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渊冲三美原则在陕北民歌英译中的体现

2022-05-30唐忠江

文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三美许渊冲英译

唐忠江

内容摘要:陕北民歌是陕北民俗文化生动的画卷,有着鲜明的民俗特征和深厚的地域色彩,但是由于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方言,陕北民歌的英译就成了很难的问题。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翻译界很有名,不仅适用于诗的翻译,也适用于民谣的翻译。本文以许渊冲的“三美”为原则,从语义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来研究陕北民歌的英译,期待陕北民歌对世界的贡献。

关键词:陕北民歌 英译 许渊冲 “三美”原则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历史悠久,生态变迁复杂,文化历史悠久。陕北文化它可以被视为游牧文明的退化和变异,或农业文明的欠发达阶段。目前,农牧业生产方式独特,在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上固化,已成为历史积淀。因此,陕北民歌在北方游牧民族是悠扬豪放的,关中平原民歌也不乏悲凉。由于地域接近和方言带的联系和影响,陕北民歌吸收和融合了邻近地区的曲调和地方声音,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歌格局。越是民族化,世界就越是国际化,也就越应该向全世界推广。为了将陕北民歌传播到世界舞台,让陕北民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陕北民歌,我们必须首先迈出翻译的第一步。因此,陕北民歌的英译意义重大。陕北民歌的基本特点是美观、生动、简洁。它不仅充满了生活气息,而且朗朗上口,令人愉快。在表达内容时,它充满了坦率和简单。所表达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可以说是终极美。“陕北民歌独特的情、调、词决定了陕北民歌的翻译是一个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技巧在丧失和获得中达成平衡的过程。”[1]78虽然陕北民歌的英译很艰难,但是笔者认为,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可以作为陕北民歌英译的理论指导,译者可以像译诗一样对陕北民歌进行处理。本文以王宏印教授《西北回响》为研究语料,试图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即意义美、声音美和形式美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陕北民歌的英译,以期对陕北民歌的翻译和对外交流有所帮助。

一.陕北民歌翻译的理论依据

虽然许多翻译研究者从事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的翻译,但近年来民歌的翻译也受到了青睐。每种类型的文本都有其主要的交际功能,不同类型的文本都有其最适用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1.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史上两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翻译方法。直译就是在翻译语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翻译中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原文的隐喻、形象、民族和地方色彩。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不能固守原文的形式。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存在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时,应采用意译法:在能准确表达原文思想内容且不违反译文语言规范的情况下,直译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中国翻译界,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由来已久。因此,张培基和喻云根在其汇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中指出:“不同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习语、表达方式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在翻译中必须采用不同的手段,无论是意译还是直译,并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和处理。直译和意译的最终目的是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以不同的方式达到相同的目的,达到相同的目的。译者必须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2]14

2.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

民歌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現象,被称为“平民诗”。人们一直在推测陕北民歌的年龄。有学者认为陕北民歌源于宋词元曲,如《进兰房》是典型的元曲,榆林小曲《日落黄昏》也有元曲的出现。因此,翻译陕北民歌与翻译诗歌甚至戏剧非常相似。翻译诗歌自然要特别注意诗歌的美。

所谓“三美”是指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指出:在三种美中,意美是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音美是第二位的;形美再次,也是第三位的。在传达原意美的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传达音美;我们也应该传达原意意美和声音美的的前提下,尽量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者兼而有之。如果三者不能兼而有之,首先不能要求声音相似或形状相似;但无论如何,尽量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3]68

一般来说,这个“三美论”是一个非常高和困难的标准。如果两个词都能传达原文意美,其中一个词能传达原文音美,当然,在翻译时有必要选择两个词中音美的。然而,面对三者不能兼而有之的困境,作为一名译者,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的追求和探索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

3.文化补偿思想和许渊冲的“以创补失”论

文化的特殊性会导致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损失都必须补偿。中国翻译界的许多学者提出了更系统的文化补偿方法。于江龙2008总结如下:在翻译具有文化特征的信息时,最常见和最容易识别的文化补偿策略是使用注释,这表明译者在翻译具有文化特征的词语时的无助感。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注释来引入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任何翻译都会有语义内容的损失,但直译注释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翻译中的文化损失。通常,直译注释是向目标读者介绍原文文化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我们可以将上述补偿方法概括为:注释、增益、解释、归化、删除和硬译。[4]22

许渊冲在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也体现了他的文化补偿思想,在他的“以创新弥补损失”的理论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失去的东角,桑树和榆树的收获”,我们也可以说桑树和榆树的收获可以用来“弥补”在东角的损失。他认为,由于这两种语言很难对等,翻译必然有得失。因此,他主张“以创造弥补损失”。他认为,如果创作的效果比原文好,可以说是“以创作弥补损失”。[5]36

