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浸润

2022-05-30李朝溧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7期
关键词:浸润音乐教学美育

李朝溧

[摘 要]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浸润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为了识谱和学唱歌曲,而是进行美育浸润,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美育浸润,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感受美、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美等,以美育美,与美同行,美美与共。

[关键词]音乐教学;美育;浸润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1-0038-03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音乐课程主要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音乐课程中的美育是以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为基础,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来实现的。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认识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育美,与美同行。因此,音乐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从发声练习到歌词诵读,从音乐作品赏析到音乐歌曲学习,从识谱练习到乐理知识普及……为学生与音乐课程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发现旋律之美、律动之美、歌曲创作之美。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美育浸润,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一、在音乐欣赏中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不管是演唱课、听赏课还是活动课,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一般都会设置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环节,即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感受与欣赏音乐的要求。在听赏音乐后,可让学生说说音乐的表现要素、音乐的情绪(或者表现的情感)、音乐的体裁与表现形式等,也可提高要求让学生说说音乐的风格或者流派,还可以让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或神态表现音乐的情感。欣赏音乐常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范唱、音频(视频)欣赏等,也可以在听赏音乐的同时,通过画旋律线、音乐图谱或者奥尔夫声势律动,辅助学生感受旋律的高低、音乐的律动以及音乐的美感。

例如,教学演唱课《小小雨点》时,在学生初听歌曲后,教师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2/4拍的强弱规律,并通过敲击节拍来表现,如强拍拍手、拍桌子及弱拍拍肩、拍腿等。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即先跟随着歌曲做简单的动作律动,再用感受到的美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和学唱歌曲。通过欣赏歌曲,学生体会到这首歌活泼、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轻快、跳跃的音调将歌曲的美表现出来。

又如,在教学《勇敢的鄂伦春》的演唱课中,教师先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民族,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怀的感染和熏陶。然后让学生听歌曲,从听觉、视觉上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韵律美。最后让学生说出歌曲的速度和表现的情感,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如,教学《幸福的花朵》这首歌曲时,教师先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引导学生听辨歌曲旋律的高低变化、速度的快慢变化及乐句的强弱处理等,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在《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歌曲的旋律,感受外国优秀儿歌的韵律美。在听赏课《山道弯弯见矮马》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感受壮族的风土人情,体验壮族优美、细柔的音乐风格。在音乐活动课《彼得与狼》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创作背景、知晓童话故事内容、分析7个角色性格特点、分辨7种管弦乐器音色特点的基础上初听歌曲。因为是活动课,所以可以通过学唱歌曲旋律、模唱歌曲、根据歌曲模仿不同角色的特征等策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之美。

二、在歌曲教学中认识美

创作一首歌曲,作曲家和作词家都倾注了心血。为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一首歌曲、爱唱一首歌曲,教师在歌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从听、赏、悟等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节奏、旋律、风格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歌曲、走进歌曲、爱上歌曲,与歌曲产生共鸣,进而用优美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旋律美。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创作的时代美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不同时代的歌曲往往是这些历史的见证,或者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美的表现。在教学生学唱一首新的歌曲时,教师应先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包括词、曲作者的基本情况,也可以通过前置导学,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例如,教学《游击队歌》时,教师可让学生先了解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剧情,感受游击队员的英勇、善战;再了解曲作者贺绿汀创作这首歌曲的初衷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歌曲中饱含的机智勇敢、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这样演唱歌曲时才会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激情。

2.掌握歌曲的节奏,敲打出歌曲强弱有序的节奏美

掌握节奏是唱好歌曲的基础。在敲打歌曲的节奏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常见的拍子有2/4、3/4、4/4,当然,有时也会有2/4和3/4的混拍子或者3/8拍的歌曲。不管哪种拍子的歌曲,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有敲打拍子的环节,且拍打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手脚并用,也可以借用一些物品作为教学资源,如笔、文具盒等。这样可让学生体会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发现不同拍子所表现的不同的节奏美。

3.欣赏歌曲的旋律,演唱出不同歌曲所表现的旋律美

简单的7个音符,通过作曲家的完美创编,能让歌曲或轻快活泼,或气势磅礴,或低沉悲伤,或委婉秀丽,让听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歌曲不一样的旋律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可让学生先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再根据旋律線的起伏唱出旋律美;让学生根据歌曲进行律动,在律动中沉醉于歌曲之中。例如,教学《法国号》这首乐曲时,前三乐句的前两小节是跳跃性演唱,后两小节需连贯性演唱,第四乐句的四小节均需连贯性演唱。不管是跳跃性演唱还是连贯性演唱,均能表现乐曲旋律的起伏。当学生能根据图形谱演唱时,便能听出和唱出歌曲旋律的起伏,能用或悠长,或急促,或舒缓的气息唱出歌曲的韵律美。

