围绕当前教学目标进行充分探究与思考。而后教师再把摩擦力方面的知识详细地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种种运用,如木匠在把木板磨光滑的工作中,是用砂纸在木板上靠砂纸和木板产生的摩擦力将木板打磨平滑的;汽车发动机靠与皮带的摩擦力将动能传给发电机发电等。通过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创设,既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热情得到有效提高,还能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体会物理知识的种种有趣与神奇之处,并掌握如何把物理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技能,进而充分消化所掌握的物理知识。

三、实验问题情境创设

物理学科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问题情境能更好、更快地消化物理知识,并锻炼提高自身能力[3]。例如,物理教师在讲授“恒定电流”这一部分的知识后,就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0~20Ω滑动变阻器、3V干电池,开展测量电表内阻与电路的实验,进而激发高中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实验探究中提高物理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是极为重要的,虽然学科学习难度较大,但通过物理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极大地把抽象概念形象化,让枯燥的物理课堂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物理能力与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梁健强,张亚萍.高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20(1):195.

[2]朱刚明.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6):171.

[3]李闪闪.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9(24):156.

猜你喜欢

磁铁高中物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