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量增质:“双减”政策下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2022-05-30郭甲莉金传宝

新校园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郭甲莉 金传宝

家庭作业是教育的关键一环,是教育活动在校外的延续,对巩固、理解、运用课堂所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双减”政策对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减量增质”成为共识。如何实现减量增质,则是所有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整体设计,控时控量

教师对作业要有整体规划和设计,对作业的量和时精准把握,才能在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根据“双减”政策,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这就要求各个科目的教师都能保证他们所布置的作业任务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学校应协调不同学科的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基础上,控制作业的总量。

“双减”政策对小学生作业量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对完成作业的时间有清晰的界定。教师要将课后服务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学习、作业予以指导,把朗读、背诵、默写等全部纳入作业总数,争取保证学生的书面作业能基本在校内完成,保证学生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同时,政策规定不能把课后服务作业指导改为集体教学和集体补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既要注意把握作业量,还要注意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把握好作业时间。

二、尊重差异,分层设计

“双减”政策规定,教师布置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符合学生的特点,将作业难度控制在课程标准要求范围之内,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认真思考所布置的作业能否体现学生上课时所学的内容,不得给学生布置机械、重复且带有惩罚性质的作业。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各科教师可在基础作业之外,布置一些更高层级的作业任务,让有能力的学生选择,但是不能强制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作业的内容能否被学生所掌握,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教师需全面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所呈现的差异,根据所了解的学情,合理地设置层次性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作业拓展训练当中,促使其在完成作业时能够有效内化和吸收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技能基础。

三、增加情趣,优化拓展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征,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布置适合学生特点的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增加作业情趣,拓展作业内容,优化作业结构。

1.增加题目趣味

作业布置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进行题海战术,布置大量内容无趣、形式机械的书面作业,不仅作业质量难以保证,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作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在教学中,作业布置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出发,力求做到题目有趣味,并能提升學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乐于做,愿意做,主动做。

2.拓展作业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发挥作业在学生课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作业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学生课内、课外生活,进而向更复杂的社会生活过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及时调整学习任务,更新作业内容和课程内容;应注重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作业内容的时代性,与经济新发展和科研新成果相融合;注意增强作业内容的整体性,重视学段的纵向联系和学科的横向协调。

3.优化作业结构

灵活性强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他们完成作业的过程,既是对新知学习成效的一种测试,也是对已有知识的再运用。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设计能够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思维方式解决的问题,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和不同学科作业的任务关联,体验各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教师要把握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向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的实践者这一目标努力,可以设计、布置以下类型的作业,以优化作业结构。

(1)游戏类作业。寓教于乐是“双减”政策下的重要导向。如果将其运用到小学作业布置中,既能充分彰显作业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特征,也能切实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主而高效地完成相关的作业任务。教师要以趣味游戏活动的方式开展相关的作业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切实掌握学科要素,同时形成更加敏捷的学科思维。游戏类的作业,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包括成绩较好的和较差的。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布置一项游戏作业:大家一起观察一种小动物并记录它的运动轨迹,每位同学给出一个小动物的观察设计方案,在小组中进行汇报展示,具体讲述你的观察运用了哪些工具,发现了小动物的什么特点,看看谁的观察汇报更富有创意性、独特性。学生听说要自己观察小动物,顿时产生了参与兴趣,踊跃讨论,纷纷给出观察不同小动物的理由和观察思路。可见,利用游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创意类作业。相较于以往枯燥单一的作业形式,创意类作业更能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参与感和实践动力,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创意类作业要走出常见的题海套路,巧妙借助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将学科知识化为实践运用,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扎实的学科素养。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须遵循“双减”政策,科学整合作业资源,设置富有创意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始终能够对作业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主动、快乐、高效地完成相关作业。

例如,语文教师让学生阅读《昆虫记》时,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昆虫标本或模型,进行“假如我是一只昆虫”的创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如,让学生在秋天捡拾落叶,拼出一幅图画,并为图画配一首小诗。

(3)主题性作业。设置作业时,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合理地设置作业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主题作业的实践过程中,深化对主题文化的认识。

例如,语文教师讲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描写五壮士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感受革命英雄的大无畏精神。课后,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从课外读物中选择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对课文进行补充和延续;也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并向父母讲述电影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革命英雄的故事,开展主题为“我心中的革命英雄”的阅读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实践类作业。教师布置作业时需关注实践类作业的合理设置与规划,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学习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科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作业拓展的过程中掌握相关领域的技巧,从整体上提升学习和实践能力。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时,可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布置“跟着课文去旅行”的体验性实践类作业,通过设计“手抄报”、绘制路线图、拍摄图片配文字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地体验加强认知。

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学校要建立以校本为基础的作业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对教师布置作业和学生做作业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作业审批每周备案制度、日常检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等,从作业的数量、内容、形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建立以班主任为主要负责人、各学科教师协同制订的讨论制度,确保学生每日的作业能做到总量控制、学科均衡、科学分配,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同时,学校要将作业质量、作业检查、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项目,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其整改;对在作业布置、作业检查、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对工作不负责、弄虚作假,甚至继续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

总之,“双减”政策给教师带来的不只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深入理解“双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在减时减量不减质的前提下,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下功夫,是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步骤。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卫红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