二.中西音乐的差异

中西音乐的区别是指中西旋律的不同。主要由中西的宇宙观、审美观、文化差异和音乐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中国的音乐体现了儒道佛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教你乐与礼乐的结合。例如,我国首个诗歌总集,也就是中国首篇歌词,最初是人们用歌传授耕作技术,交流感情的。之后,孔子成为了弟子和礼节的政治教材。其次,中国的音乐经验比科学丰富,发挥着自己享受的作用。以自然为题材的东西很多,许多作曲家凭直觉的经验作曲而不是逻辑结构。最后,中国音乐讲究悟性,比较主观。因此,中国的音乐是以线性思考为中心的音乐审美表现。

西洋音乐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的特点,而且富有哲理性。西洋音乐的“奏鸣曲式”、“回旋曲”、“变奏曲”等表现了对立统一的逻辑性思考。“旋律”、“和声”等复杂的音乐特征在严格意义上是中国音乐不可或缺的。另外,西洋的许多音乐不仅仅是无标题的纯音乐,还和歌剧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表现思想有着深刻的追求。也就是说,西洋音乐是以逻辑性思考为中心的音乐审美表现。

上述中西音乐的对比,提供了翻译陕北民歌歌词时的宏观概念。陕北民歌属于中国地方民间音乐,以生活、爱情、革命为题材,真实再现了生活环境和苦乐爱憎。陕北民歌因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出于感情创作的,所以在歌曲中表现出了粗犷奔放、高亢的陕北人的性格。

陕北民歌歌词英文翻译成歌词的时候,陕北民歌的主要旋律本身不会改变。因此,当找到了更合适的陕北民歌旋律的英文歌词,将逻辑性的英文歌词适应以线性思考为中心的中国音乐,就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三.陕北民歌英译之“三美”

陕北民歌出自陕北底层农民、牧羊人、鞋底女工等劳动人民的口中,这些情感化、即兴创作的歌曲不仅节奏和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渗透陕北民俗。它们具有意美、音美、造型美的的特点,为中国黄土高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迄今为止,已有2万多首民歌在陕北地区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也引起了音乐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的广泛关注。

1.民歌英译之意美

在这三种美中,最重要的是意义美,其次是声音美,最后是形式美,即在传达原意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三种美。民歌中使用了大量方言和地方语言,包含了陕北的许多文化习俗,增强了当地的风格和特色。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而且对当地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许多陕北民歌中唱的“三兄弟”不是这里的第三兄弟,而是以第三人称唱第一人称的男人,或者女孩的情人。由此可见,陕北民歌旧社会恋爱中的男女虽然粗犷奔放,但仍倾向于以含蓄、温柔的方式表达爱情。“三兄弟”一词通过指称的方式反映了歌手的害羞和腼腆情绪,但它也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自由恋爱虽然受到年轻男女的赞扬和向往,但却没有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以下为陕北民歌《毛眼眼》及其译本:

男:毛忽闪闪的眼睛(哟哎)软格溜溜的(那个)手(哟)。

看上了哥哥的人品你就和(哟呼)哥哥走。

女:跟上哥哥走(哪),翻过了几道沟,

咱们穷去,咱们富来,还要走自己的路。

合:山背后的那日子(哟呼咳)没尽头,

失去了的再也不回头,不回头。

合:你爱我来我爱你,咱们不丢(那个)手(哟),

背过了(那)旁人转过那脸脸,咱们(哟呼哟)口对口,

背过了(那)旁人转过那脸脸,咱们(哟呼哟)口对口。

译文:M: How wonderful the wink of your eyes and your tender hands!

Please follow me if you've taken a fancy to me, my girl.

W: I'll follow you valley after valley, my boy;

From poor to rich, we must go our own way.

MW: Long days behind the hills are still yet to come.

But what slips away can never come back again.

MW: Hand in hand we walk merrily together in love.

When nobody is here, we embrace for a good kiss

And we embrace for a good kiss.[6]71

該民歌中“软格溜溜的手”的质感很难用英文表达得惟妙惟肖,但tender这个词的使用从意美上讲也算到位。“山背后的那日子没尽头”译为Long days behind the hills are still yet to come可谓贴切、真实;用what slips away翻译“失去了的”相当形象生动。而民歌中的“口对口”的隐喻英译为a good kiss可谓恰到好处,又不失美感,保留了原文的内容,以意动人。

