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述评

2022-05-30朱晓蝶

文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古诗教学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其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诗,也一直是学者和教师的研究重点。而作为幼小衔接重点的一年级古诗教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一年级古诗教学贯穿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可以将核心素养与小学一年级的古诗教学相结合,深入探讨如何将这一研究对象的理论系统化、研究实践丰富化和研究内容多样化,以此来指导一线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打好一年级学生的文化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提高其核心素养。学生也就在具有相应文化基础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产生自豪感,能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关键词:核心素养 古诗教学 文化基础 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相应的品格和能力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核心素养”理论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2016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相关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自此引发了一股研究热潮。

古诗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古诗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较为特殊的一年级学生,要让刚进入正式学习的学生们“学会”课文中的古诗,还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

而核心素养中所要求的文化基础部分就需要学生具有人文底蕴,即包含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内容。故将核心素养与一年级古诗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如何将这一研究对象的理论系统化、研究实践丰富化和研究内容多样化,以此来指导一线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打好一年级学生的文化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提高其核心素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代经典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累传统文化的底蕴,能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

一.核心素养研究概况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在21世纪之前,西方国家就开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做了一定的研究,为后来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在我国掀起一股“核心素养”研究热潮。

(一)研究起源

“核心素养”一词的具体提出时间已不可考证。早在上世纪,西方学者就开始对“核心素养”进行研究。目前学界一致认为,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对“核心素养”体系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随后众多西方国家的学者投入“核心素养”的研究之中。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各国对“核心素养”地研究越来越深入。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文件中提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钟启泉先生就在2016年撰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挑战与课题》一文,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核心素养研究专栏。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研究者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细致说明。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002年美劳工部联合若干企业一起创办了“21世纪技能联盟”,并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3]此框架在2007年进行了修订更新。新版本更简单明了地表现了各种素养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2010年该组织又出台了相应文件对语数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1年美国机构又出台了《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对科学教育学科应让学生们拥有的核心素养做了相应的规定。

2006年,“欧盟将核心素养作为整个教育与培训系统的参照框架。”[4]2012年欧盟正式启动“重新思考教育”计划,并将“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等问题涵盖在内。

总的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教育的核心素养:来自一些国际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一书中,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使个人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和实习社会良好运行所需要的素养。这是世界各国制定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发点。[5]

美国和欧盟在核心素养上的研究都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成果。他们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具体内容都做了归纳总结。但是这些大都是提纲挈领的大方向,具体如何实施、如何作用到教学中的指导建议还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西方各国的“核心素养”各类研究成果都是结合了自己本土的文化及教育特点而提出的,对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来说可以进行参照,但是不能全盘照搬,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一定地调整,使之适应我国的教育教学。

2.国内研究现状

受西方两种观点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派别。一是以张华、刘恩山、余文森、褚宏启等为代表“要素说”;一是以李艺和钟柏昌为代表的“层次说”。

“要素说”的代表人物张华认为:“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6]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是在信息时代,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需要具备的种种关键素养。刘恩山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的素养。褚宏启认为“核心素养”就是“21世纪关键素养”,即“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人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7]

“层次说”的代表人物李艺和钟柏昌认为核心素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阐述: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8]

总而言之,国内现在较为主流的两种观点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需要在教育中培养一定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实现能力的提高与自身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前进。

(三)研究前景

目前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 研究者还能将“核心素养”理论研究得更加透彻,让该理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更强。同时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应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踐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来不断完善理论,使“核心素养”理论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小学一年级古诗研究概况

(一)研究起源

古诗在中华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珠,更是人文教育与语言学习的丰富资源。吟诵古诗,学生们能穿越历史的长河与先贤对话,了解曾经璀璨的文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孔子也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古诗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就提出了如下总体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体到第一学段,《课标》在阅读上又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9]故古诗研究一直都是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小学这一学习阶段的古诗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研究现状

目前小学古诗教学方面有许多的相关研究论文。在研究人群上,多是一线教师在进行研究探讨。学者虽也对古诗教学有所研究,但相对来说人数较少。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多从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如何提高古诗教学的教学效果或是站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的视野下研究古诗教学的新方法。研究对象具体到一年级古诗教学的文章还较少。目前找到的只有曾筝刊发在《教育导刊》上的《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如何是学生入境?》和杨文华发表在《吉林教育》上的《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策略初探》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只有短短一面纸,前者主要讲在教学中可以围绕故事文本的特点寻找学生陌生的字、词、画面来设疑,从古诗中的字意与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关系中设置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进入古诗的意境中。[10]杨文华的文章则提出了一年级古诗教学的四种策略:游戏形式强化拼音、练习手法教授汉字、故事方式理解内容及三方互动记忆古诗。这两篇文章多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实例来进行总结性思考。文章中没有相应理论知识的支撑故略显单薄,对于古诗教学的实际指导作用也不是特别突出。