三、在音乐表现中体验美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音乐表现方式有唱歌、演奏音乐、综合艺术表演、识乐谱等。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歌唱技巧,使学生学会区分独唱、合唱等演唱方式,并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演奏歌曲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使学生掌握口风琴、口琴或葫芦丝等乐器的演奏方法,能根据歌曲要求进行演奏。在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乐曲演奏、角色表演的能力,甚至是美术、书法等艺术综合表演能力,让学生能进行简单的音乐审美评价。其中,培养识谱能力是感受美的基础,这样能体验到乐曲拍子的强弱规律,体验到乐曲旋律的高低变化,体验乐句的强弱及换气的处理,最终实现有感情的演唱、演奏、表演。

例如,教学《我是草原小骑手》时,教师让学生用双响筒模拟马蹄声的节奏(×× ×× | ××  ×× |),用铃鼓模拟加油的节奏(×  ×| ×  ×|),感受2/4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又如,教学《百鸟朝凤》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乐曲的听赏,感知唢呐的音色特点和演奏表现力;再通过动作、表情的模仿,表现乐曲呈现不同动物声音时的旋律变化,有效培养了学生对乐曲的审美情趣。再如,教学《勇敢的鄂伦春》时,教师在发声练习环节就要求学生进入审美状态,即要求学生坐端正、面带微笑、轻声高位地进行练声。同时,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歌唱气息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歌曲的美,在欣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曲表现的情绪,在学唱歌曲中体验歌曲的活泼美。这样教学,让学生通过体验、模仿、合作等方式,达到有感情、有美感地演唱歌曲的效果。在突破本节课学会轮唱歌曲技巧的难点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通过“找图片中的不同”和“找声部中的不同”,找出轮唱的规律,体验到轮唱歌曲的特点,再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这样让学生先探究,再实践,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在不断实践中体验到音乐的美。

四、在音乐创作中创造美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创作的教学相对难设计,因为音乐创作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设计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音乐创作中体验到创造之美,可以增加探索音乐、即兴创作等环节。如可以用打击乐器或身体律动来探索声音的强度和长度,用奥尔夫声势律动来感受音乐的节拍和韵律,创编音乐剧表演不同的音乐故事,也可以自制简单的乐器进行歌曲伴奏等,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体验音乐创造之美。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低年段的音乐创作教学可设计为简单的歌词填充创编、律动动作创编等活动;中年段可设计舞蹈创编、歌词创编、奥尔夫声势律动创编等活动;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编能力较强,可设计旋律创编、音乐剧创编、打击乐创编等活动。通过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创造之美。

例如,教学《杵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如小组演唱、舞蹈、朗诵、打击乐伴奏等,营造了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三和尚动画片集》的听赏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以学生熟悉的三位僧人的故事进行导入;在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后,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音乐童话剧,体会歌曲的情感发展变化。又如,教学《跺跺脚》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奥尔夫声势律动进行创编活动,先设计两拍一个动作的律动,再到设计一拍一个动作的律动,可以是拍肩、击掌、拍腿等,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创编。这样在演唱“跺跺脚”时跺脚,在演唱衬词“哟”时捻指,从而让歌曲更形象、更律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再如, 教学《森林狂想曲》时,教师通过体验、模仿、探究、自主、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活动。这样教学,既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又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在音乐延伸中鉴赏美

音乐延伸是音乐与社会艺术文化的进一步融合,通过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这样可将所学歌曲与相关的歌曲、艺术等联系起来,将音乐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做到内容上延伸、活动上延伸、生活上延伸,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鉴赏能力的目标。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完成课堂内外教学的衔接,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音乐活动、与他人分享音乐鉴赏所得等。在音乐延伸环节,教师应注重将音乐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更加深入思考,学会主动学习,达到巩固知识、迁移应用和学会鉴赏音乐美的目标。

例如,动画片《猫和老鼠》的主题曲Tom And Jerry,用诙谐幽默的音调刻画出猫诱捕老鼠的惊险过程和老鼠挑逗猫的俏皮形象。教学时,教师将课堂延伸到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做勇敢、智慧的孩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又如,教学《棒棒舞》时,教师引导学生延伸欣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风景和风俗,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欣赏管弦乐合奏,并延伸引导学生参与“用音乐讲故事”,使学生深层次体会圆舞曲的韵律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乐曲延伸到音乐童话剧、芭蕾舞剧,教会学生鉴赏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

总之,教师应明確音乐课程设置的目标,善于“以美育人”,适时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浸润,启发学生以美导行、以美育美。同时,教师需要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将音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得到进一步深化,在音乐课堂上感受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鉴赏美。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浸润音乐教学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师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