2.民歌英译之音美

陕北民歌信天游歌词艺术除了具有词尾韵、诗词节奏和谐的特点外,重叠词的运用拟声词也是信天游歌词艺术的一大特色,大大增强了民歌的音美旋律,如“红艳艳”、“蓝格迎迎”、“泪格蛋蛋”等,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些拟声词没有实际意义,但它们在整体结构和情感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泪格蛋蛋中的“格”字只是一种衔接功能,这句话的实际意义只是“泪”,而下面的格蛋蛋是对前面主语意义的修饰、补充和美化,不能随意删除。因为这样的夸张凸显了它不是普通的眼泪,而是一颗大泪珠从脸蛋上掉下来。这里“A格BB”的形式不仅强化了陕北民歌的音乐感,而且它的音乐性可以渲染出恋人深沉而悲伤的思念,使它的音美更加生动、生动、富于表现力。[7]43以下为陕北民歌《秋收》及其译本:

九月里九重阳秋(呀)秋收忙,

谷子(呀那个)糜子(呀)收(呀)收上场。

红个旦旦太阳(呀)暖(呀)暖堂堂,

满场的(那个)新糜子(呀)喷(呀)喷喷香。

新糜子场上的铺(啊)铺(呀)铺成行,

快铺起(那个)来打场(啊)来(呀)来打场。

你看那谷穗穗(阿)多(呀)多么长,

比起了那个往年来实(呀)实在强。

译文:The ninth month is the busy season for autumn harvest;

Millet and broom corn millet all go to the threshing ground.

The sun shines so hot and bright on the ground,

And the millet smells so very sweet to our noses.

Spread quick the millet crops on the threshing ground,

And thresh the millet grains while the sun is hot.

Look, how long are the millet ears and how heavy!

This is sure the best harvest we've ever had for ages.[6]14

這是典型的陕北信天游的双行结构,前句为起兴,后句为叙事。王宏印先生在翻译上通过反复使用一个词millet以及尾韵的使用,来试图达到原歌词的“音美”效果。同时,在语言使用上借助了套改成语的方法,译出And thresh the millet grains while the sun is hot,套用原成语结构为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还运用了头韵的手段,如sun shines so.../how long.../how heavy...等等,都大大加强了译文的“音美”效果。

陕北民歌不仅句型整齐,结构整齐,而且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最后一句是启发和比较,下一句是抒情和主题。除此之外,它大多是两句一节的稳定形式,靠物抒志,借景抒情,给人陕北民歌整洁严谨的形式美。信天游多使用一组两句,即两句为一节,前一句多为比兴,后一句抒情。例如: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哥哥(的那)跟的是刘志丹。(《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羊(啦)肚肚手巾(哟)三道道蓝,

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儿难。(《泪蛋蛋抛在沙篙篙林》)

这两个例子中“起”是一样的,但起兴的内容却不一样。表面上,两个例子中上下两个句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知道了陕北风俗,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当地的年轻壮年男性都是用羊肚子的手巾系在头上“英雄结”,这在当时看来是一种雄壮的装束,也反映了勤勉劳动人民汗水浇灌的艰苦生活和对革命的热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这个比兴的印象描绘了“当红军的哥哥”的伟大形象和对妹妹的追求和赞美。当时的青年对红军讲述了无限的崇拜和憧憬。知道这些的话,这两个例子中的比兴关系是合理的,相得益彰。

被称为“平民诗”陕北民歌具有诗歌的许多特征,同时兼备词曲风格,再加上意美、音美、形美的语言的特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再现和传播。

Click--click--click--click,and click--click--click--click,

And I push my handcart forward.

And go to Jiangzhou.

With the click--click--click

--click of my hand-cart

I go to Jiangzhou.[6]14这里摘录了《走绛州》具有明显的音美特质的前两节。如何再现译文中激扬的旋律和清新朴素的风格是翻译者关注的重点。这里的小型车的“吱吱嘎吱”的声音伴随着旋转的车轮的声音。音似的拟声词“Click”,将驴子拉车时的短暂明快节奏鲜明地再现出来。但是,在这首诗的第一节中,扁担在运送水的时候发出的颤抖的声音,很难找到相应的词汇进行说明,成为翻译的一个欠缺之处。王宏印教授对此采用了更具智慧的补偿方法,也就是说连续使用四个/s/音形成头韵,表现扁担摆动时的摩擦。下面的句子又重复着头韵使用,再现了声色和现境。即使提高原文的节奏,也可以使译文和劳动节奏相协调,称之为“东隅失,收桑榆”,属于更高级的补偿。陕北民歌押韵都是陕西民间代代传唱中自然形成的,以文学读本为目的的译文强调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在第一节中,“pole”和“zhou”一样以圆润的元音结束,但是在传达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自然的尾音,还增强了全诗的节奏感,与词尾的表现相吻合。第二节中的/d/和/t/结尾词源于同一组爆破声,不仅节奏明快,而且朗朗地哼着,也充满了男子乐观自豪的情绪,体现了原民歌中强烈的音美效果。

3.民歌英译之形美

陕北民歌不仅形式上通过比兴来构建原文的外在连接,而且句法井然有序,是一场短促的对战。翻译的时候,王宏印教授注意保存典型的原文构造,增强了表情达意的鲜明性。例如:

(1):龙王老爷爷(噢)早下了,  西葫芦南瓜咋晒死了。

(1) King of Dragon,Please rain!

