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实践探析

2022-05-30邓俊梅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音乐剧幼儿教育

邓俊梅

摘要:文章以大班区域自主活动音乐剧《化装舞会》为例,从幼儿园区域活动空间、幼儿的表演基础、教师的适时补充与支持、活动评价等环节,探索了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剧  幼儿教育  大班区域活动

一、研究的缘起

在大班开展音乐剧活动的教学形式比较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幼儿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很难有幼儿主动参与这种活动;第二,活动材料结构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有一次,笔者带幼儿观看了音乐剧《小熊请客》,幼儿第一次认识到音乐剧是一种有音乐的表演活动,它有情節、有唱歌、有舞蹈动作,还有道具,特别感兴趣。回到班上,幼儿拿起以前学过的绘本《化装》,想改编成音乐剧,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音乐剧《化装舞会》设想就这样生成了。

二、音乐剧《化装舞会》活动的实践

(一)师幼商讨活动构建

1.幼儿提出需求

笔者通过倾听幼儿的需求进行了梳理:第一,材料的需求。幼儿从家里带好角色道具,自己想演什么,就准备什么角色的道具。第二,音乐的选择。教师和幼儿可以根据剧情的内容,分开场、参加表演、表达、邀请舞等音乐片段。第三,人员的需求。舞会要有主持人、导演、演员、音响师、舞台设计师等角色。第四,剧情内容是一群小客人去参加森林舞会的过程。

2.师幼商量方法

幼儿对音乐剧没有任何的经验,教师需要和幼儿共同商讨,以解决幼儿的困惑。如化装舞会上,幼儿扮演什么角色?音乐中要唱什么内容,是自己编,还是使用现成的歌曲?每位客人介绍自己是不是需要固定的句式?

面对上述幼儿的困惑,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音乐剧视频,让幼儿对音乐剧的编排有一定的了解,解决心中的困惑。同时,教师可以不断鼓励幼儿:“音乐剧表演没有那么难,想怎样演就怎样演,老师相信你们,你们可以自己放音乐,自己当导演,自编自导自演,老师是你们的忠实观众。”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幼儿对表演也有信心。

3.角色分工、自主选择

音乐剧《化装舞会》的主题已经定好,可是怎么演呢?怎样确定好角色的分工?材料如何准备?笔者决定上北教学楼五楼,因为那里有一个好大的舞台,还有拉幕。演员的衣服怎么办呢?幼儿说:“先从家里拿,如果不够的话再做。”第二天,幼儿从家里带来了很多道具,有魔法师的服装、爱莎公主的皇冠和披风,还有蝴蝶仙子的翅膀、忍者神龟的盾牌……真是琳琅满目,都是幼儿喜欢的角色。又一个新的问题来了,音乐怎么放?幼儿说把奶奶跳舞的音响拿过来,再把音乐拷贝到电脑里,他们学着点鼠标,自己放音乐。最后一个问题,这么多幼儿怎么分工呢?幼儿提议,制作一个分工栏,有四个栏目,分别是主持、导演、演员、音响师、舞台设计师,幼儿手持自己名字的卡片,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卡片插入分工栏,就可以开始分工行动了。笔者和幼儿共同参与,鼓励他们大胆策划,遇到困难一起协商解决,幼儿用画笔画出了五个分工的图片,一目了然,音乐剧的角色分工和道具都解决好了。如图1、图2所示。

图1 游戏道具

图2 幼儿的角色分工

(二)教师支持、推动活动的开展

在开展自主活动时,笔者运用的是“计划—实施—调整—评价”的策略,支持幼儿自主制订活动计划再开展活动,如果遇到了困难再调整,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1.计划实施

幼儿想怎么演,谁先出场,唱些什么,又说些什么,最后一起表演什么。这个要事先计划好,可以减少盲目性,使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场景一:

