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思考分析

2022-05-30崔琳

高考·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多样化科学化作业设计

崔琳

摘 要: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关键环节,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将作业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加强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作业是课堂活动一个非常关键的延伸环节,在整个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效、优质的作业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领悟,还可以使学生在对有关问题进行解析与解答的同时,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物理作业设计进行探讨,以实现作业的多样化、科学化。

关键词: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速新课改的发展。作业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强化课堂知识理解、发展学生思维、优化教学过程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作业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广大教师注重作业的多样化、科学化发展,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

一、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物理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科目,学习物理并非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感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够通过所学知识改善生活。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部分,实现作业设计的多样化、科学化,既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又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1]。所以,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对于深化物理教育理论研究有着重大指导作用。

(二)现实意义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对所学理论的应用不到位,造成了实践能力弱的现象。简单来说,作业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达到教育目标。然而,大多高中物理教师往往采取“题海”的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物理学习,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作业设计的多元化、科学化,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理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二、当前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存在的误区

(一)题海战术突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设计作业时,应尽量做到科学化,以保证作业的完成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学实践分析,目前的作业数量都是题多如山,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作业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的控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合理安排作业,使作业成为一种机械而重复的训练。这样大量的低效作业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作用,而且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作业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都是以集体授课为主,教师的作业设计是根据全班学生综合水平进行的,没有把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导致作业的针对性不够,“一刀切”的作业仍然是教师常用的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由于作业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优等生有“吃不饱”的现象,学困生有“吃不了”的现象。从总体的学习状况来看,教师没有把作业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3]。

(三)作业内容形式单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设计和布置作业,以适应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教育观的制约,导致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仍然比较保守,大部分作业都是传统的计算题,过分强调了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作业的价值和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基本原则

(一)少而精原则

作业是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强化,又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作业设计中,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量”上而忽视了“质”的重要性,不仅无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抗拒,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达到作业设计的多样化、科学化,作业应以“少而精”为基本原则,消除以往的“数量多、效率低”的弊端。在实际操作时,要注重对典型问题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求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4]。

(二)层次性原则

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都存在差异性,导致发展需求也不同。在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上,应以“以人为本”为主线,必须从学生的现实学情出发,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进而设计层次性的作业,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这种有目的性的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潜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活动,使作业功能和价值达到最大化。

(三)探究性原则

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把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强调探究思想,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对作业形式进行弹性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比如,在设计“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作业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优化作业设计。一方面,从有界磁场变形角度优化作业内容;另一方面,从粒子角度出发,围绕不同粒子设计作业。这样的作业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并能够积极地突破传统的思想束缚,提升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高中物理作业设計多样化的实现途径

(一)解题类作业

在教学中,解题是最常用的作业形式,因为大部分的问题都来自教材、教辅材料,这些作业可以迅速地提供教学反馈。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需要注重分析解题类作业是否符合课程要求,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遵循层次性原则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发展解题能力[5]。

(二)总结类作业

高中物理知识覆盖面广,理论内容难度大,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物理思维,因此通过作业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在每一单元教学完成时,教师可以安排总结类作业,从而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整理单元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万有引力”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按照框架自主填写思维导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通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沟通、引导,不断地进行丰富,让学生知识面更加全面,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编制试题,并相互进行解答,转变以往教师出题、学生解答的形式。自主设计作业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梳理重要知识点,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學。通过设计总结类作业,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学生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条线,形成一张网,把所学知识集中起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作业设计的预期目的。

(三)操作类作业

操作类作业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求解。操作类作业重在让学生自己去做,尤其是那些比较抽象的知识,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消化。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增加了完成作业的难度。而通过操作类作业,可以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弱化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观察和了解学生思维状态,从而适时地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比如,在研究加速度相关知识时,因为学生还未了解牛顿第二定律,所以学生无法明白其中的物理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堂操作类作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工具,让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实验,测量物体所受的力。这样,学生就能清晰地感觉到加速度的存在,既减少了学习的困难,又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四)口述类作业

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重要载体。教师除了可以设计书面作业外,还可以安排口头作业,让学生表达内心想法,并在交流中培养和提高物理思维。通过不同学生的表达,教师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层次,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思想活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组织,使学生的思想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口述类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从而提高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组织口述类作业,引导学生在沟通中强化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教育目标。

