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童谣在小学音乐课堂教法创新及策略

2022-05-30林杰真

格言 2022年8期
关键词:闽南童谣方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动情。习近平总书记说:“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改革开放以来,受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家庭成员来源地日益多元、学校推广普通话、西方文化“入侵”等因素的影响,闽南方言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要求学校开展传承闽南文化的实践活动,发文《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办法》。

闽南的音乐文化,是别具韵味的艺术之花。闽南童谣是用闽南方言进行创作的儿童歌谣,它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它以简短的篇幅、押韵的韵律美,堪称简短文学作品的范例。但是,闽南童谣是用闽南语来传唱的,现在又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使得很多闽南童谣渐渐失传。这样将导致下一代儿童接触不到优秀的闽南童谣,远离传统音乐文明。因此,让闽南童谣走进音乐课堂,让小学生走进闽南童谣,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闽南童谣的兴趣,让学生走进闽南童谣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闽南童谣《天乌乌》很多学生耳熟能詳。我把闽南歌词出示于学生,配以旋律亲自来范唱,请同学和我一起模拟歌词中老爷爷、老奶奶天黑黑快下雨时去抓鱼,抓鱼回来因为要煮不同口味的鱼而吵架,然后把锅打破的场景。此首闽南童谣风趣诙谐的歌词、鲜明的节奏、富有韵律的味道,加上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它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了学生们心扉之中,于是他们迫不及待随钢琴伴奏来歌唱。看到学生从绚丽多姿的家乡音乐中,领略到了独特的乡土风格和浓郁的民间气息,从他们那新奇、亲切的眼光中,从声声的闽南语朗读中,从诙谐有趣的歌声中,感觉到他们是那样地爱家乡的音乐,对闽南童谣的兴趣油然而生。学生兴致盎然的模样促使我趁热打铁:“闽南童谣除了这首之外,你还知道哪一些?”接着便引导他们在课后询问家中长辈或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等方式去寻找闽南童谣的足迹,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教材中闽南童谣的“文化点”,让学生了解闽南童谣

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闽南童谣随着历史变迁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它犹如一座未被开掘的宝山,蕴涵着优秀的文化艺术知识与浓厚的民俗风情。例如,《月亮月光光》是台湾童谣,两岸少年儿童历代传唱、现代进行改编的童声二重唱歌曲。歌词美好又浪漫,其中描绘的田园图画、家园文化令人无限向往,歌曲中充满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地向往。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文艺晚会上,我们充分挖掘这首闽南童谣的“文化点”,向各国元首及其夫人演唱了这首经典的闽南童谣《月亮月光光》,收获满堂喝彩!而《上元灯》这样写道,闽南一年中最热闹的元宵节的传统是看花灯:“白鹤灯,飞入山。鲤鱼灯,落海滩。红虾灯,头倒弹。绣球莲花灯,点着房内卡好看。”短短的几句歌谣就能囊括了各种各样花灯的名称、形状特点。闽南童谣中还包含生活常识教育、尊师重教、孝敬长辈、生活习惯等内容,能潜移默化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闽南童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音乐感染自己,然后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学生和老师融合互动,充分感受音乐,体验闽南童谣的音乐要素。

师生同台翻译对比法

我们在音乐教室门口的长廊创建了一个“闽南童谣小舞台”,老师和会说其他方言的学生一同上台翻译同一首闽南童谣,翻译中既体现不同地域方言的美,也要体现音乐与方言完整结合的艺术美。如《丢丢铜》《一只鸟仔》等课例,用不同的方言翻译令人忍俊不禁,学生既感到新鲜,也学得又快又好。

边玩边学法

在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如《抛沙包》:“一放鸡,二放鸭,三拨开,四合搭,五搭胸,六拍拳,七啊七零零,八摸鼻,九捏耳,十搭手。”这首童谣中包含了数字、动物、人体各部位等知识,让学生在玩沙包的游戏中认识闽南童谣内容。玩中学的闽南童谣很多,例如《点丁丁》《俺呼鸡》《决米糕》《炒汝葱》等等。2019年,我们参加全市闽南童玩比赛时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归功于在学唱闽南童谣过程中,我们加入了“边玩边学”。

简笔画辅助教学法

有些闽南童谣歌词的意思不好理解,但是运用简笔画来表现歌词的意思,不但能理解闽南方言,而且能让音乐与美术完美结合。例如在《打铁歌》中,老师一边用闽南方言朗诵,一边画,不用多解释词意,学生便一目了然。学唱时,学生也会一边唱一边画。