Pumpkin and cushaw go dry!

King of Dragon, Please rain!

Rain for the salvation of men!

(2)青龙大王老人家,

再下(哎)十分的海雨救万民,

已时布云午时下雨救万民。

青龙大王老人家,

再下(哎)十分的海雨救万民,

巳时布云午时下雨救万民。

(2)Blue Dragon, the Great King,

Please rain hard to save men!

Gather clouds in the morning,

And downpour comes at noon![6]21

这首《祈雨调》中的每句话的节奏整体上是相似的,但每行的字数在7到11个字之间,这在视觉上是不整齐的。第二部分将每段三行的形式规则化为双行结构,打破了民歌即兴创作的不规则性和随意性,以更简洁的方式表达村民求雨的迫切愿望,避免了不必要的信息重复,使句型整體统一,达到形式美的效果。例如,这首民歌的第二部分将两部分重复的内容翻译成一部分,改变了原文的形式,增强了节奏感。从表面上看,它失去了原有的形式美,甚至没有实现形状的相似性,但事实上,它不仅改善了整首民歌美的形态,而且增强了整首民歌的思想感情强度。只是简短的“Gather clouds in the morning, And downpour comes at noong”中,不仅“in the morning”与“at noon”形式对应,此外,这短暂的时间间隔显示了求雨的紧迫性和人们的焦虑。最后一句采用倒装句的形式来加强这种感觉。因此,这一部分的变化不仅表达了原文的全部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而且通过形式句型的变化,强化了形式美,更深刻地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加深了意义,可以说是一种弥补损失的方式。

另外,全诗虽用尽量简短的句子表达求雨之切,但用“King of Dragon",“Blue Dragon”及“the Great King”《龙王爷》等重复表达“龙王爷”夸张了这个传统文化中的“雨神”,表明了土地生活的劳苦群众对天的敬畏,通过虔诚的心灵感动天降下雨,当时黄土地区的人们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文化熏陶。虽然无知但朴素地为生活而奋斗的样子,反映出了“天雨”和“万民”的滋养关系。此外,译文中反复使用“Please”这个词,将头文字改成大写来强调。这样的大写字母形式再现了平民求雨时的诵经场面,表现了民众对求雨的悲壮和神圣。这句话的重复使用还体现了他们向神祈求同情和诚意,同时自然的把百姓放在更卑微的位置,暗示靠天吃饭的百姓世代以土地为食盼望雨没有雨的无奈和绝望。因此,重复使用“Please”的话,会凝结民谣整体形式的美感,意思也会升华。此外,“King”,“rain”,““men”的使用不仅加强了行内韵的节奏感,也使得全诗押韵效果明显,这些以元音结尾的词语使得全诗的音美效果跃然纸上。这里王宏印教授用改变原文形式的办法提升了形美,也使意美和音美得到加强。

如果不考虑曲调因素,陕北民歌歌词文本就类似于诗歌文本,同样包含了音形意三个层面。因此,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陕北民歌的翻译。本文从民歌文本的阅读及朗诵的视角出发,对陕北民歌进行英译研究,以期让世界人民了解到陕北民歌的意美、音美以及形美,达到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目的。

陕北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翻译是让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陕北民歌,大多数陕北人都渴望它,并且对它有着独特的爱。然而,多数翻译的英文歌失去了原有民歌的意义美,尤其是音乐美,而失去了乐感和美感,失去了原来的陶醉魅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它的演唱性和传诵度。因此,在探讨陕北民歌歌词英译中的“三美”原则时,笔者发现译者在英译中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即在意义美、声音美和形式美之间寻求平衡。希望更多的翻译人员可以致力于陕北民歌的英文翻译,努力向世界推广具有鲜明、生动和传统特色的陕北民歌。

参考文献

[1]李林波.在诗中聆听歌的回音—评《西北回响》兼论陕北民歌的翻译[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9,28 (3):78-82.

[2]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3]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68-75.

[4]于江龙.从“以创补失”看许渊冲翻译中的文化补偿思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7):22-23.

[5]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王宏印.西北回响:汉英对照新旧陕北民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7]张楠,王占斌.形神兼备,美味尽现—《西北回响》个案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5(5):40-44.

该成果属于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三美”论视角下陕北民歌英译研究(项目编号:CXY-2020-013-15);项目类型:产学研。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三美许渊冲英译
元 日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三美”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