(五)写作类作业

写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感悟,总结物理学习方法。物理写作作业需要简单明了,也可以采用图像形式,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深度。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写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并可以记录错误、分析图像等,对课程学习进行总结。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可以看出他们对所学内容、解题方式的理解程度,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完成写作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经验都能直观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分析能力,使学生重视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五、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一)转变观念,优化作业认知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组织,以达到课程目标。高中物理教师要意识到,作业设计是要让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等进行强化理解,建立物理学习体系,从而形成物理知识框架。也就是说,作业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与考试混为一谈。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只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练习,或者直接给学生试卷作为作业,这不但很难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充分积累,而且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在全面分析学情的前提下,从作业的类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设计工作,使作业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当前,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会急切地想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学习压力很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改变目前的作业种类,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科学优化,使新课改的思想得到切实贯彻。教师要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使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结合学情,优化作业难度

就高中物理学习现状来看,总体来说并不尽如人意,除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比较差之外,实验操作效果也不佳。因此,如果教师只注重通过习题巩固课堂知识,那么学生的压力就会更大,大部分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热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学情,对作业难度进行优化。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对作业数量进行合理控制,减轻学生精神压力。作业需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多。特别是过多的作业会让学生休息时间变得更加紧张,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合理控制作业量,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作业。目前,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生的作业也越来越多。在每科作业叠加的情况下,学生的作业数量超出了承受能力,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等心理。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控制,提高作业设计水平,达到科学化的目的。另外,要加强各科任教师的交流,统筹安排作业,提高作业设计和布置的系统性。

第二,设计分层作业。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共同发展,但是“一刀切”的传统作业方式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新课改思想背道而驰。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了解实际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班上学生进行分层,并设计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作业内容可以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和拔高型三种,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基础型作业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强化,包括物理概念、性质、公式等。基础型作业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轻松地完成,会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升型作业主要面对中等生,可以促进此类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拔高型作业主要针对优等生,鼓励此类学生进行探讨和实践,能够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在作业层次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在题干要求大致一样的情况下,设置出各种形式、困难不同的问题,从而达到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目标。

第三,对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虽然教师基于学情,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实现个性化设计,通过“自助”形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择所要完成的作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作业形式上,教师应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让学生有自由选择余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逐步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灵活多样,丰富作业类型

在作业的设计方式上,高中物理教师最常用的两种方式:一是从课本上选取习题,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二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册,教师进行批改或者在课堂上集中讲解。然而,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对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课后习题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学生的作业内容,使作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第一,为学生提供反思型作业。反思型作业主要是梳理课堂上的知识点,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常常会运用“笔记”的方法,引导学生整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通过思维导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联系,从而明确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对定义、公式、性质、位移、速度进行整理。此外,问题式作业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计“得到了什么新认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在学习上的欠缺。同时,问题可以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知识点上,通过一系列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

第二,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类作业。针对物理学科的实践性,教师可以设计实验作业,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实验或合作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比如,在讲解“反冲运动”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平时常见的火柴、纸盒、饮料瓶、气球等收集起来,并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设计实验,以达到对反冲运动的深入理解。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加强了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了发展,使他们更加接近于真实的物理现象。

第三,设计开放型作业。这种作业的特征在于,教师通常不会提出规定,只是给予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练习。这种作业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发。

(四)温故知新,适當延展课堂

作业的设计不能只限于巩固知识,还要让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拓展,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首先,利用作业指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通过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对知识记忆存在短期效应,若不能及时进行巩固,则会逐渐忘记已学到的知识。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注重巩固已有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不断夯实知识基础。其次,做好课内外衔接。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注重课堂练习,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忽略了知识的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启发式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合理设计课堂作业,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并能有效地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最后,在课后作业中,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新知识,丰富知识面,通过多种实践方式延伸知识触角。

(五)注重反馈,优化作业评价

大部分教师习惯于用分数评价学生的作业,或是用“对”“错”实施评价,导致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不足。教师的作业评价是否恰当、准确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质量,面对以往作业评价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融入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但不论采取何种评价方法,都要对学生的作业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把握,这是今后物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要特别指出,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除了要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外,还要注重给予学生激励,通过简短的评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业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作业内容、形式等进行科学的优化,以使作业更好地发挥教育意义和功能。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真正地解决学生学习与发展中的问题,使学生积极通过作业强化学习能力,实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志祥.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模型构建[J].物理教师,2021,42(2):17-20.

[2]陈希.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初探[J].高中物理教学参考,2022,51(9):18-20.

[3]王鹏.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2):57.

[4]宋吉成.高中物理学科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思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6):51-52.

[5]祁娟娟.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实践探究[J].读与写,2021,18(17):212.

猜你喜欢

多样化科学化作业设计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