律动体验教学法

有些闽南童谣,例如《喂笼喂鱼呼》,学生很难理解,因为歌词都是一些象声词。因此,要让他们在听、动、比较中理解音乐语言,用生动直接的肢体语言帮助他们理解闽南童谣,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动”中感受闽南童谣的美。闽南新童谣《门对门》,是闽南童谣传承人林杰真老师创编的一首表达厦门金门小朋友门对门、心连心主题思想的闽南新童谣,非常适合律动、舞蹈。“福建有个门,门就叫厦门;台湾有个门,门就叫金门。心连心,门对门,厦门金门一家人。”我们将这首闽南新童谣创编成舞蹈,参加厦门市中小学闽南文化现场赛”,在全场183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

趣味合唱法

在教学中,加进有趣的合唱声部或伴奏声部,如《一只鸟仔》《月亮月光光》,让学生在重唱中、在丰富的打击乐伴奏中体验闽南童谣的独特魅力。趣味合唱教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一步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闽南童谣、爱上闽南童谣。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创编闽南童谣

少年儿童是接受乡土文化尤其是闽台童谣最快的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小学这短短几年学习闽南童谣的黄金时间,时刻注意创设闽南童谣的学习氛围,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闽南童谣的热情、关注、了解,这正是将闽南童谣走进音乐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最大收益。在闽南童谣教学当中,注重发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闽南童谣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单单凭借口头教学,没有让学生亲身去参与体验,是很难真正做到理解掌握,更不用说对音乐的欣赏解析与再创作了。因此,应该为学生留有创造的机会与条件,提供想象的空间与时间,使学生在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才能。如果学生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生活的点滴来创编童谣,这样,思维就十分活跃,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对闽南童谣作品的感悟和领会在此过程中也得以升华。例如,传统的闽南童谣《月亮月光光》,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了《月光照入太空舱》:“月亮月光光,照入太空舱,杨利伟在天顶,甲伊相借问;月亮月光光,航天路真长,少年强则国强,吾辈担当。”歌词表达了学生争当宇航员,为国争光的愿望。这首新编童谣在第13届海峡两岸读册歌(闽南童谣)比赛中获得冠军!

對闽南童谣走进音乐课堂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各大媒体经常看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在我看来,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乡土的才是世界的”。多少年以前,我们的父辈是沐浴着乡土教育的阳光成长的。与此同时,他们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而言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拯救闽南话

闽南童谣传承与发展的主要载体就是闽南方言。那么,闽南话的现状究竟如何呢?厦门大学闽南方言研究专家林宝卿教授曾经分析,闽南话的现状不容乐观。他提到,厦门人说闽南话的大多是爷爷奶奶辈,中青年相对减少,至于中小学生更是没有时间和空间学说闽南话,有的甚至不会说,听不懂。闽南方言的历史异常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像这样具有强大生命力、传播这么广的方言都有可能消失,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由此可见,拯救闽南话、保护并传承闽南文化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鼓励下一代学习;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应及时把握少年儿童学习闽南童谣的黄金年龄,适时适当在学校向孩子传授闽南童谣的知识;家长应鼓励孩子在学校讲普通话的同时,回到家中也应该教孩子学讲闽南话,学唱闽南童谣,让孩子有一个全面的多元发展空间,不仅学到知识又传承了优秀闽南传统文化,此乃一举两得。

拓展宣传力度,在活动中寻找闽南童谣的踪迹

学生一天中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都长,有文化氛围的环境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因此,我们可以用闽南童玩、闽南童谣来装饰学校的环境。校广播站应定时播放闽南童谣来增加学生对闽南童谣的了解。创设校园环境除了依靠教师的努力,学校的关注与支持更为重要。只有学校的支持,才能创设文化氛围,环境布置,使传统的闽南童谣发扬光大。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对少年儿童进行引导帮助,还要走出课堂,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在大众媒体如此发达的现今,发展闽南童谣也免不了与之挂钩。媒体与童谣,一个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诞生的现代化产物,一个是带有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人间风情,二者的结合完全取决于他们本质特征的趋同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性。大众传播不为地域所限,民俗传播不为文化所限。

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是传承闽南童谣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让闽南童谣走进音乐课堂,让绚丽多彩的优秀传统音乐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音乐教师是关键,并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传统文化,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闽南童谣的涉及面非常广,有地方语言与音乐语言结合的问题,有民间音调与特殊唱法问题,有作品题材中描述的生活习俗、乡土人情、历史背景、自然景观等问题。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把握音乐作品的精髓;只有具备“博”与“专”高度统一的知识结构,才能将学生引向宽广的优秀传统文化之路。

闽南童谣走进音乐课堂,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与实践性。作为音乐课程教育的实施者、参与者,我们要思想重视,措施得当,这样就能活跃闽南童谣教学,促进闽南童谣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实现闽南童谣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期待闽南童谣能够重放光彩。

本文系厦门市湖里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项目“闽南童谣节目的编排与创新的实践研究”(19-056)。

猜你喜欢

闽南童谣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童谣里的童年
闽南文化传承
快乐童谣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