(三)研究展望

传承至今的古代诗歌,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然散发着芬芳,还有值得后人不断学习、研究的价值。学习古诗能增加孩子的文化基础、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还能提高审美情趣。尤其是在当今大力提倡、继承与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古诗教学更是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重视。

而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课堂,还处于懵懂状态。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上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形象思维能力也较为有限。在这一时期联想仍占主导地位。同时,该阶段的儿童知识容量还较少,正是刚开始识字和接触浅易白话文之际,对古代文学作品更是极其陌生。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如进行得非常到位,就能为今后更有深度的古诗和文言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对中国灿烂文化的学习兴趣。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古诗教学还是有很多需要探讨的空间。

在今后的研究中,一年级古诗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还要在结合教学实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开展研究活动,才能有法可循。同时研究者和教师也要在实际的研究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进行充实和完善。唯有教学实践和理论知道相结合,一年级古诗教学的研究才能不断推进,真正对古诗教学课堂有积极作用。

三.核心素养与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结合的研究概况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结合的研究起源

古诗教学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小学古诗教学也有许多一线教师在不断思考、总结经验。一年级古诗教学研究这块也慢慢引起了更多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随着2014年“核心素养体系”一词在中国的正式提出;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核心素养”相关研究引发了一阵热潮。有许多专家学者探讨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有许多教师将核心素养理论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核心素养的研究的兴起,部分学者、教师开始将将目光投向一年级古诗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这一研究对象,来进行相关研究。

(二)核心素养与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结合的研究现状

核心素养与古诗教学结合的研究文章目前的研究成果还较少。目前在知网上搜索到的只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董雪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古诗文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意义非凡》。该文主要论述的观点是:古诗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古诗文教学在语言建构和运用上、思维发展与提升上、审美鉴赏与创造上、文化传承与理解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重点表述了古诗文学习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四大类好处。在文章的行文过程中作者也列举了较为丰富的教学案例,吸引着教师们在日常的古诗教学工作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过本文更多地叙述古诗文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好处。但只有适当的古诗教学课堂才能达到该效果如何在课堂上。如何在一年级学生的古诗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作者还留给我们探讨的空间。

(三)核心素养与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结合的研究展望

1.研究理论系统化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就核心素养的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实践。我国政府和学界对这一潮流与趋势进行了敏锐观察。[12]将核心素养理论运用到一年级古诗教学中来,可以加深古诗教学研究的理论性。两者相互交融,可以用理论来指导实际一年级古诗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教学中也能将现有理论进行不断地完善。

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让核心素养在一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理论形成一定的体系。

2.研究实践丰富化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核心素养已受到了全球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我国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相关理论其实知之甚少。真正将其和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具体到一年级古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运用相关研究更是留有大量空白。

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才能真正指导实际教学。如果没有真实教学实践的作为支撑,理论只能束之高阁。故在后期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探讨将核心素养理论与一年级古诗教学实践相融合,汲取教学实际的经验,让理论来源于教学,又作用于教学。

3.研究内容多样化

将一年级古诗教学中加入核心素养理论指导后,这一研究方向有很多值得研究者进行探讨的地方。如何将两者相结合、两者相结合有何探讨价值和意义、一年级古诗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那些核心素养……在今后的研究中这些空白点都需要后来者进行补充完善,让这一研究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的古诗教学更为今后的古诗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核心素养理论一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今年九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之后,各类研究文章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目前多在理论层面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进行了阐释,将其和教学实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成果仍较少。将核心素养理论和一年级古诗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更是空白状态。

这就需要后来的研究者们不断前行,在今后的研究中让研究理论系统化、研究实践丰富化和研究内容多样化,以此来指导一线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打好一年级学生的古诗学习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提高其核心素养。学生也就在具有相应文化基础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能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

注 释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民教育》2014第10期,第13-15页。

[3]刘国飞、张莹、冯虹:《核心素养研究述评》.《教育导刊》2016年第3期,第 5-9页。

[4]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4期,第75-85页。

[5]张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及其启示》.《教育导刊》2015年第7期,第93-96页。

[6]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4期,第10-24页。

[7]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1-3页。

[8]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曾筝:《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如何使学生入境?》.《教育導刊》2011年第5期,第94页。

[11]董雪娇:《古诗文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7期,第4-5页。

[12]刘国飞、张莹、冯虹:《核心素养研究述评》.《教育导刊》2016年第3期,第 5-9页。

(作者介绍:朱晓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古诗教学传统文化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