森林里要开展音乐剧《化装舞会》,需要招聘工作人员和演员,工作人员有音响师和导演,音响师要负责播放音乐,导演要负责整个活动的流程、提醒演员们有秩序的进场,幼儿从家里带来的道具,有蝴蝶翅膀,艾莎公主的披肩,小兔子等动物的头饰,还有美国队长的盔甲……这些道具全部放在舞台前面供演员选择,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角色。但是,幼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场,场面中出现了很多空场的画面,笔者组织幼儿商量,幼儿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确定还要多找几个催场的幼儿,提前让表演的幼儿做好准备。这办法不错,有了催场的工作人员,活动紧凑多了,小朋友的解决策略获得了成功。

场景二:

幼儿觉得唱歌和舞蹈没有意思,增加了一段介绍自己的语言环节,让每位幼儿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句式是:“我是一个XX的XX,我喜欢XXXXX。”并且要跟随音乐说。幼儿来到道具前,有的选择了皮卡丘,跟着音乐说:“我是一个毛茸茸的皮卡丘,我喜欢唱歌和跳舞。”有的幼儿选择了小青蛙的头饰,跟着音乐说:“我是一个可爱的小青蛙,我喜欢吃蚊子和苍蝇……”幼儿相互练习了句式,都说出了自己想扮演的角色。音乐剧开始了,导演大声喊:“大家做好准备了吗?好!音乐剧现在开始。”音响师放起了第一首音乐,主持人边跳边唱:“气球已挂好,音乐舞台准备好,化装舞会要来了,要来了,啦啦啦,啦啦啦,化装舞会要来了,真高兴!”接着,三位小演员出场大声地唱:“啦啦啦,真呀真高兴,我要参加化装舞会,我要到他那里去唱歌跳舞交朋友,啦啦啦,啦啦啦,真呀真高兴!”来到舞会门前,小演员“咚咚咚”敲门,主持人问:“谁呀?”这时音乐响起,幼儿们纷纷跟着音乐节奏说:“我是一个快乐的魔法师,我喜欢变魔法。”“我是一个美丽的艾莎公主,我喜欢保护世界。”“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我喜欢吃害虫。”音乐反复播放了三遍,森林里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化装舞会开始了,幼儿找好舞伴开心地跳起来。幼儿表演的角色和想说的唱的内容都是自己决定的,这需要每位幼儿自己下功夫,才能把角色演好,幼儿相互欣赏,给了幼儿相互学习的好机会。

2.评价环节

音乐剧结束后,笔者让幼儿说一说:“在表演过程中,谁演得好,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在表演时如果有顽皮的幼儿怎么办?”幼儿想到了应对办法:①每位演员上台前想好自己唱和说的内容;②演员的道具用完后,要放好固定的位置,方便下一位演员使用;③每位上台有固定的位置,不要聚在一起。

三、活动收获与反思

(一)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整个音乐剧活动中,他们选择活动计划、准备材料、选择活动内容、解决困难,相互合作,积累经验,促进活动进一步发展。教师只是旁观者,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幼儿的行为,就是对他们极大的认可,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如图3所示。

图3 幼儿布置舞台

(二)锻炼幼儿自主预设活动的能力

音乐剧《化装舞会》没有现成的剧本,都是幼儿现编现唱的,大大调动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每首音乐的选择恰到好处,在整个音乐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且控制了时间,推动了活动的开展。

音乐剧活动中的道具品种有很多,放在舞台旁边,可以方便幼儿自主选择道具。幼儿可以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音乐剧中还有很多角色,包括音响师、导演、主持人、舞台设计师、演员等。在活动中,幼儿巧妙运用分工栏,调整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同时,教师在活动中是支持者和引导者,在锻炼幼儿自主预设活动能力的同时,让幼儿获得积极的、快乐的体验。

(三)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自主游戏是指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游戏中获得经验,完善规划,解决困难,迎接挑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的潜能。幼儿在音乐剧中自编、自导、自演,尝试了新体验,创造了新玩法,积累了经验,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发展。同时,在参与音乐剧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如图4所示。

图4 幼儿的表演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安吉游戏”与深度学习[J].幼儿教育,2021(78).

[2]郭元祥,杨洋,张越.论游戏课程化的游戏观:游戏的课程本质、边界与层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

[3]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机关保育院)

猜你喜欢

音乐剧幼儿教育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